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白话诗歌理与乐府新乐府诗歌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784 浏览:47151

内容摘 要 :本文是在胡适诗歌理论文章和胡适一部分日记的基础上,提出胡适白话诗歌理论是由传统文学所引发的,西方资源是同时作为传统文学的参照的,以胡适与乐府、新乐府的关系作为其诗歌理论与传统文学的一个点来分析,从这个方面得出结论:胡适白话诗歌理论更多地在借鉴传统.

关 键 词 :白话诗歌理论 新乐府 乐府叙事诗

一:胡适白话诗歌理论如何发生

胡适的白话诗歌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文学革命一同产生的,在1915年留学美国期间,与梅觐庄的辩论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的,在1915年9月17日送梅的诗中第一次使用“文学革命”这一名词.在胡适9月20日的寄给朋友的诗中,提出了“诗国革命”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个“要须作诗如作文”的方案.胡适白话诗歌理论最早是在对中国文学思考和辩论中产生的,是由中国文学触发的.

在胡适的留学日记中,胡适对《诗经》等传统诗词评价之外,他对外国诗歌也有所翻译和大加赞赏,译了拜伦的《哀希腊歇》,“吾国诗每不重言外之意,故说理之作极少.求一仆蒲已不可多得,何况华茨活与贵推卜朗吟矣.”在论及西方的十四行诗时,胡适将之与中国的律诗作比较.“此体名‘桑纳’体(son),英文之‘律诗’也.”胡适的诗歌理论是也同时发生在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和应用中,但是这种对翻译和评论更多是作为对中国文学思考的参照而出现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胡适的诗歌理论是发生反恩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的,只是这中翻译是以西方文学作为参照的,西方的资源并不是触发点.

二:胡适白话诗歌理论的表现

1 做今天的诗歌,不模拟古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到的八不主义中第二点不摹拟古人中说;“若能洒脱此种奴性,不作古人的诗,而惟做我自己的诗,则决不致如此失败矣.”“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2、语言上:白话诗歌,白话文学的提倡,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到;死文言绝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3、诗歌内容上:诗歌的写实风格:诗歌要言之有物,在胡适提出的八不主义和文学革命论中提到;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要有话说,方才说话.”在《谈新诗》中说到:“诗需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产生一种――或许多种一明显逼人的影像.”4、诗歌的音节方面――自然的音节:(1)语气的自然节奏(2)每句内部所用字的自然和谐.在《尝试集》再版序中胡适提出自然的音节“诗的音节必须需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凡能充分表现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的,便是诗的最好的音节.”胡适所说的白话诗的平仄只是读起来的轻重高低,而不是诗歌严格的平仄.诗歌的韵也是可有可无均可.5、诗歌的意象合意境;具体的意象和平实含着淡远的意境.在《淡新诗》中说到:诗需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凡是好诗,都是具体的;越偏向具体的,越有诗意诗味.凡是好诗,都能使我们脑子里产生一种――或许多种一明显逼人的影像.胡适认为“在诗的各种意境之中,我自己总觉得,平实,含蓄,淡远,的境界是最禁得起咀嚼欣赏的.平实只是说平平常常的老实话,含蓄只是说话留有一点余味,淡远只是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弄得化不开”的话.6、自由的诗体,诗体的解放:诗歌形式上的解放,不再束缚于固定的字数.

三:胡适诗歌理论与乐府及新乐府的关系

1 胡适诗歌理论与杜甫以及元白新乐府的关系.1、1白居易所提倡的新乐府诗运动中,他曾把担任左拾遗时写的“美刺比兴”、“因事立题”的50多首诗编为《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有三:一是用新题.二是写时事.三是不以如乐与否为衡量标准.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胡适的“今天的诗歌”与“言之有物”的写实风格和俗语俗字入诗元白的新乐府诗运动有关:新乐府诗歌所提出“诗歌合为事而做”.胡适主张自然音节,不用诗歌中严格的音节标准.这与新乐府的不以如乐与否作为衡量标准,在音节上都主张的是一种自然.胡适在文章《元稹与白居易的诗文主张》中说到:“老杜的社会问题诗在当时确是别开生面,为中国诗史开一个新时代.他那种写实的艺术和大胆讽刺社会的精神,都能够鼓舞后来的诗人,引他们向这种问题诗的路上走.”胡适还提到’元白的文学主张是“篇篇无空文等惟歌生民病.”这就是“文章合为事而做,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注脚.胡适在多篇文章中对杜甫、白居易以及新乐府与元自大加赞赏,从新乐府的改革精神到写实、音节上都在借鉴.1、2胡适诗歌理论中的尝试新诗,在见解上,除了受英国湖畔诗人以及美国意象派的主张的启发外,当然受中国传统诗词的影响也很大.胡适主张诗歌应用白描的手法,语言也应该质朴.“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琢镂粉饰丧元气,貌似未必诗之纯.”这一点上也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近似.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认为:诗者,根情,秒眼,华声,实义.今天的诗歌不摹拟古人的诗歌创作思想,虽说胡适的文学观是有进化的文学史观的看法,以及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这其中不摹拟古人的思想也与新乐府诗的主张近似.


2 胡适诗歌理论与乐府诗中的叙事诗的关系.乐府叙事诗是指《诗经》中《氓》一类故事性较强的篇章,以及在《诗经》现实主义精神影响下产生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和后代文人以乐府体创作的诗歌.胡适在《论汉代的民歌和“乐府”的作用》中说道:“但从这些民歌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活的问题、真的哀怨、真的情感等所以他们只直率地说了他们的歌;直率地说了他们的故事.”从胡适诗歌理论中所提倡的诗歌具体的意象、平实的意境与写实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今欲救文胜之弊,宜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故意避之.三者皆以质救文之弊也.”(胡适留学日记――论文学改良须以质救文胜之弊)这“以质救文弊”的主张与元白的“删淫辞,削丽藻”、“黜华于枝叶,反实于根源”、“尚质抑淫,著诚去伪”确实是相同的.上文中所说的“叙事的情调”,与之相伴而行的,是胡适诗中的“言语”入诗(也可说以话语入诗).这一方面固然与他所提倡的“作诗如作文”、“不避俗字俗语”有关.另一原因大概也是受乐府民歌的影响.

胡适的白话诗歌理论,除了别人所论述的借鉴西方的实验主义和意象派之外,胡适同时也更多是在借鉴传统诗歌中的一部分,正如他将白话诗歌运动看做是自古以来的第四次诗体解放运动,胡适的白话诗理论不是在断裂传统,而是由传统触发的,以西方为参照,更多地在借鉴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