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的感动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13 浏览:9082

探索音乐中的感动

-------小班幼儿音乐欣赏模式初探

论文摘 要:

音乐欣赏,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听觉,使人产生激愤,哀忧,和谐,愉悦等多种情绪,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音乐形象的审美过程,它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开启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深远影响.音乐欣赏活动模式从幼儿实际出发,符合他们的身心及年龄特点,开拓幼儿眼界,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将让幼儿充分享受参与音乐欣赏过程的快乐为出发点,初步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在对孩子的细心观察过程中发现,音乐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孩子出生不久,就能"欣赏"音乐了,他会听母亲哼着催眠曲而恬静地入睡,喜欢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本能,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从感知,探索入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是音乐欣赏,表演活动的重要前提.

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不仅是音乐表演活动的重要前提,对于音乐欣赏活动也有着更为重错必要的意义.因为没有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就不可能有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行为.对音乐的欣赏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音乐欣赏活动之前,我们比较注意去较自然地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1,把音乐的欣赏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充分感知.

2,创设音乐的环境氛围,让幼儿主动去探索.

(1)内环境.在班上我们注意创设一种美好的音乐的氛围,使幼儿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这种氛围是多方面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浸染的作用.例如:班上的活动室的音乐区摆设了乐器,在区摆设了一些现成和自制的乐器供幼儿去观赏.课间,我们还故意当着孩子们的面,跟着播放的音乐节奏夸张地作一些演奏的模仿动作.2)家庭环境.

经过以上有意引导的举措,激起了幼儿主动去了解音乐的兴趣.从而增广了幼儿对音乐的知识面,也为以后的音乐专门欣赏活动进行了很好的化难和铺垫工作.

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可爱模样,我们知道是向他们渗透音乐教学的好时机了.

三,采用多种灵活有趣的引入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音乐的作品的表现手法一般都比较细腻,完整,寓意生动深刻.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欣赏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欣赏活动中正确和适当地使用辅助材料,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

1,采用故事与图片相结合的引入法,幼儿从听觉入手感受音乐作品.

如在让幼儿欣赏乐曲《野蜂飞舞》时,我根据作品的音乐思绪为幼儿创编了一个故事,在故事中我重点描绘了成群的野蜂飞向偷吃蜂蜜的大狗熊的紧张情景.《野蜂飞舞》是一首音乐形象鲜明,曲式结构明显的乐曲,它是a小调,活泼的快板,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振翅疾飞的情景.优美的弦乐模仿蜜蜂飞舞时发出的欢快的声音,能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听觉享受和想象空间.加上老师的现场钢琴演奏,音乐的性质以及音乐形象更加的惟妙惟肖!通过故事以及教师亲自钢琴演奏,完整欣赏弦乐演奏,有步骤地提问和讨论以及自由的动作与线条表现,层层深入引导幼儿理解音乐形象并感受了音乐紧张快速的性质.


2,利用图像引入法,让幼儿从观察入手更好地理解音乐.

鸟的,配合乐曲让幼儿一起欣赏.幼儿在边看边听中较快较好地理解了这首曲调,活泼快,让他们犹如置身林中群之间,意趣盎然的音乐之中.就这样,在不不觉中耳濡目染,孩子们渐渐地感受到音乐中蕴涵的美.借助动作引入法,让幼儿在参与中自然地感知,理解和表现音乐.

通过了一年的教学尝试,我们班幼儿对有关的音乐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与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和促进了孩子们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联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中,他们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探索,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情绪变得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不断加强.这是令人开心与可喜的成效.但在实践中我们因为缺乏音乐的教材和教学经验,因此.也遇到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和不足:

1,小班幼儿的年龄大小,各种能力有限,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教学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

2我们对音乐的作品的挖掘和研究的力度还不够大,领略不够深.

3有部分家长对音乐的认识不多,需要方多做宣传指导.

4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中,还要结合小班年龄特点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5今后还要继续教育思想,树立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摸索出音乐在小班教学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