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对德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98 浏览:133025

摘 要德国文学界关于后现代的讨论始于费德勒“为后现代辩护”的发言,而最终逐渐获得德国文学界的普遍认可的是韦尔施阐述的多元性.后现代主义在德国文学中接受着质疑,也凭借自己的方式留下了痕迹.本文以后现代主义的内涵、特点及德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为脉络,充分讨论了后现代主义对德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关 键 词 :德国当代文学 后现代主义 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德国文学思想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向后现代主义哲学、美学的转型,德国文学迅速走向现代.及至20世纪60-70年代,费德勒“为后现代辩护”的即时发言引发德国文学界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与吸收.从后现代主义进入德国文学界至今几十年里的发展里,德国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一直承受着怀疑的眼光,但一批批优秀作家的作品,又证明着后现代主义在德国的存在与发展.最终,获得德国文学界普遍认可的是韦尔施阐述的多元性后现代观念.德国文学思想中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在于民族意识性、象征符号性、非理性化,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本质不同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日益影响着当今的德国文学世界.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特点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40-50年怎么发表轫,80年代盛行的一种文化思潮,到了9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与媒体结合,渗透到美学、文艺、哲学等众多领域,也渗入到绘画、小说、戏剧、音乐、诗歌、电影、电视等日常生活之中.

在后现代主义者的理解中,“现代”,从历史上界定,是指文艺复兴开始,从启蒙运动到上世纪50年代,整个人类社会进行大范围城市化、商业化和理性化的过程.现代化充满了发明创造,它体现了理性的精神,它坚信科学的不断进步、道德的不断提升、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最终走向解放.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现代化,人类对旧社会生活方式却充满了怀念,因为现代社会道德的败坏、人类的异化、生态平衡的破坏等让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就是在现代主义内部的反叛中发展起来的,它对现代主义及其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反叛和解构,对打开西方社会发展及进步之窗的启蒙思想和成果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批判与质疑.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在反思基础上的继承,从而超越现代主义甚至可以说反叛了现代主义.现代主义理性至上,坚信科学,而后现代主义在以下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

(1)推崇非理性

后现代主义认为,目前人类面临的困境究其原因,便是持续的理性泛滥.因此,后现代主义推崇非理性主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真理的非理性解释,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真理不是先天存在的确定形式,而是我们的信念,帕斯卡尔说“真理为真,不是真理本身,而是我们认为其为真”,把真理置于非理性世界;二是反对以理论为中心,它认为理论、理性会与它所推崇情感、直觉、创造力、想象力等非理性因素相悖.

(2)不确定性特征

后现代主义者们反对普遍和同一性,推崇差异与多元化、不确定性,强调个人的感受.其一,后现代者们关注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事物,而不关注一般性或重复出现的规律;其二,后现代者提出了在思考方式和方法论上的多元化观点,主张打破权威,毫无拘束地以自我的方式进行思索;其三,反对主体的观念,推崇不确定性的主体.

(3)反对基本主义

基础主义,指人类总是努力地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寻找一种确定的绝对基础,由美国哲学家罗蒂最先提出.罗蒂认为,传统和现代西方哲学都透露着这种基础主义.他们都努力为我们的世界寻找到一个确定的基础,以之作为人类行为准则.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这种基础的存在,因为这样会导致“权威话语”占领垄断地位,导致用“一”取代、统摄“多”.譬如,现代社会常利用真理的名义讲话,认为真理对其他话语有着绝对的优先地位,将真理置于知识金字塔的最高点,而后现代主义的观点是给予真理优先就是霸权主义,阻碍了人们自我的观念.因此,后现代主义者推崇消解基本主义.

二、后现代主义在德国的争论、吸收

后现代主义对德国文学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它成为影响德国文学家的意识和角度的一种尺度.

1.后现代主义最初在德的争论

在德国文学史上,专家们认为将后现代主义引入德国文学界之人是美国的小说家莱斯利阿费德勒.1968年6月,费德勒在弗莱堡大学文学研讨会上所作的“为后现代主义辩护”的即席发言指出艾略特等现代经典作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生代作家的时代正在到来.费德勒同时将其发言整理成文在《新文学的时代》上发表,文章认为,“现代派”的艺术小说已经被时代淘汰,现代派也已经走向衰落,后现代主义文学已经存在,文学未来的发展在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混合.该文章发表后在德国文学界引发激烈争论,而当时激起的最初反应就是后现代主义这一新的文学形态,正在与亚文化一起,借由大众文化的名义对精英文化发出挑战.

起初,后现代主义概念在德国普遍受到抵触,费德勒后现代主义在德国受到否定.因为二战后,德国思想、文学界普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而当时,批判传统理论占主流地位,批判传统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对启蒙大加批判.所以,后现代主义被认为是法西斯压制文学传统的运动,二战时期身居异国的德国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被认为是反法西斯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后现代主义从美国向欧洲扩散时,德国文学家不承认后现代主义在德国了.

2.后现代主义在德的吸收

德国文学经历过政治化后,却在70-80年代没有转向通俗文学,而是选择了内心世界,真实地描写自我以及个人的痛苦.布林克曼等新生代作家们倾向于在通俗文化中追求精神解脱.他们拒绝现代主义,并通过翻译作品、编文集等方式将后现代主义带入德语文学界. 但是,在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艾柯的《玫瑰之名》等小说取得巨大成功并被迅速席卷德国文学界之后,后现代才开始在德国文学中真正建立起声誉,与此同时,德国文学产生了如长篇小说《香水》和《年轻人》等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最初文学成果.

三、后现代主义对德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和推动了德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它对德国当代文学发展新的思维模式和叙事话语具体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使文学的多样性

韦尔施所阐述的后现代,深受利奥塔关于“元话语”消解和“两套宏大叙事”失效观念的影响,是最接近德国的后现代概念.在德国,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家们推崇意义与行动模式等方面的多元性,放弃传统文学中对整体、统一、中心和意义的追求.

从引起了批评界和读者们关注的汉德克、博托施特劳斯和聚斯金德可以看到后现代中多元化特征留下的痕迹.前者在《骂观众》(1966年)和《卡斯帕尔》(1968年)中以“四七社”所代表的审美意识和写作状态为对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对语言和游戏语言的编码方式激烈批判的态度.《短简于长别》以第一人称叙事者叙述的旅行经历,戏仿了歌德和凯勒,表现了主体和外在世界间的失谐,开创并发展了教育小说的诸多因素,一直被看做汉德克早期语言意识和形式实验的终结作品,是他“在经过解构传统叙事模式和语言形式阶段之后再一次转向重建”.而后者深受福科等人的影响,也与阿多诺精神渊源甚深,比如:1975年《威胁的理论》,切断小说本文的客观指涉,被视为后现代小说的典型,然而,1984年的长篇小说《年轻人》更具备成为后现代德语文学作品范例的资格,小说以莱昂普拉赫特走向幻灭的艺术发展道路为叙事脉络,将浪漫主义想象和多样性的后现代观融为一体.

2.重视个体生命体验

后现代主义主张生活本身即艺术,改变了德国写作硬化成结的局面,它无节制地表现了马尔库塞所称的爱欲潜能及感官享乐情绪.正如桑塔格所说:“我们的生活需要一种艺术,而不是对艺术进行阐述的学问.”在她看来,“逃避解释”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不同于现代艺术总指涉的隐于字词背后的意义,所以必须得到解释与理解.换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是生命的体验本身,而不具体指涉什么,因为解释会把人引导至抽象的智性层面或既定的文化语义,这与生命本体体验不相符.

在这种熏陶下,重生命、重体验、反理性、反形而上学、反文化影响了德国文学界的一批人.昂茨教授首先指出,文学的后现代化在80年代“以明显相异性,对虚构、审美距离、形式意识、美和游戏性的再度重视而取代了新主体性文学”.而奥尔特海尔对“后现代文学特征和流变过程的探讨”将德国文学的“后现代”提前至70年代后期,在他看来,当时德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后现代刺激”越来越大,艾柯、博尔赫斯和昆德拉等作家“彻底告别现代主义”便是佐证.此时的德国文学正在“向着一种无度的画面性、向异所产生的吸引力、向熟悉之物的文学性殖民化形式敞开”,人们“重拾起想象、魔幻,以及由运用种种熟悉的风格手段而形成的戏仿性突变,和场景的反讽性破坏(技法)”.

如必须谈及具体的作品,可以用《埃德蒙特:渴念的故事》为例子,它讲述了一对偶然相识的男女感官体验上相互享用、精神上也彼此扶持,但始终坚持独特的个性的故事,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他者不可抵达的主题.

3.消除中心,反叛传统

后现代主义是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批判僵化的个性和既定的等级制度,对板滞的等级秩序提出质疑.德国的后现代主义者们表现出一种叛逆性和价值选择性,这种选择指涉出一种存在状态的多元性和艺术审美的宽泛性.批判性正是后现代主义的可贵之处,后现代主义对以往的一切以及不同于自己的一切无情地进行了批判和解构.

后现代主义将德国文学界引向了“以消解中心性、秩序、权威独尊性为出发点”.如法国哲学家利奥德所理解:“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一元话语、解一无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写作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睥睨一切,蔑视限制,是它的表现方式.”他们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否认事物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碎片的组合,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事物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因此文本是没有同一性的,其意义也是不确定的.对此,巴尔特也曾有一个形象的描述,他形象地描述说文学作品象一个葱头,从表面上看来它是统一的,其实它由许多层构成,里边到头来并没有心,没有内核,没有不能再简约的本原,这正是后现代主义的本原所在.

四、结语

德国文学中通俗主义的界定影响着德国后现代文学明确的定义与解释,甚至有时候格奥尔格克莱的《利比第斯城》也被划为通俗文学.但尽管通俗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紧密相连,后现代主义还是在德国文学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径、范畴.它孕育了一批重要的作家和成熟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虽然有部分人从德国文学的角度质疑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德国文学写作中的存在,但显而易见的是,后现代主义虽没有替代现代主义成为德国文学的主流,其队伍却在不断庞大中.

到20世纪初:德国文学思想走向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 叶倩:《美学视野下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思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简介:胡丹,女,1985―,浙江绍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德语文学,工作单位:越秀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