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31 浏览:155046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校风:明德正学倡和出新

教风:修至学立世范启智慧益品行

学风: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

年度报告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引言-1-

第一部分就业基本情况与分析-4-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4-

二,毕业生生源结构-5-

(一)学科及专业结构-5-

(二)性别结构-6-

(三)民族结构-7-

(四)地域结构-8-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9-

(一)用人单位性质-9-

(二)区域流向-10-

(三)不同群体就业情况-11-

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11-

(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11-

(二)师范类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12-

(三)师范类毕业生性别结构-13-

(四)师范类毕业生民族结构-13-

(五)师范类毕业生签约用人单位性质-14-

(六)师范类毕业生地域流向-15-

(七)师范类毕业生深造地区分布表-16-

五,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19-

(一)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19-

(二)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签约用人单位性质-19-

(三)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20-

(四)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地域流向-21-

(五)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22-

第二部分就业形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24-

一,就业形势分析及总体预测-24-

(一)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24-

(二)就业市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4-

(三)部分城市与地区仍存在区域限制政策-25-

(四)网络招聘将成为广泛使用的方式-25-

(五)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化,自主创业将成为新的就业模式-25-

二,师范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26-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基本稳定-26-

(二)教育系统招聘将更多以团队形式开展-26-

(三)师范类就业市场资源可实现共享-26-

三,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27-

(一)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稳步发展-27-

(二)事业单位仍将是就业热门-27-

(三)非师范本科毕业生"教师情节"仍将存在-28-

(四)校内各专业就业市场需求不平衡-28-

(五)非师范专业规模进一步增大,给就业带来新的压力-28-

四,毕业研究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28-

(一)专业学科格局分布趋于完善-28-

(二)性别,学历歧视依然存在-29-

(三)就业行业取向仍以教师职业为主-29-

(四)应聘中学的学历优势已不再明显-29-

(五)就业地域选择更加理性-29-

五,建议-30-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0-

(二)加强专业建设,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30-

(三)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30-

(四)加强就业与招生部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31-

(五)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31-

第三部分政策措施与指导怎么写作-3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加快制度化建设-3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32-

(二)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化-32-

(三)加快制度化建设-32-

二,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33-

(一)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在我校成立-33-

(二)加大校外就业市场开发力度-33-

(三)精心组织大型综合招聘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34-

(四)准确定位,科学规划-34-

三,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35-

四,加大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36-

五,完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怎么写作水平-36-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队伍建设-36-

(二)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37-

(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怎么写作系列活动-37-

六,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38-

七,不断加大就业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扩大就业工作的影响面-38-

第四部分2016届部分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典型案例-39-

第五部分理论研究成果-50-

引言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1953年与平原师范学院合并,改称河南师范学院,后更名为新乡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九十一年来,河南师范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目前,学校设有24个学院,71个本科专业,各类学生40000余人,在岗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现有2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5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厅级科研平台19个,新乡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校特色与应用研究基地11个.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等8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在2016年中国大学评价中,本校教师水平和教师绩效均位居河南省高校第一.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作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设有3个国家级,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0项.学校优质生源充足,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日语,物理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2007年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2016年实现本硕连读招生.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80余项.

学校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为此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就业工作.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0多年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着眼于社会需要,突出师范特色,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多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做好优质怎么写作,为毕业生架设通向美好未来的桥梁.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5%以上,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

九十一载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着.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楷模,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着的党政领导.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我校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本报告以截止2016年12月23日"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为基准,对象包括2016年7月毕业的本科生(师范,非师范),专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报告由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与分析,就业趋势研判,政策措施与经验,就业典型案例及就业研究工作成果等部分组成.报告系统反映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展示就业工作成绩,剖析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一部分就业基本情况与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6年全校毕业生共计7503人,截止至12月23日,总体就业率为87.91%.

2016年毕业研究生总数为91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22%,其中包括硕士研究生904人,博士研究生13人.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72.19%,硕士研究生中35人继续深造,硕士研究生升学率为3.87%.

2016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6320人,占2016年毕业生总人数的84.23%.本科生就业率为90.28%,其中1678人继续深造,升学率为26.55%.

2016年专科毕业生为26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5%.专科生就业率为85.71%,其中55人升入本科阶段学习,"专升本"率为20.67%.

图表1:2016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学历毕业人数升学升学率出国签协议灵活就业待就业就业率博士13——0110284.62%硕士904353.87%048313325371.24%本科6320167826.55%2312290461490.28%专科2665520.67%098753885.71%合计7503176823.56%23714111290787.91%二,毕业生生源结构

(一)学科及专业结构

2016年毕业研究生总数为917人,来自全校89个研究生专业与方向,其中人数最多的为学科教学硕士(英语),美术学,学科教学硕士(语文),分别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4.14%,3.60%和3.38%.

2016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6320人,来自全校21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9个学科大类.人数最多的前五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法学,英语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6.60%,4.51%,4.30%,4.10%和3.81%,人数不足1%的专业共有15个.

图表2:2016年本科毕业生学科结构图

2016年专科毕业生为266人,分别来自软件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人数最多的为软件学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共64人,占比24.06%,人数最少的为国际教育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共26人,占比9.78%.

(二)性别结构

2016年毕业博士研究生总人数为13人.其中男生6人,占46.15%,女生7人,占53.85%.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为904人.其中男生253人,占27.99%,女生651人,占72.01%.

2016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6320人,其中男生1761人,占27.84%,女生4559人,占72.16%.

2016年专科毕业生为266人.其中男生137人,占51.5%,女生129人,占48.5%.

图表3:2016年毕业生性别结构

(三)民族结构

2016年毕业博士研究生总人数为13人,均为汉族.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为904人.其中汉族毕业生867人,占95.91%,少数民族37人(回族25人,蒙古族7人,满族3人,壮族2人),占4.09%.

2016年本科毕业生总数为6320人.其中汉族毕业生6112人,占96.71%,少数民族毕业生208人(蒙古族13人,回族155人,藏族1人,苗族2人,壮族4人,朝鲜族3人,满族24人,侗族2人,瑶族1人,黎族2人,高山族1人),占3.29%.

2016年专科毕业生为266人.其中汉族毕业生264人,占99.23%,少数民族2人(回族2人),占0.77%.

图表4:2016年毕业生民族结构表

(四)地域结构

从生源统计信息及图表5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生源来自全国21个省(市,区),以中部地区尤其以河南省生源为主体,其中博士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生源全部来源于河南省.硕士,本科毕业生主要以河南省为主,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生源只占到总体生源的5%左右.生源结构符合学校地处河南省,居于中部地区且招生计划主要面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

图表5:2016届毕业生生源地域结构表

区域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毕业生总人数博士毕业生13———13比例100%————硕士毕业生86125144904比例95.24%2.77%1.55%0.44%—本科毕业生599316572906320比例94.83%2.61%1.14%1.42%—专科毕业生266———266比例100%————总体人数713319086947503比例95.07%2.53%1.15%1.25%—注: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

(一)用人单位性质

按照"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用人单位性质划分标准,本报告将我校毕业生签约的用人单位性质划分为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地方基层项目,部队,出国等十一类.

截止2016年12月23日,已有6596人落实就业工作单位.从统计的数据来看,选择企业就业已经成为我校2016年毕业生择业的主流,但教育单位仍是我校毕业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人数为3067人,占毕业生总数40.88%,到教育单位就业人数1415人,占毕业生总数18.86%.到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仍占有一定比例,分别达到1.5%,1.27%,和0.95%.到三资企业的人数较少,到地方基层项目,部队,出国等类型的毕业生尚不足毕业人数的0.1%.

图表6:201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性质统计表

行业

分布党政机关科研

单位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企业地方基层项目部队出国博士——101———————硕士36564231222072284——本科3192110827392332678232专科4—15———161—2—合计711496131995112403067652(二)区域流向

从2016年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上看,与毕业生生源地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业地域涉及全国除香港,澳门,西藏和宁夏及台湾等省区的29个省(市,区).毕业生就业区域以中部地区为主,就业人数为5228人,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69.68%,其中尤以河南省为主要就业地区,仅河南省省会郑州和学校所在地新乡就占到了48.15%(分别为22.32%,25.83%).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与生源地域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就业人数为830人,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1.06%,而这一地区的生源仅有190人,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53%.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数也相比生源地域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到西部地区的就业人数达到了4.54%(生源为1.15%),到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为1.37%(生源1.25%),与生源基本持平.

图表7:2016年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

区域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郑州市新乡市博士毕业生101———8比例76.92%7.69%———61.54%硕士毕业生5924514197255比例65.49%4.98%1.55%0.11%10.73%28.21%本科毕业生439878432710214831546比例69.59%12.40%5.17%1.6%23.47%24.47%专科毕业生228———95129比例100%———35.71%48.50%就业总人数522883034110316751938比例69.68%11.06%4.54%1.37%22.32%25.83(三)不同群体就业情况

2016年毕业博士研究生总人数为13人.其中男生6人,就业率为83.33%,女生7人,就业率为85.71%.硕士研究生总人数为904人.其中男生253人,就业率为72.73%,女生651人,就业率为66.81%.本科毕业生总数为6320人.其中男生1761人,就业率为91.43%%,女生4559人,就业率为89.80%.专科毕业生为266人.其中男生137人,就业率为80.29%,女生129人,就业率为91.47%.女生在博士和专科阶段的就业率均高于平均就业率,而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阶段则明显低于男生.

图表8:2016年毕业生不同群体就业情况

学历人数总体就业率男生

人数就业率女生

人数就业率少数

民族就业率博士1384.62%683.33%785,71%——硕士90471.24%25372.73%65166.81%3786.49%本科632090.28%176191.43%455989.80%20888.94%专科26685.71%13780.29%12991.47%250%合计750387.91%215788.87%534687.49%24784.62%四,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6年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与专科生均为非师范生)中师范类毕业生共3069人,就业率为91.92%.其中,升学953人,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1548人,灵活就业320人,待就业248人.

图表9: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师范类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

2016年我校师范类毕业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河南省为第一生源大省,人数2846人,占比92.73%.海南省和甘肃省人数最少,只有1人,所占比例尚不足千分之一.

图表10: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生源地区结构表

(三)师范类毕业生性别结构

2016年我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1.92%.其中男生685人,占比22.32%,就业率为92.99%,女生2384人,占比77.68%,就业率为91.61%.女性毕业生比男性毕业生多出1699人,男女比例达到约1:3.48.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制定保障教育公平的教育政策,二是社会观念发生转变,"重男轻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三是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从事教师职业.

图表11: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性别结构统计表

(四)师范类毕业生民族结构

2016年我校师范类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2941人,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95.83%,就业2702人,就业率为91.87%.少数民族毕业生128人(蒙古族8人,苗族2人,壮族2人,朝鲜族1人,满族16人,高山族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17%,就业119人,就业率为92.97%.从数据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师范生就业率高于师范类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图表12: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民族结构统计表

学历毕业人数汉族比例就业率少数民族比例就业率师范生3069294195.83%91.87%1284.17%92.97%

(五)师范类毕业生签约用人单位性质

2016年我校师范类毕业生升学953人,就业1868人.就业的毕业生中,签约培训类及其他企业人数930人,占就业人数的49.79%,签约基础教育(中初等教育)861人,占就业人数的46.09%,其余分别签约到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国有及三资企业.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再将教师职业作为唯一的选择.

图表13: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用人单位性质统计表

(六)师范类毕业生地域流向

从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地域流向上看,与毕业生生源地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流向地域由生源地的18个省(市,区)扩展到全国28个省(市,区).流向地域仍以河南省为主,人数为1933人,占到师范类毕业生总人数的62.98%.湖北,北京,上海成为仅次于河南省的主要流向地域,显示大城市仍然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图表14: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七)师范类毕业生深造地区分布表

2016年我校师范类毕业生中升学953人.其中选择河南省继续深造的学生165人,占深造学生总数的17.31%,湖北省和北京市也成为学生选择的前三甲地区,分别为109人,108人,占比11.44%和11.33%.安徽,江西,黑龙江,贵州,云南,广西,山西,新疆,河北等省(区)人数则较少,深造学生人数尚不足1%.本校,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师范类毕业生选择深造地域的重要考虑因素.

图表15: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深造地区分布表

(八)师范类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来自全校14个学院,22个本科师范类专业,师范类专业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37.93%.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三个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分别占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总数的9.29%,7.85%,7.53%,毕业生人数最少的师范类专业是学前教育,仅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1.5%.

就业率最高的师范类专业是化学,就业率为99.13%,最低的师范类专业为学前教育,就业率为78.26%.

表16: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各专业人数及就业率

五,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6年毕业生中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共3251人,就业率为88.68%.其中,升学725人,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1574人,灵活就业584人,待就业368人.

图表17:2016年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签约用人单位性质

2016年我校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升学725人,就业2158人.就业的毕业生中,签约培训类及其他企业人数1749人,占就业人数的81.05%,签约基础教育(中初等教育)220人,占就业人数的10.19%,其余分别签约到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教育,国有及三资企业.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将企业作为首选,教育和国企是紧随其后的两个重要选择.

图表18:2016年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用人单位性质统计表

(三)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域分布

2016年我校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河南省为第一生源大省,人数3007人,占比92.49%.安徽省人数最少,只有1人,所占比例尚不足千分之一.

图表19:2016年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生源地区结构表

(四)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地域流向

从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地域流向上看,与毕业生生源地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流向地域由生源地的18个省(市,区)扩展到全国28个省(市,区).流向地域仍以河南省为主,人数为1933人,占到师范类毕业生总人数的62.98%.湖北,北京,上海成为仅次于河南省的主要流向地域,显示大城市仍然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图表20:2016年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

(五)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情况

2016年非师范类毕业生来自全校21个学院,36个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62.07%.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三个专业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分别占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总数的8.37%,7.94%和5.20%,毕业生人数最少的专业是工商管理,仅占师范类毕业生总数的0.83%.

就业率最高的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都达到了100%就业率,就业率最低的非师范类专业为公共事业管理,就业率为54.29%.

表21: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各专业人数及就业率

注:图中只显示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数据.

第二部分就业形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

一,就业形势分析及总体预测

(一)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外部经济环境不容乐观,内部经济发展增速趋缓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总量压力与社会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出现降温现象.加之就业市场的行业分布相对分散,部分专业与市场吻合度不高,毕业生期望值居高不下等因素,造成就业市场拓展与开发困难较大,总体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二)就业市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由于择业问题的复杂性和当前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择业观念.例如:自我评价偏高,缺乏清醒认识,存在依赖,等待的心态,就业缺乏主动性.有些毕业生首选在城市就业,而不愿意到农村或者艰苦地区就业,有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进入初中尤其是小学就业,有些毕业生专职准备考研或者"招教"考试,而不愿先就业,再择业.目前出现毕业生"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局面,如果毕业生能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适应社会的转变,就业市场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三)部分城市与地区仍存在区域限制政策

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城市"户口限制"政策一直没有松动,部分省市和地区存在地方保护政策,使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如部分省市要求报名参加"招教考试"的要求必须是本地生源,非本地生源本科生要求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即便是研究生也要求是紧缺专业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方能进入.

(四)网络招聘将成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和手机4G时代的来临,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发生了变化,目前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每年的招聘时间都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就业工作需要适应这种新的情况和市场机制.网络招聘与无形就业市场的开发与建设将成为今后就业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途径.我校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中心较早的建立了微博,目前粉丝人数近7860人,微信公众平台相关工作也已开展.

(五)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化,自主创业将成为新的就业模式

各类教育单位,企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等都是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去向.中初等教育单位仍是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首选,企业就业所占的比例大幅增加,三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就业的人数也占有一定比例,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呈现出了多元化.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模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就业形式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大学生的创业行为,知识与资本的结合,价值观的转变都为创业环境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二,师范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

(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基本稳定

因受国内外经济形势,高考改革等影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签约就业和升学仍是主要毕业去向.2016年师范类毕业生的升学率和签约率和往年基本持平,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毕业生总体素质高,我校毕业的往届师范毕业生已经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中小学对我校的毕业生需求基本稳定,因此,总体上师范生就业市场基本稳定.

(二)教育系统招聘将更多以团队形式开展

由于中小学属于事业单位,因此受"逢进必考"政策影响,其主管部门为提高工作效率,常常组织教育,编办,人社,纪检等部门协同组团进入学校招聘毕业生.其特点为把政府"考场"搬进学校,组织笔试面试,并进行现场签约.

(三)师范类就业市场资源可实现共享

目前,教育系统招聘计划制定时往往会将招聘对象限定在师范类院校,绝大多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招聘团队,制定统一的招聘计划和安排,采取赴各师范类院校逐一招聘的模式进行.对于毕业生来讲,在任何一所师范类院校发布的信息或举办的招聘活动,其资源都可实现共享.实践证明,对招聘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实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

(一)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非师范类毕业生市场建设,通过加强宣传,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不断开拓非师范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大帮助.同时,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越来越多的单位前来学校选聘非师范类毕业生.

(二)事业单位仍将是就业热门

虽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待遇,条件和发展前景等相对优越,但由于竞争非常激烈,录取率较低,再加上我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校就业的机会相对较多,故毕业生报考各类公务员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将继续积极主动的进行公务员报考知识的普及培训,组织专项培训,力争使我校毕业生"公"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非师范本科毕业生"教师情节"仍将存在

受传统因素的影响,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教师情节"依然存在,选择从事教育类工作的想法根深蒂固.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此类毕业生的培养和引导,采取必要的分流措施,使渴望从事教师职业与继续深造和专业提升的毕业生,有一个合理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

(四)校内各专业就业市场需求不平衡

从校内就业市场看,2016届非师范专业需求中,经济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需求相对旺盛,其次是教育培训类企业围绕基础学科(中文,数学,外语等)提供相关的需求岗位,第三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工程等IT类岗位需求.

(五)非师范专业规模进一步增大,给就业带来新的压力

随着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毕业生的规模和专业结构将会不断发生变化.我校2016年本科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已超过师范生,达到325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51.44%,这将给就业市场的开拓与培育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四,毕业研究生就业发展趋势研判


(一)专业学科格局分布趋于完善

目前,我校研究生已形成了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协调,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综合协调发展的格局.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日趋完善,就业流向不断趋向合理,到国有企业,高等学校,科研设计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呈现出持续增加态势.

(二)性别,学历歧视依然存在

虽然政府不断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在招聘过程中设置歧视性条件和障碍,也出台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但在具体的招聘工作中大量的用人单位还是男生优先,对第一学历为是否"211","985"院校非常看重,这种情况造成了女生和相当数量第一学历较低的硕士毕业生被拒之门外.

(三)就业行业取向仍以教师职业为主

受传统因素影响,我校毕业研究生在择业过程中选择教师岗位的比例仍然较大,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尤其是体制内教师身份非常看重.

(四)应聘中学的学历优势已不再明显

由于毕业研究生年龄相对较大,个人,家庭问题比较突出,相当部分第一学历较低,到岗后住房,薪酬等要求较多,中学招聘毕业研究生的积极性也逐年减弱,优势不再明显.

(五)就业地域选择更加理性

90后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后,他们的就业地域选择更加理性,更多的将郑州市,新乡市或生源地及其附近区域作为就业首选地,其主要原因一是90后大学生大多以独生子女为主,父母不希望离家太远,二是近几年,我国三,四线城市,甚至区县的经济发展较快,通讯,交通,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大为改观,返回家乡就业成为自然.

五,建议

招生是"进口",培养是"关键",而就业则是学校对外的"窗口",是一项系统工程,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培养和专业设置,影响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要真正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学校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思路,改变固有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实现社会需求信息和教育教学的有效对接,尝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探索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模式.

(二)加强专业建设,构建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机制

针对部分非师范专业就业率,就业质量,升学率不高,高考志愿调剂比例较大等问题,在分析,论证与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整与转并.

(三)建立就业率预警机制

结合毕业生就业实际,招生,就业实现联动,将专业设置和就业紧密结合,建立就业预警机制.对于当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可适当减招,调整,甚至停招.

(四)加强就业与招生部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

就业部门参加招生领导小组相关会议,以毕业生就业的角度,研究讨论招生工作.同时定期向招生,培养部门通报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对就业中发现涉及招生和培养的问题进行说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五)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建设

为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发展需要,深化就业指导与怎么写作,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应该大力加强就业与创业课程建设.大力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在机构,场地,经费和设施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把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在低年级开设职业生涯教育与规划,创业教育等课程,逐步形成完整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体系.

第三部分政策措施与指导怎么写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机制,加快制度化建设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高度重视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学院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视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贯穿于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之中.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既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又密切与有关部门协作,初步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二)完善就业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进一步规范化

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学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营造"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健全机构,保障就业工作"三到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人员,经费,机构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就业经费按文件规定足额划拔,在场地,办公设备等硬件建设上配置到位.

(三)加快制度化建设

校党委和校行政联合出台了《河南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点工作来抓.根据《河南师范大学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细则》,对各学院就业工作进行量化考评,逐步实现就业工作制度化.

二,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

(一)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在我校成立

2016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师范类分市场在我校成立(2016年11月再次获批),既为推动,拓宽我省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渠道搭建了重要平台,也是我省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重视学生就业,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学生牵线搭桥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为促进我省及我校师范类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培育更加完善的,高效的,专业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校外就业市场开发力度

在加强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的同时,本着"平等互利,真诚合作,出色怎么写作,共同发展"的宗旨,加入了"中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与9个省(区)的25所院校共建有形市场,共享无形市场,共促就业指导,共推品牌发展.

2016年4月,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中心与上海乔布堂简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简历大赛.4月30日,上海乔布简历讲师陈志想赴我校举办"简历特训"讲座.5月,我校全面启动简历大赛相关活动,免费发放学习卡1万份,充分利用网络就业平台开发无形就业市场.

学校还重点加强了对非师范类专业的宣传推介,与多家行业人才招聘网站建立链接,编印毕业生生源信息宣传画册,通过省教育厅参加生源信息宣传专刊,扩大了学校影响力.

(三)精心组织大型综合招聘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

校内招聘会是学生就业的主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信函,短信,就业信息网,电子信箱,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多种渠道,广邀省内外用人单位.13年11月,14年2月,14年3月,我校举办"河南师范大学非师范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2016年河南——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专场双选会","河南省师范类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等大型综合招聘会,各学院承办如"2016年电子电气类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

(四)准确定位,科学规划

根据学校:"培养基础理论宽厚,专业知识精深,综合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师资及其他种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我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为:坚持立足省内,辐射省外的原则,采取"保持高端,巩固中端,引导基层"的开发思路,实施"渗透东部,巩固中部,开拓西部"的市场区域开发战略.明确就业市场开发领域的重点:第一,稳定省内毕业生用户群,包括巩固中等基础教育学校人才需求市场.第二,继续开拓企事业单位就业市场,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开发重点.第三,以"中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为平台,充分享用公共信息资源和市场资源.第四,以中西部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为基地,探索开拓中西部就业市场.第五,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和校友的交流沟通,建立密切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广泛和有效的渠道.

三,加强就业观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

就业观念教育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为实现大学生与未来职业合理匹配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内容特点鲜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操性.作为以师范为主要特色的高校,我校相当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单一,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不明确.在就业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拓宽就业视野,端正择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打破"铁饭碗"和"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就业思维方式,教育毕业生要抓住机遇,深入基层,到基层锻炼,到基层成长,成才.一年来,中心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在"毕业生应征入伍报名","志愿者怎么写作西部","农村教育硕士","三支一扶","选调生","农村特岗教师"等项目上,我校毕业生参与的比例较往年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近几年"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招聘中,由于宣传到位,组织得力,培训到位,我校毕业生报名参加考试人数和录用人数在河南省均名列前茅.

四,加大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

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中心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组织创业实践,举办"圆梦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构建创业怎么写作保障体系.

邀请新乡市创业者协会会长,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邓纪五创业政策及创业潜能分析报告会新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GYB创业培训班

组织专家组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引导资金扶持项目进行评选,向省教育厅推荐"依然生态产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程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墙绘壁画经济市场的开发","电动汽车光能辅助系统开发及应用","郑州凌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国康蛋鸡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等6个项目,其中"依然生态产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墙绘壁画经济市场的开发","郑州凌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三个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的终审,共获资助25万元.

五,完善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怎么写作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就业队伍建设

通过举办"毕业班辅导员培训",参加"河南省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参加相关资格证书培训,举办"河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班"等专场培训的方式,先后有2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获得"全球职业规划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通过对就业指导怎么写作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课程任课教师及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一系列的培训,我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怎么写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

(二)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挑选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传,就业观念转变,择业与创业引导,面试技巧指导与训练等方面的教育.

(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怎么写作系列活动

创办《就业指导报》,免费对毕业生发放,开展"就业大讲堂",邀请教育,企业领域专家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稳定毕业生心态,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同时,通过举办"就业指导怎么写作月","模拟招聘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朗途职业测评"等活动,引导学生更新择业观念,提高就业技巧,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邀请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家为学生举办公,选调生选拔考试培训,邀请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专家为学生举办"招教"考试培训,提高通过率.

六,加快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入河南省教育厅系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减少了学生搜索信息的时间,也节约了求职成本,开通了就业信息短信怎么写作平台,为14届毕业生发送就业信息10万余条,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了快捷便利的交流平台,自主开发就业信息自动抓取软件,提高了就业信息搜索效率,发布针对性校外招聘信息841条,通过微博及时快捷的传递相关就业信息,数量7822人,发布招聘信息及北京,郑州等地大型招聘会信息1448条.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怎么写作水平,已成为我校就业工作中的亮点工程,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的高度称赞.

七,不断加大就业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扩大就业工作的影响面

在当今的就业形势下,宣传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宣传,可以使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就业工作,使更多的人参与就业工作,使更多的人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我校在国家,省,市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就业工作好的做法以及优秀校友的典型事迹.其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河南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河南电视台等宣传和报道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章有220余篇,在社会和学校引起很大反响.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了,全校上下更加重视学校就业工作,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更加支持就业工作.有了大家的支持,就业工作开展起来会更加顺利.

第四部分2016届部分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典型案例

1,刘正阳,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郑州外国语学校工作.

刘正阳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三好学生"称号,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工作,担任学生干部期间,为同学热情怎么写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于科技发明与制作,靠自己查看英语资料,反复实践,造出国内第一台低成本的3D打印机,该事迹被新华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在国内引起不小反响.上海,深圳,郑州等多家大型企业都愿意高薪聘请刘正阳,但他最终选择去郑州外国语学校做一名中学教师,以圆他的教师梦,并期望以他的科研创新热情去带动更多的中学生投入到创新实践活动中来.

2,刘改月,文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

刘改月在赴兰考县顶岗实习期间"献身教育,不辱使命"的先进事迹受到兰考县电视台,新乡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广泛采访和报道.在我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她"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在师生中广为传播.由于表现优异,成绩突出,获得了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生","青年五四奖章","优秀毕业生","道德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3,薛载坤,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

薛载坤在校期间学习勤奋刻苦,担任年级主要学生干部,成绩连续两年专业第一,曾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第十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忠信德育奖学金一等奖",校"三好学生标兵","五四青年奖章","科技创新单项奖","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主持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在SCI源期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第一作者1篇).2016年荣获河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最高荣誉——"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4,吕馨馨,化学化工学院本科毕业生,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攻读药物化学研究生.

吕馨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顺利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曾任团支书,院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国际励志奖学金",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在河南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作为河南师范大学核苷绿色合成研究团队项目负责人,带领该团队在诞辰100周年之际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

5,刘一穹,生命科学学院本科毕业生,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生理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刘一穹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完成第十一届"挑战杯"科研项目,获得"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曾任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支教,实习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参加竞赛活动,并代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曾获河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并于2016年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6,陈雨杉,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生,保送至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陈雨杉在校期间担任外国语学院2016级年级长,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参与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第十一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辩论赛优秀辩手","河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新乡市优秀大学生"等,多次获评河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学生干部"等荣誉,获得中国海洋大学第三届"研究生职业能力挑战赛一等奖","中国海洋大学建校90周年优秀校庆志愿者"等荣誉.

7,刘稳,体育学院本科毕业生,现为空军某飞行学院副连职飞行学员.

刘稳在校期间学习上励志刻苦,生活上团结互助.2016年,经过身体,心理,政治上的层层选拔,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学员.入伍以后,体能基础差的他刻苦训练,在最后的考核中以各科目全优的成绩下团学习飞行,经过半年的初教机训练,以优异成绩毕业.荣立嘉奖一次,被所在团评为"尖子飞行学员"和"优秀学员".作为一名师大人,他时刻牢记"踏出师大校门,肩负师大荣辱"的理念,认认真真学习飞行,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战斗员,守护好祖国的蓝天.

8,李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作为志愿者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远赴新疆哈密支教.

李娇在校期间曾任院学生会主席,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河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河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文明学生"等荣誉称号,被选拔为河南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于2016年7月份奔赴新疆哈密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怎么写作.

9,金亚舟,商学院本科毕业生,河南省"选调生",分配到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祝楼乡人民政府.

金亚舟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实践委员,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校语委学生助理等职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获得"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在全国规范好字书写大赛中获得河南赛区一等奖.2016年11月刚刚入职,担任祝楼乡包村干部,深入群众,了解基层,迅速掌握所包村的村情,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功组织了村两委换届工作.

10,李彩锋,

李彩锋在校期间学习勤奋,努力刻苦,表现突出,连续三年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分别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2016年9月获得"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一等奖,并在《教育技术装备》(全国教育技术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一篇.在工作期间也多次通过学校组织外出学习,参加岗前继续教育(学校),继续教育(华中师范大学).

11,王少停

王少停在校期间曾任班级体育委员,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团结同学,作风硬朗,敢打敢拼,获得连年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新乡市排球赛以及其他省内外排球赛事,并取得个人和集体优异成绩克服家庭困难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备战训练.毕业前王少停响应国家号召,放弃了其他工作机会,于2016年9月参军入伍,从普通士兵做起,实现从戎报国的理想.

张蓓在校期间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曾任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外国语学院分会策划部部长,与社团成员共同策划,组织了"迎亚运,齐行动"趣味运动会,"庆祝建党90周年"之"在灿烂阳光下"演讲赛,"饮水思源,纪念辛亥革命九十九周年"手抄报及图片展等多项文体活动,紧跟国家大事小情,宣传了我党新政策新方针,同时担任英语教学广播电台编辑部部长,先后组织了"'RES杯'新乡五大高校英语演讲赛",全校大学生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等,为喜好英语的同学们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支教志愿,考察实习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被评为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优秀团员".

13,余欢,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以总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深圳大学担任辅导员.

余欢在校期间先后担任了2016级历史学班长,学生会副主席,学生会主席等职务,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学院第2期优秀学员,在校期间尽心尽责的出色完成了学院和班级工作,积极参与了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策划组织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作为负责人带队到河南卫辉市小店河村开展以文物保护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获得"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曾参与河南省铁路春运志愿者活动,被郑州铁路局,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五星级志愿者"称号.

14,张雷帆,历史文化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工商银行河南分行.

张雷帆在校期间一直担任2016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班长,积极为班级同学怎么写作,利用各种资源为同学举办了多次专业型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锻炼提高的平台,带领班级先后获得了河南师范大学先进班集体,河南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本人先后被评为河南师范大学"模范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15,归晓良,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到上海朗图广告有限公司工作.

归晓良,党员,在校期间担任书画社团支书并兼任副社长,在社团工作期间多次发起并组织学校大型的社团联合活动,带领社员多次在各项比赛活动中取得有意的成绩,积极联系新乡其他高校共同举办"新乡市书法篆刻绘画五校联赛",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工作,长期坚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并获得广泛好评,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社团工作先进个人""三好学生标兵""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16,樊晓红,法学院本科毕业生,通过了"河南省公检法系统招录公",毕业后到延津县检察院工作

樊晓红在校期间,担任班级生活委员,工作尽职尽责,成绩优秀,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在院学生会担任法律实践部部长,组织骨干到新乡市法院进行暑期实践.根据学院安排,大四到延津县检察院实习,期间吃苦耐劳,工作量虽大却毫无怨言,认真完成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检察院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生活环境虽然很艰苦,但她依旧坚持了下来.2016年,樊晓红通过了"河南省公检法系统招录公",自愿到延津县检察院工作.

17,陈贞玉,社会事业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考取河南省信阳市"三支一扶".

陈贞玉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与人为善,善于沟通.担任学校社会工作协会办公室主任一职,工作认真努力,勤勤恳恳,细心负责,多次为学校社会工作协会举办活动作出精心的准备,同时也为协会创造了很多荣誉.在校期间专业课成绩优秀,同时考取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资格证等证书,为以后的就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陈贞玉在大四上学期认真学习公相关内容,考取河南省信阳市"三支一扶",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梦想,完成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18,潘金峰,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后进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工作.

潘金峰在校期间担任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助管,2016届研究生班长,体育学院团委学生会副书记等职务,2016年9月-2016年9月担任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辅导员(研究生),工作踏实认真,严谨负责,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曾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二等奖学金",国家"体育新苗奖学金",2016年河南师范大学"忠信德育奖学金"等荣誉,在专业学习方面刻苦训练,曾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田径运动会上获得铜牌,代表学校连续参加四届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为我校取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三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代表学校连续参加两届新乡市大学生运动会,并在会上取得五个第一名,一项第二名的成绩.该生还曾获"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优秀毕业生","河南省2016年优秀应届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曾参与河南省政府,河南省社科联等招标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读期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CN期刊1篇.

19,胡泉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后在河南科技学院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

胡泉灏在校期间担任班长,研究生助管以及辅导员等职务.胡泉灏责任性强,组织能力突出,吃苦耐劳,尊师爱友.曾获国家奖学金,河南省优秀毕业生,三好研究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以及新乡市文明学生等荣誉.同时在科研方面,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篇,CN文章1篇,社科联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一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20,孙成坤,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创办"郑州市凌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孙成坤大二期间,父亲因病去世,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妹妹,还要偿还父亲因为治病留下的巨额债务.他没有被沉重的打击和不堪重负的压力击垮,勤奋刻苦,踏实奋进,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于2016年3月12日成立了"郑州凌工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2016年下半年,孙成坤跟其他同学一样努力寻找自己心仪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两个好朋友那里了解到了超声波.超声波在工业清洗行业的应用在我国的历史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的差异,超声波设备厂商主要集中于江苏,上海,深圳等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是一片空白.敏锐的市场直觉使孙成坤意识到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超声波在工业清洗中的应用将在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地区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是一个很好地机会,所以孙成坤努力并成功的说服两个伙伴回来一同创业.孙成坤第一时间进入创业筹备阶段,努力成为河南第一家.2016年春节前的两个月,他们三个人写了一辆二手的金杯车,大量走访市场进一步了解行情,对比将要采购的设备从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