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的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026 浏览:130304

[摘 要] “感情的型”作为一种艺术造型,它不仅是作品情感的核心,也是其外在形式的直接内因,有其独特的含义.李长之从技巧和内容两方面来深化“感情的型”,以技巧的精湛来谋求内容,达到感情的深入.

[关 键 词 ] 李长之;艺术标准;“感情的型”

批评家用来衡量、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尺度就是文学批评的标准.李长之的文学批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内在的体验”进行检验,坚持“感情的批评主义”,“感情的型”就是其批评标准.

一、作为艺术造型的“感情的型”的含义

王安忆的《恋人絮语》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是‘絮语’,指的也是形状,它是一种絮状物,而文字光华干爽,拾起来一粒,落下去是一片,它至少筛过两遍,第一遍筛去的是所有思想,第二遍筛去表情表意”[1]这段文字与李长之所表述“感情的型”的第一个内涵――艺术形式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絮语”与其周围所附加的思想、表情表意共同筑成了一种艺术形式美,而絮语其中最核心的,也就是剥离了现实与物质及环境的帷幔,还给人以灵动透彻之感,这个时候的“絮语”是可感的,但却不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它总是给人留有余香的感觉,这就是感情,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即他所认为的“思想与情绪”[2]就是文本的内容.确切而言则是指把作品的外衣层层剥下,最后独留作者的人格思想,属于审美领域范畴.李长之在他的批评作品中所提到的“在我们看一个作品时,检测设一分析它的成分,按受物质限制的大小排列起来,而受限制最小的一层,就是文艺作品之感情的型.”[3]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感情的型”在整体艺术中之所以会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主导了这个艺术品的发展,即一个艺术造型得以确立的内在动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相对独立而不受影响和控制的客观属性.所以李长之才会称“技巧的制高点是表现‘感情的型’”.[4]

二、“感情的型”在文学中的地位及深化途径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待“感情的型”,它无疑是一种最佳的艺术形式美.因为它的存在标准是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吸引你的眼睛,骚动你内心深处的角落.因而李长之把它作为对文艺的审美标准是极其合理的,一切文艺工作者都需要它来点亮自己的艺术品,唯有如此作品才能具有审美价值.从阅读李长之的批评论著来看,李长之的文学批评观不仅是针对作品而言,还应该包括对批评作品的期望.也就是一个好的文学批评,不仅要窥测到作品最中心的那部分“感情的型”,还应该在批评文字中也渗透这种“感情的型”的理论,正如弗莱的观点,文学批评本身也恰恰就是一种艺术,那么批评行为也就是一种造就艺术的行为.因而“感情的型”在文学作品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文学作品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明确了“感情的型”在文艺中的地位,那要如何深化“感情的型”呢?在这个问题上李长之认为,首先,好的作品就应该求真求实,切忌无病.文章的真情实感是最容易触动读者的,倘若没有了真情实感就是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作品很难使读者产生共鸣,文学接受环节出现了问题,文学行为也就是不完整的,因而这也就不能称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于李长之来看,如果一个艺术品连完整都称不上就更无美感可言.其次就是作品中的感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感.李长之个人是比较推崇“浓烈的情绪和极端的思想的”[5]他始终无法理解李商隐和陶渊明,他认为李白那种热烈的、诚挚的感情才最容易打动读者,引起共鸣,所以他认为最能真实体现“感情的型”的诗歌就是李白那种包含着宏大气势的诗歌.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就能深化作品中“感情的型”,而在这之后却要继续挖掘这“情”背后所代表的“理”,这也就是李长之的批评精神,犹如他对鲁迅感情的领悟而引发他对鲁迅激进的阶级立场的分析.这样的作品,内里才不是空洞的,才能称之为一件艺术品.好的作品,必然有着他作为文学艺术品的不随时间、空间,不分受众的绝对的美.而这种美是从美学的审美层面来发掘的.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着它最完美的结构,这个结构是独立于文本的文字语言,思想道德情感以外的,具有生长性力量的存在.是纯粹的美,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层面凝练萃取出来的.而这种纯粹的美,也就是李长之所说的“感情的型”.不能具象地描摹,但是可以为每一个读者所感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虽然具体说来千差万别,但是,根源却是一致的.

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内核是不变,变得只是那个具象的血肉,而那源于根本结构却最终千差万别的具象,正是结构所具有的生长性力量的根所结出的美好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