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535 浏览:93785

自学·自思·自考(上)

考试中心,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考试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neea.edu./zxks/),其中,统计与数据项表明:1983-2000年,自考报考总计1亿多人次,毕业人数总计330多万人,至于2000年以后的数据,网站没有予以核计发布,故结果不得而知.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如果我们再细心计算一下网页上的历年统计数据,则结论是毋庸讳言的:自考每年的报考人次和毕业人数,基本都以一定的数量级呈稳定上升趋势,累积总量非常庞大,但最终通过的概率,却都逃不出3%左右的厄运.也就是说,中国的自考,走过20多年的历程,但其绩效,其实几乎一直没有进展过.

难怪有人因此慨叹,中国的自考,可谓是全世界通过率最低,难度最大的考试了.

事实果真如此么通过率最低,想应不检测,但难度最大,在笔者看来,就不见得尽然了.问题是,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考试之一,而且是国家极力鼓励的一种自学成才的教育模式,如此奇低的成效,症结出在哪里应该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和关注突破的途径究竟又在哪里

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笔者将其放到文丛的《结语》里.因为,它们所涉,或许已经远远超乎笔者识断之外,只能算是笔者的庸人自扰,一愚之见罢了.作为本文丛的开篇概论,笔者只想紧扣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的性质,以本人在完成整个专业学习要求后的一些最深心得体验和实战经验为基础,具体谈谈该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计划和方法,力争快速完成一系列的考试和考核任务,尽早获取专业自考的毕业文凭及学士学位证书.

充分认识自考学考性质

自学考试,既是作为一项考试制度存在,同时也是作为高等教育学历制度的一种形式而存在.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自考专业的学习,与全日制高等教育具有某些不容忽视的区别.笔者试将其归纳如下,希望能够以此提请读者的共同注意:

其一,是所有的课程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并且,每一门课程的本身,或许有难易之分,却绝对没有主次之别——任何一科重考或被卡,最终都直接耽误你的毕业进程.举例来说,象政治,历史之类的辅修或选修课程,在大学的课堂上,或许十几个课时就结束了,期末的考试也是不必很费力地就可以拿到高分,任课的老师更是几乎没有为难学生的例子——有谁大学四年,是需要补考马克思或革命史的但是,对于任何一位有自考经历的考生来讲,笔者相信,大多数人决不会说自考专业的公共课,是给你送学分的,

其二,不管你采用什么形式的自学或助学,学,考本身是完全分离的,试卷的命题和考试一律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和计划进行.除非考题不幸泄密而又恰好被谁撞上,否则,道听途说或孤注一掷的结果,恐怕只能是后悔莫及.要相信:一切全靠自己的努力.考试顺利过关的运数,其实只掌握在你的手里,而不是任何事前诸葛或马后炮的嘴里,更不是什么园子里的人物瞎编唬弄不负责任的所谓模拟真题里,


其三,考试大纲作为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依据,对考生的自学自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每一位自考者都不应该忽略的学习和复习框架.但是,自考课程考试大纲可绝对不象大学校园里期末考前老师的最后一节复习课那么精省好用.门门疏而不漏,几乎涵盖了课材本身的所有知识点和考点,避重就轻或去难存易的美好指望,肯定不用幻想,

其四,自考试卷的命题,从历次考试来看,与自考大纲相类,同样具有全面,细致,严格的特点,考题覆盖面广点均.此外,另一个显着的特征是:不避重复.对于课程的重点和考点,从选择题到简答题,论述题,不管何种形式,几乎都有不厌其烦一考再考的情形,读者完全不难从历届真题中发现一模一样的考题的例子.这些特点,说明什么试题本身就是学习方针的指南,它无异于就是向每一位自学者传达了这样的一种理念:与每年高考命题的刁难百变不同,自学考试更强调考生对专业知识的扎扎实实的掌握和应用.这份要求明明白白,毫不含糊,甚至于不惜以重复的姿态向考生一再郑重明示.(注:具体分析请参见后续各门课程的【应试】栏目.)所以,在这种大方向下,考试的心态一定要放宽,放稳,求真务实,勤学苦干,不存侥幸,顺利过关应该就不成问题,

其五,专业的实践考核任务对个人能力和独立完成的要求更高.毕业论文由专业主考学校指导完成,绝大多数自考生和指导老师以及同一论文选题的自考学友之间素不相识,更无谋面,这种师生和同学关系决定了你的论文写作,基本只能处于自我摸索状态,除非你特别幸运地遇到一位无私厚爱,仁掖后学,诲人不倦的师表.因此,在论文选题和写作上,如果没有必然把握,不妨在态度认真,严守质量的前提下,给自己留一些游刃的余地,宜易不宜难,宜常不宜偏,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宜泛,免得最终心力交瘁,难以收场,影响了其它报考课程的学习和准备.

正确把握自身学习特点

作为中国的首位私塾老师,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论,作为自考的自学者,我们同样需要如此教导自己——我的学习特点,思维方式,学科兴趣是什么从治学的角度讲,我的才,学,识的能力,大概又去到哪里

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是一个回答困难的问题,更或许是每个人在一生自我完善的学习和教育中所必须不断思考和无法回避的问题.笔者深有感触的是:从小到大,学校和老师只是不断教会我们,如何通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却似乎从来没有人(或书籍)教导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你自身的学习能力,并通过一定程度的可量化而检验出来对应于不同思维类型的人,哪一些学习方法是更加科学有效的能不能按一定的基本规律总结出来并作为最基础的效率途径提供给学生选择参考如何通过有规可循的训练来使每一位学生因材施学,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最终建立起适合于自身特质的一种系统性认知方式

为什么笔者提这些问题那是因为,自考的性质,决定了每一位自考者同时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如果想要顺利通过考关,或许,我们需要首先教会自己正确认识和定位自己的学习能力及其特点,譬如,在知识处理上,是善于逻辑思维,还是记忆思维是擅长横向比较,还是纵向观察在学习方式上,是习惯依赖老师讲解督导或同学互论互助,还是宁愿单匹马高度自觉默思苦干在练习考试上,是喜欢以自身的理解为基础进行自由发挥,还是偏重按照课材标准答案中规中矩地作答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决定了每位考生对不同课程的不同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每一位自考者自身的具体学习条件,才可能尽量设计出高效合理的学,考方案,最终快速完成专业考试计划.

科学设计学考计划方案

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固定学制不同,根据自考制度,全国每年的自考开考课程,不管什么专业,新老考生,尽可任考不限,至于每个专业的学制,同样没有时间限制,其长短完全取决于自考者的完成进度.这就容易使人忽视一个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考生如何根据基本固定不变的专业开考课程计划以及相关的毕业论文申撰规定,科学设计好自己的学制规划方案

每一位自考者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在于取得自考毕业文凭.但无意识的随报随考和有目的的合理安排,其最终效果,可能大相径庭.笔者在走完自考历程之后,回首检视,多少某些遗憾.原因就在于作为初学者,事先并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前述专业学考性质和自身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结果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在考试计划上犯下某种急于求成,重主轻次的主观错误.其次,在某些学,考项目的安排上,由于不熟悉流程步骤及其相关时限,因此,难免有失统筹兼顾及衔接紧凑之嫌.如今,笔者将这份遗憾,转化为本文丛上,下编的分类构思依据:上篇,笔者将自学考试制度,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视为整个自考历程联系紧密的3大版块,通过相应的栏目,向学友读者介绍相关的实战经验,注意事项,手续规定,流程步骤,参考范例,凡例时间等,下篇,笔者将本专业的各门自考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学习特点,学习方法等,划分为政哲,文史,语言和省考4大类,每一类中的每门课程,通过相关的栏目,向学友读者分析相应的课程教材逻辑结构,学习线索,复习纲要,应试备考,历届真题等.详细内容读者可以参见后续具体栏目.这里,笔者想依个人经验,就如何制订科学,合理,高效的自考学制计划,先向读者提供以下几点总的参考意见:

其一,学制计划宜分上,下部分进行规划.上半部分,重点在于集中精力,顺利,高效地完成7-8门本专业的重,难课程考试(含免考),下半部分,课程考试,毕业论文,学士学位3方面的工作要合理穿插安排,齐头并进,提高整体的学制效率.首先,基于已有的自考经验,继续高效完成剩余5-6门课程的考试,其次,重心主要放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上,务必确保论文成绩至少为良,再者,力争顺利通过学士学位英语考试,获取主考学校学位申请的资格,

其二,科目报考,优先考虑专业课.由于公共课一般一年有四次报考的机会,而专业课却是每年一度,报考的机会概率相差太大,因此,任何时候,都必须优先准备专业课.事实上,就实际的考试经验而言,笔者甚至推荐学友读者,不妨将所有的公共课全部安排在每年1月份和7月份的小考进行,既可避免与4月份,10月份大考的开考专业课程产生可能的时间冲突,又使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考得以彼此分开,减轻各自的负担,一心一意攻克报考课程,

其三,文史类课程是C050105专业中的重头戏,共4门.不管需不需要加考,学习上肯定需要和同类的作品选课程相互参照理解.因此,如果是需要加考者,尤其注意将文学史,作品选两类课程同时报考,既省却重复准备的时间精力,学,考收效又会很好,

其四,专业课的报考,全国统考类课程和省考类课程宜搭配进行,使总体难度系数适中,力争每次都能够攻而必克,一考即过,其次,可以将自己擅长的课程类合并报考,加快整体通关效率,将不擅长的课程类分开报考,以便减轻压力,集中精锐,逐一突破,

其五,毕业论文的申撰每年两次,分别在5-10月份和10-3月份之间进行.除非先前有过此类经历经验,否则,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查阅借鉴汲收,论文的写作修改,都决不会是一项轻松的工作,尤其对于决定申考学士学位而务必拿到成绩"良"者.因此,不管你是选择在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写作毕业论文,相应的10月份或4月份的自考大考,时间和精力多半不足,报考时应该多选择难度较小的科目,

其六,免考课程,自考书所必须的非自考专科或以上书鉴定等有关手续,切记尽早申办,有备无患.

其七,学士学位慎勿轻弃.古人云:百步九十半.从自考伊始就应该在内心对学位作出志在必得的自我规定,有意识地将学士学位英语考试和专业主干课程考试等项目纳入到自己的学,考方案中来,予以综合考虑.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试以广东省C050105专业的开考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注:具体请参见本册【附录】)为例,检测定你是初次报考新生,根据专业计划,需要加考全部课程,具体分析如下:

1,以4月份的开考课程而论,可以考虑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作为基本的报考框架定下来,然后分别选取其它科目进行搭配,形成一些较合理方案,如:①美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英语(二)+中国现代文学史,②美学+民间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其中,方案①比较适合于对现代文学较多接触或喜欢擅长者,方案②则更适合于对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和古文掌握比较牢固者.如果对一次性报考4门课程没有信心或把握,上述方案,建议可将美学或英语(二)择一去掉,各改为3门,

2,以10月份的开考课程而论,专业课除《唐宋名家词导读》外,《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语言学概论》难度系数势均力敌,报考科数谈不上诀窍,全然视乎学习实力和时间等条件.此外,擅长识记者,可以考虑2门史课并考,借重理解者,则不妨优选《语言学概论》,

3,以1月份的开考课程而论,报考《古代汉语》是绝好良机.10月份的大考过后,给自己2个多月的空余时间,专心攻克这门基础学科,很有必要.如果能力尚有余裕,可以考虑再贴上一门公共课,《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难度方面也是不相上下,选考哪一门,具体视乎你笠年4月份的考试计划,以不与未考专业课开考重迭者为佳,

4,以7月份的开考课程而论,报考各门公共课最适宜.4月份的大考过后,一直到7月份的小考之前,如果是已通过8-10门课程考试者,那么这短短的2,3个月内,将会是许多学考安排接踵而来的繁忙时段:毕业论文的申撰正式启动,6月份举行的广东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容轻易错失,报考学位英语考者,记着趁热打铁,将公共课程《英语(二)》一鼓作气拿下来,此外,天气转热,熬夜赶时更加可能,政哲类的公共课请多加油,

5,每次报考,建议尽量按照自己计划安排的上限,多报满报.为什么给自己多一份压力和监督!每报考一门,在你的心里,你就不可能全然不在意.就算到时确实心有余力不足而导致缺考,也不外损失几十元考费罢了,但如果能顺利通过,那份宽心的收获,则又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上述建议,以专业满考为例,其它情况,读者可结合自身实际,另行斟酌调整,合理编排,制订出一个更高效的学,考方案来.编排过程中,注意综合考虑5方面因素:①专业开考计划,②各门课程的知识容量和实际学习难度,③各门课程相对自身的学习难度,④各个考试,考核项目的申考时间,⑤各种成绩单,合格证以及自考书的领取时间对于其它相关申考项目的影响等.

以下,笔者以自己的整个学,考实际历程为例,为广大读者分析说明如下:

报考年月考,办项目完成项目2003·04①美学原理②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③中国古代文学史(一)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⑤申请英语(二)免考②③④⑤2003·10①外国文学史②唐宋名家词导读③中国古代文学史(二)④语言学概论①②④2004·01①思想概论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③古代汉语①③2004·03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参加广东省学士学位英语考试2004·04①美学原理②民间文学概论③中国现代文学史①②③2004·05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毕业论文写作(通过课程要求至少7门以上)2004·06①广东省学士学位英语考试①(9月份领取合格证书)2004·07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①2004·10①完成毕业论文写作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①(12月份领取毕业论文成绩单),②2004·12①网上毕业预核,②向当地自考办申请毕业手续①(05年3月领取书)2005·07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学士学位及参加专业主干课程考试2005·11①参加主考学校专业主干课程考试辅导班②专业主干课程考试:古代汉语(上,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现代文学作品选①②上述表格中:①蓝色标记的是报考后实际缺考的科目,②红色标记的是第一次报考后没有顺利通过的科目.

对于该学制方案,由于是在一开始几乎完全没有什么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的,因此,就最终的结果论,笔者不甚满意,甚至可说是颇感遗憾.如果可以选择重新来过的话,笔者会将上述表格中的所有笔试课程全部提前到上半年完成,从而在下半年7,8月份之前就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学士学位的申请条件了(毕业论文成绩虽然必须到12月份才能得知,但自我评估基本心中有数).这样,如果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学士学位能够获批的话,下半年就可以直接参加学士学位主干课程考试,一次性完成自考书和学位证书的所有考,办项目,足以节省整整一年学位课程考的等待时间!这种想法当然未尝不是太过理想化了一些,但如果主考学校的学位申考可以如毕业论文或毕业申请一样一年两次,或如全日制普通高校教育一样允许自考生书与学位证书同步化获取的话,那么,对于学制的有效压缩,显然是大有裨益的得力举措.因为,相对于每年下半年12月份毕业的自考生来讲,整整一年的学位申考时间等待,也实在是太漫长了些!以下,是笔者理想的调整方案,读者不妨以为参考.其中:①经过调整的报考课程以绿色标出,②课程《英语(二)》笔者是凭大学英语6级证书申请免考,对于不能免考的学友,不妨考虑选择在4月份报考(下页表格中以方框底纹标出).因为该时间段接近学位英语考,同时准备,资源共享,效益更高,如果不能通过,7月份小考又可很快再来,间隔时间短,遗忘返生率底,比较有利.③学士学位的申请及学位主干课程考试的理想化时间以红色标出,因未经实践,故未知主考学校是否有可能同意,此申明.

报考年月笔者心许的最佳考,办方案2003·04①美学原理②民间文学概论③中国古代文学史(一)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⑤申请英语(二)免考】2003·10①外国文学史②唐宋名家词导读③中国古代文学史(二)④语言学概论2004·01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②古代汉语2004·03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参加广东省学士学位英语考试2004·04①思想概论②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③中国现代文学史④英语(二)2004·05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毕业论文写作(通过课程要求至少7门以上)2004·06①参加广东省学士学位英语考试2004·07向主考学校书面申请学士学位及参加专业主干课程考试2004·10①完成毕业论文写作2004·11①参加主考学校专业主干课程考试辅导班②专业主干课程考试:古代汉语(上,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现代文学作品选2004·12①网上毕业预核,②向当地自考办申请毕业手续2005·03①获取全国自考书,②获取主考学校学士学位证书注重应试方略,保持良好心态

考场如战场,讲究实力,注重策略,方能取胜.科学合理的学制方案,本身就是正确应试方略的一个总前提.在该大方向下,具体到各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上来,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几大基本原则,务必明确如下(注:以下有关具体讨论不含课程《英语(二)》):

其一,保持健康良好的学习,应试心态.参加自考者,多半是利用业余自学,难免常常面临学习时间紧,考试压力大等问题.但,越是困难,越是要学会不轻易放弃——无论是在临考前,还是在考场上.不要给自己制造任何逃脱或堕落的理由.相反,要在内心多给自己一份默默的鼓励:"我一定要把这门课攻下来!我一定要顺利通过!一定!"自信是力量的源泉.相信自己,激励自我,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其二,切实理顺各门课程的知识要领和学习线索.在笔者看来,这一点,是学,考成功的最重要保证.以本专业各门课程论,不论是政哲类,还是文史类,语言类,都比较偏重理论性和总导性,带有学科入门的意味,提供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基础最通用的知识和理论平台.因此,作为本专业的自学自考者,我们同样应该顺应此特点,将每门课程大大小小的各个知识点,纳入到以史带论,以线带点的轨道上来,并予以扎扎实实地掌握和运用.如此,不管考试的题目怎样变化,作为应考者,心中自然有数:万变不离其宗.临卷作答,也就能够镇定自若了.

其三,有目的,有选择地以练测学,以测备考.学习考试,离不开辅材练习.但习题这东西,不可不作,却也千万不能盲目搞题海战术.不必相信市面各种各样的所谓模拟试题,要做,就一定要做历届真题——以命题的质量而言,全国自考统一命题考卷所呈现出来的全面性,严谨性,灵活性,合理性,适用性以及新颖性等,都是其它任何教辅材习题或模拟试卷所不能比拟的,它所能带给人的思考和启益,是和自学教材一样相辅相成的.这不是什么广告词,而是笔者的切身体会.因此,笔者强调,任何一门课程的备考,你可以没有时间做任何习题参考,但至少一定要做一两套真题,并且,通过对真题的自我模拟测试及其标准参的学习汲收,深入了解以下几大方面的内容:

1,考试题型.本专业自考各门课程的考试命题,基本已形成标准化形式,一般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客观选择题,分单项,多项选择,多采用标准化答题卡,第二大部分是主观笔答题,题型主要分名词解释,简答题,分析题,论述题,分析比较题等,采用笔答形式.从题型来看,各门课程大同小异.但正因同中有异,考试之前通过对真题的自我练习或模拟测试,熟悉应考科目卷面题型及其分数比例,不仅有利于复习备考,临场时也可以更加心中有数,镇定自如.

2,答题规范.熟识考试题型,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那些简单分类上.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应该认真研析一下相应标准参的答题规范:从形式到内容,到每一个答案要点的给分配额,并且,弄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以此教会自己辨识正确的答题方向,摸清评卷的给分尺度.免得到头来,实际考试时,辛辛苦苦写了一大堆,却不过只得了题目的几成分数.

3,考点分布.熟识考试题型的另一个根本目的,是辨析试卷的命题方向及考点分布.任何一门课程教材,各个章节之间,虽然是有机一体的,但其主次,轻重,难易之分,肯定有所不同.因此,从命题的角度来看,各种题型在章节间的分布比例,对各种考点的考查方向,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这本身就是建立在一门课程知识架构上的一种合理逻辑:掌握什么如何掌握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些都正是学科知识所要传授给读者的,自然,也就体现在卷面上了.并且,比教材和考试大纲本身更加形式分明,直截了当.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对自考真题的认真研练,是我们有效自学,自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4,命题特点.考点分布是试题对课程知识的考查点,面的分布情况,命题特点则是体现为对这些考查点,面的考查方式,以及考生正确应对这些考查方式所应持的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向(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类于作文题的命题立意和写作扣题).就论述题而言,答案再详实再完美,如果是离题的,那结果也必将是毫无意义的.就选择题而言,某些知识点的考查在自考历届真题中一再出现,但几乎年年改换角度,十分灵活多变.从命题者的角度来讲,显而易见,这就是要求考生必须真正理解,掌握课程知识,面对不同的提问角度,能够处变不乱,万变不离其宗地选出正确的答案来,从自考者的角度来讲,通过对历届真题的自我模拟测试,了解和体味命题方面的种种特点,对于增强实际的应考能力,无疑是必不可少的实战磨炼.

5,临考状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套好的试题,绝对是学习效果的有效测试仪,准确率不会低于70%.通过考前历届真题的自我实练,基本可以检验出自己的课程学习情况以及应考实力.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方面的强化工作.

其四,合理控制卷面两大部分的正常得分比例.上述考前的种种准备,无非都是为了确保考场上的正常发挥.实际到临场作答,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的意见是:

1,第一大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得分题,务必保持高于80%的答对率,为你的合格成绩奠定半壁江山.为什么因为这部分主要考查识记,理解知识点,难度较低,特点突出:覆盖面大,是对课材基本知识的一个总体性摸查,题目非大即小,非常即偏——不是该门课程非知非记不可的原则性思想或理论,就是多为细节性东西,不是该门课程可以很快作出判断的寻常基础知识,就是多少带一点刁钻的意外之题,得失态势基本非常明朗.加上又是标准化题型,答案现成,结果客观,只需作出选择判断就可以了,即使某些题目实在没有把握,也还有20-25%左右的成功概率.因此,只要思想重视,并在平时和考前的学习,题训中有意识地加以强化控制,考试时细心应对,那么,此处争取高分应该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反过来,也可以说,无论是平时的模拟测试,还是实际的考场作答,如果无法基本达到这个标准,则说明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肯定存在问题,必须重新加以好好学习.切记:任何轻视,忽视第一大部分试题而试图去狠命大背笔答题的思想或做法,万万不可取.想想,如果此处只拿到十几二十分,后面的卷子,该怎么作答非得有80%以上的胜算不可!但对于主观题而言,谈何容易给分的尺度根本不掌握在你的手里!

2,第二大部分主要考查名词概念,简单应用,综合分析知识点,所占分数比重很大,是每门课程测试的重心.考试时,不要慌于下笔,利用开考前检查试卷页数是否完整的机会,先顺便扫描一下所有题目,稍作思考,迅速在脑海里对考题所涵盖的知识点作出定位,形成一个大概的答案轮廓.正式作答前,最好先在草稿纸上将答案的要点罗列一下,检查是否有漏(注意:题目的给分标准都是按照答案要点分配的),最后才根据题目的类型,通过相应的或简约,或详述的行文给予作答.

3,不管是第一大部分,还是第二大部分,内心对卷面得分的控制保持一个总的原则态度:容易的或自己熟识的题目,志在必得,确保无误,偏难的或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尽量按照所能想到的要点分别给予逻辑判断或罗列解答,以争取最后得分,至于偶尔不幸碰上的高难度或牛角尖题目,那也不要紧:一来这种题目所占比重不会大到让你一旦失误就可能导致不及格的地步,二来有幸见识这种题目,对自己的临场发挥绝对是一种带刺激性的考验,尽可以放开来作答,不亦乐乎输了,知道自己读书还欠缺在哪里,丢了分没什么好怨,心服口服.赢了,可以得意自己的精彩,更添一份考试的自信.尽心尽力,不轻易放弃,也不必奢求标准,完美,这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考场心态.

4,考试的答题顺序,各人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或习惯,不便强求.但依笔者建议,最好还是先完成第一大部分的题目,并彻底检查一遍:从标准答题卡上的各项填写(包括姓名,专业,科目,试室,座位,准考证号等)到题目答案,确认无误之后,才开始第二大部分卷子的作答.时间分配上,就实际经验而言,第一大部分的全部工作基本应该控制在30-40分钟内保质保量完成,余下足够的时间进行笔答题的思考,作答和检查.

坚定信念勤思苦学不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自考的辛苦砥砺,是不言自喻的.你既可以在每一个寒冷的冬夜忍受书桌前的漫漫煎熬,僵冻得只剩下大脑和思维是活跃炽热的,也可以抱着一席厚软的毛毯蜷缩在沙发上,轻轻松松地在电视机前将一个晚上耗掉,你既可以在一年之中看似毫无特别的某些月份的某个星期六,日,不声不响地顺利通过几门考试,也可能因为应付不及的沮丧或信心不足的怯意而自动放弃考场机会,你既可以在自我的高压计划下自制到只能用走在路上的片刻闲余来哼歌放松,却依然坚定乐观地告诫自己:"不要紧,很快就会熬过去了",也可以因为一念之差,任凭搁浅的学舟越荒越废,距离胜利的彼岸更加遥遥无期.这一切,都只是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绝对不会有任何老师来过问或督责你,也不会有大学校园里期末考前图书馆或教学楼里满是黑压压的复习人群的那种紧张和严肃气氛来压迫或警醒你,更不会有每年新生入学老生离去的一份欢欣感慨来鼓舞或催促你,有的,只是日子的一天天流逝,考期的一天天临近,和,你内心对自我承诺的敷衍或努力.但其间的结果差距,却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对于每一位自考者来说,坚定不懈的意志和自我不辍的信念,较之其它任何方面都显得更为重要.这,或许也正是每一位自考毕业者最终成就的最值得骄傲的人生经历和明证罢!

除刻苦精神外,勤于思考同样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此语的确不愧是人生和治学的不二教条,对于自学自考者,尤需谨记.不管是学习课本教材,还是参阅辅导读物,或是模拟测试历届真题,都不妨多留一个心眼:提纲挈领的意识非常重要.汉语言文学作为文科专业,在一般人的潜意识里,往往会以为无非死记硬背,但从个人体会来讲,笔者以为,如果识记没有以正确的理解为基础,同时辅以整体的全局观为背景,那么,想要顺利高效地通过各门课程考试,除非实在是记忆强手,否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以如此多的知识点和考点,当然很容易迷失方向,乱成一团.正因如此,笔者才特意将每门课程学习中自我归纳的知识要领,学习线索,整理为【概论】栏目,【笔记】栏目是各门课程学,考过程中的自学笔记,是笔者在理顺中心线索的基础上,综合参照指定教材,考试大纲,历届真题以及其它一些辅导资料,涵盖各个知识点和考点,以点线结合的思路方法整理编写而成,为笔者复习和备考的最重要参考依据,针对前述考前习题测练的种种建议,笔者将各门课程考试的历届真题及答案,整理为【附录】栏目,将自己在各门课程考前的准备功夫和试后的一些实战心得经验,整理为【应试】栏目.这四大栏目,其实就是应试方略的具体体现,亦可算是本文乏味抽象理论外的一个个实例罢.对于这四大栏目的详细介绍,请见本文下篇【概论】《自学·自思·自考(下)》的进一步阐述.至于各栏目的具体内容,请详见栏目本身.才疏识浅,贻笑大方,惟于心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己推人,薄尽绵力.亟愿能与广大学友读者互榷共进之外,更希望能够籍此,使更多智识者关爱自考,推进自考,成就中国自我教育制度硕果累累的明天.

《汉语言文学专业(C050105)自学考试参考文丛》【概论】自考365.COM

4第一册自考指南

《汉语言文学专业(C050105)自学考试参考文丛》【概论】自考365.COM

1第一册自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