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文写作教程新闻信息摘要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217 浏览:106154

246-247_20040105

荣廷昭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报讯1月5日,中国工程院公布工程院2003年当选的58位院士名单,我校玉米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荣廷昭教授榜上有名,至此,我校已有2名工程院院士.

荣廷昭教授4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培养硕,博士3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多途径培养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1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20余个,累计推广5,000多万亩,年最高推广面积达到川,渝的30%左右,新增玉米20多亿公斤.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作为第二获奖人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专着6部.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获萍科学奖,四川首届创新人才奖和四川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

据悉,这次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共有新当选院士8名.(三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党委中心组赴南充,广安学习考察

本报讯为学习兄弟院校在改革发展中的好作法,好经验,学校党委中心学习组日前到南充三所高校学习考察,并到广安瞻仰同志故居和考察学校科技怎么写作项目.

当天到达西南石油学院(南充校区)后,听取了该院党委书记董保真对学校情况的介绍.

西南石油学院原为地矿部主管院校,现为四川省属重点高校.现在校生近17000人.该院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由于学院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生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去年达33.81%.学生自愿赴边的比例较高,去年为25.5%.多年来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两年前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评估.

对比兄弟院校,我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说,西南石油学院和我校分属地矿类和农林类院校,行业相对艰苦,又都处在非中心城市办学,互相可借鉴学习的很多.该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很有特色,为此他还详细了解了该院组织发展的情况.中心组同志还对辅导员工作,党支部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入了解.

次日上午,中心组一行来到西华师大新校区参观,并与该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

西华师大新校区规划面积约2000亩,现已完成一期建设.该校从1997年着手征地,1999年开始建设,主教学楼建筑面积约26000平方米.其他建筑和运动场地环绕在该教学楼周围,规划具有前瞻性,建筑群布局合理,协调.参观途中,大家看到这里学生努力学习,甚至食堂都坐了不少上自习的学生.该校党委书记,校长佘正松强调,学校不在中心城市,南充经济不够发达,稳定队伍难度大,按部就班,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形势逼人,学校新区的发展就是逼出来的.学校提出"5个千方百计",即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改善教职工待遇,千方百计搞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千方百计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文心田同志称赞西华师大思想解放早,发展早.新校区建设规划大,起点高,成效明显,对我们有很多启发.我们高校之间多互相学习,一定会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更快地发展.

下午,参观了川北医学院新校区.该院新校区始建于2001年,分为几个建筑群,已入住数千名学生.新校区刚刚举行了启用仪式,一派喜气.参观中大家对该院学生生活区用水的智能化管理留下深刻印象.今年该院科研成果在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的评选中,有两项(含该院附属医院)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获奖等次和数量为该院历年之最,在四川也颇引人注目.文心田同志要求中心组同志认真学习兄弟院校好的作法,带回学校,以推动我们自身的工作.

第三天,中心组赴广安,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故居和建设中的纪念馆.随后参观了入住广安科技园区的朗德鹅业公司,我校定点科技支持的协兴镇果山村新品种果园,正在修建的广安市农业科技中心及万千饲料有限公司扩繁场,万千饲料厂和广安市种猪场.在朗德鹅业公司,公司负责人提出希望学校支持蛋白含量高的玉米时,文心田当即表示回校转告玉米研究所,尽可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两天半考察时间显得非常紧张,周末大家没有休息,但对这次考察学习均感收益匪浅.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更增强了我们向前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三水)

成教网教及自考办学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年末,我校第五届成教,网教及自考办学工作会议召开.省人大常委唐朝纪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邓良基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郑有良主持.各联合办学单位和各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

按照"创新发展,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大力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思路,学校大力加强成教,网教和自考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2003年招生规模增加,招生专业达30个,其中本科25个,专科5个,新开4个专业.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由去年的23个发展到48个,并首次在省外设立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中心.

唐朝纪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成教,网教及自考办学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希望今后进一步走产教结合的路子,在做强上下功夫,在办学特色上下功夫,把民间和企业资金吸引来发展继续教育.

文心田在讲话中指出,要抓住机遇,乘势而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严格教学管理,严格收费管理,严格制度管理,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邓良基宣读了表彰决定.共有38个先进集体和140多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张晓娟)

离退休人员座谈会举行

本报讯2003年12月30日,学校召开离退休人员座谈会.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主持.各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老协全体成员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文心田首先代表学校,在元旦春节到来之前,向全校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良好的祝愿.他还就学校发展现状作了介绍,通报了近期主要工作,谈了下一步工作思路.文心田指出,目前,学校已拥有普通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现代远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多种办学层次,招生规模较之1999年,大大大增加,学科专业已达57个.学校将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拓展办学领域,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学校拟在温江征地,对研究所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竞争力,把传统优势学科做大做强.文心田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离退休人员工作,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医疗,保险和生活上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张晓娟)

2003年关工委工作成绩突出

本报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日前召开会议,总结回顾2003年工作,提出了2004年工作打算.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关工委主任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关工委主要成员及有关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

关工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继承发扬"川农大精神",甘当人梯,无私奉献,围绕学校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教师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

文心田在发言中对关工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老同志进一步发挥余热,协助各级基层党组织搞好工作,特别要在发展学生党员,培养青年教师,教职工双向培养等方面作出贡献.他强调,要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进一步健全机构,保证人力,财力和物力所需.

刘克惠,秦自强也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杨娟)

组织教工新年登山

鸟瞰学校巨大变化

本报讯12月31日下午,新校区老板山读书公园人头攒动,迎新年登山活动举行.山脚下一幢幢整齐,漂亮的教职工宿舍楼到远处造型别致的体育馆,可同时容纳一万学生上课的综合教学大楼,三星级学生食堂等尽收眼底.800余名教职工行走在环山路上,有说有笑,感叹巨大变化.

去年底完工的读书公园一期工程,干道全程1.4公里,有石阶260多梯.路径从山脚蜿蜒而上,最高处看台上可见学校全貌.公园内山体绿树环抱,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堪称天然氧吧.为了让辛勤工作了一年的教职工身心得到放松,感受学校的巨大变化,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校工会组织了这次活动.为此,校工会和部门工会派出的参加怎么写作的同志早早作好准备工作,为参加活动的教职工分发纪念品.

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正校级调研员,工会主席刘克惠,党委副书记秦自强等校领导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此次活动.(工会)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执法检查组检查分校

本报讯由国家林业局等六部委组成的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跨部门联合检查小组日前来到我校都江堰分校,对植物物种保护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小组领导在分校马明东副校长,竹类专家易同培教授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西南地区植物品种最多,保护最好的树木园之一——分校植物园,重点对园内植物基因保护,种子库,种质资源库等移地保护设施和管理,植物物种资源流失等情况进行了检查,专家组对分校在植物物种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积极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永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文心田

值此2004年新年和新春佳节来临之际,首先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新年的问候.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是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省委强调,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要联系工作和发展的实际,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要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真学"即是认真学习,不断钻研,以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和认识,"懂"既是学习的目的,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无止境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学"和"懂"的过程中,要不断解决"信"和"用"的问题.下面我想在"信"和"用"两方面谈一些体会和认识,与大家交流.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成为我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信念,不断增强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人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每位人入党的思想基础.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前,产生了思想和理论两大理论成果.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人,高举理论伟大旗帜,立足于时怎么发表展,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系列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研究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性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与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形成了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这个成果表明我们党对上述"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是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在与单边主义的碰撞中坚持发展.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处于一个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克思主义坚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解释世界,把生产力作为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同时社会存在和物质生活与社会意识和精神生活存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放眼广阔的时代背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鲜明地凸显出了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顺应时怎么发表展对伟大理论的催生和呼唤,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同志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对"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新的时代呼唤出新的理论,新的理论需要指导新的实践.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在"真信"基础上,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的实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决不是仅仅就指我们已熟知的那三句话.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国际战略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在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都有重要理论成果.这些在印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纲要》中有全面的概括.现在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同时,我们党也从革命党转变为长期执政的党,成为领导国家对外开放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国家的党,而且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志讲,在实现这个目标的征程中,我们面对三个重大课题.一个是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如何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第二个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始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推动"三个文明"中,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个是党的建设和如何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重大课题提供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指明了方向."重大课题的解决都要落脚于具体的工作实践.我们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紧紧把握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们一切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以创造我们工作新的业绩,学校新的发展和国家新的辉煌.

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理论联系实际,首先着力解决本地区本单位关系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当前有关我校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我们教职工可以深入分析思考.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几点:

(一)关于继续抓住机遇,敢于发展的问题

近年我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新的校区,在都江堰设置了分校.从1999年开始已连续5年扩招,规模已创我校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下,我校办学规模还需不需要发展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现在至2016年四川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情况.目前全省普通本专科学生51万,研究生3.1万,高考录取率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6%.根据四川省规划,到2005年,全省普通本专科学生将达到60万,研究生4.5万,高考录取率不低于7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以上,到2016年,全省普通本专科学生将达80万,研究生7.5万,高考录取率不低于7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目前,我省大学生中专科生比例偏大(超过50%),本科生偏小,研究生更少.往后我省普通高校发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数量增长还将快一些.四川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生源大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及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希望到我校深造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我校是四川唯一本科农业高校,担负着为四川和西部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离开了学校的这一历史使命和重大社会责任,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是办学兴校第一要务.学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展现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办学效益.针对招生培养,我考虑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思路是:立科,提高层次(指研究生),注重质量,促进就业.具体说就是:雅安校本部本科规模适当增长,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都江堰分校在普通本专科教育发展同时,加快本科起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全国职教基地建设.学校始终把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以学生的高质量促进学生的高就业.与此同时,学校还将继续加快校本部和都江堰分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除学生宿舍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外,近两年学校还将修建两个图书馆(校本部第二教学区和都江堰分校各1个),基础学科实验楼,重点学科实验楼和综合楼等.同时,以我校在温江的水稻研究所为基础,整合和部分集中我校科研资源,尽快在温江建设我校成都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我校研究生的一个重要培养基地).

(二)关于学校学科建设的结构与方向问题

保持优势,注重特色,调整结构,综合发展是我校学科建设总的思路.近年我校学科结构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迈出了较快步伐.2004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达到57个,涉及农,理,工,经,管,文,教,医,法(法学专业待教育部确认)九大学科门类,提前实现了学校2005年前拓宽学科门类的规划.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如何保持和发展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211工程"建设,我们将把学校建成一流农业大学.一流大学必须是优势和特色鲜明的大学.近年我校在全国较早提出农业高校的生物科技特色和农业科技优势,这顺应了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特征,也切合了我校的实际,但仅此还不够.我们在不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还必须结合我校的怎么写作面向和区域特点,在解决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方面展现出我们更鲜明的优势和特色.我们要与时俱进,在已有基础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与生物和农业科技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创新新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在某些新的学科制高点和前沿领域要有我们的一席之地,如近年崛起的基因工程学,生物信息学,农业信息工程,化学生物学等.这样我校在农业和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研发方面,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校各学科性学院(区别于继教,网教和职教三个结构性学院)都应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深入思考目前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发展我们举专业,也可不完全受本本(教育部前几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限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一些专业或学制,如我校药学类专业可与动物医学或医学类院校结合,可探索新的六年级专业,经过规范的程序,获得教育部承认,这既是新的教学成果,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就业领域.

(三)关于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学校最重要最基础的资源是教师队伍,没有这个资源学校要体现"三个代表"为推动社会"三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无从谈起.2003年9月我们召开了全校人才工作大会,响亮提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问题要放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中去解决.解决教师数量不足,不能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仅靠增加编制教师来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能多途径,引入新机制去解决.每年进一批教师,灵活地聘一些紧缺教师,以先进教育手段(如多媒体联网教学)使优秀师资(包括优秀课件)面对更多学生,充分发挥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的积极性,这些途径都切实有效.特别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引进人才是扩充师资和提高水平的最快捷的方式.当前正好是人才资源通过市场化配置向高校流动的大好时机.虽然我校地理位置偏僻一点,只要我们加强工作,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在一些紧缺学科加大工作力度,引进一些高水平人才还是大有希望的.最近我校有的学院抓这方面工作已卓有成效.

(四)关于教学质量提高和促进学生就业的问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二者关系密切.高校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直接的体现.高校学生是广大老百姓的孩子,他们在校学习科技知识,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把他们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有赖于教育质量.教育质量好是学生就业顺的基础.我们这几年推进大基础教育,打破学院界限,实行学分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力求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强,综合素质比较高.我们的这个教改方向是正确的,也取得明显成效,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但还不够,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教"与"学"两个方面都还须不断努力,教学改革要持续推进.同时我们要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向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和向毕业生推荐就业信息两方面都不能放松,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促进毕业生双选会年年都开好.

(五)关于进一步作好科学研究与社会怎么写作的问题

"九五"以来我校形成的"加强基础,着重应用,强化创新,重在转化"的科技工作思路比较正确处理好了基础,应用,创新与转化几方面关系至今仍然适用.目前的情况是在每方面我们都有明显差距.我们决不能躺在已有的成绩上.科学研究与科技怎么写作始终有个"顶天"(高水平研究)和"立地"(应用)的问题.我们作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高水平研究我们应有突出成绩,怎么写作社会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促进四川和西南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也必须不断有新的作为.我校科管部门要经常有重点地组织一些意义大,水平高,影响大,我校基础好的重点研究和重大成果,落实人才工作会精神,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我校科研的优势长盛不衰,学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怎么写作地方更加有声有色.

(六)关于加强党建和班子建设问题

遵照省委提出的"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建和班子建设,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学校党委在上级领导下,将加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快推进学校新一届党代会的召开.学校的党员队伍还要壮大.在教师党员发展中,要继续重点推进"双向培养".高校实施"双向培养"是党建结合高校实际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教师中的党员是我们队伍的中坚.学校要有好的党风才能带出和形成优良的校风.如果我们教师队伍中党员数量太少,质量不高,形不成好的党风,优良的校风也难于形成.高校中高质量的党员队伍要求我们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中有较多的员.我校长期的程中,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教师队伍没有散掉,垮掉,就是一代代教师中,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中有一批优秀的员,他们成为"川农大精神"的中坚,成为好的党风和校风的中坚,是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这是我校在雅安办学数十年的历程所充分证明的.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我校普通本专科生中学生党员比例达到10.8%,研究生党员比例达到46.5%,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不够.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需要继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学校党委将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党建工作会精神,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与时俱进,以积极慎重的态度作好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努力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稳定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学校党建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思想建设带动组织建设,以组织建设带动作风建设,以好的党风带动优良校风的形成和发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全面发展,创造学校在新世纪的新辉煌.

荣院士的人生追求

2004年1月5日对玉米研究所所长荣廷昭教授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68岁生日这天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天他象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上午我在校内偶遇他,只见他平静如常.他自认为"成绩归功于党和人民的培养,归功于学校各级组织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等".这是他的肺腑之言,是他人生经历的概括.

荣廷昭1936年1月5日出身于四川省壁山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一岁多时丧父,母亲和祖母日夜操劳仅能维持基本生计,为让他上学,姐姐当了童工.小学毕业后靠族人资助进入璧山县简易化工职业学校(后更名璧山农业职业学校)学习.在人民政府领导下靠公费得以继续学习,1952年经专业调整到江津园艺学校,1953年毕业时被选送参加高考,录取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凄苦的童年铸就了他立志为农民和农村献身的决心,做梦也没想到能上大学让他倍感党的温暖,靠加倍的勤奋克服了职业中学基础差的困难,于1954年加入中国,1957年秋从1956年独立建院的四川农学院毕业,并被留校在农学系任助教.1962年玉米遗传育种及数量遗传学家杨允奎先生调任四川农学院院长之后,组建了数量遗传实验室(今玉米研究所的前身).跟着他,荣廷昭与数量遗传和玉米育种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锲而不舍矢志不渝

风华正茂,鸿图在胸.早在20世纪60年代,荣廷昭看到我国,特别是四川的玉米产量很低,农民的生活很贫困,还没有自己培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选育出自己的品种."然而在那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的年代,注定他的事业之路将充满坎坷.期间,全社会都陷入一片混乱,1954年入党的荣廷昭坚信这一切终将结束,并为当地农民办起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培训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旦外部条件允许,他就开始他的玉米育种研究.但在那特殊年代,政治风暴仍将他卷进了政治漩涡,令人痛彻心肺的事发生了,70年代后期,在他的研究快出成果时,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他多年积累的材料全部被没收,有关研究也被迫停止.这对将事业视为生命的他来说,其打击是无法言喻的.苦闷时,他就来到玉米地里,看到郁郁葱葱充满生机的玉米林,所有的烦恼便化为烟云,脚踏在田间地里,心就感到踏实.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他无比振奋,并按捺不住搞研究的渴望和冲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刚恢复教师工作就和另两位同事主动向当时农学系主管科研的副系主任,在国内水稻界颇有声望的李实贲请缨.李教授听后点头称是:"你们要工作非常好,我就怕你们受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并当即让荣廷昭在他所承担的农业部下达的数量遗传项目下开展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对李教授的知遇之恩,荣廷昭至今铬刻在心.

一切从头开始.当时研究条件很差,经费极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把锄头,一根扁担,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就是最基本的工具,到实验基地每天往返几十里,靠的是一辆破旧自行车.他们的研究在好多年中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顽强进行的.

组配玉米新杂交种的关键是选育突破性优良自交系.于是,荣廷昭带领课题组针对当时我国缺乏把配合力高,自身产量高,高抗多种病害,品质优良等性状集于一体的优良自交系和育种周期长,盲目性大等实际情况,开始了科研攻关.在育种实践上,他创造了数量遗传研究和群体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同步进行的玉米育种新方法,把数量遗传研究与玉米育种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方法一举将一个育种周期所需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既提高了效益,又增加了选择的精度和预见性,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就按预定目标育成了48-2,S37,18-599,21-ES等"三高"自交系,用它们已组配出经国家级审定品种两个,省级审定品种10余个,获专利品种4个.其中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玉米新自交系48-2和S37获199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八五"期间玉米遗传育种研究领域所获得的最高奖.这两个自交系已成为我国玉米育种的骨干系,由它们选育的川单系列品种目前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为我省玉米平均产量由250公斤/亩增加到300公斤/亩作出了很大贡献.丰抗兼优的新杂交种川单9号被评为全国"八五"十大农作物品种,并被列入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还被评为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2001年,他主持的"四川地方种质和美国玉米带种质'三高'自交系21-ES,18-599,156选育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八五"以来,他们每年都有一个经省级以上审定的新杂交种问世,在四川省及西南地区累计推广5000万亩以上,增产玉米近20亿公斤,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为我国的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荣廷昭他们还开创了热带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应用的新途径,提出了育种用群体概念和合成育种用群体的新方法,对传统的数量遗传研究方法作了重大改进和创新,还开展了发育数量遗传研究,并把分子标记应用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

照理说,仅靠推广现有的品种,他既可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日子还可以过得轻松些.毕竟是超过60好几的人了,身体也大不如前,但现在他除选种外,还在全面系统地进行导入玉米近缘属遗传物质的研究,这是一份费力不讨好的应用基础研究,要出成果,起码还得花上一,二十年的时间.有人认为,这样做划不来,毕竟他已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但荣教授却很坦然地说:"我今天做这些,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了玉米所的发展,为了我国玉米研究的持续进行."拳拳赤子心啊!

"热爱是最好的精神动力"

曾有人问荣廷昭教授:"为什么您几十年历经风雨,仍如此钟情于事业"

荣教授回答道:"热爱是最好的精神动力."他解释说,只要心中还有对事业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农民和农村的热爱,那么什么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

几十年来,他踏遍了巴山蜀水,尝尽了艰辛困苦.玉米育种中的关键时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盛夏,授粉时还必须在露水全干的情况下进行,大多数都时近中午,这时骄阳似火,在高过人头,密不透风,热得像蒸笼的玉米林中钻来钻去,玉米叶像刀片一样在身上划出一道道口子,再有不断涌流的汗水,全身痛痒难忍.为了抢时间,争效益,在四川收获了玉米后,又赶到云南或者海南去再加种一季,一年到头都不得闲,长年坚持在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所里的农场有100亩地,走完一遍就是几十里路.但要选种就必须到地里不断地观察.荣教授的一位学生说:"跟在荣老师后面,常常是我们都觉得累得不行了,只想休息,但一看到荣老师都还没停步,我们也不好意思坐下来."给年轻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荣老师吃苦耐劳的精神.荣廷昭教授一行一次到南充玉米生产基地考察,由于连下了几天雨,汽车没办法开到基地,因此那天一早他们就动身,在泥泞的路上走了5个小时,等看完基地已是下午两点.匆匆吃了午饭,又赶到下一个基地.当时陪同的当地科委和农业局的领导无比佩服地对荣老师的助手说:"你们荣教授也太吃得苦了!"

这种事例太多了,他的学生黄玉碧博士还谈起了这么一件事.60岁那年荣廷昭到西南边陲山区考察玉米种质资源,每天带上干粮,早出晚归,渴了就喝路边浑浊的水,那一年他去了三次.他的助手潘光堂教授最了解他,只要他三天不来办公室,潘就肯定他一定是病倒在家了.苦和累,在荣廷昭眼里不过是平常事.他常说:"搞玉米育种的,就得经历苦和累的磨练."

没有节检测日,没有星期天,这是他几十年的老习惯了,至于学校的寒暑检测对他来说,那只是一个概念而已.有一年寒检测期间,荣教授为准备材料,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的中午,初二一早又到办公室.荣教授的一个研究生说:"跟着荣老师,我已有好几个春节没回家了.不是说他不让我走,而是看到他都这样干,我就不能不干.""荣教授就是这样,他总是以他的行动来告诉我们,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事业."

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荣廷昭教授现已培养了博士6人,硕士30余人,目前在读博士生有8人,硕士生10余人.

荣教授对学生既严厉,但同时也关怀备至.

他的第一个博士生,现已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黄玉碧教授回想起他刚走上讲台时的情景时仍感慨有加.那时系上安排他给本科生讲课,荣教授要求黄玉碧先听讲这门课的其他老教师讲课,然后再试讲.当他走上讲台后,荣教授又亲自到教室认真听课,课后帮他认真进行分析.荣教授就这样把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作风传给学生.

甘为人梯,不遗余力地扶持年轻人,这是荣教授的一贯作风.在学术上指路子,工作上压担子.荣教授常对所里的年轻人说:"事业的发展主要还要靠你们,我要尽力把你们推到前台."所里承担的两个"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他就把年轻的潘光堂和黄玉碧推到最前面.

曾有人说:"如果说每一个人是一本书,那么荣教授就是一本经典,你需要慢慢品味.每翻开一页,你对人生都有新的感悟.与他谈话,你总感到他站在一个高度上引领你向前."

玉米所的年轻人们感到很庆幸,荣教授不仅是他们事业的导师,同时也是人生的导师.

由于荣廷昭教授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他高度评价.他先后获得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萍科学奖,四川省模范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四川首届创新人才奖,四川省"十大创业之星"和第二届四川科技贡献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几十年来,荣廷昭用他的心血和智慧浇灌着他钟爱的玉米育种事业.在田间地头,他以坚实的步履,书写着他的人生追求.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及省内七大媒体聚焦我校

本报讯前不久,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及《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齐聚我校,就学校为地方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所作的工作进行采访.

在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刘克惠,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广博的陪同下,记者们参观了校史展览馆,第二教学区,读书公园等,然后进行了座谈采访.

采访途中,记者们无不为我校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教学科研成果所吸引,他们认真听解说员讲解并详细记录,奖状墙前,镁光灯闪烁不停.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亲自向记者作情况介绍.我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浓郁淳朴的学习氛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纷纷称赞我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参观结束后,记者一行对我校近年来的科研动态,招生就业情况及人才培养趋势等问题对文心田进行了采访.还对我校郭万柱教授主持研制的"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活疫苗(SA215株).8万尾,总价值7万多元,是由雅安周公河雅鱼公司(原雅安大星雅鱼鱼种有限责任公司)人工繁殖的.该公司负责人为我校教师吴麟,他说,此举是为了补充江河中日益稀少的雅鱼资源,拯救濒危鱼种,同时履行公司报效社会的初衷.公司将鱼苗投放到生态环境最好的周公河上游烟溪沟段,让其在纯天然环境中自然生长繁衍.据了解,雅安周公河雅鱼公司还将在以后的每一年坚持往江河投放雅鱼,投放数量也将逐年增加.(本报记者张晓娟)

我校与大邑县举行校县合作座谈会

本报讯我校与大邑县校县合作座谈会日前举行.我校副校长任正隆,大邑县委副书记罗超,副县长徐小禾及校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会.

校县双方通报了2003年校县合作工作情况,商议和安排部署了2003年度总结会事宜,重点就2004年及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发展和加强合作进行了广泛的座谈.(科技处)

人文社科学院,生命理学院分别召开首届教代会

本报讯12月28日,人文社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分别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党委常委,正校级调研员,工会主席刘克惠,教代会主席李登煜及两院教职工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赵晓霞回顾了2003年学院工作.她说,人文社科院的成立是学校的重大举措,各系,室在专业建设,科研,教学上统一思想,共同发展,形成了上下共谋学院发展的良好氛围.今后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整体意识,人文意识,推动学院工作顺利开展.她还就目前学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作了汇报和分析.

在生命科学与理学院,院长杨婉身在工作报告中,重点谈到过去在行风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工作及教职工利益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下学年的工作重点将继续放在人才工作和本科教学评估准备上,要继续强化内部管理体制,增强办学活力,加强专业建设.

工会副主席朱兵分别在会上作了讲话,对两个学院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两个学院继续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院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院教代会有关人员就代表提案作了说明,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对相关提案进行了表决.(本报记者杨娟)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中心组来我校参观考察

本报讯12月26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大伙,副院长陈布科一行十余人来到我校参观考察,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陪同参观了校史展,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

随后,来宾们与我校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副校长郑有良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郑有良对我校"211工程"建设情况,以及科研,怎么写作社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介绍.秦自强在发言中对民航飞行学院为我国民用航空为社会经济发展.近一时期,高校学生考试现象时有发生,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写作教程",甚至利用手机等.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日前发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歪风的紧急通知》.学校要建立制度,对于监考教师不到位,考场纪律松懈,学生考试等问题.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以诚信教育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是维系社会基本秩序基础,也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强化广大教师,学生对考试违纪危害性的认识.要及时清除校内广告有关招聘"写作教程",推荐"写作教程"之类的信息并进行追查.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考试过程的有效监控.

学校必须健全,严格考试纪律.考前要召开监考教师动员会,明确监考教师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增强监考教师在监考工作中的责任心.对于敢于负责,工作出色的监考教师要提出表扬,对于监考工作失职的教师要通报批评,严肃处理.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每一个学生对考试纪律,考试后果有足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于考试的学生,充当"写作教程"替他人考试和雇佣"写作教程"的者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14项多姿多彩的活动.才艺大赛上,选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书法,弹奏,茶艺,京剧,节目形式新颖多样.经验交流会上,经验丰富的教师和高年级学长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介绍学习方法及技巧,并就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英语演讲大赛上,参赛选手用流利的口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示了扎实的英语功底,引发了新一轮学英语,讲英语的热潮.学风建设主要是根据学习风气等情况,评出三个"最优"和三个"最差"小班,在竞争过程中营造出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这一系列活动让大家在参与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坚定学习的决心,尤其让大一新生在进校之初就感受到蓬勃发展的文化气息,为大学生活树立目标.(江鸥)

继教院:团代会,学代会召开

本报讯前不久,继教院召开第二届团代会,学代会.

会上听取了《继往开来勇于创新众志成城迎取更大成功》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从加强学生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各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强化学生干部的怎么写作意识.此次"两代会"对上一届团总支,学生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还通过选举产生了新一批团总支及学生会干部.(罗云)

"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人才需求"报告举行

本报讯近日,绵阳市农工委主任,绵阳市委党校特聘教授刘登成来校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人才需求"报告.

刘登成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内容,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农业发展需要怎样的人才三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中国农业发展需要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管理人才和市场销售策划,高素质劳务人员等技术人才,并就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作了分析.(杨芩)

农学院:召开新教师座谈会

本报讯在新年到来之际,农学院召开新教师座谈会,人事处处长肖国海,农学院相关领导出席会议,13名新教师到会.

会上新教师提出关于住房和个人发展等问题,各位领导一一作出解答.会场气氛轻松热烈,新教师们表示会安心工作,努力为学校学院作出贡献.(农学院)

林园院:英语联欢度"圣诞"

本报讯林园院在圣诞节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联欢活动,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12月25日,林园院举办名为"圣诞"的联欢活动,开展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歌曲联唱,英语知识抢答等活动,吸引了大批同学参与.同学们在游戏和娱乐的同时,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英语带来的乐趣.据悉,这种寓教于乐的英语活动以后还将长期举行.(陈江波)

继教学子送法下乡

本报讯继教院2000级法律班同学前不久赴芦山县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当地司法人员的陪同下,同学们分别在芦山县城和四个乡镇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法律援助等法律知识,共散发3000多份宣传资料,还深入农户家中解决实际问题.几个乡镇干部在意见书上这样写道:"等此次活动提高了农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农民解决了问题,希望更多的同学把知识和技术带到这里来."(继教院)

简讯:

□12月23日,学生处在图书馆举办"冬日送温暖"捐赠仪式,向缺乏御寒衣物的贫困同学赠送衣服.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出席仪式并讲话.(学生处)

□前不久,党委宣传部与求是协会联合举办题为"一代伟人——纪念诞辰110周年"图片展.(甄阳光)

□日前,雅安市庆祝同志诞辰110周年歌咏比赛在雅安剧场举行.共有13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我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陈江波)

□近日,农学院召开考风考纪专项整治大会.(李斌)

□近日,求是协会在雅安市碧峰峡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甄阳光)

□日前,环保协会举行"捐书治沙"活动.此次活动所得的全部书籍将用于筹建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草原的"环保书库".(余芳)

图片新闻:

近日,农学院实践部开展名为"科技贺新春,春风拂农家"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为雅安市对岩镇青江村的村民送去了急需的桃树栽培与高产技术.(袁安)

戎装复学,退伍不褪色

我校召开退伍大学生座谈会

本报讯我校迎来了第一批应征入伍青年光荣退伍,日前学校召开退伍大学生座谈会,雅安军分区司令员蒲东城,参谋长贺德远,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党委副书记秦自强出席座谈会.

2001年以来,我校积极响应部队的号召,大力支持学生入伍.据统计,三年来共有30人入伍,在部队表现良好,其中4名在部队担任班长职务,有多人获得"优秀士兵"称号.今年林园院的李大伟和经管院的马俊分别考取天津军事学院和南京理工军事学院,职技师院的徐明伟和经管院的张金国分别荣升士官,其余9人均返回母校复学.

座谈会上,退伍青年倾心交流在部队的感受和体验,畅谈退伍复学计划.蒲东城传达了退伍青年复学的优惠政策,还特别就考取军事院校问题与退伍青年进行详细交流.

文心田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生应征入伍是一个新事物,对加强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作用.当兵光荣,复学也光荣,两年的军营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将来的人生历程有很大帮助.复学青年要首先转变角色,把学习搞上去,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和高度的思想觉悟带回学校,影响周边的同学.退伍青年也纷纷表示:努力学习,勇树新风新貌,做到"退伍不褪色".(沈吉昌)

校园话题:学分,就这么容易拿

学期伊始,网上开始选课,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该选的和不该选的一下子就是六七门,常常弄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然而,到了个别课堂上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玩手机,有的看杂志,有的则蒙头大睡,真正听讲的人屈指可数.我曾为此感到纳闷.直到有一次,这么一段对话传入我耳里:

"你选了多少选修课"

"六门!"

"这么多,你学得了吗"

"什么学得了学不了,反正学分好拿,多多益善呗."

学分真的是"学得了学不了"都可以拿我从那以后便留心注意起来.多数选修课堂上,任课老师很少点名,很少抽查学习情况,课讲完即可,也不留课后作业,临近结业,安排一篇结业论文或一次开卷考试,分数普遍往高处评.这么看来,确实很容易应付过去.

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吗非也.课堂,是学习知识,增长才能的地方,而多数同学却是来拿几个学分的,把真正的学习目的扔在了一旁.学分拿到了,好象就表明自己学习还行,又很容易骗住父母,既欺人又欺己.学分学分,学习而得之分也,既然没有用心去学,又怎能有分

看来,同学们普遍缺乏的,不是学习能力,而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应该明白,学习是为了求知,为了修身,为了丰富头脑.如果把它当作捞取学分,蒙骗他人的手段,则与其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严格管理,完善教务制度,加强同学们的思想作风建设.(凡心)

身边人物:平凡女孩,不平凡的青春

——与宋薇平面对面

宋薇平,就读于经管院土地资源管理02班,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却在前不久把获得隆生一等奖学金的2000元钱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这使她引人注目.而她在英语方面的突出成绩,尤显与众不同.

宋薇平在大二时就顺利地通过英语四,六级,并多次参加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主持英语联欢晚会等,还经常用口语与外教交流,写英文信函和日记,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和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学习英语,她并非死板地背单词,记语法,而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又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她说:"应该要善于把握和创造机会进行学习,无论校内还是校外,跟英语有关的活动,都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而每一次全身心的参与,都给她带来丰硕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要多练习口语,不要学'哑巴英语',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所在."

谈及英语学习的动机,宋薇平感慨万千.5年前的英格兰之行,不仅让她感受到异国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激起了她刻苦学习英语,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一次,一名英国大学生一见到她就说:"Hello!I'mJack.Fromyourappearance,IguessyouareaChinesegirl!WeletostudyinEngland.Youknow,hereisthebestplaceforstudy.There'snosuchsuperiorconditioninChina!"让她明白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英语是最有效的桥梁.结束英国之旅回国后,宋薇平就开始了长期不懈的英语学习过程.

通过努力,宋薇平不仅在英语学习上突飞猛进,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全面提高:她两学年的综合测评均名列全专业第一,曾先后荣获"校优秀学生标兵","四川省三好学生","雅安市优秀团员","社会实践校级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获得多次奖学金等

成功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把荣誉揣入兜里,宋薇平,这个平凡的女孩,又收拾行装,踏上了新的旅程等(学生记者陈江波)

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我的童年生活和中学时期一直就缺乏金钱,不是因为家里穷,而是父母从来就不曾给过多少零花钱.现在想起来,他们是多么的正确,让我通过贫穷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

我上大学的时候,家庭经济日渐困难.那时的我因为一直都有节约的习惯,只是更加仔细地规划每月的消费,每周吃两,三次荤菜,吃不完的饭票换成菜票,偶尔写一斤饼干作为零食等当然也有奢侈的时候,那就是每周花一块钱去参加舞会.

毕业工作后,原以为自己会"富裕"起来.但由于在一个乡镇中学里教书,每月320余元的工资,除去交通费,生活费,所剩的就更加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决定要改变命运.我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通过两年的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考上研究生以后,学费和生活费问题迎面扑来.父母亲极力鼓励我去深造,他们向所有的亲戚凑借学费,而生活费则从他们微薄的退休工资里分出200元给我.在等待入学的日子里,我心里憋足了劲,一定等一定等

在读研期间,我竭尽全力努力学习,什么不懂学什么,什么不会问什么,争取最好的成绩,争取奖学金,作家教,省吃俭用,一切都指向不辜负父母,亲人,朋友的期望,告诫自己节约一点,再节约一点等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工资虽然不能说很多,但足以让父母不再负担我.我的目标就是尽早把读书期间欠的债务还上,让年迈的父母安心.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学会节约,合理使用金钱而不铺张浪费,不追求虚荣,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学会不以貌,以财取人,用心去感受真心,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学会体谅父母之心,懂得人间至纯至真的父爱母爱,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结识了一群真心以对的朋友,而非金钱之交,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拥有了一颗谦虚,宽容,平和的心,坦然面对和曾经的我一样经历贫穷的人,

我要感谢贫穷,是它让我学会不断忍受,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去改变命运!

人生道路总有曲折,前进路上总有坎坷.贫穷又何尝不是一位好老师,它更是人生中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小草)

记者会:

"双选会"后话"双选":抓紧最后半年

新闻回放:我校一年一度的"双选会"已拉下帷幕,毕业生们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双选会"虽然已经结束,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多很多.如何在"双选会"上突出自身优势,如何给招聘者以深刻印象,大学四年又该着力培养什么素质,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郜旭芳:我认为专业成绩和品德素质仍然是毕业生的两个最重要的筹码,诚信,吃苦耐劳等品质倍受各个公司青睐.在采访时有招聘者告诉我,"要懂得什么事情都需从头做起",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尤其重要.另外,应聘者还应具备很强的工作热情和勤学上进的作风,要对工作中可能碰到的一切问题都充满兴趣,积极地去挑战困难.

刘世俊:在"双选会"现场我遇到一个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应聘成功的同学.他的感受是:从进校起就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努力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另一位同学也告诉我:真正的付出才有真正的回报,有实力才有竞争力.我受益匪浅,当我们加强自身素质,做到精益求精时,还愁就业吗

林登瑜:在学校里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在就业时更有优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干部更有活力和干劲,组织能力也不错,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工作.毕业生有很多证书是件好事,但是要与专业相关的.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学精学专才有更广阔的职业空间.

刘羞菲:求职动机要明确,要对所应聘的单位作大致的了解,从而增加成功机率.农学院的段同学在应聘前就"瞄"上了自己向往的公司,在面试过程中他对招聘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对答如流,并就生产与科研的关系谈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被告知等待第二次面试.他说,最满意的是自己充分的准备和坦诚的态度.看来求职不仅是学识的较量,还是方法与态度的较量.

马群:在求职的时候首先应该为自己设立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尚未毕业的同学要拓宽知识面,加强交际意识,特别要注重实践.我们农业院校的同学缺乏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培养.

罗云:在与招聘单位接触的过程中,我认为是我的自信和沉着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在面对提问时,一定要不卑不亢,即使不能正面回答也千万不能乱了分寸.另外,不能光等着用人单位提问,还应有针对性地向用人单位了解一些情况,一来可以给招聘者以深刻印象,二来可以显示对单位的关心与热诚.

张红梅:我们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其他素质的培养.有些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比如语言表达,交际和写作.峨眉竹叶青茶业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是:希望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能说一口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