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品文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062 浏览:43881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知行失衡的原因及措施浅析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不断彰显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如深切的情感体验,激烈的小组讨论,先进的教学手段等,学生的思想在一次次活动中发生碰撞,并产生新的火花,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也在过程中自然生成.但是,与此极不相称的是,学生课堂,社会却是阴阳两重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和体验的情感在转变为社会实际行为时却存在严重的行为偏差,这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学生知行失衡现象.笔者认为,这种学生知行失衡现象往往使学生只停留在回答知识问题和表述出正确答案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把知识内化成学生的思想,没有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更没有转化成现实的道德行为.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知行失衡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之以教化所期望达到的结果,而这里所讲的是指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让学生道德情感,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达到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知行失衡是指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虽然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但是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践行到道德行为中去.如学生都有判断网络游戏利弊的正确观念,可实际中却还是有好多学生会产生沉迷,学生都知道校园环境卫生人人有责,可现实中仍然存在随地乱扔的现象.为什么课堂上学生们说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而在面临正确的道德行为时候却唯唯诺诺,裹足不前呢,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在重复着"语言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一角色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忽视了真实情景的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学会生活,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思想品德课更加注重知与行的统一,更加注重学生的践行.从本质上说,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它强调生活即德育,德育即生活.如果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情景不真,不实,则势必造成学生知行严重脱节.但是,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存在着只注重社会科学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一面的现象.这具体体现在一些课堂情景不真,不实,课堂活动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想法,一些设问脱离学生实际,答案过于高而全,让学生很明显感到教师的设计意图,并且学生也能配合老师,走进老师的设计意图中去.如有一位教师在上初一"诚实守信"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的生命受到致命威胁,人必须放弃金钱,美貌,信用三者中的两样,才能保全生命,请问你选择保留哪一样你的理由是什么"很显然教师要的答案是"选择信用",因为只有这一选择才符合教师选材的初衷.从这种过于虚拟的材料中引发出的设问并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植的判断,只会诱导学生说检测话,长此以往,学生也就明白了老师设问的一些意图,而不愿意说出真实的想法,这种道德认知根本就是虚幻的美丽.2,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将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认识能力和道德行为的控制能力.在社会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不仅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而且还要对这些知识进行重组,内化为自己的信息,并指导自己做出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而我们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更多的偏向了认知范畴.比如在"如何战胜挫折"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例举了一些中外名人在遇到挫折时候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等一些例子,然后根据这些情境设问:"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应对这些挫折的".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说的头头是道,大致都能按照教师预设的要求表达想法(如不被困难所打到,学习他们哪种坚强的意志,要坚强,自强不息等).本课从创设情境到结合学生实际,环节设计相当严谨,环环相扣,课堂教学相当成功.但是,这些回答是学生真实意思的表现呢即使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意思,那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可以通过提问,考试的方式加以表现,学生的道德行为缺乏必要的方式来体现,这也反映了思品课教学中缺乏对道德行为的必要评价,这种评价也确实是难以做到的.这样,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就难以实现,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就陷入了一种不健康的运作状态,患上了"知识性德育症".3,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忽视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评价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灵魂,是学生思维方向和道德行为的向导.如果学生总是在教师所谓的"主导作用"的引导下,顺着老师的思路,按照老师的意图来回答问题,老师也总是以知识性的达成做为唯一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则必然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或者不敢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是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相反在课后,学生可能会对一些问题表露出自己的真实观点.这样,课堂上学生所表达出的一些道德认知就有可能是"检测大空"的.而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严肃,不够,缺乏激励机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到学生真实的道德认知水平,就会对德育形势产生误判,而不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曾经在一次轻松,活跃的课后,一学生就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觉得我们思品课上学到的东西,同学们在课后往往都做不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另一方面,当前学业评价仅仅局限于书面的纸笔测试,把书面考试的分数高低做为唯一评价手段与参数,也使得教师,学生只重视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行为教育,使学生说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学生知行失衡的应对措施1,构建真实的教学情景现实化的目标只有经过现实化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任何不切实际的检测设,任何脱离学生生活的讨论,任何超越学生经验的尝试都将是徒劳无功的.在课堂上,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老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的关系,从学生实际出发,即从学生的年龄,智力,经验等特点出发,预设和组织课堂教学,所选择的教学资源,设计的问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合情合理,通过对现实情景的分析,解放学生的思维,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现实生活能力. (1)教师应该设计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如前所述,可以设问:"你答应了同学一件事情,但是答应以后你发现你可能完成不了这件事情,你会如何选择."这样的设问具有开放性,同学可以有两种选择,而两种选择都具有合理性.如果选择如实说明情况,那就可以说明诚实的重要性,如果选择去争取努力完成,则可以说明信用的重要性.这样,在课堂上就可能会有不同思想的交锋,这种不同思想的交锋也正是基于对学生尊重的基础上的.这种合理,切合学生实际的设问才能真正散发理性的光芒,才能体现学生真正的道德认知.(2)还要考虑到问题的合理性.又有一位老师在"诚实守信"的课题中设计了"有事您说话"的小品,大意是一位片警向居民承诺只要有事就可向他提出来,他保证替你办到.结果一位壮汉"呼"他:"请你把我楼下的牛奶送上来."片警"信守承诺"把牛奶送了上去.教师设计该环节的目的无非是要论证教材中的观点:信守诺言是一种美德,可是学生反而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片警作了"为民怎么写作"的承诺,是不是对所有的要求,哪怕是极不合理的要求都要回应呢如果片警不愿为该居民送牛奶是不是不守承诺了呢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深化教材引发讨论的契机,可惜教师只停留于材料,停留在抽象的说理上,停留在告诉学生这样做是对的或不对的判断上.没有学生真实思想的暴露,没有不同观点的交锋,更没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那种能够激起学生思维和争辩问题,如果教师独断专行,把教师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只能让学生产生内心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学生的那点思辨精神也逐渐被扼杀了.2,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感受进行理性分析,适时总结和表扬,建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当前思想品德课的评价却单单围绕在了一堂课或一张试卷上.考试能使教师和学校领导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能为教学怎么写作,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效果不单是一张试卷能反映的.其中一些社会科学知识及学科能力能通过学生的客观,主观答案反映出,但学生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却很难通过答卷来反映,这得需要通过"德行",即在思想意识指引下的道德行为来反映.为此,我们可以把学生的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建立课堂德育学分制度和社会道德学分制度.课堂德育学分制度,就是把学生在学思品课期间的思想品德,遵规守纪,文化学习等方面表现纳入学分管理,量化标准,综合计分,定时统计和公布.社会道德学分制度是对课堂德育学分制度的一个补充,德育学分制度是立足于课堂教学,而社会道德学分制度立足于社会实践.把学生学习期间所做的好人好事,守信情况,诚实度等方面纳入学分管理,量化标准,综合计分,定时统计和公布.3,走进学生真实的生活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虽然,教师在积极地创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学生还是不愿意在课堂上真正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就造成了教师对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误判,所以就要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多方面,多角度地倾听学生心声.(1)课间走入学生群体.教师可以在学生下课或者活动课的时候,平等地与学生走到一起去,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当中去,在活动中接近学生,了解学生,这样学生就可能会把一些真心话讲给老师听.当然这需要长期大量而细致地工作,并且能与学生真心交流.(2)利用网络媒体接近学生.要充分发挥论坛,群等现代网络技术去参与学生的一些对话,交流中去.我们在学校学科网站中建立了专题论坛这一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定期(半个月)在专题论坛上发布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案例,材料,学生可以对具体案例,材料结合实际进行评论.评论五花八门,其中不乏亮点,更值得欣慰的是,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也能够发表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全民迎战暴风雪期间,我曾经发了一个温家宝总理亲临抗雪救灾前线的报道,其中有一个同学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暴风雪中,我们的总理不辞辛劳四处奔波,迎战暴风雪这样的事情都要总理亲自出马,那些地方官员在干吗呢"虽然评论有所偏颇,但是也毕竟是一种声音.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原来这位同学平常都比较喜欢看新浪,新华网等一些门户网站的网友评论.所以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也为我们的德育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我们就要占领这块德育工作的新舞台,占据制高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动态,为正确的道德行为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