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素质教育总结2016年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19 浏览:18247

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素质教育,这是一项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也是当前教改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根据教学体会和心得,认为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让学生读好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生物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虽不属于重要内容,但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它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指导得法,能使学生从中积累知识,收集信息,开阔眼界,广收博采,在潜移默化中,情感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审美情趣及道德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新教材第1册第4页的小资料说明了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树立为祖国生物科学发展作贡献的信念.新教材中有些小资料和插图介绍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当然新材料中的小资料很多又很有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只要广大生物学教师指导得当,我相信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素质

1.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第一,复习要及时.根据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熟记后的知识遗忘得也快,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并适当布置一些复习任务.再者,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遗忘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比较.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好象都懂了,可一用起来就出错.原因是这些知识在大脑中杂乱无章地堆放,就象一盘散沙.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总结,比较.上完1节课后让一个学生站起来总结本课内容,其他同学评叙对与否,最后教师适当补充.

第三,就是利用课本插图,挂图加强形象记忆.图像存入大脑比文字容易,又能长期记忆,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好生物模型,插图,挂图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影响了学习成绩.教师上课时应该应用好一些引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矿质代谢"一节时用引言,"常言道种庄稼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个肥指的是什么呢植物是如何吸收,如何运输,如何利用它的呢学生急于想知道怎么回事,于是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很多,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地体会和实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或演示实验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观察重点,这样可以减少观察的盲目性,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所需要观察的地方形成较清晰的知觉.如果学生对观察的目的任务不明确,那么所观察到的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必然是走马观花,无所收获.其次,观察不仅仅是对生物体外部形态的观察,而且应该从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去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在观察过程中寻找被观察对象的异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同时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人的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问题可以推动学生去进行积极地思维.教师要善于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由此生疑,产生强烈的探索心理和求知欲.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现在很多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时,不能组织句子,只能在教师的叙述过程中像填空题那样回答几个词.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提问时,要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不要死记硬背或读一段课文内容,对于某些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可通过复述强化记忆,规范表达方式.当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如通过做习题或爬黑板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再者,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要做到准确,规范,板书要简练有条理.通过教师的良好榜样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任何人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和储存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学,列出自学提纲,学生通过自学解决提纲中的问题.其次,让学生独立自学,自己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实在搞不懂的,教师适当讲解.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自检,自考,自评等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一,教师要做到有效的指导和示范.教师的言语指导结合示范是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技能的最有效方法.在学习新的动作技能的初期,教师的示范不能过快,因为初学者在刚刚接触一个新的动作时,往往顾了手,顾不了脚,动作很不协调,很容易因新的信息量过多使学习效果不佳.

第二,反复练习,不断实践.动作技能的练习要循序淅进,要分段,分步进行练习,反复操作,不断强化.当然,在做实验之前学生要做好实验预习.另外,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在野外注意采集一些动植物标本,并把它们分类,使学生的动作操手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物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运用,不仅使学生获得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而且能够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让学生发现生物的美,例如,团藻足球状,这球状对称是与它生活在水中的环境相适应的,海星是同心的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是与海星紧紧依附在海底承受海水垂直压力的生活方式有关,鱼类是纺锤形侧扁,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西伯利亚山鹿的灵活轻盈,海豚身体的流线型体型,老虎的条纹状毛皮,这一切都有让我们看到生物与其环境的和谐美.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我们让学生领悟生物中的美使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进生物课堂,教师该如何施"导"呢

㈠."导"在设疑激趣,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兴趣就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能乐于接受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但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日异更新,每天,每节课都要有新知识准确,迅速的输进他们的头脑,其脑力劳动的强度是很大的.既要提高学习效率,又要克服强脑力劳动带来的厌倦,唯一的方法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愉快的心情,将学习变成一件愉快的工作.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要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或讲课过程中采取各种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每节课导言的设计,通过精妙的导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开端.例如,在讲《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时,我是先以一则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开始,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说出是"花生".然后,我再说,"大家都知道花谢了,就结出果实,那么你们知道的花生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是花的哪一部分发育来的吗"通过这个疑点问题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住了学生,学生就会急切地盼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于是引出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课题."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平白的叙述显然不可能吸引学生.这就需要巧妙地设计形式多样恰到好处的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例如,在讲《种子的结构》时,在学生观察菜豆种子的基础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⑴,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哪两大部分⑵,哪部分是主要部分为什么⑶,一粒小小的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奥秘在哪里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使学生顿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小小的植物种子的结构便成了学生学习的中心,议论,探索的中心,许多学生跃跃欲试表现出急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随之活跃.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他们心中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㈡,"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迂移上

迂移思维就是从已知的知识中,抽取有关的原理,来加强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方法.由于整个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类不同事物间有着统一性,因此,运用迁移思维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传授新知识,只有将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原先积累的知识形成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新知识才有可能印进他的头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如我在讲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我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逐一提出以下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探索:⑴,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的部位在哪⑵,它们对光都有什么要求⑶,两种作用时,有机物和能量各有什么变化⑷,植物在进行这两种作用时,有机物和能量各有什么变化⑸,没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否进行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能否进行为什么等等.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展开联想,从而使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例如我在讲蒸腾作用的概念时,在学生观察蒸腾作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叶片结构的了解,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叶片的什么结构与外界是相通的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气孔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罩在枝条上塑料袋内的水珠是通过叶片气孔以气体形式散发出来的.通过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生对蒸腾作用的概念,就容易理解了.

㈢,"导"在学法提示,提高生物学的学习能力上

由于长期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忽略了一方面,即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及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的品质都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成人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并逐渐对自身学习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多少年来,教师习惯于"我说你听""我讲你背"越俎代庖地替学生做选择,做决定,最终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甚至是"刺激一反应过程",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整理知识,给学生提供学与习相统一的条件,培养学生自我反馈与矫正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探索,整合的学习方法,改变以往旧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观察是在教师指导下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依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观察标本,挂图,活的动植物等.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主动摄取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整合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建构.例如:在讲《种子的结构》时,我先提出观察内容:菜豆种子的结构,然后教学生一步步解剖,告诉学生怎样做,并注意观察中的一些问题.这样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多独立思索,教给学生分析综合的方法.如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探索:菜豆种子的最外边一层结构是什么再问:去掉种皮后,又能看到哪些结构分别有何功能进一步追问:由这四部分构成的整体是什么最后由合出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的这一结论.对于玉米种子的结构,同学们利用同样方法解决了.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紧紧抓住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前后衔接,边观察,边探索,边整合,使学生学习有计划,有目的,使之逐步由"学会"到"会学",最终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㈣,"导"在重点,难点突破,加深知识的理解上

每节课的知识都有重点,难点,而且一些重点的也就是难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就"难"在知识的抽象性上.而生物新教材中的[看一看,想一想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准备了一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问题做为引导的起点.如人体生理卫生第四章第三节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提出了有目的质疑.在教学中,我根据[看一看]为学生准备了血液循环的录像作为引导的起点.让学生让观看录像并思考⑴,体循环途径是什么血液在循环中由什么血变成什么血为什么⑵,肺循环途径是什么血液在循环中由什么血变成什么血为什么这样就通过看录像,思考问题抓住了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让学生人人参与,围绕疑问探索学习,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出了结论.也就是说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形成抽象的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导"就要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和提高.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学会"活动,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当然,实施素质教育,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加强身体各器官的训练,使各器官能够协调的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身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并保持旺盛的活动能力,才有可能使人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正常发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自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让我们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贡献力量.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的"导"就要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发展和提高.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学会"活动,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优化课堂教学.

当然,实施素质教育,也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要通过体育锻炼的方法加强身体各器官的训练,使各器官能够协调的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身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并保持旺盛的活动能力,才有可能使人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正常发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应自觉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让我们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