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文题目高中,文艺学文题目阅读

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02 浏览:16086

深度解读教材《人教必修5》编写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持"守正出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教科书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这套教科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

阅读鉴赏

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感到课时不够,所选的课文不一定全都要教,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哦,香雪》(铁凝).小说作为人生的"百科全书",深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因此,这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小说,阅读时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第二单元为古代散文单元.所选的课文有:《归去来兮辞》(陶渊明),《滕王阁序》(王勃),《逍遥游》(庄周),《陈情表》(李密).这些课文都是抒情散文,而且也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虽然时代不同,文体不一,但这几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非常激越,充沛,这是这些文章大家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令人回肠荡气.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悉心体会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学习文言文,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对于本单元所选的这些名家名篇更应该如此.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文言文原文,教材提供了一些相关背景材料,但这决不能代替或冲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阅读.

第三单元为文艺学论文单元,主要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所选的课文有:《咬文嚼字》(朱光潜),《孟浩然》(闻一多),《说"木叶"》(林庚),《谈中国诗》(钱钟书).这些课文,都出自文学大家.他们在课文中娓娓道来,或评论一位作家,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据,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等于是与这些文学大师对话,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文艺鉴赏方面的一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

第四单元是自然科学论文单元,所选的课文有:《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指印》(丹齐克),《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这些课文,或综述观点,或探讨成因,或作深入细致的分析,都能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学习时要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要注意品味科技类文章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点.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的设计,力求做到紧扣单元教学重点出题,不求面面俱到.但全面理解,整体感知课文的练习,即所谓"常规性练习",即使与单元教学重点联系不那么密切,也还是必需的.同时,注重启发性,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以帮助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要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部分题型和内容设计为开放式,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

另外,还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作为补白性的文字,放在有关课文后面,介绍课文作者,背景和对作品的评论,作为对教材的有益补充,供学生自读,以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表达交流

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表达交流"也包括"写作"和"口语交际"两部分内容.写作部分共有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分别是:"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每一个专题都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内容."话题探讨"提出"写什么"的问题,也与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作文"相呼应."写法借鉴"着眼于对"写什么"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带出"怎么写",从而在写法上加以点拨."写作练习"是在这个"写什么"的范围之内,设计若干个参考题目,让学生练习.这些题目可以让学生选做,教师也可以另行设计,进行替换或补充.过去的写作教材往往只着眼于写法,容易导致纯技术性训练.这套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话题探讨""写法借鉴"与"写作练习"三者密切结合,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在解决"写什么"的基础上谈"怎么写",也比较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这套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一是上面所说的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鉴赏"整合在一起,即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主要是写一些读书笔记,札记,感想,翻译,改写,等等,强调读与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主要是一些带有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这样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在信息社会,人们的日常交往日趋丰富多样,传媒手段日趋先进便捷,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因而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口语交际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本套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每册设计一个专门的口语交际单元,前几册分别训练了"朗诵""演讲""讨论""辩论",本册学习"访谈".活动的设计强调具体情境的设置,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二是结合"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学习,安排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朗读,背诵,复述,讨论等,三是在"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实践活动中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

梳理探究

教科书中的"梳理探究"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如本册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就是希望在必修课即将结束时,对以往学习的古代诗文作品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有的属于专题研究,如本册的"有趣的语言翻译",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专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特点.这些专题,学生不一定能够准确地认识到多少理论意义,重在引导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名着导读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本套教科书还安排了"名着导读"栏目.每册教科书介绍两部名着,以中外文学名家名着为主,其中部分与学过的课文内容衔接.本册教科书安排两部,一部是《三国演义》,一部是《堂吉诃德》."名着导读"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

教学建议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除了常规性的教学要求外,尤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高中语文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我们不能因为过去有过分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偏颇,就否定或削弱语文课的工具性,就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上.我们要准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应该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教学中,要加强积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名句名篇的积累,阅读鉴赏方法的积累,表达交流能力的积累等,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感.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功能,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2.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

古代诗文作品在这套教科书中的比例约占45%.古代诗文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也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这部分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课程标准还有"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因此,教学重点应是诵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也有利于培养文言语感.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发展简况等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切实掌握.

3.用好《语文读本》,培养自学能力.

这套教材还编写了与教科书相配套,作为扩展阅读的《语文读本》.因此,教师要改变教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常见的教师一讲到底,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的做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重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适当的讲解还是必要的,但课堂上的讲解,重在研读思路的梳理和阅读方法的点拨,代替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另外,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日后的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终生受益.

阅读《语文读本》和学习教科书的目的是相同的,着眼于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不同的是,对教科书,一般要求精读,训练比较系统,训练力度也比较大,对《语文读本》,一般要求略读,运用从精读课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灵活性比较大,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此,教师要把《语文读本》纳入教学设计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几条总的要求,如要求对每篇逐字逐句阅读,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等等.也可以对不同的文章提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大声朗读精彩的段落,做简单的读书笔记,复述文章梗概等等.还可以开展比较阅读,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对学生自读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查并不是要考试,可以利用上课前和下课前的几分钟,进行抽查,如让学生朗读精彩片断,谈谈文章大意等等,也可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举行阅读座谈会,谈谈阅读体会,交流阅读心得,还可以让学生在壁报或自办刊物上,直抒己见,展开对一些文章的讨论,等等.总之,以达到督促学生认真自读,让《语文读本》发挥最大作用为目的.

另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特别指出:"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着(五部以上)及其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也就是说,每学年的阅读量应不少于50万字.教师也要注意加强指导.

4.加强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这套教材的写作部分,既注意吸收我国传统作文教学的经验,又体现了21世纪对高中生写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高中学生从事写作必须做到的几种基本要求.包括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二是进行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实用文写作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发展文学写作的特长,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作为整套教材写作教学的一个阶段,本册写作教学的几个专题,注意与前几册写作教学的衔接.我们认为,尽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主,但给一些适当的点拨指导还是必要的.其中,既有所谓"规矩文".每个专题有一点指导写作的内容,意在对学生的写作实践作一点理论上的指导,增加一点理性认识,掌握写作中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也有所谓"放胆文",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当借鉴和吸收了"新概念作文"的一些做法,即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设任何框框,没有任何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认为,"新概念作文"的主旨,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发挥他们各自的写作特长,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不能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部内容,毕竟我们的高中生将来上大学读中文的是少数,当作家的更是少数.高中的作文教学,还是应以培养基本的写作能力为主.

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使用,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也为广大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新的语文教学实验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无限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相信,广大教师一定会抓住这次教材改革的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把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推向前进.第一单元说明一,单元教学重点

这个单元学习小说.所选的小说,题材内容各异,主题思想丰富多样,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教学时要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揭露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装在套子里的人》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概括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生存方式,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边城》讴歌山村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与庸俗,堕落的社会形成对照,表现作者重构理想世界的信念,《哦,香雪》以优美,清纯的语言,表现了封闭山村的人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在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把握上.

把握主题,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通读作品,仔细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观念.其次,指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把握主题.就是认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历史的内涵,透过故事情节表层,探寻蕴含其中的时代气息,社会发展,思想意识以及生命形态.关注小说的自然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挖掘其中反映主题的信息.另外,由于读者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和个性气质不同,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小说的主题.

分析情节,首先要注意情节的展开性和曲折性.情节是否充分展开,各种矛盾冲突是否有由发生,发展到和结束的空间和过程,情节是否丰富,复杂,曲折,能够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挖掘事件的意蕴留下广阔的空间,其次注意情节的合理性.情节之间的联系是否合理,尤其是因果关系的合理性对情节的发展非常重要,情节不能脱离生活现实,当然,神怪小说和超现实主义小说除外(其实这些小说的情节,也是真实生活的某种艺术变形罢了).其三要注意情节发展是否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有助于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二,课文说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1.人物

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如写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

2.情节

课文的情节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化过程.路遇李小二,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是情节发展的开始,写刀寻敌为他走向反抗奠定行动基础,矛盾冲突紧张起来,看管草料场,局势又平缓下来,雪夜杀敌,这是情节发展的.林冲被逼上了绝境,终于迸发出彻底的反抗精神,走上了与黑暗政治决裂的道路.

3.主题

课文表现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林冲的人生遭遇得出答案.如果说《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林冲就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从林冲个人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那个社会政治黑暗的状况,像林冲这样的中层官吏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的生活不是更痛苦,悲惨吗为了活下去,民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逼上梁山"的社会含义就是"官逼民反".课文使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到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装在套子里的人》

1.人物

别里科夫的性格:封闭.他穿着雨鞋,带着雨伞,"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把和人交往也视为厌事,怀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害怕新鲜生动的现实生活,胆小,多疑.什么事都让他"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极力维护现行秩序.思想上自觉和反动政府统一.而且乐于告密,人格卑鄙.他压制着身边的人们,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

2.悲剧

别里科夫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为沙皇专制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惧怕一切变革,顽固僵化,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也是受害者.

3.主题

(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反动政府的统治.(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拒绝,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4.思考

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怎么发表展,社会进步,总会有变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更多的是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抗拒社会变革.

5.形式

小说主要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表现人物.夸张一是夸张人物形象,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展现了社会的真实本质.讽刺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这不是绝妙的讽刺吗

《边城》

1.对美的讴歌

在作者的笔下,古老的边城具有桃花源般神奇的美:人情美.边城的人热情诚实,民风淳朴,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着.风情美.边城保留着古老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的庆典,月下对歌,狮子龙灯等,古老的风俗是和古朴的民风联系在一起的,透露着边城祥和安定的气氛.景色美.边城山青水绿,蕴含着原始,自然的气息,美仑美奂,好似天然不加雕饰的美玉.

2.主题

作者的理想是要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诚心相待,相互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作者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在摹写边城人生命的形态和生活的方式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的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以及对现代文明物欲泛滥的批判.

3.语言

小说的语言朴素,饱满,不晦涩,不雕饰.这样的语言风格,非常适合表现边城人古朴,自然的生活,并且从中透露出田园诗情.

《哦,香雪》

1.人物

主人公香雪的性格:善良,纯真.如课文中写香雪的纯洁连陌生的顾客都为之感动,她和女学生换铅笔盒,她坚持把鸡蛋留在车上,因为"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执着,果敢.如为了换到铅笔盒,她勇敢地登上了火车,随后独自一人走三十里夜路回家.向往新生活.如香雪执意要换铅笔盒,对她来说,铅笔盒是文明的象征,是走出封闭的希望.

2.主题

台儿沟深居大山之中,偏僻封闭,只有十几户人家,仿佛与世隔绝.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开进了闭塞的山村,"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香雪关心"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的人""什么叫'配乐诗朗诵'",更表现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封闭的环境中的人们对现代文明的渴望,为小说构建了主题.

3.意境

作家孙犁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台儿沟的少女们,她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具有淳朴的原始的诗情画意,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使人感受清新之美.

第二单元说明一,编选意图

在本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本单元为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所以,在编选本单元时,我们主要考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抒情散文这种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同时,又要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文言语感.所选课文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有助于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提高,有助于培养健康高尚的理想,情操,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古代抒情散文,本单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为高中语文课文的一般属性,二是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特点,三是作为文学作品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这三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对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有人文性方面的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作为文学作品来说,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同时又考虑到课时的限制,我们编选了四篇古代抒情散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和李密的《陈情表》.前两篇是精读,后两篇是略读.这四篇抒情散文所抒发的感情各有不同:《归去来兮辞》写回归田园的乐趣,《滕王阁序》写才士不遇的悲情,《逍遥游》表现人世的感慨,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追求,《陈情表》写至爱亲情.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可以约略看出中国古代抒情散文的某些特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散文极其强烈的抒情特征.

二,课文说明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王勃,李密都是抒情高手,这几篇课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庄子的《逍遥游》却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抒情散文,之所以选入此篇,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此篇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作为"必修"教科书必须加以体现,而在本套教科书中,别的单元更不便于入选,二是此文也确有一定的抒情因素,作者用丰富的形象和诗性的语言,阐发其哲学道理,所以,本文可看作是一篇哲理性抒情散文.这四篇课文都曾多次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属于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四位作者的文学成就,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品,抒写其回归田园的愉悦心情和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在,表达其远离恶浊官场,投身大自然怀抱的人生感悟.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与作者千古流传的田园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该文被后人推崇备至,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作为抒情名文,入选本单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滕王阁序》是王勃晚年的作品,也是历代传诵的名篇.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三王"中,王仲舒的"记"与王绪的"赋"均已失传,只有王勃此序独存.原因就在于,《滕王阁序》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真情实感,非无病或嘲风弄月之作可比,在艺术形式上,虽然此序也是骈文,但它打破了六朝骈文的陈旧格局和陈陈相因的文风,大胆创新,而且早经大浪淘沙,历史作出了公正的选择.

《逍遥游》是"辞趣华深"的《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更是先秦散文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前人称庄子散文"纵横跌宕,奇气逼人",是说他的散文雄伟恣肆,大起大落,无所羁绊,同时又构思奇特,不落俗套.《逍遥游》旨在说明,人应当脱离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从思想内容来说,当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这篇文章却写得挥洒自如,想像丰富,足以称为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陈情表》本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朝廷征召,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为命的祖母老迈,李密又不能远离出仕.为迄终养,李密有此上书.李密本着以情动人的目的,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作者从法,理,情的不同角度,写得娓娓动人.尤其言其与祖母的深情的内容,更是令人欷叹不已.

编选本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本套必修教科书中,文言文占全部选文的45%左右.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虽然创作时代不同,文体不一,但都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时代文人书面语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等,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三,关于练习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烦,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练习设计应有一定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这套教科书的"研讨与练习"设计,我们强调少而精的原则,精读课文一般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我们认为,读书应该成为读书人永恒的话题,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喜爱读书,善于读书,扩大阅读面,增加书卷气,在名着经典中徜徉熏染,这也应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永恒的话题.

每一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设计:一是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并背诵课文的题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强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一般说来,每一课的第一题,就是要求熟读或背诵,在此基础上,让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比如,《归去来兮辞》第一题,不仅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而且要求学生"探究下列问题".具体涉及的问题有:作者辞官的原因和归途中的心情,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3小题,要求对有人认为文中含有悲观消极思想的语句开展讨论,结合全篇进行探讨.这种练习,事实上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即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种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学生要完成此题,必须反复研读课文,甚至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才能做到.《滕王阁序》第一题要求"熟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滕王阁的,并背诵第二至第三段.背诵时,要注意从句式的对偶和长短交错中体会叙事抒情的起伏变化".既有熟读,背诵的明确要求,又作了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方面的提示.

二是少而精的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所以,在每一课的"研讨与练习"设计中,都有语言方面的练习.如《归去来兮辞》第二题,针对前人说此赋"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的评论,要求学生"从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不仅要求体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要深入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两方面,对课文研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三题要求翻译几个句子,并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也是从语言训练的角度设题.《滕王阁序》第二题,先简要说明骈文的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好的骈句,体味其艺术效果,说说为什么好".最后还有"仿写一二联"的"建议",这就意味着,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仿写,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做,这就体现了练习设计的弹性,给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三是开掘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能力的题目.本单元的拓展题,每一课的设题意图各不相同,但都着眼于从不同方面训练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例如,《归去来兮辞》第四题,要求"结合已学过的《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说说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并谈谈你对古代归隐现象的看法".不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也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滕王阁序》第三题要求比较《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很大,而且没有标准答案.《逍遥游》第三题要求"体会鲲,鹏的形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陈情表》第三题,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后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体味,并尝试写一段话,陈述自己某种无奈之情"则突出了读和写的有机结合.总之,这些练习既立足于课文本身,同时又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学习,既有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更有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三单元说明这一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的第二个议论文单元,也是惟一的一个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单元.学生到了高中,已是青年,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又阅读了不少文艺作品,有了一定的文艺素养.因此,安排这个单元,学生是能够学好的.

一、教学目标

按照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精神,教科书只是预设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加以整合和重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调整预设教学目标.这就是说,写在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只是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一个基础.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当然也不例外.

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写道:"阅读这些文章,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作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这就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大致有以下方面:

第一,要理解文章内容,首先要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第二,探讨文章中提出的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第三,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常规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学习议论文的一些写法,等等.

有的同志也许要说,这些目标定得高了.粗粗一看,也许会有这个印象.不过,仔细一琢磨,不难发现,这些目标其实弹性是很大的.比如:"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仅仅是"加深""认识",能有多少认识就有多少认识,并不要求"认识"一定要有多"深".又如"学习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一般来说,"分析和论说文学作品"的确不太容易,但仅仅要求"学习",并没有提出非要"分析和论说"得如何,达到什么程度.又如"增强文艺评论能力",也没有规定高中生一定得具备多高的文艺评论能力,只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强"一点,有所进步.应该说,像这样的教学目标,能给广大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适用于各类学生.一般水平的学生,经过努力不难达到,尖子生可以往上靠,不会无用武之地,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达到教学目标的底线.

还有一些同志也许会说,文艺欣赏能力,应该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培养,文艺评论能力,应该在评论文艺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像这样阅读一些文艺评论文章和文艺随笔,对培养学生文艺欣赏和文艺评论能力,到底能起多大作用从一定角度说,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这是一致公认的规律.不过,也应该看到,阅读这个单元的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欣赏,评论作家作品的,读了关于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规律的知识,这对于提高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水平也是极为有益的.上文讲过,这些学生已经是高中生,他们已经读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有了阅读作品的一定的艺术体验了,因此有条件从感性到理性,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这个单元.

二,课文说明

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或者评论一位作家,或者谈论我国的一种文学作品,或者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和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对每个实例的咀嚼,使读者领悟到,句式不同意味也不同,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也不同,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对于文字的联想意义,如果用得好,可以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如果误用,就形成"套板反映",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必须"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课文指出,"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原因是,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然有那么大讲究.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好习惯.

《说"木叶"》一文,就是咬文嚼字的范例.作者说:"木叶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差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在语言上是一字之差,在艺术形象上却是千里之别,原因何在这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问题."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一是使读者更多地想到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二是"木"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于"木"在形象上具有树所不具备的艺术特征,因此,"木叶"突出地成为我国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孟浩然》一文,是评论一个作家.作者通过三个"一致",写出一个整体的孟浩然.第一个"一致",是指孟浩然的形貌与他的精神世界的一致.张洎对孟浩然画像的题记,王士源对孟浩然的描述,陶翰在《送孟六入蜀序》对孟浩然的描述,作者认为"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与孟浩然"诗境"中显现出的孟浩然,与文章作者"所意识到的诗人那身影"这三者是一致的.第二个"一致",是说孟浩然与襄阳的人文地理与文化传统的契合,说孟浩然属于襄阳,襄阳属于孟浩然.作者说,孟浩然大半辈子生活在襄阳,写襄阳,赞美襄阳,没有第二个襄阳人比孟浩然更忠于襄阳.而且,孟浩然继承了襄阳人的人文精神传统,接受襄阳的先贤庞德公,汉阴丈人给予的启示,与他们在"心理上""同体化"了,达到"神圣的默契".由于上述两个原因,孟浩然隐居在襄阳.第三个"一致",是说孟浩然的诗与人的"一致".作者认为,孟浩然的诗的特点是淡,"真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或者说是"诗的孟浩然".

《谈中国诗》一文,是谈论中国诗歌的特征.先交代谈论中国诗的根本立场,即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接着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外国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则不然,先有抒情诗,后有戏剧诗,没有史诗.然后阐述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二是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是由于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又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文章最后指出,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这四篇课文,有三篇是谈论诗的,另外一篇所举的例子,大半也是诗的.这样编排课文的目的,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引自《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这四篇课文的作者,闻一多和林庚是诗人兼学者,他们能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朱光潜和钱钟书是大学者,他们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是大手笔写的小文章.这四篇课文即使不见得都是经典,也值得学生认真学习,对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肯定大有益处.

三,教学建议

1.这个单元的"单元提示"指出:"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对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这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去阅读课文.例如,阅读《孟浩然》一文时就要注意,课文中的孟浩然,只是闻一多心目中的孟浩然.学生平时读了孟浩然的诗,甚至读了关于孟浩然的一些文章,他的心目中也有一个孟浩然.不妨指导学生,把闻一多的孟浩然与自己的孟浩然作一番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产生同与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又如,阅读《咬文嚼字》一文,对文中一些实例的咀嚼,学生的看法与作者的分析是否一致,能否再举一些例子来咀嚼一番.上述种种,对于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极为有益.

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议论性文章.《孟浩然》虽然可以归之于散文,但也以说理为主.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主要用理性思维.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同时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读方法.不妨指导学生按照下列步骤阅读.第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细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第二,在阅读中,注意作者的思路.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的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的纲要.思路理清了,全文内容也就把握住了.第三,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这个单元的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这给学生阅读带来不少困难.为此,建议由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以帮助理解课文.像阅读《孟浩然》一文,关于孟浩然的生平,创作资料,历价孟浩然的资料,以及有关作家如庄子,陶渊明的一些资料,对帮助理解课文似乎不可缺少.又如阅读《咬文嚼字》一文,难度比阅读其他课文要小,不过如能搜集一些历代炼字炼句的例子给学生,对学生更深刻地把握课文,也会大有益处.然而,话又得说回来,由于各地教学条件不同,并不要求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能深透地把握课文.如前所说,教学目标是有弹性的,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学生,只要基本上把握课文就可以,允许留有一些不懂的难点.

4.可以引导学生借鉴这些课文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写长篇大论没有条件,就写短评,小论文,写短篇,小论文没有条件,就尝试着写写读后感或札记.不论体裁,不拘篇幅,有一点写一点.这既是应用性阅读,又是一种写作锻炼,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当会大有裨益.

第四单元说明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这里所说的"小论文",是科学普及意义上的文章,大多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兴趣和热情而写的.这些文章不一定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却都出自科学大师之手,观点确实,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和

这个单元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使用和消费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技术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的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未来社会的扫盲,不是文字扫盲,而是文化扫盲,是科学扫盲.一个人没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1989年就推出了一个"2061计划",即《为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达到科学,数学和技术脱盲的2061计划报告书》,其目的也在于强化对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2061年,76年公转一圈儿的哈雷彗星再次如约回归,它看到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一个更加崇尚科学的世界.

从语文学习方面说,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加强学习内容的文化内涵,在阅读和写作上有质的飞跃.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似乎都是以对文字的礼拜起始的,而最终往往走向对"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背离.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以字词的认读为主的,阅读材料比较简单.到了高级阶段,形式的因素逐渐隐退,内容的因素逐渐浮出,因为加载更多的文化知识而气势磅礴.犹如涓涓细流而为长江大河,奔流入海,已经不能辨识其初始状态,也不能加以蠡测管窥了.语文能力形成的这种开放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具有"百川归海"的特点.语文学习不注重对科学文化的吸纳,我们可能读不懂每天报纸上涉及的大量科学内容,也看不懂电视上很多宣传科学文化的专题片(如discovery系列),这就会大大影响与他人的沟通.如果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对科学文化所知甚少,就会妨碍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本身就要求我们的读写能力更趋于综合化,而不是单纯地读纯文学作品,写点小情小景.

教学建议

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概说,有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对人类计数能力的追寻,有对宇宙未来命运的探索.教学时可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章的兴趣.科学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增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化因素.大到航空航天,小到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撑.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科普文章的理性精神和睿智哲思,对学生心智的成熟也是非常有益的.

2.把握住"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教学之路.这个单元的课文,与必修课本第三册学习的科普单元,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都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不同之处是第三册的选文多是描述式随笔式的,更具有散文化的倾向,本单元学习的课文多为论述式阐发式的,有一个核心议题,有理论上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更具有议论化的特点.教学时,要立足于"科学人文"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既是"科学的",有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又是"人文的",以人文的观点审视科学,对待科学,表现出很强的人文关怀色彩.在语文课中学习科学文化论着,既要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文化的魅力,也要让学生从中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

3.理清作者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要点,理解文章的重点难点.本单元所选课文,每一课都有一个核心议题,作者在写作时,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构思,围绕这一议题来组织材料的.解读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明晰了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要点,找出了重点难点问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就不难了.编者根据每一课的不同内容和写法,对这些问题在各课的"课文研讨"和练习中都有所提示和强调,教师可参酌应用.

4.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展跨学科的交流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科普文章中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每天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理科知识的水平可能超过老师,更有一些科学爱好者,在某些方面既"迷"且"专",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在科学知识的理解方面,可以多发挥学生的特长.另外,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能力的贯通,是新课标着意提倡的教学理念,而且容易实行,应该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下面是本单元各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

二,课文说明

《中国建筑的特征》

1.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二),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