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628 浏览:47421

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班专题报告撰写与格式

一,论文封面颜色:历史学系–云石纹纸,140磅,色号DT-301(米),同系所应求一致,编排采横式.专题报告完成审查後需缴交2份与PDF,Word电子档各一份至系办留存.

二,纸本印刷格式:典藏学位论文纸本印刷格式须符合下列格式:

装订线在左边,封面加胶膜或精装.

本文各部份(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需采双面印刷,其他部份采单面印刷.

各部份的第一页,应置於论文全开的右半边(即奇数页)

三,字型格式:建议以MS-WORD制作(*.doc),选用下列字型转换成*.pdf:

英文字型:TimesNewRoman,Arial,ArialBlack,ArialNarrow,BookmanOldStyle,ComicSansMs,CourierNew.

中文字型:标楷体,细明体,新细明体.

数字字型:TimesNewRoman

特殊符号:插入时,字型选用Symbol.

四,图档格式:图档格式使用下列之一插入:

(1)*.bmp(2)*.jpg(3)*.gif(4)*.tiff

五,校徽格式:须使用本论文系统下载的图徽(约6cmx6cm):

置於封面与首页,校徽下缘位於撰稿人(研究生)上方0.5公分空白处.

不可遮字.校徽可配合版面缩小,但不得小於原尺寸50%.

六,论文转档总检视:转换成PDF档後,需检视字形,符号,图,表有否错误,遗漏.

七,标题页:请参考(范例),版面设定的边界上下左右各3cm,格式段落的前後段距离0列,须取消格式段落的「文件隔线被设定」:

空2列,14号,单行间距.

校系所名称:标楷体,24号,1.5倍行高.

学位论文别:标楷体,24号,1.5倍行高.

指导教授:标楷体,22号,单行间距.

空2列,14号,单行间距.

论文中文标题:标楷体,24号,粗体,单行间距.

论文英文标题:TimesNewRoman,14号,粗斜体,单行间距.

空12~17列,14号,单行间距.校徽置此.

撰稿人:标楷体,22号,单行间距.

空2列,14号,单行间距.

论文通过时间:中华民国年,月,标楷体,22号,单行间距.(本页最下,最後一列)

八,如何使用论文格式范本首先将此「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格式范本」格式档存放在ProgramFiles/MicrosoftOffice/Templates资料夹里.开新Word档案,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班专题论文格式范例」,或开启一篇已经打好的Word档或纯文字档.从「格式」选单,选取「样式库」.随即有对话框出现,请在对话框左侧范本栏位中,选取「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班专题论文格式范例」,按确定之後,即完成论文范本格式选定.如此在Word工具列左方的样式清单下拉方块中,就会出现论文范本中设定好的所有样式名称:各级标题,中文内容等等(如图).

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

专题报告

指导教授:○○○博士

新竹北门大街与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

学士生:彭玉萍撰

中华民国九十八年七月 新竹北门大街与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

彭玉萍**

一,前言

台湾文史研究专家庄永明曾说:「老街的历史,是台湾的记忆,也是台湾的历史.保留一条古老街道,为台湾留住历史.」老街和地方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现在老街快速消失,再加上熟知地方历史的耆老快速凋零,老街的历史研究遇到很大的阻碍.因此笔者想试从出生地新竹着手,企图探究新竹最早发展成商业区的北门大街发展和竹堑地区的连结,从北门大街最早发展成竹堑的商业区做背景探讨,其兴衰发展对於竹堑的影响.

新竹最早名竹堑,是原住民道卡斯族竹堑社的居住地,因而以此为名.竹堑实为北台湾设治最早的地区,在康熙廿三年(1684)隶属诸罗县,期间有泉州同安县人王世杰率亲族来竹堑开垦,雍正元年(1723)设淡水厅,虽以竹堑为厅治之地,但当时竹堑番多而民少,淡水厅署仍设在半线(今彰化),雍正九年(1731年)设竹堑巡检署,淡水同知徐治民环植刺竹为城,周长四百四十余丈,辟东,西,南,北四门建城楼,这是竹堑建城之始.清领时期竹堑城由竹子城,逐渐演变为土城到石砖城,土地利用型态呈现有规则的变化.市街的土地利用型态:以衙署为中心,相比邻的是城隍庙,东门有着最早的福德祠-东瀛福地,西部是潜园和妈祖庙所在地,北部为北郭园及堑郊分布的商业区,南部则是北路右营与文庙,书院分布的军事,文教区,其影响因子与土地所属型态,交通位置有关.(图一)

清乾隆年间,竹堑的四个城门都开始出现街肆,其中北门街由於是从竹堑港(今竹北市新港村,今称为旧港)登陆,直通市街中心与向外沟通大湖口和艋舺的必经之道,所以发展成街肆.往来於此地经商的郊商在城外兴建长和宫,祭祀妈祖以护佑航运平安,城外也分化出水田街.以衙署为中心,向外分化出许多条街道,其中以北门大街到衙署一段最为热闹,一直是堑郊和地方士绅聚集之地.所以,北门大街的发展与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商业繁盛一直北门大街的特色,郊商透过旧港和大陆之间的贸易,显示北门商务的兴衰历程.竹堑的行郊在清道光时期组成「金长和」,其中成员多是在地竹堑的商人,堑郊所凝聚出来的商业力量和北门地区地方士绅在竹堑地区活动,不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道光七年(1827)竹堑筑石砖城与四座城楼,也是北门街的士绅郑用锡等人向官府奏请,并且号招北门的绅商和郊商集资兴建,官府出资甚少.

从竹堑与外部连结来看,都反映出竹堑已经是一个地区性的市场圈,一方面从属於淡水区域性的市场圈,透过淡水港与艋舺作岛内的集散和转口商品贸易,另一方面,又和对岸大陆有着依存关系,在地理交通上以竹堑港和对岸对航往来,竹堑港距福州150哩,如果海上风候顺利,早期吨位较小的戎克船,帆船可在一昼夜到达目的地.在竹堑港上岸的货物,以北门大街为集散地,经由水运和陆运分散各地.竹堑港与大陆间的贸易,带动了整个北门甚至是竹堑地区的发展,所以两者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旧港仅仅只是一个吞吐口地区性的市场圈,在开港之後并未受到质变,依旧是维持着传统地域经济的型态,没有洋行进驻,郊商依旧游刃有余活跃在两岸贸易.

本文想探讨北门大街发展的兴与衰对竹堑地区的影响,并探究其兴衰背景及原因,当旧港吞吐功能降低,是否对北门大街的商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再则是探讨北门领导阶级,清代沈葆桢尝言:「淡兰文风为全台之冠.」这正是竹堑北门领导士绅的写照,过去学者研究多常以清代竹堑地区的郑,林两大家族为主,但在日治时期,新式教育的实施,总督府对郑,林家族的打压,新领导阶级的抬头,原本旧有的士绅,郊商领导阶级影响力的变化,及其转变对竹堑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本文想探讨的目标.

图1淡水厅城池图

资料来源:郑用锡,《淡水厅志稿》,卷一,页14-15.

以往对於竹堑的研究,在商业方面大都是集中在清代行郊与郊商网络的探讨,北门大街商业发展对竹堑的影响则较少提及.大致上竹堑商业议题研究多集中在堑郊及其活动网络,如林玉茹针对竹堑地区的郊商发表两篇论文:〈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清代地区的商人团体-类型,成员及功能的探讨〉,还有卓克华《清代台湾行郊研究》一书中有以堑郊作个案研究.另外对於北门大街直接研究有张德南《北门大街》一书,但其中在探讨北门街兴衰的原因,提出两大原因:旧港的淤积和日治的市区改正,把原因过多集中在两者身上,并未太多去探讨其他的原因.对於清代领导阶级,如士绅和郊商对竹堑地区的影响并未有所着墨,此书多着重在北门大街的生活史方面,和整个竹堑并没有太大的联结,是其遗憾之处.在此笔者想以北门大街的兴衰发展和竹堑作连结,以期能将北门老街的历史形象更全面呈现.

二,北门大街的形成与发展

雍正十一年(1733),同知徐治民兴建竹堑城,以北鼓楼北端为北门,这是「北门」出现之始.商业区形成的原因,泰半与信仰中心的寺庙或是城内对外联络的交通要道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北门大街就是因为占有这样的地利交通之便而发展.一方面是北门外的长和宫与城内的城隍庙的修建成为宗教信仰的中心,累积了相当数量的人口定居与兴盛的市集交易进行,是城内与城外居民入城的要道,另一方面是旧港登陆,直通市街中心与向外沟通大湖口和艋舺的必经之道,所以发展成街肆.北鼓楼和北门中间的街肆,通称为北门街.在淡水厅志中,北门街范围是包括以前的鼓楼内街,米市街,北门大街(图二),也就是今日北门街54号前至北大路的街段.在北门街往来的郊商,摊贩,挑夫和船家无数,从市街中心的衙署到北门大街这段是最为热闹繁荣.

「北门大街」在清代是竹堑通往艋舺官道的一部份,也是城内通往西北面各村落的必经之路.乾隆年间竹堑户口日增,渐成为市街的规模,城隍庙,长和宫(外妈祖庙)修建後,泉州人聚集日多,开设店舖日增,到了清朝後期,发展更快,可以根据光绪二十年(1894)城内户数和人丁数的纪录(表一),可知北门大街是当时竹堑发展最快速.

表1光绪二十年竹堑北门街区户口统计表

区位街庄户数丁口数竹堑石城内东门街2691973西门街1941526南门街1721498北门街5244008合计11599005石城外土城内西门口庄220691南门口庄84481菜堂前庄89512外莿子脚庄1788巡司埔庄85510圆庄30178仑子庄153809水田庄2801649祖厝口庄18105合计9765023资料来源: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采访册》卷二〈庄社〉(台湾文献丛刊第145种,1894年),页68-69.

图2竹堑城内土地利用图

资料来源:李正萍,《从竹堑到新竹:一个行政,军事,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页23.

影响北门大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竹堑港(旧港)的兴衰.北门大街和竹堑对於竹堑有很高程度的依存.戴宝村教授在〈近代台湾港口市镇之发展与变迁〉一文中,就有提及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早期台湾和大陆的人口,物资的交流,沿岸市镇兴起,1860年港通商是酝酿转变期,而日治殖民时期是决定期,西海岸的旧港口渐渐没落,而新港埠的基隆和高雄崛起,而在此背景下竹堑港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清代台湾物资运送以海运及河运为重,光绪十二年(1886),台湾实行厘金制,竹堑港则是属於不需要缴纳厘金的口岸,吸引大陆贸易船之前来,随着竹堑地区的发展与堑港开放,北门大街因有郊商,成为两岸贸易的集散地.物资从旧港(竹堑港)上岸,运送到北门大街来贩售,而稻米也从堑港出口到大陆.日治时期为断绝台湾和中国的关系,加强台湾和日本本土连结性,将中国视为外国,进口税由5%提高到15%中国输入品受到很大冲击,并规定台人只准经由条约港(基隆,淡水,打狗)出入和中国做生意,後来考虑向来和大陆福建沿岸往来密切,人民日常用品取自对岸,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将再制定「特别输出入港」开放旧港等八个港口,限制台湾住民的船舶和货物出入,後新竹拓殖轨道会社经营的轻便铁道旧港线,在北门设有起始站,大陆货物从旧港上岸,经由轻便车道到北门城外的长和宫,再由此转运至城内其他地方,使得北门大街至城隍庙一带的商业区维持原有的繁华景象.

但後来头前溪泥沙淤积,属於河口型的旧港船舶进出受阻,政府和民间集资疏濬无效,再加上日本殖民政府积极建筑高雄港和基隆港,配合纵贯铁路,岛内外的输出与输入的货物渐渐集中在南,北两港,其余各港整个贸易量与港口机能大幅降低,旧港也不例外,当时《汉文台湾新报》对此谈及:

新竹竹北一堡旧港湾,迩来泉厦福三处土货,来台短销.现惟有惠安县属头北支那形小船数艘,配运苎布及粗品磁器来竹而已.以目下论,新竹旧港湾仅支那船二艘,垵边船五艘,可云洽谈之极也.

最後,港口状况持续无法改善,在昭和七年(1932)废港,战後港口转移到南寮.

影响北门大街发展的另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日治时期的都市计划,北门街前後有两大寺庙—城内城隍庙和长和宫,形成人潮汇集的祭祀圈.北门街的繁盛始於清朝,但在明治38年(1905年),统治者发布「新竹街市区改正计画图」,实行棋盘式的市区改正,刻意打压台人,北门和西门是最多台人聚集之地都被道路贯穿,西门豪绅林占梅的潜园被今中山路贯穿,北门士绅郑用锡的北郭园的园第大部分被拆除,雇工拆除家屋造成工人供不应求,工人薪资有哄抬的状况出现,施工本质低落等情况出现,对於此情况当时《汉文台湾新报》有大幅论述出现:

新竹城内因市区改正,期限已迫.近日各处家屋,凡有在改正区内者,皆雇工折毁.为此改正之原因,遂生出种种之结果.兹特详细说明於左:

折完之部分东门自迎曦门内,直透马玉华之家屋,黄炎之保正事务所,各折去大半.而张谦六茂才所有砖屋一座,在东门堡颇称宏敞坚壮,亦全部折毁,片瓦无存.

南门则自关帝庙后街,新原泰生堂,直透至新竹医院边,穿过吴成之大瓦屋.左畔如关帝庙同列之店屋,各损去其半.右畔从何厝埕左邻起,与谢介石同列之家屋,亦各损去其半.但此左右折完之家屋,皆已修缮完全,整列可观.先现出新市街之而目焉,偶在邮便局口,迎眸而视,则南屏秋色,环翠送青,历历在目,不似去年秋景,仅见墙头数点山耳.

现折之部分西门如江茂松之家屋,直透苏商岩木材制造所,衙门口如古川辩护事务室,直透陈泉源,外十余家,太爷街如周清泉周茶茂同列之家屋,直透锦华斋,此锦华斋左至城隍庙壁,右至北皷楼,一列店屋各损其半.又北皷楼边,自永昌药店起,同列之杂货商店,亦皆损去其半.

北门则自北皷楼外,魏经邦同列之磁器商,至锺青之街长事务所,或损去丈余,或损去数尺,而李雪樵保正事务所亦在其列,独无损焉,盖因其屋本有稍凹故也.魏经邦对面,如利源商行,同列有名之振荣,恒吉,集源,陵茂,直至兴隆药局口,虽有折毁,然不过去其凉庭,尚不至损及屋身.北门外左畔如叶文晖之住宅,右畔如近北郭园一列之商店,转至郑子和,直透郑老江之新宅,或全毁,或半毁,或损伤数尺.若对面之春官,进士第,郑氏家庙,水田福德祠,则无甚损焉.然所损者皆属古屋,惟老江一宅,乃去冬所新建者,殊极华丽,门墙上概以石灰,堆成花鸟人物,珍奇骇目,所费不些,乃入此室处不及数月,而一旦更将其局面毁折无余,殊为可惜.老江拟将全屋移入丈余,出壹千贰百五拾圆银,委人包辨云.工人欠乏近日各处土木大兴,所有城内外之木工土工大有应接不暇之势,或一人而包辨数处,东作西延,一经雇主迫促,则召集庄民,稍知一二者而卤莽以从事焉.间亦有从红毛港中港等处雇来,故工资遂因之腾贵,如平时大工五角银,今则升至六七角.小工平时贰角半银,今则须参角余云.

道途险恶折屋既多,处处皆破瓦残砖塞满道路,而败墙坏壁摧倒後堆积盈途,更有如冈如陵之势,偶然触目,直与大火後之场所无异.加以近日雨师税驾,泞泥滑滑,稍一失足难免辱及泥涂,夜行者咸有戒心,故多携杖点灯,徐徐步履,目下市民甚望筑路之工事,从速着手,以便往来云.

日人在东门刻意扶植另一个新兴的商业区,东门兴建了新竹街消费场,大正年间更增设菜市场,带动了东门地区的商机,到了日治晚期甚至出现凌驾北门的趋势.(图三)竹堑通商以来,米一直是出口的大宗,北门大街与周围的腹地有着很高度的依存关系,附近二十八庄都是北门大街的腹地,这些庄民在此写卖,或甚至更多时候是自己就作为劳力商品,担任苦力,挑夫或是扛轿夫,但随着日本南进政策逐步明显,在昭和十二年(1937)选择在北门外的西北厢规划为海军航空队的用地,机场被规划辟建,整个西北厢原是「新竹米仓」的农耕区消失,大批聚落被迁徙,北门大街原来依存的腹地范围也相当的缩小,失去原本所能吸纳的人力和物资,商业机能的优势不再.北门大街虽有城隍庙与长和宫所汇集的人潮,但因机场的辟建,中正路及火车站的相继开通,商业活动逐渐被东门区所超越.行政中心汇集於东门以及日人集中於东区,使东区的经济活动超越北门.不过大抵上台籍人士的消费仍以北门为主.

战後初期,北门仍延续传统商业的经营型态,也反映移民社会型态.例如佛具店,棺木店,陶瓷器店等.随着经济交通重心的移转,今天的北门街不复当年盛况.

图3新竹市商店街分布图(1938年)

资料来源:新竹市役所编,新竹市商工人名录,1938年.

三,从北门大街看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

北门大街早期经营的多是和当地息息相关的饮食,还有从竹堑港上岸进口对岸的衣服,日常必需品,其中出口主要是以米为最大宗,除米之外,经济作物还有糖,樟脑,蓝靛,茶等.北门大街自竹堑建城以来,因为其所处的地利之便,而发展为竹堑第一个商业区,一是位於城厢村民进城的主要路线,二是位於与竹堑港(旧港)连络往来的要道,在清代台湾与大陆的区域分工的贸易中,竹堑以竹堑港作为货物进出的门户,成为农,林产品与手工艺产品的集散中心,北门聚集大批的郊商,在此进行批发或零售的商业贸易.郊商之中规模大的可以自己拥有船只和对岸进行贸易,称之为船头行,如北门大街的金德美即是一例,但是这只是少数,一般而言,竹堑的郊行多属於规模较小,无法像鹿港等地,批发和零售能高度分层分化,通常兼营多角的贸易,接受委托贩卖商品,或是代为收购土产赚取佣金,这些商人因为其财力不足,还有其组织和活动网络能区於绅商之下,对於社会参与力较为冷淡,其中郊商会将一些资本转移,培植自身的实力,如将资本在土地的投资,或是透过科举取得功名,晋身为官僚阶级,对於此种商人士绅化的身份转移,对於经商有很大的助益,或和其他士绅阶级进行联姻,以巩固自身的地位背景.许多士绅或是豪绅也聚集北门大街,凭着自身的财富与社会地位,热心的参与城市建设,领导地方民众建造文庙,石城,亦热心参与地方公益,如造桥,设渡,捐修祠庙,义仓等,其中有政府劝进的推力,还有争取民政和政府支持,塑造良好形象的用意.如竹堑城工是郑用锡,林绍贤,林国华等士绅家族所发起,而竣工後的修缮管理费用也落在士绅阶级的身上,在《新竹县采访册》中提及:

即於是年九月委派巡检易金杓,清查旧北门,新北门,旧西门堆房基址,即以城工余款建造瓦店七座,计十一间,年收店租银计二百四十八圆,佥举殷商郑恒利,林祥麟,郑琛,曾益吉,吴振利,吴金吉,罗德春,周福泰等八户轮年经理生息,已备岁修城垣之费.同治十年,但水同知陈培桂改谕郑恒利,林恒茂,郑恒升,李陵茂,翁贞记,吴万吉等六户轮年经理.

竹堑城工修缮後剩余的经费购地盖房舍出租,由殷商郑恒利,林祥麟等八户轮流管理,到同治十年改由郑恒利,林恒茂等六户轮流管理,此十三户殷商就有十户是居住在北门街或是其附近,如表二:

表2清代竹堑城已知郊商资料表(节录)

店号店舖或居所创始人出身行业郑恒利水田街郑国唐()商人郊商曾益吉後车路街()-曾金熔(职员-异途出身)-吴振利北门大街吴嗣超(朝珪)商人郊商吴金吉水田庄吴光锐商人,地主郊商罗德春水田街罗正春()--林恒茂衙门口街林绍贤经营盐馆盐,米,樟脑郑恒升李陵茂北门街两座李锡金在商家佣人郊商:米翁贞记水田街翁敏商人子林英,林煌经营脑栈,盐业吴万吉水田街郑国唐商人郊商资料来源:林玉茹,《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3月),页249-281.

可见当时在对地方控制力薄弱的状况下,全都是仰赖这些殷商,士绅阶级的财力与社会地位,虽说这也是基於自身的利益,但可以从中发现北门大街的商业力雄厚,孕育出很多殷商或是绅商,他们除了面对面影响生活周遭的人与社会外,他们也透过他们的关系网络,在土地上,财力上,政治力上的优势,达到对整个地域社会的影响与支配.而在日治时期总督府对士绅采取拢络的态度,北门的一些士绅对统治者采取若即若离的态度,虽接下保正,庄长等尚属基层行政的任职,但对於北门的地方事务却仍旧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新式教育的注入,医生,教师等新兴精英份子出现,成为北门的新领导阶层,北门大街在这新旧领导阶层的关系网络下,与竹堑的演变是有不可分割的影响.

但在日治时期,日本统治者在政策上刻意打压台人,台人聚集最多的北门大街在市区改正下,统治者扶植东门的政策下,东门地区到车站逐渐取代北门大街成为市中心,重要的交通地带.日本统治下北门大街的领导阶层出现新的转变,日治初期总督府士绅,富豪地方有力之士采取拢络的态度,利用其担任顾问性质的参事或市街庄区长等基层行政官吏,同时给予若干的公营事业权做为酬劳犒赏,如樟脑制造权,盐,菸草或是批发权,这些士绅和富豪藉着和总督府靠拢巩固自身的经济或是社会地位,成为「特种台湾人」,但相反的也是在统治者和人民之间担任一种调解润滑的角色,在社会公共事务有很大的参与度,在《汉文台湾新报》中提及郑神宝获选为北门外第十保保正一事:

新竹北门外第十保保正近因郑实辞职,郑实多年,无纨袴气,利人方便,保内人民皆潽之.新行厅敬务课乃於月之廿四及廿五两日,召集水田街人民三百余户,到郑氏家庙选举.郑神宝得百五十余票,郑杞生得六十余票,郑立臣得十一票.佐用警部补报告警务课,遂以郑神宝接充,所有召募隘勇军夫事件自月之二十六日起,归郑神宝承办.保内人民深望神宝之利人方便也.

郑神宝是郑如兰的次子,郑家於嘉庆十年(1805年)後定居在北门外,在郑用锡,郑用监这一辈崛起,在科举和经商的进程成为新竹地方的领导阶层,日治时期也是总督府极力拢络的对象,在表三北门地区新旧社会领导阶层的关系途中可以看出端倪:

表3北门地区新旧领导阶层关系表

居住地北门外北门外北门外北门姓名郑如兰郑拱辰郑神宝陈信斋学,经历贡生,参事如兰长子.汉学,参事,州协,府评议会员如兰次子.有田园数千亩,保正,保正联合会长,州协,府评议会员生员,保正局副长,街长,区长,街协後代姓名郑肇基郑大明陈和安学,经历拱辰长子.

汉学.

州拹,华南银行监察人,实业家神宝次子.

同治社大学经济科.

信用组合监事,保甲联合会长,商工协会理事,市会议员信斋长子.

台医专.

开业医後代姓名郑鸿源郑薇郎学,经历肇基长子.

东大法科.州会议员,保甲协会副会长,实业家肇基次子.

慈惠医大.

医师资料来源: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页167-172.张德南,《北门大街》,页179-191.

由此可以看出北门的士绅有一定的家族社会背景和经济地位,总督府当局对这些人的拢络态度,虽然不具政治实权,但对於地方事务却相当有影响力,其後代也跟随着同样的脚步,和统治者有着若即若离的合作关系.

总督府新式教育的注入,设置国语传习所,日本殖民下的妥协,有名望的大族会将自己的子弟送往台湾总督府医学校或日本学医,在北门大街出现新式医局,这也可从表二看出端倪,陈信斋和郑肇基之子都是学医出生.其中大正年间在北门开业的先後就有石安勉,郑国川,蔡星榖,林港岸,蔡心匏,蔡江河,魏清壬,李庆,何汉津,李呈奇等人,当时民间戏称「新竹的医生办桌会面,北门的先生就有半桌」.在《汉文台湾新报》提及陈玉麟和郑邦吉自医学院毕业,到北门大街开业的情形:

良医出现陈玉麟,彰化人,由医学校毕业.就职新竹医院勤务一年,於职分上应尽事宜,勉力宣勤.时间外遇有疾病人民躬亲视诊,起膏盲而救疾,苦者不可胜数,近日勤务期满.拟将遄返故山,俾得小住为佳,藉博父子家人团圆乐事,竹绅李文樵郑肇基等挽留再四,谆请在新竹北门街创开医业,陈君义不容辞,现已准备一切,定於四月间开业.行见良医出现,着手生春,实新竹人民之幸福也.

新竹北门後车路郑邦吉,四十年在台北医学校卒业,归於新竹北门大街,开设橘井医馆.开业以来诊疗人疾,觉有着手成春之妙,竹人信任者,自邑巨绅郑拱辰以下,若李雪樵等.恃为保养之长城,如神医效,信诸近者,徵诸远.竹城有谢介石者,负不羁之才,出为吉林将军顾问,闻邦吉之才,荐之满洲当道,聘为该处医学教员,兼医院治疗职任.其月薪金,每月约定二百圆,邦吉非必慕其势利,特以半生精力所殚在於医术,此而无所表见於世可乎.藉此亦可以显所长,拟即於再三礼拜间束装就道.竹邑多才,供为世用.若介石邦吉者,可谓後先辉映矣.

在日本统治下,政治和实业被日本人所把持一定的限额,新式的西医在北门地区成为新的领导阶层,旧的领导阶层势力不断减弱,日本殖民培植新的东门发展为商业区,造成有些原在北门经营的商家转移到东区,东门渐有凌驾於北门之姿.在台人聚集较多的北门大街,在兴盛时期北门的常民生活或是文化都是整个竹堑最进步的区域,这成为竹堑人民争相仿傚.

四,结论

述上所言,本文主要要探讨的是北门大街对整个竹堑地域社会的影响,企图以小区域去看整个大范围的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一词根据黄朝进的解释,它包含两层意义:第一,指的是一个实体的地域概念,如果落实在本研究主题上,指的是整个「竹堑」地区.第二,在分析方法上它指的是在实体范围中运作的社会纽带,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思想等层面交互作用的统合体,同一时期生活在竹堑与北门大街的人群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地域社会的空间范围是流动的,人的活动是变动的,即使是小区域人的活动仍然是会影响到整个大范围的地域社会.故本文主要以讨论人群间的活动为切入角度,针对关系网络较广的领导阶层进行研究,探讨北门大街对於竹堑地域社会的重要性.在由清代传统的士绅和郊商的领导阶层,到日治时期总督府拢络北门地区的士绅的过程中,可以得知在政权的移转的进程,北门大街的领导阶层和统治阶层的依附关系,两者的密切合作都显示北门大街不可忽视的地位,继起注入的新式教育,更是北门大街的传统领导阶层向医师,律师阶层新领导阶层变动的推手.北门大街从其地利与商业发展,继而到新,旧领导阶层势力的接替,对竹堑社会带有相当大的影响.

「北门老街」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深蕴历史风华,早期因为占有地利之便,以商业崛起,从晚清到日治末期,带动竹堑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竹堑有着相当密切的连结,但碍於目前老街快速没落,熟知老街历史的耆老凋零,老街研究有着难以突破的困境.「起厝动千工,拆厝一阵风.」要拆毁上百年的古蹟轻而易举,但是要保留这一份历史轨迹很难,目前台湾的史蹟保存大都是「点」的发展,很少是「面」的保存,期许能从老街保存的「线」开始做起,竹堑两百年前首先由北门大街开始发展的盛况,在两百年後今日的北门大街能因竹堑的发展而带动转行,冀盼能恢复以往的光采,从其中看竹堑的发展足迹.

参考书目

一,方志

不着撰人:《新竹县采访册》(1895)(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1710)(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0).

周锺瑄:《诸罗县志》(1719)(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62).

高拱乾:《台湾府志》(1696)(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蒋毓英:《台湾府志》(1685)(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连横:《台湾通史》(1920)(台中: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76.5).

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采访册》(1894)(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陈朝龙,郑鹏云:《新竹县制度考》(1894)(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刘良壁:《重修台湾府志》(1741)(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77.2).

郑用锡:《淡水厅志稿》(1834)(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8).

郑鹏云,曾逢辰:《新竹县志初稿》(1897)(南投:台湾省文献协会,1993).

二,专着

方豪:《六十至六十四自选待定稿》(台北︰编者自刊,1974.4).

王世庆:《清代台湾社会经济》(台北:联经,1994.8).

吴文星:《日据时期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台北:正中出版社,1992).

李亦园:《新竹市民宗教行为研究》(台中:台湾省政府民政厅,1987.7).

卓克华:《清代台湾的商战集团》(台北:台元出版社,1990.12).

林玉茹:《清代台湾港口的空间结构》(台北:知书房,1996.12).

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县文化局,2001).

张谷诚:《新竹丛志》(新竹:新竹丛志编辑委员会,1952.11).

张德南:《北门大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8).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台北:三民书局,1990.9).

黄朝进:《清代竹堑地区的家族与地域社会-以郑林两家为中心》(台北:国史馆,1995.6).

三,期刊论文

李正萍:《从竹堑到新竹:一个行政,军事,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台北:师大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6).

李维修:《日治时期新竹地区士绅的社会角色变迁(1895-1937)》(新竹:国立新竹教育大学硕士论文,2004).

卓克华:〈新竹行郊的初探〉:《台北文献》直字第63,64期合刊,1983.

卓克华:〈新竹堑郊金长和劄记三则〉:《台北文献》直字第74期,1985.

林玉茹:〈清代地区的商人团体-类型,成员及功能的探讨〉:《台湾史研究》:第五卷第一期:页47-89,1998年.

林玉茹:〈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

林玉茹:〈清代台湾港口的发展与等级的划分〉《台北文献》执字第63,64期合刊,1983.

林玉茹:〈清初与中叶台湾港口的互动与系统的形成:扩张期与稳定期(1683-1860)〉《台湾文献》:第四十六卷第一期,1995.3.

林玉茹:《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3).

施添福:〈清代竹堑地区的聚落发展和分布情形〉:收於陈秋坤,许雪姬主编《台湾历史上的土地问题》:(台北:中研院台湾史田野研究室,1992.2).

张德南,颜芳姿:〈重建中的北门大街生活史(1906-1912)〉:《竹堑文献》创刊号,1996.10.

陈国扬:《新竹竹堑汉人社会之发展》(台中:东海大学硕士论文,1995.6).

温振华:〈淡水开港与大稻珵中心的形成〉:《师大历史学报》:6期,1978.5.

蔡渊洯:〈清代台湾行郊的发展与地方权力结构的变迁〉:《师大历史学报》14期,1985.

蔡渊洯:〈清代台湾的望族-新竹北郭园郑家〉:《第三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会议纪录》:台北:国学文献馆,1987.

蔡渊洯:〈清代台湾社会领导阶级性质之转变〉:《史联杂志》3期:1983.

蔡渊洯:〈清代台湾社会领导阶级的组成〉:《史联杂志》2期,1983.

蔡渊洯:《清代台湾的社会领导阶层》(台北︰师大历史硕士论文,1980).

戴宝村:〈日据时代台湾港口市镇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献》40期,1989.

戴宝村:〈新竹建城之研究〉:《教学与研究》4期,1982.6.

戴宝村:《近代台湾港口市镇之发展-清末至日据时期》(台北:师大历史所博士论文,1988.6).

戴宝村:《清代淡水开港之研究》(台北:师大历史研究所专刊(1),1984.6).

四,报纸

〈新竹市区改正近况/折完之部分/现折之部分/工人欠乏/道途险恶〉:《汉文台湾新报》,1905年9月12日.

〈鹭江雁音-新竹旧港支那船之减少〉:《汉文台湾新报》,1905年10月22日.

〈新竹通讯-保正选举〉:《汉文台湾新报》,1911年9月28日.


〈新竹通信-良医出现〉:《汉文台湾新报》,1910年2月23日.

〈竹堑邮筒-医师应聘〉:《汉文台湾新报》,1908年1月25日.

*本文为97年度大专生国科会计画「新竹北门大街与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补助.(计画编号:97-2815-C-259-013-H).

**作者为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学生.

庄永明,《台北老街》(台北:时报文化,1991),页80.

戴宝村,〈新竹建城之研究〉,收录於《教学与研究》4期,1982.6,页30.

李正萍,《从竹堑到新竹:一个行政,军事,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1.6),页30.

卓克华,《清代台湾的商战集团》(台北:扬智出版,2007.2),页82.

戴宝村,〈日据时代台湾港口市镇的发展与变迁〉,收录於《台湾文献》40期,1989,页30.

林玉茹,《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页70.

林玉茹,《清代竹堑地区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动网络》,页3.

李正萍,《从竹堑到新竹:一个行政,军事,商业中心的空间发展》,页27.

戴宝村,〈日据时代台湾港口市镇的发展与变迁〉,收录於《台湾文献》40期,1989年,页33.

戴宝村,〈日据时代台湾港口市镇的发展与变迁〉,页35.

〈鹭江雁音-新竹旧港支那船之减少〉,《汉文台湾新报》,1905年10月22日,杂报4版.

〈新竹市区改正近况/折完之部分/现折之部分/工人欠乏/道途险恶〉,《汉文台湾新报》,1905年9月12日,杂报4版.

张德南,《北门大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7),页45.

张德南,《北门大街》,页48.

林玉茹,〈清代地区的商人团体-类型,成员及功能的探讨〉,收录於《台湾史研究》,第五卷第一期,1998,页47-89.

〈新竹通讯-保正选举〉,《汉文台湾新报》,1911年9月28日,湖海访国3版.

张德南,《北门大街》,页96.

〈新竹通信-良医出现〉,《汉文台湾新报》,1910年2月23日,杂报4版.

〈竹堑邮筒-医师应聘〉,《汉文台湾新报》,1908年1月25日,杂报5版.

张德南,《北门大街》,页104.

国立东华大学历史学系专题报告

新竹北门大街与竹堑地域社会的演变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