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里书外寂寞着(创作)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54 浏览:11216

1966年开始后,我的小学学业就在那场史无前例的乱糟糟的革命中被无情地中断了.那时全国所有的学校同时停课闹革命,大人们义无返顾地忙着整人和被别人整着,无暇他顾.我们这些只知道吃饱了不饿的孩子们,淡出了造反者和被造反者的视线,似乎被整个社会遗忘了.我们整天玩儿得酣畅淋漓,玩儿得昏天黑地.后来,上了中学依旧没什么课可上,整天就是玩儿,不玩儿都不行.各种淘气花样玩儿完了,玩耍便成了最无聊最无奈的事情.于是,在我的同学中间开始传阅各种被批作“大毒草”的书籍,这些书籍让我们饥渴的心灵得到了充实,也让我知道了一个我无法触摸无法企及的概念――写作.

后来我下乡成为一名惟有那个时代才有的“知青”.劳作之余看各种杂书是打发青春寂寞最好的方式.青春的岁月是梦想开始的岁月,而知青时期信手拈来的那些杂书让“写作”成为我梦中的奢望.有了书可以阅读,寂寞却越发多了起来.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后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知道了“写作”是干什么的了.于是,要谋生,又于写作总是怀着一种死不瞑目的爱,便选择来到呼伦贝尔日报吃起记者这碗饭.选择了这个职业当然意味着用文字谋生.这职业虽然总是在写,但却基本上不是自己的创作,而是为他人做嫁衣.入行忙忙碌碌已有25年多了,终究没有学会写作.这中间忙着写稿子,应付工作,再翻阅文学书籍却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这么多年在“别处”生活,人早已被消蚀得很散淡慵懒,早年的一心干写作的雄心,也变成了对工作的敷衍.这中间少有一些创作,也是因为工作任务等需要,这就是不时在我工作的报纸上见报的一些署着“疆湖”“安紫歌”这样那样名字的杂七杂八的散文或偶尔的一些小说等等.因知道写得不好,所以从不敢署上自己的名字.

现在我还有看书的习惯.现在看书知道了新闻和文学是两个比较不同的门类,写新闻和搞文学创作也的确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写作上往往是笔墨要多一些,渲染、描写都多一些,而写新闻稿件则要文字越紧凑越经济越好,要少转词儿,少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可能文学像贵妃杨玉环般丰腴,而新闻则像舞娘赵飞燕般精干,环肥燕瘦,却都是大美人儿.因此专业文学期刊《骏马》能够发表我的文字,对我这个不会文学写作却有着写作梦的人,实属是施以厚恩大德.

就在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我听一个朋友说,我的小说《过客》被挂上了美国一家中文网站,并在上面粘了有半年许.我想那应该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网站,或许小说现在还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寂寞着.作者寂寞一如她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