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评

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076 浏览:106399

浅谈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姓名:刘文武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三中学

浅谈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刘文武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的限制,网络文化中隐藏着的不安全,不健康的因素对初中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研究网络背景下的初中生生活,学习,思想状况,深入探求初中生使用网络的行为特点和发展趋势,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有成效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解决当前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实际性问题.同时,网络背景仿佛一枚双刃剑,为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利用网络文化,整合网络优势,加强在网络背景下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探寻网络背景下适应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关 键 词:网络背景,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策略方法

政治局在2007年4月23日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在网络环境复杂莫测的今天具有重大意义.结合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突出说明了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中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研究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其对策,既是形势所需,也是现实所迫,而文件和政治局的会议精神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坚实的理论支撑.

一、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使人类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当代中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地享有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然而网络日益构成现代社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网络环境已成为继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后,又一个关系到中学生发展的十分重要和关键的社会环境.

(一)现代初中生网络行为的一般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逐渐走入大众家庭,网络已经相当普及,上网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现代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家庭与社会的期望容易导致心理紧张或心理疾病,而网络成为一些初中生消遣和解压的选择工具.但初中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控制力和判断力有限,面临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的诱惑,极易产生迷恋而不能自拔,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身心的健康发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近年来,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掌握初中生网络行为的一般特点,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初中生网络行为的一般特点具体有如下几点:

上网占用现代初中生大部分课余时间

上网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时尚.在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初中生的余暇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彩,或是家务劳动,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或是郊游访友等,最大的特点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然而网络改变了某些中学生的生活方式,从接触网络开始,一般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各种操作,阅读浏览信息,聊天交友和网上购物等,最大的特点成为"人机交流".

上网时间持续时间长,次数频繁

初中生属未成年人,平均年龄多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心理,生理均未成熟.而未成年人好奇,追求新鲜,喜爱游戏娱乐的天性决定了其对网络情有独钟.初中生一旦迷恋网络,就会有空就上网,由于自控能力较弱,上网的时间持续越来越长,在家里不能上就到网吧,网吧有规定不能上就到偏僻的"黑吧"上.社会对此现象十分关注,严厉禁止在学校周围开设网吧,禁止仍属于未成年人的初中生进入网吧,但青少年是网吧消费最大的群体,利益驱使,因此,初中生上网吧的现象"禁而不止".

上网目的多元化,内容多样化

初中生上网目的复杂,有的为了拓展思维与知识而浏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这类学生占少数,有的为了消遣或缓解压力而上网聊天交友,打网络游戏,看网络电影电视等,这类学生占大多数.上网浏览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容易受到网络文化中"黄,赌,毒"等信息的影响,甚至沉迷.

网络行为的广泛传播性

初中生浏览网络信息,上网聊天或打网络游戏等获取的新闻,得到的快乐体验或取得的"成就"喜欢和同辈群体进行分享,而且不时成为平时交流的话题.网络信息不但能够一个接一个的传播,网络行为也同样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得到加强.没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就成为"上网群体"冷落的对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迫使他们去接触网络.从发展趋势上看,"上网群体"在不断增大,而"非上网群体"逐渐成为少数.

(二)现代初中生网络行为的发展趋势

初中生上网人数不断攀升

我国国内网民的发展呈线形增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1997年10月31日止全国上网人数为62万,截至1999年12月31日,上网人数达到890万,截至2001年12月31日,上网人数已达3370万,到2016年3月底,全国上网人数达2.53亿.已是97年初次统计的400多倍,而这其中25岁以下网民高达80%.

网络逐渐从城市走向农村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逐步从大中城市走向中小城镇,从城市走向农村.在过去网络几乎空白的我国农村某些地区,也出现了以商品交易为主的网络信息平台,农村网络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来自农村的中学生不仅在学校可以接触到网络,节检测日时期在家仍然有网可上.使用手机上网的中学生很普遍.


未成年人的"触网"年龄趋小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逐渐走入普通家庭,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小.河北省廊坊中小学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小学四年级以上有过上网经历的学生达68.3%,四年级以下有过上网经历的学生达47.7%,其中小学一年级有21.6%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上过网.笔者的调查结果是:未成年人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表明,网络和未成年人(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二、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初中生是未成年人的一部分,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品德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的使用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网络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传统教育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目前初中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还是游戏,娱乐和交友.这既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准高科技与中学德育的结合点,努力探索德育新途径,充分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建设,进一步拓展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领域.

(一)网络背景下传统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强调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关方面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教育目标抽象,形式呆板,教育手段单一让现阶段的初中生难以接受,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互动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也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先进青年,但在目前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并存的环境中,显然,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引起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者,只重分数,并不联系实际,教育效果低下是必然趋势.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陈旧,不能顺应多元化的国际环境

网络发源于美国并兴盛于欧洲发达国家,其技术构造方式乃至信息传播格式等必定带有美国社会的烙印并符合美国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带来了强势文化的侵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对网络的掌控权,对与自己有着不同制度,不同价值取向的国家大力实施文化侵略,把他们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强加于他人,使得网络文化变成了不平等的单向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而现有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仍然属于传统故事型,严重缺乏通过新事例,新问题的分析,树立未成年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不能有效地对初中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广大未成年人特别是初中生更容易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吸引,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产生不信任感.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未成年人的个体需要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对初中生的心理研究,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个性,情感以及所处的社会,家庭及生活环境各有不同,加之受多元的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个体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对初中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特色,使得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灌输逐渐失去了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初中生对之产生越来越强烈的逆反心理,缺乏认同感.

(二)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在开展教育的时间,空间上

在网络背景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网络社会的文化是超时空的,它冲破了人类旧有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遍布社会的网吧和家庭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网络怎么写作的便捷与网络世界的开放,使得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进行视听都成为可能.并且网络文化的传播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他传媒所无法企及的,它既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受国界的限制,任何一条信息的发布都可以在瞬问到达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利用这种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的教育平台,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开展教育的对象上

网络文化可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未成年人对知识的需求,使得我们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了针对性.并且可以针对初中生中的各类特殊人群,因材施教.目前,我国从学前教育开始,一直到高等教育,都开设有了不同内容的关于计算机使用知识的教育.因此,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我们针对他们不同的生理,心理,情感,认知的需求,可以设计出形式多样,针对性较强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件或者多媒体形式的文本,充分发挥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个体的需求,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在开展教育的内容上

网络文化内容多,信息量大,而且及时性强,这些文化传播特点是现实社会所无法比拟的.在网络社会中,信息内容是丰富的,多样的,紧贴社会生活现实的各种事件都会以新闻,动画,影视,游戏等方式展现出来,那些对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影响的事件都可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素材,教育工作者可随时吸取新知识,运用新材料,来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相对而言,现实社会中的文化传播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内容上比较集中和单一,教育吸引力不够.

在开展教育的形式上

网络社会凭借其特有的技术手段,能够使文化传播形成声像同步的局面,而在现实社会中,限于媒体功能的制约,人们感受到的文化形式多是单调的,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多功能的手段,防止将思想品德教育变为空洞,呆板,课程化,管理式的说教.例如集文字,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变得轻松起来,在这里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唾沫横飞的说教,学生可通过视听觉方式来感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甚至可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习过程更愉快,更自主.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未成年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给初中生提供了一个兴趣选择的空间,能够激发该群体的兴趣点.使初中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于无形之中.

在开展教育的效果上

在网络上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初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初中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发挥其能动作用,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由于网络社会能够在同一时间对接受者形成直观的感觉刺激,甚至可以使接受者参与其中,并把接受者的思想,观点随时随地加入到网络中交流,让其他人共同分享,时间与空间,风俗与制度,主流与边缘等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所以,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强度往往大于现实社会.

三、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为了适应网络条件下的社会,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在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四结合的大德育立体教育网络,探索现代德育模式,让真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互动互补,确保德育的实效性.

(一)结合各种网络渠道,营造新的德育课堂

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校园德育论坛.为了使初中生得到健康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德育必须建立校园德育网站开辟校园德育论坛,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闯的距离.初中生在网上可以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难题向老师述说.对于富有争论性的问题可以在校园论坛上发表,如中学生能不能谈恋爱,班主任与学校网络管理员应做好把关工作,对于那些不健康的言论应及时屏蔽或删除.同时,应把校园德育网站建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互动窗口.学校还应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建立自我心理测试,心理健康,德育在线等栏目,另外还可建立一些适合初中生学习栏目,如软件,各学科复习资料,试卷等栏目.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在校园网中开辟班级网页,学生可以在网上畅谈学习体会,人生信念等,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提高未成年人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来看,初中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主要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这种选择是通过主体认知,思考,实践后完成的,即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的心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是那种自觉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即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自我教育体现在初中生德育的全过程中,是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培养初中生的批判性,选择性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生正处在基础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面对多元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并存的网络环境,我们除了要继续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初中生自身的"免疫力"外,更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批判性和选择性思维,提高自我控制,辨别是非的能力,主动对各种信息加以判断,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努力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网络德育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即熟练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花大力气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网络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能力和素质.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在网上与学生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政治教育思想充分融入到网络文化中去,才能在动态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取得胜利.

(四)开发建设德育教学资源库

德育教学资源库,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产业部门的重视.德育研究部门,应责无旁贷地将网络德育提到研究的重心,引导广大教师研究网上德育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有责任,有义务开发研制德育课件,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德育教学资源库尽快成为现实.教学资源库包括高质量的德育课件,仿真实验设计,以及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等,保证了德育在内容上,设计上的科学性,与时俱进.

结论

以上谈到初中生网络行为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及网络背景下适应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从当今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较全面总结了现阶段中国初中生网络行为的现状特征,使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更有针对性,时效性.这些内容是当前在网络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和引以重视的.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初中生,这在德育教育中较为少见的.但是初中生是九年义务教育最后阶段的教育对象,同时是高中教育的初期教育对象,可以说初中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高中生的素质,也就是说直接关乎一个人成年后的素质.所以初中生这一特定阶段的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

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的一个特殊阶段的社会群体,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对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明确而很高的要求,教育者只有认真研究网络下的初中生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解决当前初中生德育工作中的实效性问题.总之,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