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资料试题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34 浏览:81361

请学员注意按时按量完成有关任务,作业已经分两次布置(注意第一次是两道题),完成延时到2016年元月22日,同时希望大家对网上学习发表自己的高见,谢谢!

网上培训学习已进行一个多月,尽管窗外寒气逼人,但大家的学习热情却如火如荼,做到认真观看专题视频,聆听专家讲座,阅读研究课程资源,积极完成作业,踊跃发表培训感言,评论,开展交流学习活动,研讨,忙得不亦乐乎!截止到此时,有以下同志考核成绩为满分:卢成,赵六卫,王文娜,朱海云,钟卫军,罗国新,肖海兵,周建国,罗金梅,李永梅,张桂芬,周明星,蔡晖,傅菊平,梁正根,张武军,黄桂芽,刘新平,蒋金林,刘藕根,罗小春,卢银玉,李赣平,钟明刚,黄小威,廖雪娟,廖师平,张小军,胡春根,刘永新,丁月善,符青勇,胡卫.望大家加紧步伐迎头赶上.

1,怎样进行中考复习题的命制

一,分析近年中考化学试题特色

(一),重视知识的基本应用,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双基

2016年和2016年化学中考试题坚持重视基础,回归教材的命题原则,试题命制时不再注重双基知识的简单再现和记忆,而是突出化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更多的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置换于真实,生动的具体情景下考查,特别专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考查.

【例题1】(2016年)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可用来作电极B.小苏打可用来治疗人体内胃酸过多症

C.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盐都可用来腌渍蔬菜,鱼和肉等

【例题2】(2016年)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元素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平时可通过喝牛奶等予以补充,小明同学因长期偏食导致牙龈出血,身体抵抗力下降,你建议他在红烧牛肉和水果蔬菜中应选择并经常食用__________.

(二),重视实验探究能力,细化探究过程

科学探究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近两年化学中考试题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或解释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分值比重较大,在考查核心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查过程与方法,再现真实的探究活动,强调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和感悟.

【例题3】(2016年)某化工厂排放的尾气中除含有CO2外,还可能含有CO等气体.为确认CO是否存在,小明同学将尾气缓慢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最好用下列试剂里的____________(填代号),

①足量的水②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③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④足量浓硫酸

(2)证明存在C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化学计算的基础性和应用特色

化学计算更加注重化学计算的原理与实践,实验,生产,生活的广泛结合,讲究学以致用,大体表现在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最常见的,或者给予已知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4】(2016年)某部分变质的NaOH试剂经处理后只含有NaOH和Na2CO3两种物质.小明同学从中均匀取出9.3g样品用19.9g水溶解后,再向其中缓慢滴加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稀盐酸73g,经测定共放出气体2.2g.

(1)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发生的两个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g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含NaOH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通过计算确定原NaOH试剂的变质程度.(用质量百分数表示)

(3)上述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二,解读2016年中考化学命题趋势

2016年中考继续以"基础为本,突出能力"为命题基本原则,重点考查双基的基础上加大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的考查.我们通过展望2016年我市中考化学命题的趋势,可以发现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试题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思维空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张扬自我,展示个人特色.积极倡导从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多途径和多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因而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必将是2016年化学中考试题命题热点,而且试题分值也将有所增加.

考查方向有:⑴化学与生活健康,⑵化学与环境保护,⑶化学与能源,⑷化学与新科技,⑸化学与社会热点,⑹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等.本类题型在于试题中融入一些"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起点高,落点低"等命题特色,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迁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这样可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培养目标.

2.关注综合实验,实验设计和评价实验继续作为命题的热点和重点

综合实验试题取材于化学课本中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作为素材,用于考查毕业班考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因此组织复习要求吃透领悟教科书中相关的化学实验,包括化学原理,实验药品,步骤,现象和结论.

实验设计和评价试题难度不大,其基本原则是"遵从新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标准",主要要求通过设置成功的设计程序,依据试题的思路方法学会处理完善实验设计,操作,结论等.

3.重视图表,加强计算能力考查

近年化学中考计算试题推陈出新,逐步走出人为编造的误区,删除繁琐的计算技巧,由知识性考查向能力型转型,不断注重化学计算应用生活生产实际的发展潮流,表现在⑴化学计算所涉及问题联系生活生产实际,⑵加强计算与信息迁移相结合,⑶以商品标签,函数图像,数据表格等为载体,降低试题难度,增强考查方式的灵活性,新颖性.

三,部署2016年化学中考复习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一般按照三个阶段进行:第一轮按单元复习,目的是巩固双基,第二轮按照板块复习,即身边化学物质,物质构成奥秘,物质化学变化,科学探究,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计算等六个模块进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增强知识的结构化,网络化的程度,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三轮是综合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积累经验.由于化学内容较多,复习时间短,所以复习时要求讲究策略,提高效率,已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回归课本,强化基础

课本是组织单元复习时的主要依据,课本的导航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历年中考化学试题大多以课本基础知识作为知识载体进行编拟,分析2016年,2016年荆州市中考化学试题的基础试题分值约占70%,复习时要求积极引导学生按照单元复习顺序仔细研读教材,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归纳出知识重难点和高频考点,并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网络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真正做到掌握重点,抓住要点.如果简单将化学课本再看一遍,就无法把握好知识重点,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仔细阅读课本,归纳出知识要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可以设计出每单元"知识树",巧妙归纳和梳理单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善于联想对比,活化重点知识

长达数十天的复习期间,要求学生们善于思考与联想,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已经做过的习题或试题,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问题试题,及时归纳总结,找出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学会对同类习题进行对比,迁移,总结规律,做到举一反三.再者,复习时注重知识之间形成必要的联系,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用途,应该联想到该物质的性质,反之根据性质决定用途.

3.重视探究实验,提高解题能力

实验专题尤其是探究试题在中考试题中所占比例大,区分度高,也是试卷结构中难度最大之一,初中化学药重点掌握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清楚实验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验满,验证方法,气体除杂与干燥等,并学会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解答实验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明确实验原理,灵活迁移运用基础知识,

⑵掌握基本操作要领以及课本重要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⑶抓住课本实验,学会灵活变通,并能改进创新,如探究燃烧条件等实验装置的改进,

⑷拓展思路,不拘泥给出的答案,发散思维,敢于批评,如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学会从设计合理性,是否符合"绿色化学",是否"节能减排",是否"安全可靠"等方面进行审视和评价.

4.关注热点,强化考点

化学来源于生活,怎么写作于生活,学习化学的宗旨是学以致用,从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出发,结合生产,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自生活,为生活而学"的学习价值.因此化学命题必然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而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必然要成为2016年中考命题专家组关注的焦点,复习时学生要广泛关注社会最新科技动态,最新热点新闻等,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与新能源开发,还有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知识几乎年年都进入命题者的法眼,2016年也不会例外,引导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

5.重视教材习题,灵活创新

教材是化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教材习题,例题往往就是中考命题的母题,力求试题内容贴近教材回归课本,因此复习时千万不可放弃对教材习题的研究,要重视课本习题,复习资料的研究,重视试题的分类,拓展与衍变,要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国与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同志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和独特见解等的能力称为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成长为创新型的人才.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勇于创新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把学生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及时鼓励,肯定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科书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不能制止,敷衍应付学生提出超出课堂设计的问题,更不能因为学生想法怪异或答案错得离谱而感到惊讶.而应注意保护勇于质疑的学生的自尊心,肯定学生的"异想天开","标新点异".这样才不会遏制学生思维中最活跃的成分,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学生才会敞开心扉,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1.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求解.利用教材的新奇内容,设计新奇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好奇是人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创设疑问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讲授"爆炸".在前一节课分发一些关于国内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材料,并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爆炸发生的原因,思考如何摸拟爆炸的发生.在下节课里归纳总结学生的设计方案:在去底的废油桶的侧壁挖一小孔,连上胶管,在桶内小孔前放上一堆干燥的面粉,把浸透酒精的棉球点燃,放入桶内,通过胶管吹气,扬起面粉.照此操作,只见桶内扬起的粉尘瞬时燃烧,发出一声巨响,油桶被掀翻.通过实验学生很好地认识到煤矿发生爆炸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防范事故的发生.

通过不断设疑,实验,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不断探索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改革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验证性实验属于注入式,学生做实验只是被动地验证,机械地重复,缺乏主动性,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教学中要大胆创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加强实验的设计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

例:"燃烧的条件"的实验探究

让学生往烧杯中注入半杯开水,投入一小块白磷,盖上一块铜片,铜片两端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一小撮红磷,引导学生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讨论: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着火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无变化学生经过讨论,认识到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对于水中的白磷为何没有燃烧有的同学说:"水能灭火,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也有的同学说:"白磷没有和空气接触."同学讨论后,提出用导管往水中通入空气进行验证.照此操作,水中的白磷接触通入的空气后发出点点亮光,一缕缕白烟从水中冒出.通过讨论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并总结出白磷的熔点低,着火点低的性质,应在冷水中密封保存.

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打破了学生头脑中"水火不容"的习惯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加强了知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2改进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照方抓药"式的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打消学生中可能存在的疑问及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改进

让学生动手实验,把CO2通入石蕊试液中,很快试液变成红色.教师设问:"是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色如何确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出方案.并提示石蕊试液中也有水.学生经反复讨论,得出用水,干燥的CO2分别和干燥的石蕊试纸作用,确定水,干燥的CO2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从而得出CO2通入石蕊试液中,CO2和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新物质碳酸,碳酸使石蕊变色.

在教学中经常进行类似的启发性问题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对课堂实验进行针对性改进,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3.1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激励学生的创新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扩展和加深.化学课外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开阔知识视野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展现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激励着学生的创新.

3.2课外开放实验室,为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提供物质保证

从课外兴趣小组的成立那天起,学校的实验室对小组开放,利用实验室充实的物质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内容的活动:①完成课本上的小实验和验证猜想.②进行趣味实验.如小组同学在国庆文艺活动中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在一张"白纸"(事先用酚酞试液画好)上,用"清水"(澄清石灰水)喷洒,红色的天安门城楼画像和"庆祝国庆"跃然纸上,让观看的学生惊奇不已.③完成设计性或探究性实验,检验创新的成果.

开放化学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指导,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熟练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3.3参与社会实践,展现学生的创新成果

社会实践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结合学生处在农村的便利条件,引导学生展开社会调查和科技宣传活动.如怎样合理施用化肥,碘盐的鉴别,秋收时向群众宣传就地焚烧秸秆的危害等.并组织学生收集,归纳调查结果,撰写科技小论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又在实践中获得一技之长,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当然,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也不是通过一,二次实验或活动就能培养起来.教师只有在每一节课,每一个实验,每一次活动中都不忘向学生渗透创新思想,不断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细胞,同时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生创造性智慧的火花必将迸发,对待科学的创新意识和态度必将逐步形成,创新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3,化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是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促进民族振兴的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化学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一,化学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丰富

1.古代化学中的发明创造.我国在化学方面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公元前7000年,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粗纹棕色陶器,在夏代,已能铸铜,酿造米酒,春秋时期已有生铁冶炼,制浆技术,会利用皂角洗衣等.古代的水法炼铜技术是近代"湿法冶金"的起源.

2.现代化学的成就.1949年以来,我国的化学技术,化学工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我国的钢铁产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上升到2016年的11.2亿吨,排世界第一位.水泥产量从1988年开始超过2亿吨,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位.很多化工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许多重大成果.如1965年我国化学家们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转移功能的核糖核酸.这些化学成就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3.化学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许多化学工作者为了国家利益,历经酷暑严寒在南极探险,考察的事迹,大庆"石油人"头顶青天,脚踏草地的艰苦创业精神,化学工业和钢铁战线建设者们的豪言壮语,都能激发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国家建设为己任,发奋学习的爱国之情.

二,化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自然联系,有机结合.要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自然联系,有机结合,千万不要牵强附会,贴标签.例如,讲碱的制取时,要介绍侯德榜的事迹,介绍硅酸盐工业时,要渗透水泥工业的发展和瓷器的悠久历史,讲煤和煤的综合利用时,要介绍煤是我国首先发现和利用的,而且储量丰富,品种全,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的内容等.

2.实事求是,切忌夸大.在讲矿资源时,要评价适当,有科学根据.就我国而言,矿产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量是较少的,是个"穷国".从品种上讲,我国矿产是比较齐全,但某些重要品种是短缺的,还需进口.从品位上讲,我国是贫矿多富矿少.从开采难易上讲,是单一矿少共生矿多,开采困难.从规模上看,是中小型多大型少,所以开采成本较高.

在化学教学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既讲成绩和有利面,又讲不足和缺陷面,使学生心服口服,不产生逆反心理.

3.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情感性教育原则.和谐的氛围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良好环境,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因此,一定要采用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方法.

还可利用乡土文化优势,激发学生为家乡争光,为家乡繁荣兴旺出力的热情,以取得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效果.

此外,教师本身还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热情,树立榜样,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广闻博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

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组织者就是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者的含义应是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建立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1.教师要用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氛围.

2.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二,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同属于课程的构成因素.因此教师要打破"教师中心"的旧思想,在,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的先前经验,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2.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观察,倾听和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分享感受与认识.

3.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错误和不足.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改变原有的教学行为,不能再用一桶水去应付学生,而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去"找水",和学生一起去"汲水"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而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即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追踪及收集学生的资料表明:部分学生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厌学,即学习兴趣不浓.因此,教育者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兴趣培养的的重要性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是对事物,事件,人际各种活动的探索研讨而反映出的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对知识和学习的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它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心情.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看作是处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知识的关系.教师教学以学生兴趣为起点,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先把学习体验成趣味的源泉,而后把课本体验成知识的源泉.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学生往往很快就能用"有兴趣"或"没兴趣"来评价一节课.兴趣也是理解和切实掌握知识内容的一个标志.理解能产生兴趣,兴趣反过来又帮助理解.

兴趣会使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甚至废寝忘食.反之,无兴趣者,把学习当成负担,被动应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天壤之别了.

三,途径与方法

怎样才能做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自己要学"呢我仅从化学教育中融入一些美的因素,挖掘化学的潜在审美功效,在课堂上创设美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美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美的共鸣,在学习上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在美的愉悦中提高学习化学兴趣方面发表些拙见.

(一)利用教师形象美——产生兴趣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化学教学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是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了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二)发挥化学实验美——提高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中就有很多美的东西,能带给学生很多美的感受,激发学生们的美好情感,促使他们产生探求化学知识的兴趣.

1,实验环境美.做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化学实验室.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干净整齐的桌椅,着名化学家的画像,张贴的名言警句,实验台上晶莹剔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的玻璃仪器,组装有秩高低错落有序实验装置等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宁静和谐美.

2,实验装置美.实验装置是否协调美观,是教师审美情趣高低的表现,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实验装置设计时既要符合科学原理,又要有一定的美感.选择干净,大小适当,比例相互协调,搭配合适的仪器,实验装置要装配紧凑,高低适当,错落有序,使整套装置成为一种科学艺术品的造型,给学生美的享受,激起兴趣..

3,实验操作美.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做到准确,规范,干净利索,还应做到动作灵巧,节奏清晰,符合最佳程序,还要注意美观.教师拿持仪器的姿势,高度,和身体的距离,都要自然.

4,实验现象美.实验现象美是化学实验最为生动形象的部分.实验都会伴随着鲜明的现象,如发光,发热,沉淀的生成和消失,气体的逸出和吸收,颜色的骤变等等.

5,实验趣味美.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在课外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和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实验.

(三)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美——激发兴趣

教育理论认为,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想方设法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1,用形象的比喻感染人.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兴趣,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就会有意识地感染给学生,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靠"嘴巴"吃饭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讲课时做到满腔热情,抑扬顿挫,富有,乃至于用形象的比喻去感染学生.

例如,在物质到底是能量高稳定还是能量低稳定的问题上,我给学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你们觉得自己是站在一楼稳,还是站在高高的十八层稳呀学生也就立即明白了.课后的多次测试证明,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大为提高.

2,用生动故事激发人.

作为负责任的教师,在自己讲课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学生的一举一动,若发现有些学生的精神不集中,搞小动作,或准备打瞌睡时,说明自己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学生厌烦,就应该及时轮换另一种方式,巧用故事等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就大大不同.


例如,在讲到"金属钠及化合物"这一节时,可有机地结合纯碱知识介绍我国着名的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在一战期间,为了打破洋人对纯碱的垄断,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于1921年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了祖国,在讲到氯气性质时,结合日本侵略者采用毒气弹残害我中华同胞,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在讲到王水时可适当的介绍波尔在祖国沦陷的时候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放在家里,表明他要重返祖国的决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品德.在学到醇的时候,介绍不法分子用剧毒甲醇勾兑检测酒是无知的可悲等等.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保持听课的兴趣.

3,用美的课件吸引人.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时常对一些抽象的理论原理难以领会.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所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等功能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及某些实验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用图形,图象,动画,文字和声音等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宏观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形象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大大降低了难度,同时配以多种的人机交互手段,使认知原理中的情境学习理论和问题辅助学习理论等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和兴趣.

(四)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美——升华兴趣

"学以至用"历来就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从感知审美到延伸审美再到深化审美,最终在创造中学生的思维和对化学美的认识得以升华,达到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用化学知识解答:

如喜庆的节日里色彩斑斓的烟火就是碱金属的焰色反应,银镜反应制取保温瓶瓶胆,制镜,浑浊的泥水变澄清是明矾的净水,烧鱼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在碱性条件下酯化的产物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回味,体会,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并从中发现美.

编后语:化学班级简报首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由于本人第一次担任辅导教师的工作,没有经验,有不妥之处万望各位批评指正,我相信有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我们的简报会越办越好!

新余市初中化学班班级学习简报

2016年12月18日

第1期

主编:昌检梅

各位同仁,大家好,有幸成为辅导教师,我很高兴,更觉责任重大,愿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

教师培训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使教师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教师.培训不仅是知识的扩充,能力的提高,理念的转变,更是对我们心灵的荡涤.希望大家倍加珍惜网上学习机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时间,认真学习,通过培训确实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不搞形式主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