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专业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13 浏览:31153

上海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介绍

机械工程(085201)

机械工程领域拥有机械基础件,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四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全国重点学科.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学科中包括机械设计与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三个博士点和四个硕士点,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近年来机械工程领域完成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科研项目,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每年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85%来自工矿企业.在机械工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专业师资中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

本专业面向工矿企业,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员具有机电综合设计和研究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机械装备现代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先进制造系统管理等各项创新开发或管理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机电一体化技术

3.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

4.产业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

5.特种机器人技术

6.微机械与精密工程

7.现代机械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

8.光学精密检测和传感技术

9.机电与流体智能控制技术

10.摩擦学与机械支承系统

11.工业工程

12.工程实验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金士良,韦庆玥,徐靓:56331373,56337608,56331513转15,联系人:蒋蓁,陆筠:56331402,56331180,联系人:张国贤:56331380

电气工程(085207)

本领域针对能源,电力,汽车,仪表等行业的电力传动和变换控制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电机设计,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应用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本领域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领域所设课程反映当今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并具有在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等几十项. 一,主要研究方向: 01.新型电机设计及应用 02.智能电器设计及应用 03.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 04.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05.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 06.新能源发电及其并网技术 07.现代电力系统优化及运行 08.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与诊断 09.机器人伺服驱动技术及应用 10.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11.新型储能及变换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课(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3.专业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邓红:021-56331638

控制工程(085210)

本领域针对电气,仪表,冶金,能源等行业的自动化测控问题,研究方向覆盖了控制,检测,优化,建模,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既有学科前沿又有应用热点.本学科点已建成上海市重点学科,是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合作的上海数字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科学桥能源与自动化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大学-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学-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宝钢集团)等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实验设备和仪器先进,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本学科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等,全国嵌入式仪表及系统技术分会,全国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委会等国家二级学会的挂靠单位,近年来成功组织了AsiaSim2016&,ICSC2016,LS&,ICSEE2016,ICIC2016,LS2007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具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本学科所设课程反映当今国际上自动化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培养学生掌握坚实的控制,检测,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并具有在学科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开发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学科梯队完整,长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其他横向协作项目等几十项. 一,主要研究方向: 01.控制工程技术及应用 02.电站与电网监控优化技术 03.图像及语音处理技术及应用 04.先进检测与自动化装置 05.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技术 06.仪器仪表测控系统 07.智能电网技术 08.嵌入式智能系统 09.无损检测与故障诊断 10.汽车电子 11.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课(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3.专业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邓红:021-56331638

工业工程(085236)

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IE)是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交叉复合型学科,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双重属性.采用系统工程,控制,优化等技术与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对人力,资源,设备,信息等组成的复杂系统或机构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和决策,使之能更有效,更合理地运行.工业工程领域的特点是强调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重视研究对象的统筹规划,整体优化和综合效应.工业工程的领域,覆盖行业宽,面广,可以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等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系统科学与系统方法论的引入,工业工程应用领域已向怎么写作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部门等拓展.

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战略眼光,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怎么写作与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运作和创新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主要依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并有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专家,梯队结构合理.学科中包括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设施规划与设计,供应链管理,人机工程,工程经济,运营管理与项目管理等八个研究方向.长期以来学科点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怎么写作的科研方向,密切与企业联系,研究课题涉及工业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在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生产线平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靠性研究,设施规划与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研究成果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已在工程领域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升工程综合设计和管理创新能力.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2.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3.设施规划与设计

4.供应链管理

5.系统运营与优化

6.人机工程

7.工程经济

8.项目管理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金士良,韦庆玥,徐靓:56331364,56331373,56337608,56331513转15

仪器仪表工程(085203)

上海大学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点依托于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下属的精密机械工程系,有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电子工程等硕士专业和机械工程博士点,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点.

精密机械工程系在本学科领域研究力量雄厚,为1983年就得首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具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长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与机构优化,现代光电测试技术,精密测量与传感技术,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重大科技攻关和各类基金研究课题数十项,并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科研项目,先后获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多项各级各类科技奖励.

本系师资力量强,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和副教授近四十人.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增强适应性,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突出,具备在仪器仪表工程,精密工程,机电工程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精密仪器及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

2.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

3.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

4.公共安全与立体侦察技术

5.智能机器人与柔性自动化技术

6.数字医疗技术与装备

7.机电与流体控制技术

8.光电检测与传感技术

9.工程检测中的光学方法

10.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

11.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蒋蓁,陆筠:56331402,56331180,

集成电路工程(08520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仅十余年来获得了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投资及"211工程"建设资助,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等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微电子器件及相关材料制造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本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应用集成等多个方向,是一个集集成电路,器件物理,微电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该工程领域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市部委级课题,并注重与企业的广泛联系,已与Intel,中芯国际,宏力,华虹NEC,美国应用材料,上广电等多家国际知名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Intel-上海大学集成电路封装失效分析联合实验室,并受中芯国际等企业委托开展微电子相关领域的成人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本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开展能进一步满足上述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在职人员在职进修的迫切需要.

本专业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有二十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近五年来授博士学位40余名,硕士150多名,积累了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丰富经验,培养的研究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并一直受到Intel,中芯国际,宏力等涉及微电子的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实验室设备先进,拥有多种大型成套精密设备,具备先进的测量,计算和研究开发手段.

本工程领域培养微电子器件及相关集成电路的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研究生通过攻读硕士学位能很好地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

2.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3.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测试与失效分析

4.光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5.微,纳电子材料及器件集成化

6.信息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张文竹:66132031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材料学院32#信箱(200072)

材料工程(085204)

本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已连续三次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投资及211工程资助.设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点,材料学博士点和材料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材料科学研究和材料制备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现有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12名,教授18名,副教授38名,并有一大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专家,梯队结构合理.

本学科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4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此外,还有大量课题来自上海市政府及工矿企业,特别与上海钢铁工业和汽车行业的企业进行了联合,促进了新材料应用开发,为地方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领域以与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相关的金属材料,结构材料,储氢材料,磁性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强韧化和功能化,以与电子工程,信息工程相关的微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电子陶瓷及纳米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材料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从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独立担负工程项目策划,设计,改造等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输送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材料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一,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领域(一)

主要研究方向:

1.金属材料及其强韧化

2.金属材料表面合金化

3.金属材料的凝固和成形技术

4.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

5.非晶及纳米晶材料

材料工程领域(二)

主要研究方向

1.薄膜电子材料

2.信息功能复合材料

3.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4.智能材料与系统

5.纳米材料与器件

6.功能金属材料

7.先进陶瓷材料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三、联系人

1.材料工程领域(一):闵永安:56334194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15#信箱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材料学院(200072)

2.材料工程领域(二):张文竹:66132031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材料学院电子信息材料系(200072)

冶金工程(085205)

上海大学"冶金工程"工程硕士点为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工程硕士点之一(2000年).本硕士点依托学科为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钢铁冶金博士点和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以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建有国家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目前有两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1人,归国留学博士5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三十余人.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为学科带头人.学科点装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工作条件,培养工作规范.

本学科点主要从事冶金工程新技术开发应用及基础研究,研究课题涉及冶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攻关项目,成果丰硕显着,在纯净钢及二次精炼,熔融还原,熔体物理化学,冶金反应工程及过程数模及计算机控制,电磁冶金,凝固及连铸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为同行瞩目的技术和理论成果.近年来,在国内外着名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300余篇,多次获国家,市,省和部级奖励,同时有多项工程类技术项目在冶金企业成功应用,并为我国的冶金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工程硕士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炼钢及二次精炼新技术

2.铁和铁合金的熔炼新技术

3.冶金过程炉气制氢

4.非高炉炼铁技术

5.冶金过程数模及仿真

6.纯净钢和特种钢研究

7.金属材料的高新制备技术

8.金属凝固理论及连铸新技术

9.电磁冶金,

10.材料电磁过程,

11.铸造合金及凝固技术

12.钛冶金及加工工艺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屠挺生:021-56332794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

本工程领域培养专业依托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在211工程建设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中,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工程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成为学校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学院以"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技术"三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一个中试基地为核心,近年来完成了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与企业有广泛的合作关系,承担企业委托的大量研究和工程项目,解决了一批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密切有关的问题,为国家特别是上海市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专业以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传输,交换等技术,培养信息技术和通信工程领域高级人才为目的.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接入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图像通信技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处理,传输与终端,显示技术,现代无线技术,微波技术等.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34名,副教授60余名,有十余年培养研究生的历史.实验室设备先进,拥有多种大型成套精密设备,具备先进的测量,计算和研究开发手段.

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将结合企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课程,举办学术研讨班,介绍并交流科研和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前沿课题,工程硕士研究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所在企业提出的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与开发工作.

一,研究方向

1.电子技术与系统

2.宽带通信网技术

3.光通信及相关技术

4.数字通信与移动通信

5.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6.视频处理,编码与传输技术

7.语音信号处理

8.微波及毫米波技术

9.现代天线技术

二,考试科目

1.GCT2.综合测试

联系人:张丽红:021-56332164

化学工程(085216)

化学工程工程学硕士点是由上海大学环化学院化工系与上海化工研究院联合组建而成,并与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研究,开发,应用,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本学科领域是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并以绿色化工技术,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清洁能源与工业催化技术为三个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设有超临界流体技术学科重点实验室,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和射线应用研究所,同时拥有先进的分析与检测仪器和设备.目前有教授15位,副教授20位,其中博士生导师7位,指导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近些年来,本学科领域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863","973"项目6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多项,并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我们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及节能的新理念,掌握现代化工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且能独立从事新产品研发及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

2.绿色化工生产技术

3.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5.催化技术与清洁能源

6.辐射化学与技术

7.合成化学与产品

8.精细化工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朱惠娟,宋子娟联系:021-66136908

环境工程(085229)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我校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之一.包括环境学科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是国家2l1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

本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以中科院院士傅家谟研究员领衔,吴明红,朱宪,钱光人,陈捷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依托环境与化工学院,以环境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辐射应用研究所和清洁能源研究所为培养基地,开展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中持久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和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向的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装备研究.目前重点研究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对于人类健康的早期效应,研究毒害有机污染物在极端条件下(如射线,超临界,强磁场)的降解机理以及微生物净化机理,研究土壤,大气,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修复技术,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的要求,探索环境资源循环转化与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中科院院士傅家谟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的"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己形成明显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本学科点在核技术应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超临界流体技术三个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9名,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和上海市等地方重大,重点及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2.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3.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

4.绿色工艺与清洁生产

5.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6.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

7.环境管理与评价

8.环境污染监测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朱慧娟,宋子娟:021-66136908

计算机技术(085211)

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并行处理,高性能计算,容错计算,数据库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研制出的自强2003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领域内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上海高校网格技术E-研究院的依托单位.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着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EI,SCI检索,出版过许多教材和着作.本专业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等.计算机学院所开设的课程能很好地反映目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9余人,副教授30余人.在读本科生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近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5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上海市科委等重要科技项目及大量的企事业委托项目,多次获得部,市科技进步奖.

本领域面向企事业单位,招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提高工作能力,培养既懂其他专业知识,又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高层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并行处理

2.高性能计算

3.容错计算

4.计算机网络

5.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6.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7.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8.计算机网络

9.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

二,考试科目

1.GCT

2.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3.外语与专业测试(复试面试)

复试参考书:

《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计丽莉:66135529传真:66135273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Http://cs.shu.edu.

软件工程(085212)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领域硕士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办[2002]25号文件批准的国内首批软件工程硕士点之一.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并行处理,容错计算,数据库与知识库,数据挖掘,软件工程,软件形式方法,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与知识处理等,充分体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当代高科技特征,同时也适应我国21世纪计算机发展对高级工程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该领域研究方向紧密联系计算机发展的最新热点以及上海市计算机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学院拥有高性能计算与容错技术研究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和软件工程与应用研究室以及先进计算与应用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及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等,获得过多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公司与企业的支持下,成立了多媒体研究开发中心等.多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外着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不少论文被EI和SCI检索,出版过多本教材和着作.在有关研究方向上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研究生.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11人,教授19人,副教授30余人.在读本科生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近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5人.具有一套严格而又规范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质量保障体系.

"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所设课程反映计算机软件的多个领域的当前国内外水平,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和宽广的软件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独立进行研究与开发的能力.本"计算机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的骨干以及系统分析员与软件开发人员.培养方式为理论学习与工程研究相结合,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际结合,为企事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怎么写作,也常是导师承接的重大科研或工程项目.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软件方法

2.软件可靠性

3.数据库与知识库

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5.计算机网络安全

6.软件逆向工程

7.信息管理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

二,考试科目

1.GCT

2.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复试科目)

3.外语与专业测试(复试面试)

复试参考书:

《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联系人:计丽莉:66135529传真:66135273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Http://cs.shu.edu.

生物工程(085238)

上海大学生物工程领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年批准设立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人才.本研究领域从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我校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以现代生物学和化工原理为理论基础,涵盖了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天然产物,环保,营养与保健,生物信息,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等方向.

我院生物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实力.现有正副教授近20人,科研装备先进,设施优良,承担了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市级重点项目及大量企业委托开发的项目.学院把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已为国内生物工程,化学工程,食品工程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学和化学的理论基础,又能熟练掌握生物高技术,化学工程的操作技能,能在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信息,现代食品和环保等领域从事企业管理,工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领域将生物高技术和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既开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和改造生物品种等上游研究工作,也对发酵等下游工程的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特点加以研究和应用,同时注重天然产物,化工及医药产品,保健食品等的研究和开发.对于具有实践经验的学员,有利于他们利用生物高技术实现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造,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

工程硕士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要求,设立多套课程体系,主要学习本专业方向的基础理论,最新学科发展以及专业技术技能训练,选修性课程可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所在企业提出的重大工程课题研究与开发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基因工程

2.生物医药

3.发酵工程

4.细胞工程

5.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6.食品工程

7.生物信息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张红:021-66132665-81

集成电路工程(085209)(微电子中心)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它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核心关键作用.

集成电路工程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设备以及集成电路的应用等,目前已经成为渗透多个学科的,战略性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程领域.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含了当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等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涉及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表等众多方面.设计并制造集成电路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是现代电子系统赢得竞争力的要求,同时也是传统产业升级和改造的关键.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集成电路设计,测试,材料,设备与集成电路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和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与业界联系广泛,学术气氛活跃.拥有先进的科研与实验条件.微电子中心自创建以来,已取得多项重要科研成果.热忱欢迎微电子学科与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学生报考.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测试和应用

2.器件物理,器件模型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杨修琳:021-56331272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

在学科带头人叶志明教授的带领下,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现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系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工程结构抗风,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地下空间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与国内外着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挂靠土木工程学科的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先后获得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7项.

近五年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项目2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6项和国际合作项目2项以及众多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300余篇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4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着重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及水工等实际工程中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灾害预测防治,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市闸北区房管局,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上海真迪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以重要的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一定的工程应用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主要研究方向

01.结构计算分析与应用

02.结构抗震与减震及其设计研究

03.结构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可视化研究与应用

04.结构振动控制及应用

05.钢结构分析及设计

06.结构风工程分析及应用

07.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及应用

08.城市防灾减灾及施工技术研究

09.桥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设计,施工

10.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结构应用

11.地基处理技术

12.建筑物及地下结构的加固理论与设计

13.桩-土及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研究及应用

14.城市道路与轻轨交通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15.土木工程材料断裂损伤,裂缝控制及其应用

16.新型生态型道路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17.再生混凝土集料稳定碎石研究及应用

18.工程结构抗风

19.BIM与建筑信息管理技术

指导教师: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徐旭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秦爱芳教授,孙家瑛教授及15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及相关企(事)业校外导师等.

二,考试科目

1.GCT2.专业综合测试

联系人:黄瑾:021-56332265

项目管理(085239)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点依托深厚的工程专业底蕴和扎实的管理基础,是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单位.本领域以成立于1980年的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为支柱,该系设置有管理科学,工程管理,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技术经济,安全与保险等专业研究领域,学科依托管理科学工程和机械工程(管理工程与自动化方向)博士点,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建筑工程等6个硕士点.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科组合和人才培养方面,已形成了比较扎实的基础和自己鲜明的特点.

本领域集中了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制造工程等),经济(工程经济,金融保险,财务会计),管理(管理科学,工程管理,运营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众多高素质专家和学者.

本工程硕士领域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以及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的专业课.为实现项目管理者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技能,技巧,以满足项目业主或投资者需要的目的,本领域采用国际化定位,社会化培养,实际项目运作,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从事项目策划,评估,设计,运作,收尾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塑造未来的项目评估师,咨询专家,项目经理和计划经理等高素质人才.

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制造工程

2.建设工程

3.IT工程

4.金融工程

二,考试科目

1.GCT2.综合管理知识(本校命题)3.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许胜飞:021—66137099E-mail:x1978@shu.edu.

物流工程(085240)

本工程领域整合了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等学科的优势和师资资源,学科组合体现了物流工程领域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本工程领域以上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为主体,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关工程学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怎么写作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或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公共物流节点,货运通道规划),城市或地区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规划等工作,

怎么写作于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物流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物流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物流项目管理,运输战略规划,库存战略规划,国际物流管理等工作,

服务于生产企业或其他部门.从事采购与供应的物流战略规划,企业物流的管理,企业物流规划设计与布局,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以及物流装备设施的设计,制造等工作.

一,主要研究方向:

1.物流产业,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企业物流的管理与运作

3.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4.供应链管理

5.国际物流管理

二,考试科目

1.GCT2.综合管理知识(本校命题)3.综合测试(面试)

联系人:许胜飞:021—66137099E-mail:x1978@shu.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