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袭率不能超过永教师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122 浏览:32966

附件

福建省第十一届"三优联评"活动

参赛指南

目录

一、参赛人员范围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三)评比指标

(四)作品资格审定

(五)作品制作

三、参赛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二)报送时间,方式

(三)报送要求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

(二)奖项设置

五、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二)

附表一参赛作品登记表

附表二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课例参赛登记表

一、参赛人员范围

面向全省中小学(含教学点),幼教,特教,民办学校,中职学校及有关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教育技术工作者.组织方式有两个报送渠道:86个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含中小学,中职学校)以校为单位向省馆报送,其它学校通过市级电教机构,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电教机构和相关信息技术实验区组织部门向省馆报送.

二、参赛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福建省第十一届"三优联评"活动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段教育教学要求和特点,按照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组(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设置参赛项目.

1.基础教育组:多媒体课件(含移动终端课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含移动终端课例,微课程和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课例),论文,学科主题社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2.中等职业教育组:多媒体课件,精品开放课程,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论文.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1.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是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不限.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以及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不属于课件范畴.

其中,移动终端课件系指:利用移动终端的多媒体交互性,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教学设计.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组委会提供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相关工具软件,参赛者可在电教馆大赛网站上免费在线使用.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过700MB.

(2)报送形式:由各联系人按要求将作品打包压缩成RAR或ZIP格式上传,所报作品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网页形式作品可用通用Web浏览器浏览,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

(3)幼教课件参赛者可自选福建省幼儿园大中小班教师教育用书中适合互动,突破幼儿想象难点,扩大知识面的内容制作作品参加比赛.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录像课例,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的课例参照小学课例评审标准降低要求,单独列项.应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三方面内容,幼儿园要求为主题活动类型的课例参加该项目.

移动终端课例系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包括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两方面内容.

微课程系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由参赛者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自选主题,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短视频资源包.每件微课程作品,只讲解重要教学知识点和具体的问题或题目,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等.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不作为微课程内容.微课程包括微课视频,任务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1)普通课例制作要求:需同时报送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和教学设计.报送的课例应是根据教学设计所完成的课堂实录,要求双机拍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课例视频采用常用视频(WMV)文件格式,分辨率720×576,大小不得超过700MB.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课例的制作可单机拍摄,声音要清晰.

(2)微课程制作要求:微课程要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课题展开,微课程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为5-10分钟,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教学视频文件采用常用视频(WMV)文件格式压缩,分辨率720×576,鼓励同学科系列微课程参赛.

(3)报送形式:请将同一参赛作品登记表,教学设计,课后反思及教学课件等内容纳入同一光盘报送,待筛选后由选送单位按获取作品编号进行资料上传,微课程应含参赛作品登记表,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任务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等内容.

3.论文(含叙事报告):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总结和反思,须理论结合实践,有明确论点,论据充分,论证科学.与信息技术应用无关的学科论文和已参加过省级以上评比的论文不纳入评审.主委会将对报送作品进行查抄袭检测.

报送形式:由各联系人按要求将作品统一为WORD格式打包上传.

4.精品开放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怎么写作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学生为怎么写作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怎么写作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

(1)制作要求

①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选题不限,内容按专题呈现,每讲应不少于30分钟,不多于50分钟,视频制作推荐使用高清制式,视频压缩推荐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装格式推荐使用MP4,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1024×576.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通过网页呈现,内容应涵盖: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课堂教学录像,实验指导,教材,参考文献,网络教学课件,习题等,参评作品应体现网络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特性,帮助使用者进行自主探究,答疑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能够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与管理.同时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

①精品视频公开课:视频录像课以光盘形式报送,待筛选后由选送单位按获取作品编号通知上传.

②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资源共享课,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等登录说明.相关文档网络上传至报名平台.

5.学科主题社区:是指学习者基于某一学科主题,基于网络开展的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学习型组织.社区成员可通过BBS,聊天室,博客,SNS等交流互动工具在一个共享的虚拟空间中分享知识与经验,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参与活动,共同解决问题,建立良好而密切的关系.

特征:在社区中不仅存在学习者与媒体界面的交互,也存在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最终实现学习者新旧概念的交互.社区应提供多种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社区的管理和成员的交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其检索工具,提供个别化学习方式和协作化学习方式等.

(1)制作要求:应满足在因特网上实时运行的基本条件,如:安全,稳定和快捷等.

(2)报送形式: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提交空间以及必要的用户使用说明,相关文档电子版直接上传至报名平台,主题:作品编号+主题社区题目,作品编号在网上报名时由系统自动生成.

(3)面向幼教组的主要是沟通家校,有特色的校园网参加该组评审.

6.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是指在每位学生均拥有一台数字化终端设备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参赛作品应是完整反映一节优秀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资源包.

(1)制作要求:应包括教学设计,课例录像及其解释说明,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和教学效果评价等.其中,课例录像的主要教学环节应有字幕提示,采用常用视频格式(wmv),分辨率720×576,大小不超过700MB,如果是时间较长的活动课程,则只需要几个关键环节的视频录像剪辑.如课例中有论文,学科领域专家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等也可一并报送.

(2)报送形式:将作品(含参赛作品登记表)刻盘形式报送,待筛选后由选送单位按获取作品编号通知上传.

7.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设计开发的,支持或辅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完成特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工具类软件系统.包括课件制作工具,学生自主学习工具软件,教学平台,教育管理平台,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仿真实训软件等.

(1)制作要求:应具有明确的教育教学设计目标,符合教学需要和学习者特征,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及使用说明文档.在目前主流的计算机环境中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稳定和快捷的要求.应提交模拟演示视频(3~5分钟,主要功能操作演示),应用案例和使用报告.


(2)报送形式:单机版以光盘形式(含参赛作品登记表)报送,待筛选后由选送单位按获取作品编号通知上传,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网络版应在参赛作品登记表中注明平台以及必要的用户名和等登录说明,参赛作品登记表和相关材料同时上传平台.

(三)评比指标

1.多媒体课件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内容呈现25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结构合理.技术运用25运行流畅,操作方式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创新与实用20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的课例参照这个标准降低要求)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目标15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目标明确,

提高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教学点这项不要求).教学设计25教学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对象的要求,

注重学科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适当采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学习模式.教学行为25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差异,

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调控教学活动(农村教学点要求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富有创新,恰到好处),

围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效果25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反思10有及时的反馈和课后反思.微课程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选题与规范15材料报送完整,符合《微课程制作基本要求(试行)》规范,

选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易错点,要求紧扣教学大纲,面向学生自主学习,选题切口小,每个视频只解决一个问题或问题的某个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学习者的困惑.同作者报送同学科系列特色微课程的适当给予加分.教学设计25围绕选题突出重点,任务学习单规划合理,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学科发展,

教学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教学行为25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根据教学需求选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教学效果25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

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习题配套10每个视频配置2-4个配套习题,形式为选择题.要求针对性强,习题难度等级要合理,有层次性.3.论文(含叙事报告)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主题方向20立论正确,观点明确,符合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实际.内容结构25论据内容丰富,科学,应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实验论证,结果真实可信.语言应用25谋篇布局合理,语言流畅,准确,结构严谨合理,使用术语规范.创新与实用30研究观点新颖,具有创造性观点和研究成果适当加分,阐述内容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价值.4.精品开放课程

(1)精品视频公开课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目标15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选题恰当.教学设计25教学策略合理,根据需求,合理采取启发,讨论,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手段,

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符合课程学习特点,符合学习者需求,

教学过程完整.教学行为25语言生动活泼,能展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

鼓励与学生有较好的互动,

有较强的现场教学感.教学效果15授课条理清晰,课程内容熟练,

教学重点突出,课堂信息量大,

积极回复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与实用20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具有推广性.(2)精品资源共享课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材适当,

教学策略合理,教学媒体选用恰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提供练习,具有学习评价与反馈功能,

教学过程完整,

考虑学习者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的特点.课程内容25内容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课程内容体系完整,

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呈现结构合理.技术运用25教学管理功能方便,实用,

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环境,

媒体播放可控,

过程可控,导航清晰,明确.创新与实用20立意新颖,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适于网络共享,

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具有推广性.5.学科主题社区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主题明确,目标明确,适用人群明确,

功能模块结构安排合理.内容呈现25突出主题特征,可以体现一定的多学科交叉,

内容科学,丰富,新颖,鼓励原创,

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资源内容组织结构合理,层次与分类清楚.使用效果25学习群体的深度参与,

具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技术应用20应用合理,注重实用,

导航清晰,准确,各项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页面色彩搭配合理,设计美观大方,

媒体播放可控.6.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教学目标明确,内容选择适当,

突出基于问题学习,差异化学习,师生高度交互和移动学习等特点,

教学策略合理,注重学科目标的达成,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30内容科学,表述准确,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技术运用20技术运用合理,充分,有效,

体现多种技术平台和学习资源共融的学习手段.创新与实用20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技术探索差异化学习,基于问题学习,交互性学习,移动学习的特点,

具有示范性和推广价值.7.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设计目标10设计目标和使用对象定位明确.结构与功能设计25系统结构清晰,模块化程度高,交互性强,

功能设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技术性能25采用主流技术路线,程序运行安全稳定,

操作简便快捷,导航方便合理,

新技术运用合理有效.人机界面

设计20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风格统一,美观大方,

,交互操作符合认知习惯,

多媒体呈现方式合理快捷.创新与实用20设计新颖,技术实现难度大,特点鲜明,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显着,有推广价值.(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有弄虚作检测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或获奖资格.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作品作者承担.

2.除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精品开放课程"参赛作者不超5人外,其它参赛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整合课例参赛作品有指导老师的请在相应栏目填写或标注(指导老师不超2人,与作者单位不统一的须特别标注),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参赛.

3.所有作品网上报名后都会生成编号,请按系统指导方法用ftp方式上传.

三、参赛办法

(一)参赛办法及报送作品数量

1.基础教育组

(1)由各组织单位在限定时间组织好本级的初期评审,之后指定联络人按项目要求通知入选作者上传,(也可代为上传).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每校报送作品总数为5件(获奖情况将纳入量化评估).各地市电教馆(教仪站)根据近两年选送作品获奖情况和教师数确定限报数(福州,泉州,厦门70件,宁德,莆田,漳州,三明,龙岩,南平50件,平潭综合实验区10件),省级以上信息技术实验区限报10件.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的课例不纳入限报件数,但每个地市最多不超10件该类别参赛课例.

(2)以上不接受个人报送.

2.中等职业教育组

中职教育类参赛作品将由省电教馆和省职教中心共同下文明确报送要求和时间.

(二)报送时间,方式及报名费

1.报送时间,方式:请各组织单位或参赛学校于2016年5月7日至6月7日期间,登录福建省电教馆网站(jyjs.fjcet./)进行网上报名(需仔细核对信息,赛事设有交流群:206762120,咨询:0591-87278750),报名成功后以系统生成的作品编号为名称将参赛作品表和小文件作品直接上传报名平台,课例类大文件按平台指导进行上传,于2016年6月7日前完成,逾期不再受理.

2.报名费:有推荐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按全国赛文件自理.

注:评审结果预计8月底公示,9月正式下文.

(三)报送要求

1.赛事试行无纸化报送,参赛作者需打好提前量配合各级组织机构做好作品的提交和上传."参赛作品登记表(附表一,二)"和作品相关资料要求无病毒,运行良好.

2.请务必规范,准确填写作者,单位和联系等信息,截止日期后不能修改.

四、参赛作品评比及奖项设置

(一)评比办法:分为技术测试,专家评审.

1.技术测试:包括资格初审,运行测试等.通过技术测试的作品将参加专家评审,并于2016年8月底9月初在报名上另文公示和公布获奖名单.届时请组织机构联络人和参赛作者认真核对相关信息,如有差错两周内与组委会联系,逾期不再受理.

2.专家评审:由组委会聘请有关专家,教师组成专家评审组,对通过技术测试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

(二)奖项设置

1.个人荣誉奖

各参赛项目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等奖:获奖作品数不超过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10%,

二等奖:获奖作品数不超过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17%,

三等奖:获奖作品数不超过各项目有效参赛作品数的25%.

2.集体荣誉奖项

设"最佳组织奖"8个.具体评选规则如下:

指标排序权重各组织单位参赛作品获奖数按数目由大到小排序0.3各组织单位参赛作品总数按数目由大到小排序0.3各单位组织工作情况按技术测试结果计算0.3各组织单位报送作品及时性按报送截止时间计算0.1五,组织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三优联评"活动由福建省教育厅有关业务处室指导,福建省电化教育馆主办.

比赛重要信息和相关事宜将在福建省电教馆网站三优联评栏目中公布.

(二)

1,报送作品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17号省电教馆研究室邮政编码:350003

2,联系人:庄锦晖,张宏

3,联系:0591-87278750,电子:jyjssyzc@163.

附表1

参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编号:

作品

名称学科作品

大小MB参赛

项目基础教育组多媒体课件□

移动终端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微课程□

移动终端课例□

学科主题社区□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综合课例□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论文□小学□

初中□

高中□

特教□

幼教□中等职业教育组多媒体课件□

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育教学工具类软件系统□

论文□作者

信息

(请按限额人数准确填写)姓名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联系人姓名手机号通信地址邮编作品

特点(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

作品安装运行说明共享

说明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否签字:年月日推荐

意见(单位盖章)

年月日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着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4.

5.

注:

①报名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并随作品光盘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②不同参赛项目限报作者人数不同,按报送时作者排序填写获奖证书.

附表2

农村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授课课例参赛登记表

作品编号:

作品

名称年级学科作者姓名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指导

教师联系人姓名手机号通信地址邮编所在学校和班级基本情况

作品

特点(包括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推荐

意见(单位盖章)

年月日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着作权.

作者签名:

大赛组织委员会编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