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个人体会

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34 浏览:9824

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谓的明善恶,秉正义,知荣辱等都是人们意象中的代名词.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

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怎么写作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而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个人的教学风格.


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是楷模.是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育是无时无刻的.因此,教师一定注意自我形象的塑造,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