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导教案,心理学导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720 浏览:96032

"心理学导论"教案

教学总体目标

"心理学导论"课程是以高等院校本科层次心理学专业教学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普通心理学教学为出发点,突出重点,体现了作为大学本科知识程度和面向心理学专业教育两个方面的要求.

"心理学导论"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了介绍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内容既概括了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活动的最一般规律,又为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本课程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入门课程,在阐述各讲内容时,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并注意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心理学知识在各个实践领域中的应用,相信当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后,能够比较顺利地学习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达到新的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学导论"的内容是以心理学专业本科学历要求为依据,并努力体现达到该学历水平的课程标准,为此在学习心理学导论"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在内容上,突出科学性,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本课程从科学角度论述人的心理现象,充分体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理念,改变过去有人对心理学的错误看法.由于本课程是基础课程,因此在学习心理现象的一般知识前提下,理解与掌握看似深奥的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学术性与基础性相统一的前提下,力求反映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成果,以及心理学科发展的新思想.

第二,在应用上,强调广泛性和实用性.本课程涉及心理学的许多内容,如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学习所提供的广泛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结合,选择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例,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以提高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学习上,力求简明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相结合.在学习的内容上,要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逻辑清晰,在陈述上,追求简洁明了,在认知架构上,要祥略有序.这些都要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在扩大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成为进一步学习与深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阶梯,并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为此本课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抓重点,扣主题,理思路,巩固所学习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有:心理学,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个性,个性心理特征,

应掌握的基本原理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认知过程与情绪的关系,认知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心理的实质等.

应明确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的科学.

思路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外显行为受到内隐心理活动的支配,心理活动则通过行为而得到发展与表现.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和情绪过程.个性心理,又简称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人的心理实质的科学阐述是: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征,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其研究任务包括理论探讨和为实践怎么写作.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探示心理,意识的起源,发展和规律,揭示心理与外部世界及脑的关系,以最新的心理科学研究成果论证和丰富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命题.

心理学实践任务的总目标是为我国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怎么写作.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心理学的实践任务有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个性,因材施教和教育教学改革,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自身心理养等诸方面.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要理解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

神经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神经元是通过树突及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突触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生理机制.突触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它控制信息的传递方向,范围以及兴奋性或抑制性的作用,因此,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椎和脑,脊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低部分,其基本功能是进行反射活动,如排泄,膝跳等和传导神经冲动.人脑包括脑干(延脑,脑桥和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

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大脑半球表面上的外侧裂,沟和顶枕裂三大沟裂把大脑皮层划分为四个叶,即枕叶,它们是视觉中枢,颞叶,它们是听觉中枢,额叶,它们是语言中枢和顶叶,他们是感觉和运动中枢.

神经系统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有机体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它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根据产生的条件不同分为无条件反射,是生来俱有的,和条件反射,是后天通过学习建立的.条件反射分为典型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也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信号活动,用具有刺激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一切活动都由这两种过程相互关系决定.抑制过程分为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两类.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两个:扩散与集中和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又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人类意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意识的觉知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它与动物心理本质区别表现如下:一是人类意识既有对客观对象的意识,也有自我意识以抽象概念形式能动地反映与改造客体,而动物则以具体形象地感知,表象来适应环境以满足其生存需要,三是人类意识离不开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信息,而动物的感性反映形式不需要语言,四是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具有不同的物质器官,人脑和大脑在量和质上存在巨大差别.

意识是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意识内容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和对由体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觉知.

注意本身不是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不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特点,但它保证着人的心理活动反映与变革客观现实的顺利进行.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指向于一定地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地对象上和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具有选择,保持和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的功能,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机能,完成各项心理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无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在实际生活中都需要以上注意并在活动中相互转化.

反映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注意发展水平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品质是在不同生活实践与教育训练中形成,并通过锻炼而得到提高.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引起的心理活动就是感觉.

绝对感受性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反之,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受性用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反之,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是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感阈限.

适应是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适应既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使感受性降低.在视觉范围内,可以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感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根据刺激物同时或先后作用感受器的情况不同,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但知觉极大地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知觉和经验,同时也受到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心理特点的制约.

知觉是多种分析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同时,知觉活动是当前的刺激而引起的兴奋和以往相应的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根据知觉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特性,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知觉选择性,知觉理解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力是敏锐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第五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的过程,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包括了"记"和"忆"的完整过程."记"中含有识记和保持,是记忆的前提,"忆"中含有再认与回忆,是记忆的目的,也是检验记忆力的指标.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和情绪记忆.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若被注意或模式识别即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语言复述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语义编码加工永久贮存以便备用.

瞬时记忆的信息的保持一般不超过1秒钟,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和备用性,其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根据艾宾浩斯对遗忘的首创研究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即遗忘是先快后慢.有关遗忘的原因涉及两大理论检测设: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记忆品质有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和记忆的准备性.

第六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表象是在人脑中以形象形式来对事物进行操作和加工,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重现,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模糊片段性的特点.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具有两个显着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以直观形式呈现人脑中具有形象性信息的表征,而不是言语符号.

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的内容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根据想象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随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根据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把想象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既是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条件.

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无意想象的特殊形式是梦.

第七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思维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聚合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化,体系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均由分析,综合派生出来.

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概念,它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概念形成和概念掌握是人类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一般分为认识问题(明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所具有的特点与条件),提出检测设(解决问题的关键)和验证检测设(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

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称为创造性思维,它给人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成果,是一个人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活动相关联,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统一,但发散思维和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四个阶段,它不同于一般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

第八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语言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构成的复杂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既表达个体与了解他人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与感情的过程.

外部言语是进行交际的言语,主要有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借助语言进行思维与表达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第二语言的学习特点与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因素

第九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表现为喜,怒,哀,乐等内心体验.情绪除了与客观事物有关,还与需要相联系,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情绪和情感作为人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作用.情绪包括适应功能,动机作用,组织作用和信号作用.

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情绪状态指的是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和应激.

情感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它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对情绪作出解释的理论较多,早期的情绪理论有詹姆士-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还有情绪动机-唤醒理论,情绪的行为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既继承了情绪有生物成分和进化价值的观点,又重视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结构等对情绪的制约作用,强调情绪受主体认知功能的调节,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而且需要是分层次的,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是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十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它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它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有独特的色彩.不能以个别的胜利亚系统作用气质的生理基础,但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


气质类型主要有6种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向性.各种特征的不同结合,就构成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病,黏液质和抑郁质.

气质影响个体活动的一切方面,在个体活动上打上一定的烙印,在考察人的实践活动时要关注气质这一因素.但是,人的行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态度所决定.气质与理想,信念和态度相比,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只有从属的意义.

气质表现在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特征的观察和了解来评定一个人的气质,,但不能凭对个体一时一事的行为特征的观察来确定个体的气质类型.由于气质的复杂性,有时个体的行为表现又会"掩盖"真实的气质特征.因此,对气质的测量应该综合运用心理学原理的各种方法,多方面收集资料,然后从中综合概括出一个人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

第十一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和他的意识倾向和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它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现代心理学把性格理解为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性格具有稳定性.

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由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所组成,主要有: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类型理论和性格的特质理论是两种性格理论.性格的类型论用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性格的特质理论同时用多种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应该把从质和整体上表示性格的类型论和从量上分析性格的特质论结合起来研究和阐述人的性格.实际上,这两种理论已经开始结合起来了.

在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上,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是两种极端的观点.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习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般可以用来测量性格,但由于性格的复杂性,测定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测量者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交叉应用,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性格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性格结构的特点有完整性,复杂性,稳定性和可塑性.

第十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的必要条件.能力和活动紧密联系着.一方面,人的能力是再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又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能力的种类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才能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一般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现实事件的过程种体现出来.多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与结合是天才,它是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比率智商是智龄和实足年龄之比,其公式是智商等于智龄/实龄×100,离差智商是代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其公式是:IQ等于100+15Z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重要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有极大的片面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不能证实能力的发展只是由遗传或环境决定的.能力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加上个体的主观努力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能力测量就是确定一个人能力的广度和发展水平.能力测量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能力种类分,有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智力测验是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当前国际上常用的智力测验有两种: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主要的特殊能力测验有: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飞行能力测验,机械能力测验和文书能力测验等.

能力测验主要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衡量.效度是测验所册得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的东西.信度是测验的结果的可靠程度.对测验来说,效度比信度更为重要.

常模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它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测验标准化包括内容标准化,施测过程标准化,评分标准化和解释的标准化.

第十三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态度是指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外界刺激信息与个体反应之间的相似度检测因素.

态度是决定个体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产生的桥梁.态度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见图所示.

态度形成理论1.态度学习论2.态度的分阶段变化理论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4.态度的平衡理论.

社会印象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印象形成是指个体在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形成关于某人广泛印象的过程.

印象形成的三种模式:印象形成模式主要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

刻板印象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人群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效应(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投射倾向.

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个体如何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和推论的阐述.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沟通与相互影响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一种距离,心理距离越近,说明相互之间越具吸引力,心理距离越远,说明相互之间越没有吸引力.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是人际关系的具体反映,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在某一群体中,组成该群体的个体在心理上或利益上具有一定联系,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特定的集合体.在日常生活中,群体一词运用范围很广,例如,企业团体,行业协会等都可以称为群体.

社会促进是指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或由于其他人在场对个人活动效果的影响.自行车选手和赛跑者参加群体比赛时,速度会更快.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平时讲的"随大流""人云亦云",就是一种从众行为.

1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