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文相关表格与排版格式,毕业文表格格式DOC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48 浏览:146488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等于成长".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答:首先,反思性教学增强了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作为提高都是素质的突破口.提倡反思教学,使教师自觉的在教前,教中,教后严谨地审视自已的教学行为,改进自已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道德感,责任感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道德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反思性教学强调学会教学,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它要求老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点好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要对结果及其原因等进行深思,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为什么"的习惯,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

第三,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为基本点,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已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从各方面的训练中总体提高自已.实施反思性教学,并不是要面面俱到,针对教学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加以反思,而是可以在某次具体操作中更侧重哪个环节的训练,从各个环节的提高从而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有了自觉的意识,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也相应提高,从而加强教师的监控能力,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如何反思

答:1).强化理论学习,暴露"困惑点",进行教学反思

强化理论学习,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能使教师高屋建瓴,时刻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思维活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判.学习理论的过程,就是暴露"困惑"的过程,引导反思的过程,寻求答案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汲取教育教学的理论源泉,勤于思考探索,才能从低层次,浅水平,多重复的教学困惑中走出来.我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新课程标准,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二是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法"陈旧之处.

2).注重案例研究,寻找"局外点",进行教学反思

案例最具可思可学性.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这种"寻找局外点,进行教学反思"具有对比性,更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实践中,可重点做好两点.第一是提供单一课堂案例.一个人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对话,思想碰撞,就可能茅塞顿开.我们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每周观摩一节课,并要求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执教者的情感投入如何,问题的设计如何,学生回答问题和教师的评点如何,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如何,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如何,教学效果如何,三维目标实施情况如何.第二是举行"同上一节课"活动,提供对比案例,让更多的教师来观摩,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评价,并思考"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注意哪些环节".

3).狠抓课堂教学,针对"习惯点",进行教学反思

不少教师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经验模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使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他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新的教学现象和问题,纳入原有的经验框架里,在原有的经验世界中寻求解释,课堂教学变化不大.这些"习惯点",更是教师应深入反思的地方.我们可做好三点:课前反思——充分了解学生了吗课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高效有序课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了吗

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反思

(1)自我说课反思

(2)观摩教学的反思

通过组织现场观摩或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交流,探讨,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发现问题,思考辨析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愿望.通过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模仿,品味,学习,吸取他们的教学长处和优秀品质,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水平,再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答:《燃烧与灭火》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意图:书本上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虽然现象精彩,如果给学生分组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白磷有剧毒,极易燃烧,操作不慎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伤害,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对人体有害,若分组演示,则整个实验室乌烟瘴气,而直接在讲台上演示,可能学生观察得不明显,而且参与程度不高,于是本课采取了三个改动:

1),对于燃烧条件的探究,仍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不过实验内容调整为学生易于操作的简单对比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来探求影响燃烧的因素.

A,B组殊途同归,酒精可燃而水不可燃,归纳出燃烧需要可燃物这一条件.C组通过两支蜡烛的明灭,得出燃烧需要空气(氧气)的结论.D组通过加热两不同的可燃物,一燃一不燃,得出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的条件.

2),增加一个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的探究环节,以提高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进行探究的能力.

3),对于书本的演示实验,把它的位置由探究燃烧条件改为透过现象来寻求燃烧条件对于结果的影响.直接在讲台上演示,可能效果差强人意,于是想采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但直接在镜头下方做实验,白烟,火焰可能会烧坏镜头,于是本实验将镜头水平放置,对准前方的反应仪器,这样就能清晰地呈现实验现象.

教学实施后的反思

1),对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自然地归纳出燃烧所需要地条件,效果令人满意.

2),对于自我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的环节,我感觉学生对于此要求是一筹莫展,本来准备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实验报告,最后也不了了之.如林海所说:"我们对学生这种控制因变量进行探究的实验模式培养太少."没有平日的积累训练,不可能在一堂课上建起"空中楼阁".

3),实物投影仪的改动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灵感来自于中午不经意的调拨.如果平时能多做一些尝试和创新,可能会有更多好的构思,今天阅读了一些化学教学类的期刊杂志,对此实验都有另外一些改进的措施.这些都可以在教学中尝试,平时在学习教学理论的同时,也应该在教学技能方面多下点工夫.

4,学生状态始终不够积极活跃,也许是他们不习惯举手回答问题这种方式,但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师行为塑造的结果.如何提高学生主动融入课堂,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己还要深思.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答:教育案例是指包括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提升等现象,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对该事件发展的全过程的完整叙述和理性思考.简而言之,一个教育案例就是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其叙述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再简明概括地讲,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案例作一个确切地解读.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1).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2).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3).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教育案例充分体现了一定的教与学的原理或理念.它是以真实的教育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往往是为了产生一个具有研究基础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进行剪裁和提炼加工,融合了多个事件的某个方面.不言而喻,教育案例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因此,它超越了一般指导书的"有效教育行为"和"应该等"的罗列式所谋求的感觉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将大家带到一个充满目的性,不确定性,偶然性和随时要作出决定的环境中,在其提供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引起大家进行深刻的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教育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教育故事,叙述的是一个教育事例.基于此,教育案例应包括如下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

它们的区别: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认为属于教育案例.

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只有优化案例的结构,才能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整体水平.教育案例必须基于真实的教育活动和课堂教学实践,要撰写一篇好的教育案例,在结构上必须有比较完整的设计.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探究,评析反思.

(一)选材的范围

教育案例来自日常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十分贴近教师工作,与教师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碰到许多实际问题,于是旧会不自觉地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思考,由此就会积累很多经验与教训,这些便成为撰写教育案例的素材.这些典型事例让教师有事实可说,有道理可讲,由此可见,撰写教育案例的实质就是教师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故事.

(二)选材的方法

收集教育案例的素材,要做到视野开阔,留心细节,对于具体的教育现象及其反应,要注意观察,注意倾听,注意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记录,突出重点.记录时,要写出有关人员的特点,包括语言,行为,效果和相互关系等,不必过于计较写作的技巧,这可以在记录结束后再认真地思考,规范地整理.

具体而言,收集素材有以下几种方法:

1).时空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暗示或明示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去搜集相关材料.

2).性格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的中心人物的特性去搜集相关材料.

3).事景联想法:就是围绕案例所叙述的事件或情境去搜集相关材料.

(三)选材的步骤

1).收集素材

因为教育案例的类别很多,因此我们在收集素材前,必须首先弄清自己撰写的案例类别,然后做到有目的地收集.那么,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收集材料呢

一是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实地收集,以便获取真实的信息.这些案例素材,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别人经历过的.比如,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实践中获得,可以从听课,说课,评课的记录,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还可以从教师交往言谈的某些内容中,学生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中获得.

二是可以在教育资源中直接收集,以便获取广泛的信息.这些案例素材既可以从磁带,电视,光盘的课堂教学和经验介绍的录音录像中收集,也可以在教育类的报刊杂志中查找.

2).选择素材

为了保证案例的质量,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后,还必须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那么选择的素材要达到哪些要求呢客观性,问题性,典型性.,实效性.,创造性.

3).提炼素材

在从广泛的素材资源中选择了有效的内容后,还需要针对某个现象或某种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鲜明的,深刻的,有指导意义的素材.对于素材的提炼,有以下几点要求:要有新意,要与时俱进,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指导意义.

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答:"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是物质转化的一种化学变化现象,

2)认识物质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了解燃烧的条件,

3)形成人们可以根据物质转化的条件控制化学变化.

4)认识燃烧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能量的需求,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

5)经历燃烧条件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研究法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6)尝试从宏观微观结合的角度解释燃烧现象.

教学过程

一,例举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尝试从化学的视角加以解释.谈谈你对燃烧的态度.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家庭用火,火力发电,火箭推进,酒精炉,火锅,火灾等现象.

相关解释:燃烧是一个化学变化,燃烧可以产生能量,燃烧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微观上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等.

总结:燃烧既可以给人类带来能量的需求,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需要控制燃烧.

二,我们需要控制化学反应,需要研究反应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如何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预测流

准备:可燃物,空气,着火点等.

通过控制变量法指导下的实验设计

实验1:关于可燃物的验证

试验2:关于空气条件的验证

实验3:关于着火点的验证

结论:燃烧的条件

三、我们对燃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引导学生反思)

1)燃烧是物质转化的一种化学变化现象,在有新物质生成的同时,伴有能量变化,宏观上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微观上是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的过程.

2)物质转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燃烧也是有条件的:可燃物,空气,着火点.

3)燃烧既可以给人们带来能量的需求,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人们可以根据物质转化的条件控制化学变化,对燃烧也是一样.

4)燃烧条件的认识过程也是利用了控制变量研究法,这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布置作业: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答:1)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立论的依据,重在以事论理,其结论(研讨结果)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独到见解和实用价值.

2)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把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论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答: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调查报告的表述设有固定格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列出参考资料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答:学习档案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通常,它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夹,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学习档案也为老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学生进步的记录.因此,学习档案就成了观察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进步过程的窗口.虽然学习档案只收集所选择的部分作业,但它却体现了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学生自主参与对学习档案内容的选择,学生对学习档案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学生自己确定内容选择的标准.

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学生从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解释逐渐转向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学生们通过老师对选择标准的示范和解释逐渐熟悉这个过程,并且随着对这一过程理解的深入,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选出最好的作业并在小组中讨论选择的原因.最后期望学生能够独自地对作业进行反思,并充满信心地将其展示给其他同学.

学习档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新课程开始时反应学生学业基础的档案文件或测验.

(2)学生学习行为记录.

(3)书面作业的样本,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4)教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5)平常测验,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评分/评语或自己评分/评语.

(6)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反思与评价.

使用学习档案信息形成性评价时,要注意各种样本能够达到一定数量,以便能够使结论有说服力.通常应当在学期开始时就确定好所要收集的各种样本的数量,使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进步过程.学习档案应存放在学生可以拿到的地方,使学生可以随时查阅.

我的化学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一定要符合新课程理念,要为顺利实现三维目标怎么写作.比如要能够关注学生感受,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做法谈几点看法.


1).直观导入

通过实物,图片,图表,模型或幻灯形式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

2).实验导入

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作为开启新课的钥匙,能够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使学生在感官上承受刺激.

3).旧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导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的知识的讲授作好铺垫.通过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从已有的旧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要学的知识,教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备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忆初中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总结出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①化学反应原理,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所制备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③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上面所总结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共同探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并让同学画出整套制备氧气的实验装置.这样不会使学生觉得新知识的出现很突兀,让课堂有的放矢.教师可以在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知识或已有的经验,新旧联系,承上启下,以旧引新,自然地导入新课.

4).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对将要学到的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作更好的铺垫.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是讲述探险山洞的那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无定法,导无定规.千姿百态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引人入胜,课堂导入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我们教师要导入有方:导其动脑,即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联想等,导其动口,即引导学生讨论,训练表达,导其动眼,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其动手,即引导学生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画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能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也能在兴趣中形成.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