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生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40 浏览:7408

摘 要 :目前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评论,人们更多地关注其作品中体现的革命性、个性解放、爱国主义、国民性批判、反封建主旨及真善美统一的文艺观等方面,鲁迅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却往往被忽略.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鲁迅对平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作了深度的关切,并且将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使其文学作品充满了民生关怀和深刻的现实性.

关 键 词 :鲁迅;民生思想;社会制度

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0304

一、民生的概念和中国近现代民生思想

根据《辞海》的解释,民生意指人民的生计,如国计民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便有了“民为贵”的思想;唐代柳宗元著《捕蛇者说》,关注民生疾苦;宋代范仲淹心系天下苍生,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明代民生思想家、哲学家吕坤目睹民生疾苦、百姓憔悴,指出“君欲富则天下贫”;清代的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观点都是建立在对民生关注与了解之上的.纵观古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重民、亲民、爱民、养民、惠民、恤民等民本思想是有局限的.因为古代思想家与学者注重民生的目的,还是寄希望于英明的君主与有能力的贤臣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更方便统治者驾驭民众.所谓“爱民如子”便是这种民生思想的最好总结,因为让身为“子民”的百姓生活得以保障,最终是要让他们无条件地顺从最高统治者这位“君主”.

受到西方自由、平等、等先进观念的影响,中国近代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人学者对民生的理解逐步发生了转变.例如,孙中山推出三义,其中的“民生”更是其终生奋斗的目标.他所关心的民生主义,大概归纳为土地与资本等实在的问题,像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等.现代民生的意义既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等所有与民生相关的问题,也包含了着重关切社会层面上的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再到其发展空间与基本权益的维护等问题.民生不再是封建统治的治民术与驭民策,其概念被不断丰富和完善.

生活在中国社会灾难深重、期盼变革的时代,拥有敏锐思想性和深刻洞察力的鲁迅,在其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包含了对民生问题的深刻关注、忧虑和思考.他在《呐喊》自序中写道:“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等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等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写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等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1]269270鲁迅因家道衰败与丧父之痛,必然同情、关切与其有相似经历的民众,他之所以决定留学日本,研习医术,主因是希望能够治疗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使百姓都有一副强壮的体格.这种思想体现出鲁迅一开始关注的是民生最基本的方面――人的生存问题.此后,鲁迅见到影片里的中国人观看杀人时的麻木情形,又决定弃医从文,立志改变百姓的精神状态.他的这种思维转变,超越了百姓的基本生存问题,进一步关注民生的健全发展.民生问题涉及到的不止是民众的基本生存,还包括了人们心灵的修正、保护与良性发展等众多复杂、深刻的方面.在鲁迅看来,现代的民生体现的是人本思想与人文关怀,他希望民众拥有的不仅是健壮的体魄,还应有强健的心灵、公平的社会地位和作为人的尊严.


鲁迅对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观念、封建制度对民众思想的桎梏、经济政治上的压迫和身心的摧残都是深恶痛绝的.传统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民众的生存状况是如何低下,他们的身体与心灵是如何饱受摧残,他们的权益与尊严的完全丧失又是如何的悲哀,对这些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必然倾泻于鲁迅的笔下.

目前,人们对鲁迅文学思想的研究,往往偏重于突出他反封建的意识,赞颂他批判国民性的勇气,宣扬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战斗立场和鲜明独特的文艺观,对其作品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却不够重视,可以说是稍有遗憾.二、鲁迅对底层民众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关切鲁迅的作品非常多,无论是描绘知识分子,侧写革命烈士,或者是勾勒普通百姓,都透露出他对民生的关切.例如《伤逝》中涓生与子君同居后的生活拮据;《药》中康大叔说红眼睛阿义榨不出夏瑜的一点油水,暗示革命者清贫如洗的家境情况等.不过,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之中,他对底层民众的生活与发展状况犹为关注,所表现出来的力度亦更为深厚.

少年时的鲁迅因祖父牵涉科场案,为躲避官府的迫害迁到乡下住了一段日子.在此期间,他了解到村民的生活状况,对底层劳动人民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至后来鲁迅在创作中多取材于乡村,且对底层民众的关注、热爱、担忧与焦虑从未减退.鲁迅同情底层民众,喜爱他们的勤劳与朴实,又哀痛被礼教残害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麻木与愚昧.这些情感在《故乡》之中都有所反映:月光下,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刺猹的少年英雄闰土,成年后完全失去了鲜活的光彩.成年闰土的脸不仅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顶着的不再是金黄的圆月,而是破毡帽,手里捏着的也不是钢叉,却是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之前红活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而“问问景况,闰土只是摇头,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等又不太平等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等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等’”[1]354作者随后明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闰土像一个木偶人了.从这些描述中不难看出,鲁迅对当时农民的生存状况是非常了解的,百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闰土早年也曾得以温饱、生活尚可,后来却每况愈下、生活艰难;鲁迅同样明白造成这些不幸的根源.通过对底层民众生存状况的深入了解,他不仅深深同情饱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也看出封建制度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压抑.旧制度摧残人们的身心,致使生计难以保全,更谈不上心智的健全发展了.闰土从一名活泼健康的可爱少年变为落魄麻木的乡民,骨子里还染上浓厚的奴性,张口便叫“老爷”,他终日里惦记的,不是如何挣扎着活下去,就是拿香炉和烛台回去祭神.这些前后鲜明的变化与对比,是鲁迅对民生关注的最佳例证.学界目前普遍认可鲁迅的作品中存有大量反封建的观点,这是无可置疑的.然而,正是因为鲁迅对那个年代民众生存境况的深切了解,正是因为他接受了大量西方的先进理念,才促使其思想转变,认识到封建文化与封建制度对民众的迫害,坚决地投入反封建的战斗之中. 在鲁迅的另一部小说《祝福》之中,他的民生思想流露得更为明显.这部小说从短工淡然告知祥林嫂“穷死的”话语中引出她的生平,异常清晰地表达出那个年代的百姓深受封建传统的影响,沦为被害者与加害者的可悲事实.小说里同为底层民众的柳妈嫌弃祥林嫂嫁了两次,认为她败坏风俗,说:“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2]159在祥林嫂倾尽所有资产捐了门槛之后,四嫂仍然不让她拿祭祀的物品.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等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等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2]161.没人肯雇佣这样的祥林嫂,她最终沦为乞丐,悲惨死去.鲁迅在这部小说中花了大量笔墨书写祥林嫂短暂的一生,描述她精神错乱前卖力地在四叔家干完所有的活儿,以勤劳善良换回生计;跟着写了沦为交易品的她失去孩子,生存境况日愈低下,尊严和权益被践踏得体无完肤;最后还想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2]161.这些细节,说明鲁迅无时无刻都在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关心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益和他们饱受旧观念旧制度摧残之现实.

在鲁迅看来,要改变人民现存的生存状态就必定要彻底改变现存的制度和观念,才能促进民生的保护与发展.因为民生问题不仅是吃饭、穿衣、看病、治安等最基本的生存首则,还有理念、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提升与完善.《故乡》与《祝福》中宣扬反封建的目的,正是为了改善民生,不仅使民众最基本的生存权得以保障,而且让深受封建制度与传统观念摧残的他们能够觉醒,能够自尊自爱,能够纠正他们在礼教约束下培育出的奴性思想和畸形精神,维护其公正的社会地位与权益.必须指出的是,鲁迅关注民生不仅仅是对民众现存生活状况的叹息和扼腕,而且与他主张社会制度变革有着深度的关系.他的民生思想,是在积极提倡反封建、反旧文化、反阶级压迫,大力控诉礼教“吃人”等呐喊声中得以体现的.三、鲁迅对民众生存和发展状况与社会制度变革的探索西方的各种先进思想与文化涌入近代中国,使得传统的封建制度社会快速变迁.鲁迅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之真谛,在经过深入的周详思索之后,他调整早年的认识,虽然同意中国传统文化不等同于封建思想,但还是从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与进步的世界观出发,勇敢地否定陈旧的落后的文化传统.

鲁迅深受西方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接触到尼采的著作,提倡个性独立与解放,希望推翻中国数千年来的阶级观念与礼教观念.他在《文化偏至论》中指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2]54.鲁迅明白“立人”之重要,他认为只有高举反封建的旗帜,让广大民众清醒过来,挣脱封建制度与传统礼教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做到解放个性,使国情焕然一新.这里隐含和强调的是:先进的思想与新的制度诞生之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因此,不管鲁迅提出“立人”的观点也好,尊重“真实和理想”也罢,甚至是他对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期盼社会变革的大声疾吁,重心和焦点都落在了“人”的身上.在这位伟大作家与思想家的心中,拯救和改善民生才是最初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

从对鲁迅思想的研究中不难发现,他最初对青年与知识分子寄予了强烈的希望,不过随后又看出被压迫的底层民众具有很大的潜力,如果能使被旧观念毒害的百姓觉悟,那么他们就会被先进者带动,促进社会变革成功.如果能使《故乡》中闰土永远保持少年时的活力与心态、脑中没有“老爷”和祭神等观念,使他不愁生计地将银项圈传给其子水生,生活稳定;若能让《祝福》中的祥林嫂活得有尊严,不仅可以自主婚嫁,还让四周的群众对妇女再嫁不抱有异样的眼光,不再醉心于传统封建迷信,使民生健全,那么必须对群众进行思想启蒙,使他们从旧观念旧制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

当然,鲁迅的文学创作中尽管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注,但并不是每一部作品都直接以改善民生为主旨.如前面提到的《药》中淡淡的侧面一笔,暗示革命者的家境贫寒,但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为赞扬夏瑜坚贞的革命之志,而且是为突出在不觉悟的民众面前,革命者与群众脱离,无法导致社会变革成功的悲哀现实.《伤逝》中虽然有描写涓生与子君在一起后的经济困难,揭露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但更是为了指出已获得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没能经受住社会环境的冲击,被时局与旧势力所迫,最终酿成悲剧的伤痛.鲁迅在此文中表达的是个性解放需同社会解放的步伐一致,只有冲破封建阶级与传统因袭观念的约束,自由恋爱才能真正开花结果.《阿Q正传》中:主人公没有家,没有土地,没有固定收入,甚至姓甚名谁都不清楚,可见鲁迅颇为关切这位农民兼游民的生存状况;然而这篇小说的主旨却是批判像阿Q这样的流氓无产者的落后性,充满奴性与负面影响的精神胜利法,以及对传统旧制度与阶级歧视观念的麻木应和与自我麻醉.《在酒楼上》描写了吕纬甫终日想着教学生读《女儿经》以换取生计等琐事,《孤独者》中描写了魏连殳被辞退后的窘迫景况.这些描写都含有鲁迅对民生的关注,但前者的创作意图是表现知识分子迫于生存压力,失去个性向旧势力低头,折射出辛亥革命后的普遍现实;后者则是描写知识分子为钱卖掉自由又不肯轻易屈服,便用玩世不恭的态度负隅顽抗,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

鲁迅上述这些作品中虽然或多或少地蕴含有纯朴的民生思想,却没有像他在《故乡》和《祝福》中表现出来的这般强烈和直接.在《故乡》和《祝福》中,作家将目光投向底层民众,看到了他们在绝望深缘之中的苦苦挣扎、苟延残喘,对其寄托了无限伤痛与忧虑.鲁迅生动地刻画出闰土少年与成年后的鲜明变化,指出底层民众在经济上的恶化和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与退化;同样也详细地描绘出祥林嫂失子前后生存和精神状态的截然不同,发出反封建传统的呐喊,揭示出礼教毒害人民的实质,渴望通过对整个旧社会制度进行全面的变革,来达到改善民生、重塑民众健康思想的目的.

要实现社会制度全面变革、完善和民生改善,可谓极为不易.鲁迅也明白,要使广大深受旧势力与旧观念束缚的民众觉悟,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知识分子所做的文化宣传虽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仍然需要更坚定和更丰厚的革命基础.所以,为民生而大力提倡的社会制度变革这条路对于当时的文化界、革命队伍、工农群众以至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不过再难走的路,鲁迅也有信心前行;他的为国为民之心并未因现实黑暗而绝望.他仍然渴求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能满怀希望地投入到社会制度的变革之中,为改变旧中国、健全最广泛的民生而努力奋争――正如他在《希望》中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