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家长应扮演好四种角色

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68 浏览:17689

关于初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分析

十陵中学"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及对策"课题组刘文英

"初中生"是青年团体中的特殊群体,因其存在的年龄性,阶段性,因而在教育环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中学生的年龄界限大致锁定在12~16岁.而这正是其生理和心理全面发育与发展的黄金阶段.在生理方面,12~16岁是中学生身体飞速发育的阶段.伴随着"性"发育的成熟化,再付以萌动的心理,使得青年中学生对异性的感觉变得异常强烈.在身体发育的过程中,他们彼此间会由于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性别差异而向异性表现出浓烈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正由于对异性的这种好奇心,男女同学彼此之间更希望能较多的接触,甚至可能双方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好感,那是一种异常微妙的,朦胧的极其甜蜜而美好的感觉.于是在他们懵懂的心理,就极有可能——涉险"早恋".

早恋,是指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早期阶段,身心尚未成熟时期的男,女彼此间产生的一种互示好感,爱慕的情感现象.

早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把"早恋"看作是"雷区",而他们谁都不愿充当"排雷者".尤其是家长,他们更怕这颗埋藏至深的""随时会引爆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随着中国的教育发展和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当前教育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塑造,养成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早恋"已不再被人们视为"恐怖天使",青少年中学生也对"早恋"有了正确的认识.

为了全方位了解中学生在"早恋"方面的心理取向,经过大量时间的思考和整理,我自己拟编了一份调查试卷,对初二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时分批次:男生和女生分别用不同的时间做).并对从中抽出的50份反馈问卷(男,女生各25份)进行了归纳,统计和分析:

在统计中,关于"你对早恋认有多少"这一问题,女生中有4%的人认为"十分了解",有85%的人有"一般了解,但不深刻",有11%的人"一点都不了解",而男生中有27%的人认为"十分了解",63%的人认为"一般了解,但不深刻",有10%的人"一点都不了解",在他们心目中,"爱"也显得极其简单,浅显.38%的人认为对方有意无意的接近你便带有"示爱"的嫌疑,30%的同学认为对方讲话时如果显得语无伦次就有"示爱"的嫌疑,甚至有10%的同学认为对方面带笑容地主动和你打招呼也带有"示爱"的嫌疑.在问及"早恋的危害"时,男生中100%的认为早恋"影响学习,浪费时间,会使自己变得情绪低落,感情脆弱,同时也殃及她人",女生中有96%的人与男生的观点相同,但有4%的女生认为"只要把握适度,无关紧要".

在了解他们喜欢对方的原因时,有这样一道题目:

造成你喜欢他(她)的原因有:

人长得帅(漂亮),

家里有车,有钱,有房子,

人很聪明,能干,有才干而且正义,勇敢,

人真诚,有事业心,气质,有幽默感,

选择中,94%的人仅选了A,C,D,6%的人的选项里有B.

可以看出:中学生多是出于对某同学的友好,对其学习成绩的优良表现,富有正义感的钦佩等才导致了对对方的好感,当然,还有就是对外在美的追求.让人堪忧的是:少数同学的现实程度让人惊奇,在他们年少的心目中,便有了一种对金钱,地位和奢华的盲目追崇.

在他们对"恋爱"的认识中,有17%的同学认为"彼此关系好,互相了解"就叫恋爱,有21%的同学认为"呆在一起的时候,两人都很开心"叫恋爱,由此可见,青年中学生对'恋爱"的概念仅限于一种肤浅的,狭窄的范围之内.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小时侯,男女之间会因为无拘无束而变得亲密无间.一旦进入发育期的中学阶段,虽然男女间的交往仍然彼此坦诚,但往往正常的交往却会成为其他同学的"猜疑证据",以至闲言秽语满天飞,结果使得纯真的友情不得不大打折扣,同时也损害了班集体良好的交际氛围.在调查关于"与异往应注意些什么"这一问题的时候,96%的同学认为要"端正好自己的心态,感情要纯真,心地坦诚,自然,大方,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注意距离.",有4%的同学认为要拿"怀疑一切的态度,百分之百的防范."当然,他们也明白与异往的好处.98%以上的同学认为:与异往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可以消除彼此的好奇心,有利于身心健康,还能够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对发展个性也有好处.

事实上,青春期阶段的男女产生的对异性的"喜欢"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青少年学生往往缺乏自制能力,他们会由于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陷于情感的深渊之中,造成对对方的单相思,或者向对方表白.有的便会遭到拒绝,有的会被对方接受而导致"双双坠入爱河".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现象.调查中发现:如果要摆脱单相思,70%的同学认为"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克制自己.",19%的同学会"告诉爸爸,妈妈或老师以寻求帮助",有5%的同学觉得"为了减轻痛苦,会向他(她)表白",还有6%的同学要"我行我素,继续单相思".

对于一个有情感问题缠身的同学,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很难说会有较好的表现.那么,他们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早恋"现象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有这样一道题目:

设想一下,检测如你正处于早恋之中,你的父母知道后会:

耐心地劝导我,让我走出误区,

痛打我一顿,罚跪两个小时,

不予理睬,让我自行解决,

大骂一番,然后什么都不管,

以下是本题答案的选择率:

A—56%B—28%C—6%D—8%

看得出:大多数早恋同学的家长选择了理智的解决方式,但仍有很大比重的同学家长采用了不科学的,不文明的,甚至暴力的手段,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留给了他们严重的心理阴影.

当然,我们的同学中绝大多数有着良好的自控能力."当有人向你暗示情意时",38%的同学会视而不见,置若罔闻,62%的同学会向对方说明早恋的危害,并委婉拒绝.而其它选择如:"当众揭开他人的老底,取笑对方","立即接受,从此坠入爱河"的选择率为零.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初中学生确实存在着早恋现象.

据统计:有76%的同学表示他们之中确实存在着"早恋"现象,但为数很少.

"早恋"形成的原因:

身体的发育促进心理的发育,这符合物质觉定意识的客观规律.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双重性使得青少年中学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冲动和好感.

媒介的作用.中学生们对影视,文艺节目中情感内容的大量接触以及相关书籍的阅读,使他们对于感情变得很追求,向往.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效仿心理,甚至付诸于行动.

家庭原因,缺乏爱.有的同学的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对孩子的心灵往往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他们会由于缺乏家人的关爱而变得对他人的情感很在乎,甚至对对方本来纯正的友情产生误解而较深地,错误地理解了对方的感情,以至于陷入情感的误区之中.

"早恋"具有"肤浅性","盲目性","尝试性","隐蔽性"等特点.

大凡涉及早恋的同学除了身心发育的必要因素外,还有就是外界的影响.出于一些美好事物的表露,他们也会盲目地追从,这在他们的心理上是缺乏考虑的.他们所追求的也仅是那种表象的,不切实际的东西.然而,那些对于他们来说,会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值得尝试的事情,于是做出异常的举动.不过,为了避免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往往会变得很隐蔽.

早恋时的心理——"甜蜜"而"苦涩".

处于"早恋"之中的男,女生,一方面,他们会由于彼此的互示好感,互表倾爱而呈现出异常的兴奋情绪,他们会在脑海同构建自己美好未来的蓝图,会由于彼此间的一句关切的话而感到乐不可言,另一方面,他们要经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他们会担心父母是否知道了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在意能折射出他们两人关系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他们会更小心地留意老师的眼神,会由于自己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变得伤心.内心深处或深或浅地隐含着"恐惧感","犯罪感".因此,

他们的早恋心理具有双重性.

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情感现象"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学生,家长,老师都应该戒除那种对早恋的恐惧心理.特别是学生的家长,一方面,应正确认识到中学生发育阶段情感冲动的普通性,合理性,同时又要适宜地告诉他们必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外界的干扰,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以避免陷入早恋的泥潭之中.12~16岁的中学生,在心理方面,他们开始全面了解"社会人"的角色,通过涉及不同的侧面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会注意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是对于在校的学生,其培养他们的老师们,便成了他们直接仿学的对象.老师的是非观,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均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学生健全心理的养成.故此,学生健全心灵,健康心理的塑造对一个老师来说便显尤为重要.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有意识地渗透关于"早恋"危害的教育.使他们从老师的言行中深刻体会出早恋危害的明了性,真实性.另外,要树立他们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让他们把对自己美好前途的描绘落实在心理上,行动上.此外,家庭,老师应尽最大可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健康,茁壮成长.同样,对于已涉险早恋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及其培养他们的老师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和谐的自我改正的环境,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使他们能向健康,正确的道路上转变.这样,我们就能预防并杜绝早恋现象发生在我们周围,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学校氛围,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