故乡的“难归之痛”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133 浏览:14406

阅读高海涛的散文近作,不由想起与他相处的那些美好时光.

2005年初春,我有幸参加了鲁迅文学院中青年文学评论家班的学习.学员中有大学教授、评论家、刊物主编等,可谓人才济济、各领.海涛小我几岁,同是50年代人,他是辽宁的,我是山西的,但因年龄相仿,又都在作协系统工作,彼此间的交流就比别人多些.

我与海涛有缘.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给辽宁作协主办的《当代作家评论》投稿时,他就是责任编辑,我后来成为他们的重点作者,提携之恩深藏在心.他写文学评论也较早,开阔的中外文学视野,新锐的思想观念,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鲁院相遇,真有故友重逢之感.随着交往的增加,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知道了他毕业于东北师大,本科是英语专业,研究生却是中国现代文学,又曾到美国访学进修.他还当过兵,做过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后来到辽宁作协工作.不说别的,就这一份丰富的经历,还有广搏的知识,就让我和大家心生敬意和羡慕.有时我们一起商量班里的工作,他总是静静地倾听,然后坦率地说出他的观点和建议.我觉得他是一个虑事周全、敢于担当的人.

东北人见过很多,基本上给人留下的是高大豪爽、侠骨柔肠的关东汉子形象.但海涛给我的印象是真诚、儒雅、稳健,颇有学者之风.他也有慷慨激昂、才情横溢的时候,譬如在研讨会发言中、在酒桌上的交谈中,显示了一个评论家的和个性.他自称“我们都是外省评论家”.我俩都是北方人,地理相隔几千里,但心灵上有更多的相通之处.可惜两个月的时间太短,来往也不是很多,阻碍了我们进一步走向对方.

告别北京八里庄那个偏远、小巧、安静的鲁院,已经八年了.我们大家的工作、写作、人生都有很多变化.我知道海涛还在辽宁作协工作,他的评论也能见到,虽不算多,却颇有建树和独到之处.如《文学在这里沉思》《批评:作为文化生活的范例》《精神家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家》《重评浪漫主义》《后现代批评的美国学派》《价值重估:一个在野的传统》《耶鲁大学的才子们》等,涉及了文学评论中的诸多重要问题,又与当下的文学紧密结合,既有“学院派”的严谨、又有“协会派”的鲜活.其实我追求的也是这样的路子.


我期待着海涛能写出更多、更系统的评论文章.但想不到他近年来却改弦易辙,一头扎入了散文创作中,且已有了一批收获.这些散文究竟怎样?心里不免嘀咕.然而,当我细读了这一批十几篇散文作品后,真让我有点吃惊、有点感动、甚至有点震撼了!我对散文素无研究,读作品也不多,但像这样让我心动、深思的散文作品,还是第一次遇到.海涛以他的赤子之心、文人情怀,初步展现了一个古朴、神奇、丰饶的辽西乡土世界.海涛以他广博的学识和艺术上的精心,拓展和创新了散文的精神品格、表现方法乃至艺术语言.因此,他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写作时间也不长,但却屡被《新华文摘》和散文年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