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案例文编写指导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293 浏览:67993

《教学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等于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答:教育反思是教师基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不仅仅被视为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还可视为一种写作的文体,它把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和评判活动记录下来,成为教师成长发展的忠实记录和反映,也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科研范式,相对有关教育行为来看,它具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一)教育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

教师进行教育反思既是一种学校本位的研修途径,更是一种教师本位的教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指向研究者自身的生活史.教师通过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进行回顾和分析,找出困惑和不解,并在此基础上修正和完善,继而将之重新付诸行动.与其他科研方式相比,教育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正因为这一特点,教育反思可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研究行为,可以在教师群体中广泛推广.

(二)教育反思以探索教师行动意义为目的

教育反思是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以自己为研究工具,进而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其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一种研究范式.它所追求的是对教师行动意义的探索,强调"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在进行教育反思时,教师并不是以专业研究者的身份,而是以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身份对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做的是自己的研究,研究的是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反思把行动与研究和谐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出行动研究的"通过教育"研究教育的特性.教师进行教育反思的动力来自于对高效,优质教育的追求,来自于自我成长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为了发现或贡献原理性的知识和体系.

(三)教育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

现在,提倡教师的教育反思,就是试图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教师在实践中把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自觉实践行为.因为,教师的教育反思是一种为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而进行的反省,思考和探索,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即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自认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出发,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将普遍性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改进和提高.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写反思日记,185%的教师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能够深入思考教学中的理论问题,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理论水平","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促使自己形成一种大教育观,站在理论的层面去看待教学活动,从而跳出了'小我',着眼'大我',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许多教师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常常发出没有课题可研究的感叹.于是,有些学校科研贪大求全,标新立异,课题至上,致使口号理念满天飞,而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科研课题,科研的本真目的受到扭曲.因此,要想达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必须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出发,让教师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生发出问题意识,通过研究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疑难,为教学实践扫除障碍,并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或许,教师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增强对问题的敏锐性,善于发现问题,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育反思虽然始于某一现象或问题,但并不只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教师以研究主体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认同他人的观点和认识,要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范式下,作为课程依附者和消极执行者的被动角色.同时,作为研究的教育反思,它具有持续性,不间断性,批判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它让教师在实践中能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教师批判和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反思,教师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提升自己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

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亦永无止境.这种不懈追求的本质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索,超越和创新,它离不开教学反思.尤其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化,学生学习行为的变革,教学模式的重构,课程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都使每个学校和教师面临许多新问题.这些新问题也使得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困难重重,步履艰难.因此,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当前尤其重要.

教育反思是传统教研方式的创新,是形成研究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它以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反思对象,通过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的反思来剖析,矫正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行为和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认识.因此,教育反思特别是反思性的教学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反思能让教师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探讨问题,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引领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自己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教师综合的教育智慧和能力,提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空间,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创造者.

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反思课堂教学反思的策略可以从教学环节,教学行为,教学问题和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思考.

(一)教学四大环节反思策略

我们通常将教学环节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大方面,通常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的.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常包含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包括知识的回忆或再认识,以及理解能力和知识技能的领域.情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序的形成.动作技能目标包括对材料和客体的某种操作或运动技能的领域.课堂目标多元化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特征,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发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等同于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就是教师科学地,艺术地处理教材的过程,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水平是教师成熟度的一种标志.

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值得反思的地方.

3)教学过程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各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精神,又要不拘泥于模式,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清楚事物的规律,使学生通过模式能够掌握规律,并进一步探求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其次,根据教学模式,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

4)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评价通常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

(二)教学三大行为反思策略

这种设计策略是根据课堂教学中人的具体行为来进行分类的,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

1)教师教的行为

(1)显示行为.包括讲述行为,板书行为,音像显示行为和动作显示行为.讲述行为主要有:语音准确,词语恰当,语言清楚,语速适中.板书和音像显示行为主要有:板书布局的合理性,板书的适时性和根据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生特点,媒体的功能与特点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显示媒体或媒体组合.动作显示行为主要有:选择恰当的示范方式,创造学习情境.

(2)对话行为.包括问答行为和讨论行为.问答行为主要有:问题清晰,针对性强.讨论行为主要有:确定并精确表述有待讨论的主题.科学,合理地划分讨论小组,帮助学生做好讨论的准备.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适时,适量地介入讨论,适时地做出简短的阶段小结,并对出现的某些特殊情况及时给予处理.

(3)指导行为.包括练习指导,阅读指导和活动指导.

2)学生学的行为

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注意,参与,交往,思维,情绪等行为.

(1)注意.可以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倾听是否全神贯注等.

(2)参与.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参与教学.

(3)交往.可以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和谐,愉悦,主动,还可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4)思维.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学生的语言是否流畅,是否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所学知识.在观察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时,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观察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创造性时,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标新立异,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等.

(5)情绪.在课堂上感受到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来调控,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有独到见解.

3)师生互动行为

①接纳学生的感情,②表扬或鼓励学生,③接受或采纳学生的意见,④提问,⑤讲授,⑥给予指导,⑦批评或维护自己的权威,⑧学生应答反应,⑨学生自发提问,⑩安静或混乱.

(三)教学三个问题反思策略

这里的教学问题是指从学生,听课教师和自我反省的三个角度进行的反思策略.

1)学生的角度

一般来说,学生课后的情绪,作业的正确程度,后续课中对前一课知识的再现程度,都能反映上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都能找出上一节课存在的问题.另外,也可以找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访谈,在访谈中直接寻找问题进行反思.


2)听课教师的角度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笔者认为,上公开课固然重要.然而评比公开课更重要,不管是对执教者还是听课者,其收获更大,在评课中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来但不进行批评.当你刚完成教学公开课后,一场评比课对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会提出不同的观点,尤其是来自一个教研组同行的评价.从这些观点中,你会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寻找出反思的问题.

3)自我反省角度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自己的录像看不下去,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毫不夸张."我的手放得多难看!""我的话真多!真啰唆!""这个问题怎么可以这样提问等"自我反省等于自我教育,而且心服口服,纠正的速度很快.所以,建议给教师分阶段拍一些教学录像片.建立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或教师把自己的讲课情况录音,课后再来好好听一听.所有这些方法,都有利于教师的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成熟.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与时俱进.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让我们都成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吧!

我认为语文教育反思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只有记录下课堂中出现的成功点,才能更加明确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哪些地方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和改善,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美.比如,我们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是否热烈,句型是否能熟练使用等.

2.记录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

审视课堂上的失误之处,以便今后改进,是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将不足之处改进,才能不断记录教学经验,使我们的教学不断进步.

3.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是否有学生能够提出学习语文的好方法,或者在某个问题上有什么创新点,这都是一节课的亮点,记录这些亮点,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这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4.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课堂上难免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这时我们也许能轻松处理,也许处理不是很合适,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也有益于今后教学的顺利进行.

5.课后重写"教学设计"

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等.同时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3.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下面我从班级管理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不足,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一、制定班规制度培养班级风气

刚接班时,我的工作重心是制定班规制度,确立班级目标.具体目标是:团结守纪,学风浓厚,求实进取,学会做人.这段时间,我严抓常规.不断训练学生行为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班风,以整体环境来影响每个学生.同时,作为班主任,以身作则,带头遵守班级纪律,用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每个学生,热爱班级,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二,了解每个学生培养班级骨干

暑检测里,我以最快速度熟悉每个学生,了解学生情况,培养一支有较强能力的班干队伍.我将班级工作细化,定点定人负责,每天工作由值日班长总负责,建立管理小组,评比班级各项常规.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久而久之,,班风变正了,学风渐浓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也渐渐少了,班主任不在时,学生也能安静地上好自习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对于班级小干部,放手让他们独挡一面管理班级,定期找班干谈话或召开班委会,解决存在问题,维护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威信和尊严.

三,重视主题班会发挥个性特长

班会课是我一直很重视的课堂,定期召开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一个班集体的进步往往是这个集体所有成员努力的结果.班会课上可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正成为班级主人,发扬主人翁意识,努力为集体争光.半学期来,我班已召开多次主题班会:感谢恩师,廉洁文化进校园,祖国在我心中,我为班级献计献策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协调师生关系关注学困学生

我班物理学科比较弱.平时,我不仅抓各科学科,也协调好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我采用各种方法督促他们的学习,具体包括:早读课前检查各科作业,早自习前检查学生语文背诵,自习课检查学生英语背诵等.遇到进步较大的学生及时表扬,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督促其完成学习任务.经过半学期努力,我班成绩进步明显,同学们对学习更有兴趣和信心.平时我也特别关注班级的学困生,我认为抓好班级总体成绩的关键是转化学困生,打好基础,因此,我在工作中很注重这个方面.

五,多与家长联系共同督促学习

学生在家情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我经常和家长联系,不仅是出现问题以后与家长联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平时多和家长沟通交流,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两个月来,我的工作也逐渐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肯定.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

简而言之,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案例作一个确切地解读.

(一)教育案例是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的

无论哪种类型的案例都是与特定事物相关联的.它们差不多必然是关于教育的情境,行为过程,即是特定的事物蕴涵于其中的或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基于实践构建的情境.

(二)教育案例是与教育行为,目的和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是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教师的使命意识的再现.案例的描述只需一个完整的故事或片段就能逼真地反映教师的思维动态和人格魅力.

(三)教育案例是与教学变量,理论观点的多元性密切相关的

教育案例蕴涵了教育教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问题性.

教育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境的记录,是对"眼前"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境的描述,它不能杜撰和虚构所谓的"事实",也不能由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教育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进行探求和解决的疑惑问题.教育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场景,这些片段场景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非教师的教案或教育个案.

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理念.它是以真实的教育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具有研究基础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进行剪裁和提炼加工,融合了多个事件的某个方面.不言而喻,教育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育行为"和"应该等"的罗列式所谋求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大家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起大家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教育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基于此,教育案例应包括如下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2.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

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只有优化案例的结构,才能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整体水平.教育案例必须基于真实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实践,要撰写一篇好的教育案例,在结构上必须有比较完整的设计.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探究,评析反思(如有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网络资源).

(一)选材的范围

教育案例均来自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十分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思考,由此就会积累很多经验与教训,这些便成为撰写教育案例的素材.这些典型事例让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由此可见,撰写教育案例的实质就是教师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故事.

(二)选材的方法

收集教育案例的素材,要做到视野开阔,留心细节,对于具体的教育现象及其反应,要注意观察,注意倾听,注意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记录,突出重点.记录时,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为,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技巧,这可以在记录结束后再认真地思考,规范地整理.

具体而言,收集素材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时空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暗示或明示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去搜集相关材料.

(2)性格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的中心人物的特性去搜集相关材料.

(3)事景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所叙述的事件或情境去搜集相关材料.

(三)选材的步骤

1收集素材

因为教育案例的类别很多,因此我们在收集素材前,必须首先弄清自己撰写的案例类别,然后做到有目的地收集.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收集材料呢

一是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实地收集,以便获取真实的信息.这些案例素材,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别人经历过的.比如,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中获得,可以从听课,说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还可以从教师交往言谈的某些内容中,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获得.

二是可以在教育资源中直接收集,以便获取广泛的信息.这些案例素材既可以从磁带,电视,光盘的课堂教学和经验介绍的录音录像中收集,也可以在教育类的报刊杂志中查找.

2选择素材

为了保证案例的质量,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后,还必须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那么选择的素材要达到哪些要求呢

(1)客观性.案例是写实的,客观性是案例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选择素材的时候,首先要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和比较来对材料进行筛选,然后再确定真实可靠的内容作为写作案例的素材.

(2)问题性.没有问题的事件不能称为案例.作为教育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以及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相关.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曾在"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伊利诺斯计划"中将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分为10个类别:社会和职业地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家长和学校的关系,管理者和管理,非教学职责,时间调整,学生纪律,标准化测验或其他形式的测验,适应少数学生的学习需要,用于开发教材,教学计划的经费和教师工资.诸如此类的各种问题其实都是可以作为案例的素材的.

(3)典型性.如果所选取的材料仅是客观的,真实的,但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样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选择的材料必须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的,大家关注的问题,要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要有实用的价值.

为此,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通过分析,比较选取那些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摒弃那些一般性的材料,并对被选取的材料进行再综合,再加工,滤除材料中的那些偶然性的,表面的,片面的,枝节性的成分,使材料更精粹,更典型,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实效性.所谓实效性是指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它充分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手段和原理上.选择的材料必须要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能够供人们借鉴,便于人们操作,从而促使人们领悟出教育教学原理的闪光点.

(5)创造性.教育案例要有新意,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本质规律,能够开拓读者和研究者的新思路,启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研究向更高,更深,更新的领域发展.

3提炼素材

在从广泛的素材资源中选择了有效的内容后,还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素材.对于素材的提炼,有以下几点要求:

(1)要有新意.提炼素材必须要有创新精神,确定素材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素材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要与时俱进.材料要有利于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精神,要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3)要符合教育规律.材料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4)要具有指导意义.选择的材料要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

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写自己的案例使我们远离事件,并可能有一个新观点,使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更加有目的地审视自己.必须注意的是:

(1)书写关于一个重要事件的案例并不等同于观看录像带.撰写案例,并不仅仅是"倒带",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2)案例对于作者来讲也不是一个宣泄自己情感的工具.它是一个基本的理解自我的工具,它给我们一个安全表达那些感觉的出口.它帮助我们知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

(3)案例并非是一个作家才能写,它不是一篇散文或要评定等级的考卷.它是一种对已发生事件记录的形式,只要在那件事中你是一个关键的扮演者,或者你在上或餐桌旁谈论它,那么你就可以写案例.

(4)关于案例学习.一个案例是否影响到教学实践,并不是由案例本身所决定的.它依赖于案例使用者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的程度,是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洞察力的.尽管如此,如果学习者掌握了一些分析研究案例的方法,那么收获就会达到最大值

3.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答:曾经有人说过只要有学生存在,就会有"问题学生"存在.大致上问题存在以下三方面:1,学习成绩,2,思想品德,3,心理因素.在现在教育理念下,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与自尊心,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张X,我班一个长得干净帅气的男孩子,总是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他没有一节课注意听,爱管闲事,可以说是软硬不吃的学生,各科老师都向我反映过他的情况.在我的课上,我也确实发现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心思没有在学习上,不愿意干好任何一件事情.对一切事情都不屑一顾,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我几次尝试着对他鼓励,指点,都无济于事.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脏乱,守纪意识差.有一次,为了唤起他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我特意为他创造了几次机会,例如有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队列比赛,我有意给他一次参加活动的机会,他当时答应得很好,我也千叮咛万嘱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活动,班里本不是每人都能参加,希望他能珍惜这次机会,为班争光,孩子当时答应得很好,可他却在关键时候掉链子运动会当天无故缺席.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舌剑,便是幸灾乐祸.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有一次在午休是我亲眼见到他无故的动手打一名从他身边走过的同学.当我把他叫到我身边询问原因时,他回答说:"没什么原因,他挡着我了."他甚至在一次美术课结束后将同学的彩笔"拿"走,并将彩笔盒扔掉,同学向我反映这件事时,他毫不在意说:"我只是拿来看看!"能相信他的话吗事实证明他在撒谎.每当犯错时,他不但不承认错误,还满不在乎.总之,没有他感兴趣的事,更不用说责任心了,这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太差了.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我感觉到他家庭有问题.记得有一次,我打给他父亲亲,我直言不讳,作为家长,请您多关心一下孩子,务请您抽时间来一趟学校.结果当然是不尽人意,家长没有来并且答复道:"有事,你找他妈妈去".在联系孩子妈妈时,只有几句话,"是吗我知道了",要么就是"回来之后我一定好好说他!"如此的家长,如此的孩子,该如何转化他,我找他谈心,他总说:"老师,我改!"事实证明,他的话只是说给老师听的,我试着给他单独辅导,与他谈心,他不觉得是老师对他好,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他无所谓!唉!孩子不写帐!我思前想后,这样的学生仅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方位强化管理,多管齐下以诚感化.于是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其家长改变自己以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懂得溺爱孩子,包容孩子的错误会害孩子一辈子的.对该生的不足和所犯的错误,在一定条件下,我可以忍耐,等待,对其转化过程中表现的闪光点或进步,及时挖掘,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信心.因此,我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遵守纪律,积极发言我马上发动同学为他鼓掌加油.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角色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处理,同时也让他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时间一长我发现孩子的性格却是有了变化,与同学一起玩时不那么故意找同学的茬了,上课也守纪律起来等

张X的进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老师要用真情感化家长,使家长感受到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那么家长一定会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教师一方面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和重视,教师要保护孩子自尊心,增其自信心.同时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让他们体验成功.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以鼓励,点燃其自信的火花.虽然对于张X的教育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但我相信与家长密切联系,再多一点爱心,耐心,信心,多给点时间,多想点方法,他会健康成长的!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研讨型论文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如《作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应该克服——小学作文指导现状分析》,就是一篇遵循以"发现(小学作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撰写的一篇研讨型教育论文,作者通过发现和分析当前小学作文"在目标上追求近期效益","在方法上寻求'立竿见影'的模式"的倾向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作文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倾向应该克服"的观点.文中以大量确凿的事实作为立论的依据,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认为"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缺乏教学理论的指导等满足于指导方法上的'移植'等","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权威性发言".因而"采取简单的'大呼隆'的程式,不懂得引导学生自觉地去经历作文的全过程".同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再如《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审视与对策》,作者首先指出并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缺乏'农'味,个性不强","起步较晚,数量不足","训练无序,方法不当","恶性循环,质量不高".接着在对策中提出了"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整体入手,实现'三个转变'",其具体对策是:①训练序列化,②内容扩大化,③形式多样化,④习作量次化,⑤指导全程化,⑥方法科学化.

二,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如《要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其题材就来源于作者亲身实践的真知灼见.作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以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小语教学应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如何"引进"呢作者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增强客观生活对育人力度的认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格局,二是灵活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与客观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把握教材与客观生活的联系,组织教学活动,四是激发个体创造动机,协调教材与客观生活的联系.这四点实际上是作者教学的理论总结.

再如《教导工作的五个实》,作者是从"中学教导处作为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行政机构,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提出问题的.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思想要现实","计划要落实","目标要落实","检查要扎实","总结要真实".这"五实"就是五个分论点.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教育科研现象的调查情况,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调查报告不是情况的罗列,材料的拼凑,而是揭示教育现象的主要矛盾和最本质的东西,是对材料的再加工,再创造.其形式有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和建议性报告或描述与对象相结合的综合性报告.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

2导言

亦即引言,总提,序言,前言.简短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要注意将调查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必要代清楚,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主旨,引起关注.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要写明是普遍调查或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还是访问或问卷等以使人相信调查的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调查的价值.

3主体

这是调查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尽可能用数据或图表形式表示,可以增强说服力,一目了然.

写作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如下几种写法: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4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在于对所写负责,并给读者提供信息,也是表示尊重资料作者的劳动.

(二)叙事研究报告

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过去,一谈到写论文,我们就想到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好像只有学术论文才是研究的唯一文体,实际并非如此.学术论文属于专业研究者的一种文体.在学术论文中,我们需要有鲜明的观点,需要层层论证,需要有步步为营的推理,需要有逻辑鲜明的秩序,需要引用大量的国内外参考文献,这是学术论文的一般性要求,但这种文体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恰恰是不适用的.比如一个教师占有资料的空间与视野总是有限的,他不可能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文献作综述与梳理,他所提出的相关论证,是在自己的经验当中对事物的逻辑判断,也并不像专业研究者那样层次分明,学术论文这种文体与中小学教师有关,但不是主要的文体形态.其他的一些文体形态,也可以归诸"论文"范畴,只不过它不是以"学术"为主要取向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同样也是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而这些样式是与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反映的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是和具体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是和一系列鲜明的有情节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反映的是教师的心路历程,提升的是教师的相关经验.这种非常鲜活,丰富,多样的文体形式,属于教师,正像学术论文这种文体属于专业研究者一样.专业研究者长于用专业词汇表情达意,而我们的叙事,案例,日志,反思,恰恰是那些生动,具体,形象的表达,这种语言类型属于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们.这正是教师们寻找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独到的研究文体,随着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重视后,也将成为流行和被承认的一种论文,即叙事研究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通常,它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夹,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因此,学习档案就成了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窗口.虽然学习档案只收集所选择的部分作业,但它却体现了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学生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学生对学习档案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学生自己确定内容选择的标准.

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学生从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解释逐渐转向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学生们通过老师对选择标准的示范和解释逐渐熟悉这个过程,并且随着对这一过程理解的深入,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选出最好的作业并在小组中讨论选择的原因.最后期望学生能够独自地对作业进行反思,并充满信心地将其展示给其他同学.

学习档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新课程开始时反应学生学业基础的档案文件或测验.

(2)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如:课上参与朗读,朗诵,角色扮演等情况.

(3)书面作业的样本,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4)教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5)平常测验,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评分/评语或自己评分/评语.

(6)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与评价.

使用学习档案信息形成性评价时,要注意各种样本能够达到一定数量,以便能够使结论有说服力.通常应当在学期开始时就确定好所要收集的各种样本的数量,使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进步过程.学习档案应存放在学生可以拿到的地方,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