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成教育演绎精彩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12 浏览:67251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一,课题的界定所谓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通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它是较固定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个人行为方式.从生理机制讲,习惯是一种后天形成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发射.依据习惯对于人的价值和作用,习惯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按照习惯的性质和层次水平,习惯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依照人们日常活动的领域,习惯可以分为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和交往习惯等等.

所谓良好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时期里通过重复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并成为人类社会需要的个人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文明礼仪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命运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这样说:行为习惯影响甚至决定人的一生.

纵观历史,横观国内外,大凡事业有成或人生可圈可点者,其必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像自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最终成为一代伟人,列夫·托尔斯泰习惯记下身边发生的事情,哪怕是一片树叶的落地,都是他记录的素材,所以他成了蜚声世界的大文豪等习惯是从点滴养成的,虽然微不足道,但他却能成就一个人的事业.

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证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汉书·贾谊传》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习惯需要从小培养,才不费多少力而容易成功.夸美纽斯也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一旦让其自发的形成不良习惯要改正过来,就十分艰难费事了,因为这就像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建筑物,他就要选择一块开阔的地段,检测如地面上已有了房屋,他就必须把它拆掉,方才能去建造新房屋一样.这也还应了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训:"病来如山倒,去病如抽丝."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其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重视和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2006年8月29日,总书记主持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对教育战线首次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再次重申了这一要求,并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并列.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小学德育要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重点.2004年2月,国务院又在颁布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做起,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由此可见,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重视和加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因地域环境,家庭类型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校学生在个性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我校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

(一)不良生活习惯

1,损坏公物,践踏学校草坪和农民庄稼,搞恶作剧.例如:在公路上安放巨大的石头或在公路上撒钉子,向厕所的入粪管道中扔砖块,石头和垃圾,有意使别人"出丑",从而"幸灾乐祸".

2,不良饮食习惯.最常见的问题是:电视佐餐,食不知味,随时嚼"口香糖",即使和人谈话也"口香糖"不离口,偏食肉和蔬菜,致使孩子各项发育指标不理想,随时都在吃零食,而且无论学校领导,老师怎么强调,孩子们总是乱扔垃圾.

3,懒惰.学生普遍怕苦怕累,没有时间观念,贪睡,迟到,不按时或按质完成任务等现象时有发生.

4,安全意识差.骑摩托车,自行车摇来晃去横冲直撞,从窗户向楼下扔垃圾,杂物,翻围墙逃出学校等.

(二)不良人际交往习惯

1,同学之间不能正常交往,"讲哥儿们"义气随时从家里拿钱出来"办招待".

2,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不懂得文明用语.一声"谢谢","对不起"只是张口之劳,也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貌行为,可惜现在的中小学生中有说"谢谢"习惯的越来越少了.下课时老师帮他们解答一个问题,摔倒后老师送他们上医院,同学之间有矛盾老师花许多功夫调解,事后他们都表现冷淡,很少会说声"谢谢".

3,遇到矛盾动辄打架斗殴,欺负弱小.日常生活中,有些学生总是喜欢欺负低年级的同学,或学欺负女同学.这部分学生往往在欺负别人的时候没有的可能是因为一件小事,极个别的甚至没有任何明确的原因.

4,孤避,不善于与人接触.

(三)不良学习习惯

综合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与认知有关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上课时不注意专心听讲,学习满足于死记硬背,碰到难题不愿意动脑筋思考等,六分之一的学生上课打瞌睡.课堂上,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不能集中精力.他们不是左顾右盼,就是做小动作.有60%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顺从家长的要求,学习盲从,没有动力.

2,与个性有关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不敢在课堂上大胆举手回答问题,做作业拖拉粗心,学习过于依赖父母,老师等,学生不懂得知识的共享和合作交流,读死书,羞于提问,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

3,与健康有关的不良学习习惯.如喜欢趴着或躺着看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连续学习所用的时间过长等.

4,与行为相关的不良学习习惯."课桌文化"是学生们的独创,如今的学生已不屑于在桌上写诗作文,而更多的是以刀如何写,喜欢"入木三分"地把一些极不文雅的词句刻上去,或者干脆把桌面钻穿,成片地雕刻,直到课桌不得不提前"退休"等.

5,与兴趣相关的不良学习习惯.沉迷电子游戏和网络等,厌学情绪严重等.

这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极大地阻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导致我校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和加强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培养,改变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我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成为我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

三、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其理论精髓是"认知——发展",他认为道德发展的核心是道德思维的积极发展,而道德发展同理智发展一样有着一个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的连接过程.道德发展及道德认知的循序发展.这种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知行统一,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2,强化理论

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同种刺激的反复出现.当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进行多次后,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确,越来越熟练,最后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任何优良的习惯都是需要而且可能有意识地来加以培养的.我们知道,"在大脑的两半球的兴奋,最优越的区域内新的条件反射容易被形成,而且分化也能被有效地养成".因此,一个人只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或培养,才可能迅速地和精确地形成各种优良的习惯.一个人要想有意地养成某种优良的习惯,就必须坚持既定的决心,在有关的情况下毫无例外地去进行某些适当的动作.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某种情景刺激和他们某些适当的动作在他的大脑两半球内迅速地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说,他才有可能真正养成某种有关的优良习惯.

3,内化学说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内化学说认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就是说,教育活动中向学生所提出的一切都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内化"把它们转变为素质之后,才能成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可见,内化的好坏与教育效果的大小成正比.在习惯养成教育中也同样如此,只有把教师提出的种种教育要求,通过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后,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主体性,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的目的

(1)该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和寻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合力的发挥,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科学的模式.

(2)该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行为习惯养成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进一步丰富养成教育的理论.

(3)该课题的研究旨在促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加快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步伐.

2,研究的意义

(1)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验,一是使每位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可以形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方法,途径和模式.因此,本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既可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又能促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从而大大转变我校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加快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步伐,提高我校的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和办学品味.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顺应素质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机制,结合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我们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为:

1,文明礼仪习惯的教育与培养

具体要求:

升国旗时,严肃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不在升国旗与集合时讲话.

着装整洁得体,仪表规范,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使用好体态用语:微笑,问好,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喧哗吵闹,不说脏话,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吃口香糖,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推挤,不在校园墙壁,走廊,桌面等处乱写乱画,乱涂,乱刻,不损坏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在建筑上涂抹刻划.

2,学习习惯的教育与培养

具体要求

(低年级)

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上课坐得定,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的发言.

能看懂书上题目,插图,文字及教师的板书,同学的板演.

会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的发言和提问.

会按规定格式独立完成作业.

能做到想好了再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能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做到字迹端正,有错及时订正.

会正确使用铅笔,尺,橡皮,垫板等学习用品.

学会课前预习,复习.

(中年级)

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上课坐得定,注意力集中,会边听边思考,并能在课本上划出主要内容和关键字句.

看书时会划出重点,抓得住关键.

会思考回答课后的问题,会想定理法则的由来,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数量关系.

会按规定格式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字迹端正,按规范抄写,有错及时纠正.

会正确运用工具书,正确使用各种度量工具,会运用学具设置复合应用题的情景.

回答问题有顺序,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语句完整,重点和关 键 词句能读出重音.

学会复习,预习.

掌握检查自己作业的基本方法.

(高年级)

到校前带全学习用品.

上课注意力集中,会边听边动脑筋,积极思维.

会想课文的前后联系,能正确思考回答课后的问题,会想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公式的推导,想一题多解.

会记录课堂笔记.

回答简洁,有根有据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并有充分理由说服别人.

会熟练地使用工具书,初步掌握一般学习,复习的方法.

能按规定时间独立完成作业.

先复习后作业再预习,作业正确率要高.字迹端正,书写熟练.

3,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与培养

具体要求:

服装整洁,领巾整洁,不留长发和长指甲,经常剪指甲,随身带手巾或卫生纸控制鼻涕.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手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写零食,不喝生水,学会整理房间.

学具整齐,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保持教室达到三清三齐,清洁区卫生清洁(达到无废纸杂物).

饭前洗手,不进行剧烈活动,不挑食,不偏食,集体就餐时要照顾他人,吃饭时要安安静静,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枕头高低合适),早起早睡,睡觉前不做剧烈活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睡眠时不乱翻身,不蹬被,睡眠前后情绪稳定,入睡迅速.

注意保护视力,读书姿势正确,书写,绘画姿势正确,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

4,安全自理习惯的教育与培养

具体要求:

严格禁止一切不安全行为,坚决做到不乱动各种电器设备,不将易燃,易爆和有毒品带进公共场所,不爬越攀登危险设施,不逞强斗殴,不到没人看护的地方游泳,不抛掷砖头,碎片,不玩弹弓.

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越交通护栏.

不在楼道走廊吵闹追逐,不在楼梯扶手上溜滑.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经常整理书包,收拾好学习用品,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会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本课题细化为如下两个子课题:

1,班队工作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2,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

六、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为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1----6年级全体学生.

七,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计划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准备阶段(2016.3----2016.8)

主要做好选题论证与方案设计及子课题的分解工作.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通过座谈,调查问卷,课堂观察,日常行为观察等活动方式,调查研究我们学生的行为习惯现状与发生变化状况.

2,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为我们的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第二步:实验研究阶段(2016.9----2016.12)

依据和遵循课题实验研究方案,搞好课题研究实验的正常操作运转和子课题的承担立项,研究和结题工作,及时搜集整理信息,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以保证课题按时圆满的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

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3,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进行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或情境,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认真观察和了解掌握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实验日志,札记与反思.各课题组定期与不定期的开展和举行汇报会,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和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以使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实现实验研究的目标.

4,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写好实验日志,札记和反思,及时搜集整理信息资料,报告给研究小组,并进行研究讨论和分析总结,得以理论的提高和升华.

5,产品分析法:通过对个案,案例的分析研究,既可以了解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又可以掌握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为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经验与建议.

第三步:总结推广,结题阶段(2016.1----2016.6)

继续做好子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积极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分类汇总,整理实验资料,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分析,研究,归纳和提炼理论,撰写实验报告,上报资料,接受上级部门的评估验收.

6,定性分析法: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抽象与概况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去伪存真,去粗求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7,定量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测量法获得课题研究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细化,以便更加科学的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8,比较研究法:根据既定标准,对学生实验前后的行为习惯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发现普遍的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八,课题研究进度

根据课题的内容,目标及步骤,我们将研究过程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选题论证,申报立项阶段(2016.3----2016.8)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会,研究分析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拟题论证,课题组组建,工作分工,课题组学习培训提高,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和资料搜集,课题实验方案的设计,子课题的分解,申报和立项等.

2,课题研究阶段(2016.9----2016.12)

(1)课题研究起始阶段(2016.9---2016.6)

主要任务有:

召开实验领导小组会议,做好子课题的立项工作,召开实验教师会议,学习实验方案,明确研究的任务,目标,并提出具体的研究要求,做好课题的开题工作,实验小组依据方案与研究计划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2)课题研究调整阶段(2016.7----2016.12)

主要任务是:

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各课题小组成员会议,分析前一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情况,包括课题计划的落实,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有效方法,调整研究计划与进度,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性建议.


编制课题研究简报,及时宣传报道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交流经验与成果.

帮助实验教师调整计划,深入开展研究,总结经验与教训,形成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论文与案例.

组织开展评选活动,提高实验教师的课题研究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是评选优秀教育故事,论文,案例活动,二是对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3)课题研究的深化阶段(2016.1----2016.6)

这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对实验研究工作进行现场指导,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检查和中期检查与指导,做好中期成果的鉴定与推广.

定期与不定期的召开实验教师研讨会,主要总结分析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策略,调整研究计划,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以保证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效的深入开展下去.

课题领导小组要深入课题研究第一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典型,不定期召开现场会,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加大现场指导力度.

根据研究进程和教师需要,及时开展实验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技能与素质,并及时下发有关学习资料.

认真做好子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4)重点突破,总结提高阶段(2016.6----2016.12)

继续做好子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课题组根据前一阶段的研究进度和实验情况,召开会议.向实验教师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与重点,确立课题研究的突破点,攻克难点,以保证研究任务按期圆满完成实验研究目标.

各实验教师,课题研究组,课题研究单位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理论材料,实验日志,阶段性总结等材料上报中心课题研究小组,建立主导型课题研究资料库.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深入一线调研,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研讨会,交流活动等,了解课题研究的进程,讨论研究攻克难点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组织开展第二次评选活动,主要包括优秀教育故事,论文,成果案例,先进实验研究小组,先进研究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优秀学生.

3,课题结题阶段(2016.1----2016.6)

主要任务是:

继续做好子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和成果推广工作.

课题实验教师,各研究小组,研究单位逐级将材料分类汇总上报.

主导性课题领导小组召开参与研究实验工作的教师,领导会议,对研究中获得的成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撰写实验报告.

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结题鉴定.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报告

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目标,方法原则与途径.重点剖析取得的成果,创新点与突破点.

2,研究论文

3,子课题结题材料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梁莉

副组长:姚建新

成员:欧阳祖强,田申会,汪霞

2,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欧阳祖强

成员:田申会汪霞,陈介丹邹小英代可,钟义芬,严义,刁卫,黄琳,卢山,沈智琼,余兴容,吕梦青,黄聪仕

人员分工:

梁莉:课题组主持人,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和研究经费的筹集.

姚建新,欧阳祖强:课题组主持人,负责子课题的立项,结题鉴定工作,实验教师的培训学习等工作.

《在班队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组

组长:田申会

主研人员:田申会,邹小英

参研人员:陈介丹,黄琳,沈智琼,余兴容,吕梦青,黄聪仕.

《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组

组长:汪霞

主研人员:汪霞,刁卫

参研人员:严义,卢山,代可,钟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