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惑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384 浏览:153643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编第一期

支部新闻

3月8日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召开本学期第一次党小组会议.会议由支部总书记池喜生主任主持,讲述了本学期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并作了重要部署.

池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党员的先进教育,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科学发展的,有较完善机制的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党支部队伍,以党建带团建,发扬,推进建设,打造打响咱们的支部品牌.同时,池书记要求党小组要提高综合素质,发扬敢于吃苦的精神.

会上,吴明生,梁鸣锋两位支部书记也发表了讲话.吴书记要求党小组成员要加强业务能力,熟悉入党的流程,加强队伍建设.梁书记则强调要加强党小组的纪律建设,党小组成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都坚信,经济管理系党组织建设将越来越强大!祝愿党总支明天更美好!

二,本学期支部的工作思路

1,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健全党支部工作制度,发挥集中制,认真组织支部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开展,评比总结.

2,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申请入党积极分子注重教育和培养,严格发展程序.计划发展新党员60人,预备党员48人转正.

3,加强学生党课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要有开课计划,学习心得等书面材料.4,认真执行党支部工作条例,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

本学期支部工作安排

3月份:1,党总支电子报"先锋"首刊撰制.

2,准备第一批党员推优工作,拟定参加党课培训名单.

4月份:1,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

2,第一批党员通表,转正.筹备第二批党员推优工作.

5月份:第二批党员通表,转正大会.拟定参加第二次党课培训名单.

6月份:第三批党员通表.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吴邦国向大会报告工作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王兆国主持.

吴邦国在报告中说,过去的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按照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年来,共审议22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14件,作

出2项决议,听取审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4个工作报告,听取审议1个专题调研报告,1个跟踪检查报告,检查3部法律实施情况,代表议案518件,决定批准我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7件,还决定和批准任免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贡献.

吴邦国着重从六个方面报告了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一是坚持一手抓法律制定,一手抓法律清理,选举法修改工作及时启动,一批重要法律相继出台或提请审议,法律清理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迈出决定性步伐.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着力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按照各自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做好工作,在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取得积极成效.三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通过作出专门决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修改相关法律,开展国际合作等,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四是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坚持为代表怎么写作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努力提高代表怎么写作水平,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代表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五是坚持服从怎么写作于国家外交大局,从人大对外交往的特点出发,巩固和完善与外国议会定期交流机制,加强各层次友好往来,对外交往更加活跃.六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好履职培训,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工作制度,自身建设继续加强.

吴邦国指出,201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迈进的重要一年.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确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如期实现,着力增强监督实效,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报告今年立法监督工作部署时,吴邦国提出,一要在坚持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下,抓紧制定在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及时修改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继续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更加注重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积极推进科学立法,立法,全面完成法律法规清理工作,确保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标如期实现.二要认真实施监督法,紧紧围绕"五个更加注重",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加强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监督,以增强监督实效为核心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顺利实现.

大会执行主席王珉,石宗源,杜德印,汪光焘,张宝顺,张春贤,陈光国,陈建国,欧广源,,胡春华,胡康生,姜异康,袁武,高祀仁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为啥"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016年03月09日作者:林伟来源:人民网

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2016年3月5日人民网)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教育强才能百业强,教育兴才有百业兴,教育现代化才能实现全面现代化.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如此,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我感到,这番话实在,精练,有力,可谓一语中的,发人深思.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才的摇篮,人类社会要生存,发展,生活质量要提高,离开了教育都无从谈起,因此,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已经是全人类的共识.

正因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目前,中国已经从一个人口大国建设成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前进.

但是,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离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仍然面临着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等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所以,纵观世界局势,回顾历史经验,对强调的"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一论断的体会越来越深刻,感受越来越强烈.我感到,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将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说明了党,国务院下了很大要决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人民的期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教育为之奋斗的方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上如果出了问题,也就决不仅仅只是影响当前的利益,而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影响的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于教育.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已成为全党全民的共识.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在这个高度上统一认识,是教育能否实现"优先发展"的关键.如果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能确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仍然满脑门子的GDP,"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要求就有可能会再次成为空话.为此,期待各级领导干部好好领会"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深刻内涵.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的责任

2016年03月08日作者:贺祖斌来源:广西日报

大学生就业难,最近几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年复一年,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据教育部公布,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前不久,为完成《大学》杂志社的特别约稿,我主持了一期《困惑与选择——"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术沙龙》,对就业问题开展全面的讨论.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使我十分关切: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和大学在就业中所担当的责任.

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前几年高校扩招的后遗症,招生数量增加自然给就业增加了压力,从客观上讲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从世界经验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共有问题,不能单纯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因.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世界各国相比还处于不稳定的初级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是这种不稳定性与高等教育承载力之间发生的剧烈冲突所造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难之间不是本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而是这种冲突造成的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问题,或者说是大学教育资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大学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就业过程中,就业的主体(大学生)和就业的客体(用人单位)在就业过程中感觉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就业很难,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而大部分企业则认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难觅,这一现象被称为"就业鸿沟".另外,从大学生自身来讲,就业难的问题,难在观念上,难在思维方式和就业意识上,比如:原有的精英教育理念影响深刻,毕业生工作实践能力不能满足高的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找工作,还要找未来发展的空间,期望和生活方式等这些想法观念必然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因此,我认为就业问题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一种因果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也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大学,个人在大学生就业中应扮演何种角色应负担什么责任有人认为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就业政策和环境,大学应起主导作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指导,有人认为大学生应是主体,解决就业问题关键是靠个人能力的提高.这当中,我更加关注的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

目前,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不少大学与企业都采取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措施,比如,一些学校的专业压缩在校学习时数,减少课时量和毕业论文设计时间,过量增加为寻找工作的时间,大量无序的就业招聘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企业为选拔更好的人才,刻意延长和占用学生的实习时间,等等.这些使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品质无法得到满足.大学常常面对就业的压力而屈从现实的选择,深感无奈!大学要完成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是需要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的,那种为了提高就业率,牺牲学习时间,降低培养规格的投机取巧行为,都可能使大学的事业信誉毁损.长此以往,社会和大学短期的功利行为将无法保证大学其应有的品质,大学将逐渐退化成一种职业培训机构.

宏观上,大学必须有自身的追求目标和培养目标,这是由大学本身的追求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民众对大学的职业及利益有强烈的诉求,但大学必须坚守自己崇高的信念和神圣的使命,防止自己的宗旨和信念被世俗功利浸染和同化.大学为了彰显和维护自己社会地位和道德价值,会竭尽全力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品质和效率,特别是在学生高尚品格养成上,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诚实,才能,执着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肯定.因此,"大学绝不能将求职作为自己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

大学不将单一的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并不是不去关心大学生的未来和发展,而是应当将重心放在人才心智的培养上.现实中出现"就业鸿沟"的原因之一,是大学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适应性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需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人才的培养规格与大学的课程结构有着固有的,内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大学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具体而言,在培养目标上,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社会的交往,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课程又是大学生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在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系统性的培养,通过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大学的社会声誉也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当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大学的专业结构,课程教学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在大学适应性改革中应当完成的任务.但确保大学的意义和价值不应该是建立在一种学生和社会之间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一种恒久不变的崇高信仰和境界之上.大学,千万不能在改革中迷失了自我.

(作者贺祖斌系广西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

俭以养德学以致用

——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检察官蒋冬林

来源:《经济日报》

"我仅是一个希望做好本职工作的普通检察人员."

——这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检察官蒋冬林在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官"后对自己做出的评价.

几天前,湖南省检察院的同志看到蒋冬林脚上穿着5元钱写的棉鞋准备进京领奖时,劝他换一双皮鞋,蒋冬林说,"只要暖和就行了."事实上,这么多年来,蒋冬林没有一双像样的皮鞋,藏蓝色的检察官制服就是他最好的衣服.

1988年,蒋冬林通过招干考试迈进了检察院的大门.从控告申诉科到驻所检察室,从反贪局到反渎局再到民行科,无论在哪个岗位,22年来,蒋冬林一直坚守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蒋冬林说,"我是人民检察官,肩上的责任千斤重.我要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让人民群众满意."

蒋冬林生活的俭朴是出了名的.他家的房子是毛坯墙,家里惟一的家用电器电视机还是妻子花50元写的处理品,最好的家具是夫妻俩20年前结婚时自己做的沙发.

蒋冬林热爱学习,他的家里到处都是书,他常常读书至深夜.有一次,蒋冬林被外派到南津渡水电站大坝保卫科工作,与其他同事同住二楼一间房.可这里比较嘈杂,为了能安静看书,蒋冬林搬到了楼下又矮又脏又热的工棚去住."有什么搞不懂的问题,就去找蒋博士.""蒋博士"是同事们送给蒋冬林的绰号.蒋冬林是单位里公认的"法律权威","活字典"."作为新时期的检察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办案能力,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蒋冬林说.在零陵区检察院,蒋冬林是第一个取得自学考试法律本科文凭的人,他还发表了论文30余篇,20余万字.

每逢节检测日,蒋冬林就往新华书店跑.2006年除夕,妻子有事外出,临走时让他准备年夜饭.妻子回来时,蒋冬林却不见了身影.等蒋冬林回来后一问,原来他是到新华书店看书去了.后来了解到,那天蒋冬林是因为一个医疗纠纷案抗诉,牵涉一个陌生的领域,便到书店去查阅资料,妻子这才消了气.后来,蒋冬林通过查阅资料准确办案,使这起案件中的医疗事故受害人获得了10万元赔偿.

蒋冬林的母亲因为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妻子1998年就下岗了.因为要各自照顾家里的老人,夫妻俩只好两地分居,女儿周岁后就一直跟蒋冬林一起生活.女儿5岁的时候,患上了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发病时腿部时常剧烈疼痛.

蒋冬林每天的生活基本就是这样:早上先安顿好母亲,自己来不及吃上几口饭,就匆匆送女儿去学校,然后再赶回单位上班,下班后再赶到学校去接女儿,晚上还要为女儿按摩双腿等

有一次,女儿到了该去医院做手术的时候了,蒋冬林正在承办一起经济大案,要询问几个关键证人.同事们都跑来劝他,"回去吧,我们替你."蒋冬林却说,"这个案子是我经办的,已到了关键阶段,你们接手不太清楚,我离开就可能耽误办案工作."他在办案一线连续熬了两个昼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当他看到女儿的泪水时,蒋冬林满心歉疚.

尽管生活困难,蒋冬林却从未在组织面前诉过一次苦.每次向灾区捐款,或为单位患重病者捐助时,蒋冬林总是抢着捐钱.他总说,"有人比我更需要帮助."(记者敖蓉)

科学精神与科学发展

作者:李志昌(云南省楚雄州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都在发展,有发展就有"发展观".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观的内涵和特征是不同的.就是说,"发展观"本身也是在变化和发展的.我们可以把过去的发展观统称为"传统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要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它既有合理的内容,同时从当怎么发表展的角度来看,也有不合理,不适应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相对传统发展观而言的.如果说传统发展观的内容都是合理的,科学的,就没有必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如果说传统发展观没有一点合理的内容,就无法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就没有得以继承的传统思想资源,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传统发展观的合理内容,同时也扬弃了传统发展观中不适应现怎么发表展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相对传统发展观来说,主要差别,其精神实质体现在哪里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但概括起来主要就是"科学"二字,就是"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内在地包含着科学精神,在实践中要求我们应该以科学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说着科学发展观的词句,喊着科学发展的口号,但实际上却做着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科学精神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反之,违背科学精神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必然导致发展中的严重失误.

对于"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特征,近年来理论学术界讨论很多,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提出了各种看法和观点.科学精神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来看.狭义的科学精神,一般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如科学家在观察,实验,计算,思考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广义的科学精神,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如有的学者提出,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这样的科学精神,就是广义的科学精神,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和遵循.广义的科学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伴随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科学精神本身也是在继承中不断发展的,从古代科学精神,到近代科学精神,发展到现代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内涵越来越深刻和丰富.我们讨论的,是基于现代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发展所形成的现代科学精神.古代的人们遵循着古代科学精神,近代的人们遵循着近代科学精神,现代人应该遵循现代科学精神.

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遵循科学精神的具体要求,可以表现为多个方面,但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四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辨证思维,勇于创新.

一,从认识的角度讲,遵循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

在社会生活中,"实事求是"是一个很好说但很难做到的要求.对于"实事求是",人们很熟悉,但是"实事求是"的核心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根据对"实事求是"的论述,概括而言,"实事求是"的核心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把握客观规律".这里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从认识生成的角度讲,人们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应该来自于"客观实际",而不能是自己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第二,从认识的真检测属性来讲,关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两点概括起来就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必须"来自于客观并且符合客观".人们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时,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就是当然地认定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是正确的,并努力为之辩护.这是人们天生具有的一种认识心理.一个人不会提出自己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和主张,更不会为之辩护.这里有一个问题,"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是一回事,而事实上"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另一回事.从逻辑学的观点来看,前者是"命题态度"问题,后者是"命题真检测"属性问题.在人们的心理和认识中,常常把这两者混淆起来,特别是把前者等同于后者,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是真的,就是客观规律,自己认为是错误的就是检测的,就不是客观规律.事实上,"正确,错误"往往是主观判断,而"真检测"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命题真检测"决定"命题态度",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这种关系往往颠倒过来,就是说,人们往往用"命题态度"来决定"命题真检测".这是人们认识上产生错误,实践中产生失误的一个深层次认识原因.人们常说"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常常发生这样的错误,人们把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理所当然地作为"客观规律",而不进行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并以这种"规律"指导自己的行动,结果导致实践活动的失败.实事求是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来自于客观实际,并且符合客观实际.在改革发展中,一些地方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改革的决策和措施,愿望是好的,理论上是完美的,但是为什么在实施过程中会出问题,甚至产生严重后果问题在于,这些思路,战略,措施,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当然认为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并不符合客观实际,违背客观规律.人们会问,这些思路,战略,决策,是经过调研,讨论,论证提出来的,为什么会出现错误不得不承认,在实践中,很多所谓"调研,讨论,论证",并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科学的方法,而是围绕某种预先提出的"思路和主张"展开的,收集的信息,提出的论据,吸取的意见,都是从正面来为这种"思路和主张"辩护的,极力回避不同的意见,尽量删除不一致的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决策是这样的,一种思路和主张,从提出来,经过调研,讨论,论证的"程序",最后得出来的还是这种思路和主张,输入"程序"的是什么,输出"程序"的还是什么,"程序"并没有真正发挥分析处理的作用,这种"程序"只起到一种"通道"的作用,入口进去的是什么,出口出来的还是什么.这样得出的"思路,战略,决策"往往不符合客观实际,导致实践中的很多失误.推动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形成决策,并使思路,战略,决策符合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从实践的角度讲,遵循科学精神就是要尊重规律

实事求是的重点在于探索规律,主要是一个认识问题.尊重规律就是要按照规律办事,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为什么要按规律办事规律是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则",这种"规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行为同这种"规则"一致,顺应这种"规则",实践活动就能顺利进行,相反,人们的行为同这种"规则"抵触,违背这种"规则",实践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失败.推动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组织和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探索把握规律,是尊重规律的前提.不认识规律,不掌握规律,谈不上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讲的"发展"是广义的,"发展规律"所包含的内涵是多方面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科技发展规律,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等,都需要全面认识和把握.一个不懂得自然规律的人,不可能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个不懂市场经济规律的人,不可能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一个不懂得生态环境规律的人,不可能有生态文明理念,不会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在规律问题上,"人的行为规律"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进一步思考,人之"本"又是什么人之"本"就是人的行为规律.人的行为规律是很复杂的,是由人的需要和动机,情感和意志,态度和行为等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系统.人的行为规律还是经济规律,政治规律,文化科技规律等社会规律的基础,离开人的行为规律,没有什么"社会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认识人的行为规律,按照人的行为规律来组织和开展各种社会活动.现在,人人都会讲"以人为本",讲来讲去,讲得很抽象,很空洞,讲得大家不知所以然,而在很多工作中,在很多事情上,并没有真正按照人的行为规律去办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以人为本概括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发展规律和人的行为规律的基本认识.对人的行为规律更丰富,更复杂,更具体的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和认识.

认识规律是尊重规律的前提,但是认识了规律并不必然地决定尊重规律,就是说,不认识规律,必然不会尊重规律,而认识了规律,也不一定尊重规律.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在社会实践中,常常会出现"知道规律,但不尊重规律"的现象.从历史到现实,在规律问题上,"明知故犯","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是不断发生的.对于某些人,理论上知道规律,但由于利益原因,价值取向,政治立场,主观意志,权力因素的影响,在其实践活动中并不尊重规律,常常做违背规律的事情.这也是过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各种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遵循科学精神,推动科学发展,需要有坚持真理,抵制谬误的勇气,更需要有自我革新,自我批判的素质,排除各种违背科学精神的内在障碍,尊重规律,自觉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三,从思维的角度讲,遵循科学精神就是要坚持辨证思维

辨证思维的核心是发展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与此相反的思维方式是静止(僵化)地看问题,孤立地看问题,片面地看问题.辩证法的常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违反辨证思维的情况却经常发生,坚持辨证思维方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发展地看问题,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新情况出现了,新问题产生了,就要有新的理论,新的思路,新的办法,而不能固守过时的,不适用的理论,思路,办法.用已经过时,不适用的理论,思路,办法来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然导致改革发展中产生严重失误.联系地看问题,就是要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处理好各种关系,解决好各种问题,促进协调发展,而不能孤立地对待某方面的发展,孤立地解决某方面的问题,导致不协调发展.全面地看问题,就是要从各种角度,多个层次考虑发展中的问题,综合研究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而不能只从一种角度,一个层次考虑问题,不能只看到影响发展的一些因素而忽视其他很多复杂因素.当前,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克服"极端化"的思维方式.现在有一种社会现象,极端化,非理性思维方式盛行,做什么事情,非要把它推向极端化不可,似乎越极端越好,越疯狂越好,"不撞南墙不回头".一种理论,思路,措施,都有它适用的具体情况,都有它发挥作用的条件范围,脱离具体条件,超越适用范围,推向极端,就会出现问题.例如,现在"决定"这个词很流行,"性格决定成败","态度决定成功","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关系决定事业",等等,"什么决定什么",不可胜数.在生活工作中,这些因素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把它们每一个单独因素作为"决定"因素,就过分了,极端化了.这些因素单独地看,只是"影响"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常常认为,只要抓住一种"决定"因素,就万事大吉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成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措施,本来是好的,但如果不顾具体条件,措施片面,行为极端,往往产生不良后果.列宁说过,真理再往前跨一步就会成为谬误.就是说,真理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超越条件,超出范围,真理就不再是真理而成为谬误.在发展实践中,要坚持辨证思维,把握好各种"度",协调好各种关系,处理好各种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

四,从发展动力的角度讲,遵循科学精神就是要勇于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人类社会为什么不断发展就是因为有创新这个根本动力在不断推动.发展的动力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等.创新的实质,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抛弃和革除制约发展,阻碍发展的各种因素,创造推动发展的新因素.原有理论过时了,不适用了,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要进行理论创新,抛弃旧理论,形成新理论.原有制度成为阻碍发展的因素,就要进行制度创新,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原有科技手段落后了,不能再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践活动效率,就要进行科技创新,淘汰旧的科技手段,创造新的科技手段.原有管理方法陈旧了,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就要进行管理创新,放弃旧的管理方法,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在创新过程中,也要注意遵循科学精神.创新不是一种随意,任意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本身是有规律的,要遵循科学创新的原则和方法.当前要特别注意防止"伪创新"泛滥.现在社会上不少事情,喊着"创新"的口号,打着"创新"的旗帜,大行其道,而实际上违反科学,违背规律,造成社会危害.在创新问题上,同样要遵循实事求是,尊重规律,辨证思维的科学精神.

五,遵循科学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科学素质

科学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必须有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科学素质.这些年,一直在号召,强调要树立科学精神,但从社会生活,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来看,违背科学精神的事情还不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普遍地切实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素质,就是要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科学素质是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这四个层次之间是依次的逻辑决定关系,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最高层次,最高境界.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知识,要具备这些方面的适当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方法包括研究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以及分析实践活动中问题的各种方法.科学态度是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对待客观事物,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立场.科学精神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培养科学精神必须以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为基础,没有这三者为基础,科学精神是不可能培养起来的.为什么在社会上科学精神普遍缺乏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们科学知识贫乏,科学方法欠缺,科学态度缺失.不学习科学知识,不掌握科学方法,不形成科学态度,哪里来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既需要学习,也需要实践.

党政干部科学素质的高低,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党政干部处于决策,组织,指挥的重要地位.我国党政干部的科学素质有待提高.根据有关调查(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党政干部的科学素质,在全民科学素质水平中,处于中间偏上水平,并不是很高,这与党政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称的.比如,科学决策问题,现在讨论很多,实践中决策失误的教训不少.提高科学素质,才能科学决策,才能促进科学发展.这三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同样,科学组织,科学指挥,同样需要以科学素质为基础.实践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瞎折腾,瞎指挥",重要原因就是在组织和指挥活动中,缺乏科学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全民的科学素质要普遍提高,党政干部队伍的科学素质首先要提高.

大学教师师德师风十题

厦门大学教授王伟廉

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

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更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

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但对一位教师师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史学界有"盖棺论定"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在位,特别是对那些地位高,权力大的教师,大家的评价常常言不由衷.因此,一个教师只有当他(或她)已不在人世,或者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封建社会里老百姓称的为"父母官",是期待这些官能为民办事,也是对好官的一种尊称.其实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老百姓.封建社会把这个关系颠倒了.

当教师也有同样的道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教师切勿将此言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有句古话说,"人有德于尔,尔不可忘.尔有德于人,尔不可不忘也".学生尊你为父,你自己千万不要把这当成对学生有恩,在学生毕业之后,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德"与"恩".真正有师德的教师即使有恩于学生,也不会牢记不忘的.

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师德师风不像其他有些事情,可以"一俊遮百丑".特别是在大学,越是有才能的教师,越是学术地位高的教师,越需要在这方面自勉.因为你有影响力,从正面说,人家都敬重你,从反面说,人家不敢得罪你.但你有才能,有成就,大家承认你,只是承认你的才能和成就.不能用才能和成就来代替你的道德,或者说,不能用才能上的"俊"去遮德行上的"丑".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文人相轻"恐怕是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现象.但与西方国家比中国可能更厉害.这可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国的语言中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镩子先烂","打出头鸟"之类的警世之言,是教人如何避免东方式的嫉妒.而在西方语言中,很难找到这类语言,倒是有不少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类的至理名言,是教人如何努力奔向远大的目标.这是文化上的差异.所以在中国,文人相轻心理比西方的更复杂和隐晦.

"相轻"就是互相看不起,只有自己的好.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心理也可以激发人们去努力,使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但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互相贬斥或互相拆台.作为教师,如果对此没有警惕,上课时或与学生接触时,不是澄清学术上的是非,而是对同行进行无根据的攻击或诽谤,就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说到底,这也是师德师风问题.

"侠","义"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英文中找不到与"义"字义相同的词.关羽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尊崇,就是因为他最好地体现了这种美德.但很少有人把这种美德与教师联系起来,好象这两个字只与武将或武林之人有关,实在看不出跟教师有什么搭界.其实不然.中国的教师离不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少教师是很讲"义气"的.有位美籍华人教授,写下这样三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把它挂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仗义疏财,扶困济贫,教学相长".有趣是,作为大学教授,在座右铭中只有最后一句是与教师职业有直接关系,前两句,都是武林中话语.但这位教授深受学生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对学生很讲"义气".

实际上,遵守诺言,讲求信用,乐于助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等这些在古代就在平日里要求常人做到的,都是"义"字的题中之义.把这些放在教师身上,同样是一种美德.那些不讲义气,在学生困难时不解囊相助,学生需要时不能设法满足,学生遇到危险时不能挺身而出的教师,恐怕也谈不上有师德.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

眼下大学教师有一种浮躁的心态,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所以说,"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检测,热衷歪门邪道

如果你是大学教师,不妨对照一下,看看是否也存在这种心态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怎么写作的对象上.

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你的亲人突然死去,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医生站在手术台旁,售货员站在柜台后,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病人,顾客和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医生,售货员和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殡仪馆和领导者那里.在病人面前你就是医生,在顾客面前你就是售货员,在学生面前你就是教师.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体会,这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以上所谈的师德师风十个方面,并不囊括所有问题,只是十几年来教育实践中对师德师风的体察和感悟.文中所批评的,不是针对他人,而是用来律己,文中所提倡的,也不是借以教人,而是借以自勉.

(摘自《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第2期)

《青年杂志)改名《新青年》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中国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一大和二大上,分别通过了《中国纲领》和《中国章程》.《纲领》和《章程》都对党员的言行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并在以后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上,对党章不断进行了修改,从而对党员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红军时代,入党誓词已经比较规范,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入党誓词几经修改.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入党誓词作为一条写进了党章.把入党誓词写进党章,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通过的党章都重申了这一条.

中国的入党誓词共分为5个时期――

红军时期: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

命,永不叛党.

抗日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战争时期:我志愿加入中国,作如下宣誓:一,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三,遵守党的纪律.四,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五,要做群众的模范.六,要保守党的秘密.七,对党有信心.八,百折不挠永不叛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志愿加入中国,承认党纲党章,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随时准备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十二大以后: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36-

党员语录

支部动态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理论文摘

党史百科

中国各时期的 入党誓词

《新青年》的出版

目录

栏目一:支部动态

一,支部新闻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

二,本学期支部的工作思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

三,本学期支部工作安排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

栏目二:时政之窗

一,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

吴邦国向大会报告工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

二,为啥"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等等等等等等6

三,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的责任等等等等等等等等8

栏目三:我学先锋

俭以养德学以致用

——记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检察院检察官蒋冬林等等等等12

栏目四:理论文摘

一,科学精神与科学发展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15

二,大学教师师德师风十题等等等等等等等等26

栏目五:党史百科

一,《新青年》的出版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3

二,中国各个时期的入党誓词等等等等等等34

栏目六:党员语录

同志五句话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36

时政之窗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三十年前您是我的老师,三十年后的今天,您仍然是我的老师——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就最讲认真.——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