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的跋涉者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92 浏览:11323

我同焦祖尧先生相识有近40年,是老朋友了.2007年12月22日,省作协召开了“焦祖尧文学创作五十年座谈会”.时间过去了近7年,今天,2014年9月2日,省作协又隆重召开“《焦祖尧文集》出版座谈会”.这对一位作家来说是十分难得的荣誉.

一、焦祖尧先生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是山西文学界承前启后的领军人物和著名作家.他继承了山西现当代文学第一代作家的优秀文学传统,开启了山西第三代作家的先河.

我们说,焦祖尧在山西文学发展中是承前启后的领军人物,是因为在他的前面,有赵树理、马烽为代表的被称为“山药蛋派”的老一代作家,与他同时代、同他年纪相仿,但大多比他年龄大一点的第二代作家群,如韩文洲、李逸民、义夫、刘德怀、刘思奇、谢俊杰、曹杰、杨茂林等.他们大都是继承了“山药蛋派”风格的文学传统,以写农民、反映农民生活为主,而焦祖尧却是独树一帜、以写工矿题材著称的作家.

在焦祖尧之后,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代表“晋军崛起”的第三代作家,如成一、李锐、柯云路、郑义、张石山、韩石山等.

在这两次文学之间,作为山西文坛的领军人物、实力派作家,正是焦祖尧.所以,他是山西文学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家,在中国和山西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焦祖尧的创作题材和作品风格虽然不同于他的前辈老作家,也不同于他的同时代作家,但他们走的是一条共同的道路,即现实主义道路.重视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塑造普通人的文学形象,重视作品的社会价值,运用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叙述方式,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

焦祖尧不仅在创作上有成就,在社会上也有地位.他曾任山西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是党的十三大代表,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这一切职务和荣誉的取得是由于他在文学创作上所作出的贡献.

焦祖尧的主要成就是在文学创作上有实绩,在创作道路上有经验,能够给我们以教益和启迪.

焦祖尧先生近6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创作有实绩.作家必须有作品,这是最根本的.九卷本的《焦祖尧文集》就是他创作实绩的最好体现.文集收入作品共320余万字,有些作品没有收入,估计他的创作成果远远大于这个数字,说有500万字左右,当不为过.这实在是一位多产作家了.二是深入生活,关注改革,始终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第一线,用作品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前进的步伐.他用自己的作品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方向.

二、焦祖尧是一位在文学创作上有重要成就和实绩的著名作家.

焦祖尧是以短篇小说进入文坛并取得成绩的.1957年初,焦祖尧在《火花》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焦祖尧有4部短篇小说集先后问世,是他早期创作的主体,就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出版的《故事发生在河边》(196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春天在榆树堡》(1962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在阳光下》(197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光的追求》(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马烽作序,称赞“他的作品有塞北的刚健之气,又带着江南的明丽之情”.

焦祖尧还出版了中篇小说集《魔棒》(198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两个中短篇小说集《复苏集》(1985年,工人出版社)和《故垒西边》(1992年,《黄河》杂志).

新时期焦祖尧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是他文学创作生涯的最重要的成就.他的三部长篇小说是:《总工程师和他的女儿》(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跋涉者》(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获首届“人民文学奖”;《飞狐》(2007年,作家出版社).这是焦祖尧在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实绩,代表了焦祖尧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这三部长篇小说都是工矿题材,塑造了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和煤矿领导干部的形象.反映工矿管理中的科学精神,反映开拓创新、励志改革的时代精神,属于主旋律作品,但又有好看的故事,深受文学界的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焦祖尧的报告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反映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和投入现代化建设的.

焦祖尧在从事小说创作的同时,以很大的热情投入报告文学创作.他的报告文学集有《五十年沧桑》(1966年)、《火、犁、人间和明天》(199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和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焦祖尧报告文学集》.更有三部长篇报告文学,即1996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描写引黄工程的《黄河落天走山西》,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反映大运高速公路建设的《大运亨通》,200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反映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变化的《云帆高挂》.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既显示了史诗般的恢弘气度,又回响着撼人心魄的时代强音,为社会所重视,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三部长篇报告文学同样是焦祖尧的代表作.

焦祖尧的创作实绩,概括起来说,有三部长篇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集、两部中短篇小说集、三部长篇报告文学、三部报告文学集,还有一部散文集《那人的屐痕和远方》(2000年,北岳文艺出版社),总共17部著作,是焦祖尧文学创作近60年的丰硕成果,是对山西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

在这么多的作品中,我觉得最具代表性的是一个短篇、一个中篇、一部长篇和一部报告文学.

一个短篇是发表于1965年第1期《收获》杂志头条的小说《时间》,是作者的成名作.小说以煤矿生产为题材,描写了老矿工季艾水和他的儿子的思想冲突和不同的精神境界.作品发表后受到《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媒体的关注,在读者中引起较大的反响,并被译为外文向国外介绍.作品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入《新人新作选》《建国以来的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1949―1979)》,以及《中国新文学大系》(短篇卷). 一个中篇是发表于1993年《人民文学》的小说《归去》,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佳作文库》(中篇卷).作品描写一位先当工人后做农民的吴福的故事,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转型期城乡巨大差别面前的感受和焦虑心态.吴福在露天矿开170大车,高强度、快节奏的劳动和令行禁止的法规,使他觉得“在露天矿干活不自在,生活不自在”,后来辞职回到农村,看到农村的一切,散漫、自私、落后、脏乱,他“又觉得不习惯起来”,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人总有他该去的地方,可是他吴福该到哪儿去呢!”这个问题吴福回答不上来,恐怕读者也不好回答.1994年根据《归去》改编的电视剧《吴福的故事》播出,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奖.

一部长篇是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跋涉者》,是我国最早反映改革开放的长篇小说之一.小说通过煤矿工程师杨昭远20年前后命运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斗争复杂性,是作家关注改革、反映改革的重要作品之一.


一部报告文学是1996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黄河落天走山西》.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具有史诗般的恢弘气概,回响着震撼人心的时代强音.引黄入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的生命工程.全书站在水运系乎国运、水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的高度,力图从历史到现实,从决策到实施,全景式、立体化、多角度摹写这一伟大工程和工程的建设者.原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翟泰丰在《黄河落天走山西》的《序》中说:这部史诗般的报告文学,“写出了引黄的英雄谱,奏响了治黄的交响乐――章章高歌黄河的精神,篇篇续写黄河的文明.”引黄工程总指挥郭裕怀评价焦祖尧说,写引黄,坚持三贴近,坚持讲真话,掌握了大量的真实事件和真实故事,用事实和数字说话,是一位严谨的对社会负责的作家.

三、焦祖尧文学创作近60年,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一是一位作家近60年始终坚持从事工矿题材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反映煤矿生活,塑造煤矿工人形象,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是十分难得的.焦祖尧以煤矿为生活基地,以大同为第二故乡,用小说和报告文学写工厂,写煤矿,关注工矿的发展变化,关注矿工生活,反映工矿干部、技术人员和普通矿工的生活情态和精神追求,书写矿工的命运和矿工的疾苦,表现工矿企业实事求是的科学管理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他说,矿工艰苦而神圣的劳动使他动情,永生难忘.他的三部长篇小说都是反映煤矿生活的.

二是焦祖尧近60年来始终坚持深入生活第一线.他关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关注我省重大工程建设,关注社会改革的进程.他说,为了读好生活这部大书,“几十年来,在工厂、矿山、农村,在工程建设工地上,不断地行走,精神感情上获得了营养,懂得了底层劳动者们的意志、愿望、情绪和要求,明白了自己干这一行是为了什么,应该如何去干.”“生活启示并教导我,一个作者不该违心地说话,不能先欺骗自己再去欺骗读者,应该去写自己所见、所思、所信的事.”(《焦祖尧文集》第9卷《编后记》)确如所言.焦祖尧的写作,没有一部一篇是能在宾馆里或书斋里写出来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后产生的.特别是他深入引黄工程、深入大运高速公路工地,感受、采访、收集资料、查阅档案,浓墨重彩地描绘山西的重大工程建设.他在深入煤矿和重点工程工地生活的同时,还两次较长时间地下放农村,接受锻炼,深入生活.

焦祖尧说:“无论是工矿、农村,山西这块土地滋育了我,我的根在山西,我的感情在山西.”

为了撰写报告文学《云帆高挂》,焦祖尧在东莞潜心采访,接触了教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人物,然后才进入了创作.为了写《黄河落天走山西》,焦祖尧不顾体弱多病,1995年到引黄工程工地深入生活,整整一年时间,1996年完稿,发表于《人民文学》,并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是强调写人.焦祖尧说:“文学创作的中心是写人,写集体、社会生活中的人,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特定事件和环境中的变化.”他说:“我的上帝是人民.我要由衷地为人民歌唱,要喊出自己的声音,要结结实实地写好人物.”他说:“创作必须坚持两条,一是要写人,二是要在作品中喊出自己心里的声音.”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论长、中、短篇小说,还是报告文学,绝不仅仅是写事件、写冲突,而是写人,写各种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写各种不同性格、命运的人,特别是写矿工们的生活方式、情感状态和精神世界.他关心矿工,因为矿工是矿山的主人.他不仅写矿工,还写工矿知识分子,写引黄人,写大运人.他通过写人,表达自己的爱憎感情,表现作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表达作家自己的诉求、愿望和理想.所以,他的作品对读者有激励、有感染、有影响,能够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和反响.

四、在题材、体裁和艺术表现手段上的不断追求.

在焦祖尧的创作生涯中,小说题材有所拓展,不再局限于工矿生活,有农村生活,有家庭生活.叙述方式也有所变化,重视人物的心理感受、意识流动、时空交错,探索表现生活的新角度,尝试叙述故事的新方法,开拓新的视野,追求新的美感,把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又适合自己艺术探求的道路.这是他在创作思想和作品风格上更加走向成熟和个性化的变化.1992年在《黄河》杂志上发表的《故垒西边》就反映了农民生活、塑造了农民新形象靳宝山.

焦祖尧不但在小说、报告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且在文体上有所演变,他还涉足影视创作,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1974年至1976年,写作电影剧本《矿山的春天》,在电影厂几经修改,发表后因路线斗争突出不够,未获拍摄,使作家尝到了“触电”的苦恼,但并未使他放弃了影视作品的创作.1991年,根据长篇小说《跋涉者》改编的同名8集电视连续剧,在电视台播出.1994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异常事件》.1994年,根据中篇小说《归来》改编的电视剧《吴福的故事》,获“飞天奖”二等奖、四川国际电视节提名奖.1997年创作了放映煤矿改革的8集电视连续剧《大树临风》(合作),1998年获“飞天奖”二等奖、第1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03年他参与编剧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北魏冯太后》,已在一些国家播出.2010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梦回云冈》,发表于《黄河》杂志,正在筹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