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工作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72 浏览:15955

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新的时期本文试从分析班主任工作中产生困惑入手,结合自身感悟和一些优秀班主任老师的经验,提出新时期以解除班级管理工作的困惑,一同走向成功. 关 键 词:新时期存在问题对策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作为班主任来说,他是班级的领路人,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初中生阶段是学生叛逆心理最强的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常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自主能力和自我评判能力较差.所以班主任必须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实效.

七年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虽然我也只是个既年轻又没有太多经验的班主任,但我现对班主任工作,谈点粗浅认识: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问题一:德育工作中,忽视师生互动作用:我们知道,良好师生关系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中,很多班主任存在下列两种错误想法:一是片面强调教师作用,以为教师地位至高无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要听而不问,信而不疑,二是对平等师生关系理解极端,认为要构建融洽师生关系,就是放弃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放任自由,甚至与学生称兄道弟.这两种是思想,要么导致严重的师生隔阂,要么导致教师基本权威的丧失,从而使班级管理松散,缺乏凝聚力,非常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问题二:只重言传,不重身教:德育工作讲究潜移默化,如果只重言传不重身教,一旦教师出现言行不一现象,将大大削弱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根本谈不上德育实效.

问题三:严格要求学生,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的理解:有这种思想的教师,日常工作中常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甚至体罚学生现象,这种行为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久之必将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

问题四:忽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这种教师只停留于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他严重压制了学生的思想活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问题五: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某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拘泥于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忽视了学生个性多样化,层次化的客观事实.这种德育工作毫无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其实效.

问题六:我认为初中阶段的学校,自主权限不大,学校无力给班主任老师提供更大,更多的利益方面的扶持,再加上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正处于性格,心理的转型时期,被戏称为"叛逆危险期",需要初中班主任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引导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对策一:构建真正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育工作说到底是师生之间一种双向心理交流活动,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真正谈得上心理的默契,交流.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理解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热爱学生,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认真听取学生相关建议,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级体中的主人.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亦师亦友,亦友亦生"的关系,获得学生信任,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忽视差生,不宠爱优生,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在开展后进生德育工作时,要循循善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其人格,努力挖掘其闪光点,鼓动其进步,对优等生不能溺爱,既要看到其优点,又要慎防其缺点.

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赏识教育呢

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各种活动中我们把要求适当降低一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稍加努力就有进步,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创设愉快和谐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充满信心,能从与老师,同学和教学内容的交互活动中得到乐趣,获得启迪.如果每天晚上放学前理自己的东西时说:"我真高兴,明天又能上某某课了."那么我们的教育离成功就不远了.相反,如果一位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在学校呆了,在这我连死的心都有!"那么,我们的教育肯定过存在不小的问题.在这几天,段考刚过,在我们班有个女同学成绩出来之后一看总分不上600分,还没等老师分析,那天晚上就情绪失控,一个人躲在宿舍里大哭,第二天当我找他谈的时候他给我说,"老师,我下了很大的功夫,怎么这次会不上600分呢在学校我的压力太大,我想回家一段时间."起先,我没同意,给他谈了很多,后来他又给他爸爸打,告诉他爸爸,在学校他实在呆不下去了,太压抑了,他爸爸到校后非常沉重地给我说,"二三百人的工厂我管理得井井有条,对于他,张老师,我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难道真的是这位学生有问题吗如果我们老师能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主动和他谈心,交流.我想他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厌学情绪.所以,这不能怪学生,只能怪我们的工作没到位,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与他们共同成长,才能发现每块田地的生长情况.再次,赏识教育也要有度.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是必要的,可过了头学生就可能狂妄自大,咄咄逼人.学生犯了错,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一点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盲目地肯定优秀的学生,说他们很有希望,无疑只会增长他们的傲气和狂劲.赏识教育可以使那些有着自卑感,自尊心差的学生胆小内向很少被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赏识如阳光,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爱的激励中自信而快乐地成长.

对策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学生观,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教育不止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德育工作绝不是某种道德规范,原则的简单灌输,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迁移,判断能力,同时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德育工作中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基于此认识,德育中,学生知识的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靠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为达此目的,班主任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或者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道德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第二,注重"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一靠挖掘,二靠培养.作为班主任,首要一点就是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通过自身良好的榜样形象影响学生,同时要善于在学生群体中,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挖掘,培养优秀学生.收集社会上优秀名人品德事迹,让学生自己去评判,去感悟,第三,建立科学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完善相应的班级规章制度.在评价学生时,不局限于学生懂得了什么,懂得了多少,而应注重其实际行动,不拘泥于成见,而辩证地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只有如此,才能发展学生的品德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学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案例:我班同学,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少文化.他上课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爱讲话,做小动作.书写潦草,有时不完成作业.缺少是非心,随意性强,容易受社会家庭学校的负面影响.我就和他谈心,和他母亲交流,正面,侧面去了解他.编座位时让他和对己严又有影响的女干部李明洁坐在一起,督促他,培养他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寝室里他讲话,早晨赖床,起床不积极,我就让袁帅一帮一,先喊醒,我再到寝室催他,一连几天.后来,他就不好意思,慢慢就养成了按时起床的习惯.在班里也多给他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消除了自卑的心理,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有体育特长,力量大.运动会他报了引体向上,掷铅球等项目,为班级争了光.他在寝室的影响大,就选他当寝室长,让他承担一定的责任.他管理的寝室不错,纪律清洁卫生都让我很少操心.对他取得的点滴进步,我都采取不同程度的鼓励,使他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我心灵交流.期中考试,他成绩进步显着.我趁热打铁,评选他当上学校进步学生.他就有了自尊自信心,向上进取.于是,我在班内就让付华龙做克服缺点取得进步的典型,去感染和带动有类似毛病的其他同学,带动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要学会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一个学生,即使是所谓的后进生,在他们身上也都有很多长处和优点,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做"伯乐",善于主动发现.相信他们的优点就会"暴露"出来,使我们为之所动.老师表扬和鼓励他们,能让他们享受进步的喜悦,能增强他们的勇气和力量.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不足,要正视学生的缺点错误,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去出发,对他们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付出实际行动不断进步.以进步学生为典型,感染和带动有类似毛病的其他同学,带动他们改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就能促进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受自身成长环境影响.对同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不同学生有不同观点,正因如此,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勇于,善于与学生交朋友.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相关的教育原则,理论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凸显其功能.

因此我们要正确正视学生差异,从而因材施教.我们教师日常所熟悉的学生差异主要是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因此,自然会感到绩差生与绩优生之间的差异是一个问题,认为智力水平多样化对搞好教学是一个障碍.其实,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我们仅仅从单一维度上来看待和认识学生所造成的.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我们就会认为差异就是教学的问题和障碍,因而,也就会失去享受差异资源的可能.

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我们会对学生的差异有什么进一步认识呢就像刚刚举得例子一样,人和人的差异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差异,还有智力类型的差异.个体的智能是多维度的.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这种不同维度的差异是一种资源,它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让我们有机会发挥自我的优势,同时促进不足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1,充分分析自己学生的个性,做到了如指掌.

帮助学生分析有哪些发展的潜能,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挑动学生对自己的现状产生不满的情绪,让学生感觉每天都有收获和新的希望,不断激励自己向前进.

,多组织和开展校园集体活动.

建立各种兴趣小组,给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充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机会,既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又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够让学生找到成就感.每个学生在某些方面可能优越与其他的人,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施展身手,显露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他们打破以往的自卑,建立应有的自信.

,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亲自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显露他们能力的程度和水平.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很好的外因条件,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氛围.

,充分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必须首先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师生互相尊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大胆地发表他们的见解,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得以释放.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成绩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智力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平等地对待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体验无论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还是奖品,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和资料收集,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盲目乐观起来.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设教学环节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独特性,确认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不同智力表现的教学环境,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积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鼓励个性发展,须知,有个性的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1,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编印《广西中小学校德育读本》2006年12月版 2,郑克俭王作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曾庆春编着《跟随榜样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