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期刊容易发表知识

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470 浏览:153452

附件:

2016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本项目属应用气象领域.相快速发展的中国气象事业,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方法和技术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的研究展开.在此背景下,本项目在多个方面展开研究,攻克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方面的多个难题.(1)完成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方法与技术的概念框架.科学界定了气象怎么写作产品,气象怎么写作主体,气象怎么写作对象,气象怎么写作渠道,气象怎么写作效益,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等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2)完成了中国气象怎么写作效益数据库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发放48817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公共气象怎么写作问卷47456份,行业气象怎么写作问卷1121份,决策气象怎么写作问卷240份,对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区域内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采集,获取了大量气象怎么写作效益的数据,(3)完善和补充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气象怎么写作效益共性评估模型对长三角,淮河流域和防灾减灾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构建了气象怎么写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的属性层次模型(AHM),(4)完成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方法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专业性平台.设计了公众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业务平台,行业怎么写作效益评估业务平台,气象灾害怎么写作效益评估平台.

本项目成果丰富(1)发表科技论文69篇,其中中文43篇,被引用129次,英文26篇,其中SCI检索2篇,被引用11次,EI检索12篇.(2)申请国内专利4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内专利授权3项,其中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得5项软件着作权.(3)培养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气象软科学类等方面的人才,截止2016年12月,共有2人晋升教授,4人晋升副教授,培养博士1名,培养硕士10名,博士后1名.


本项目特别重视研究成果向业务应用的转化.(1)本项目开发的《公共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业务平台》已经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怎么写作中心,上海区域气象中心,淮河区域气象中心投入使用,初步估计,所产生经济效益超过万元,收益与投资比大于5:1.(2)召开了WMO专题研讨班,邀请全球范围内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展开研讨,并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WMO区域培训中心举办"TrainingWorkshopontheAssesentofSocio-economicBenefitsofMeteorologicalandHydrologicalServices"培训班,项目组李廉水教授,孙健高工,汤绪高工,胡雯高工等参与授课.(3)由WMO出版了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AssesentofMeteorologicalServicesEffectiveness》,并向全球187个国家的气象组织介绍项目组在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较重要的进展,论文原创性,项目成果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承认和正面评价.科学研究成果得到及时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收益.

本项目成果扩展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的研究内容,丰富了气象怎么写作效益评估的技术和方法,有助于气象,经济与管理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气象管理部门的社会地位和贡献获得必要的财政投入和公众支持,有助于气象管理部门更加重视气象怎么写作产品的社会需求,提高怎么写作质量,增进社会福祉.

1,创新性地将C-R算法推广到了海-陆混合传播路径,解决了该路径条件下的雷电电磁计算问题.

Cooray-Rubinstein算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水平场计算方法,然而目前的C-R算法只被用于计算均匀电导率地表和水平分层电导率地表,将C-R算法开创性的推广到了海陆交界的混合地表,该研究成果受到了C-R算法提出者Cooray教授的实名推荐发表.该算法填补了海陆交界情况下电磁场近似算法的空白,对海-陆混合传播路径的雷电电磁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并认可.相应研究成果被邀在JournalofAtmosphericandSolarTerrestrialPhysics撰写综述类文章.

2,首次建立了适用于复杂粗糙地表的三维FDTD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粗糙地表的雷电电磁场计算的新算法为复杂地表雷电电磁场计算奠定了基础.

考虑到自然界中存在许多粗糙表面,如海表面,植被,森林和山地覆盖的陆地等,这些地形高低起伏的特征会对雷电辐射电磁场的传输产生影响.本研究将复杂地表引入到雷电电磁场计算之中,对雷电定位技术误差修订和架空配电线路的雷电防护的工程计算都有重要意义,得到国际同行认可.被邀在ICAEnewsletterfromInternationalCommissiononAtmosphericElectricity上撰写综述论文.

本项目围绕雷电电磁场的传播特征展开研究,在JournalofGeophysicalResearch.atmosphere,RadioScience,AtmosphericResearch,IEEETransactionsonElectromagicCompatibilit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在雷电电波传输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地基雷电定位,雷电放电参数的反演和雷电防护安全,以及全球雷电气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项目名称:VOCs净化性能提高的氧化物催化剂结构调控和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滕飞,陈敏东,朱永法,姚文清,徐晶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清华大学

项目简介:

VOCs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而大气中VOCs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源排放,因此,从上控制排放,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根本和关键,也成为环境化学学科知识与技术创新的源头之一.本项目主要开展了VOCs的高效净化研究,提出了建立了结构控制的通用方法,新型微纳米结构为发展高效净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揭示了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为VOCs高效净化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提出了制备新颖微纳米结构金属物的新策略率先开展了液相化学低维枝杈化行为,揭示了枝杈化结构控制基本原理建立了微纳米结构控制的通用方法,有效提高了的性能,为开展物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具有多维度,多级次微纳米结构3D多磷酸,核壳结构的锰/钴复合氧化物,分级结构氧化铜,孪晶二氧化钛纳米片钙钛矿立方体,六铝酸盐纳米等解析了金属物低维枝杈化自组装及生长,组装机理,为建立金属物微纳米结构及应用这一新研究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技术支撑.

3,研究了金属物结构的VOCs催化机理,率先低维枝杈化及其复合材料于VOCs净化从分子,原子层面上揭示了该类的晶面效应,形态效应,尺寸效应等对净化,之间的构效关系,提出了提高性能的有效途径,为推动环境VOCs净化应用做出了贡献.

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Reports,Environ.Sci.Technol,Appl.Catal.B,Green.Chem.,J.Catal.,Chem.Commun.,J.Phys.Chem.C等权威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36篇,大于的篇,SCI论文他引总数320次,最高单篇SCI论文他引次数105次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5项,技术成果转让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