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

更新时间:2024-01-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86 浏览:17424

第三届北京市创新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之征文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作者单位:大兴七中

作者姓名:王秀珍

论文题目:

激发潜能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的策略初探

内容摘 要: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要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中,教师角色定位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合作精神的现代人."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

策略一:兴趣导学——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初中的学生,刚从小学的校门迈入中学,对中学的学习方式方法还很不适应.小学的他们,学习知识都是老师手把手去教,学生手把手的去学.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你必须调动一切利用手段去改变学生们的观念,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一定学得快,记得牢,掌握得准确.因此,我们要从兴趣入手.

创设情境,唤起学习兴趣.我曾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上了一节文言文课《扁鹊见蔡桓公》.在整个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会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将本文所讲故事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收效甚佳.

这种做法给我的启示:只要能够利用到课堂里来的,学生们愿意做的活动,我们都要适当的安排.这样,很利于我们用最简捷的办法去办最难的事.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策略二:习惯养成——注重课前预习,独立寻疑,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指导学生寻找不理解之处,对课文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存有的怀疑,这就能使学生产生预习的动力,争论的,获胜的信心.

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学生在课前就提出了"明明六十一人,船长为什么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啊"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不逃走啊"这样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在把握课堂时就有的放矢了.

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很理想.

策略三:营建"自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在学习《驿路梨花》一课时,课前有同学就问:"这篇文章通篇都在问一个问题:'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老师你是怎样认为的".作为教师,此时的我心中窃喜,此学生一问道破本文重点,继而,我便顺势把问题转到课堂,让学生们共同思考探究.其他学生一时也答不出老师的问题,心理上顿时紧张起来.此时他们心欲求而未知其意,口欲言而又不能达其辞,造成了"愤""悱"心理,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们就开始讨论,有的说是守山护林的老人,有的说是梨花姐妹,这样,提出的问题就靠自己读书,互相讨论,自主探索得以解决了.

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方法二:"对话式"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自我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去自己品味,讨论,交流,让他们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一种形式,也最能让学生在相关的联系中互相帮助.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视点所唤醒和激活,可以真正达到"以文会友"在引导学生《》一文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自悟:喜欢查找资料的可以交流一下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喜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图,喜欢朗读的可以读一读,用语言,如果还有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运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学习收获.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学生虽然方法各异,但都从不同侧面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取得了取长补短,相益成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对话",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形态,昭示着,平等,凸现着创造,生成,张扬着个性,人性.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课堂,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现代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等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的方式.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

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只有学生乐学,爱学,才能收到预想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起来,意义重大.让我们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