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报文格式系列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26 浏览:68658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申报书

实验区名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业型"

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实验区负责人李陶深

学校名称广西大学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申报日期2016.6.26

教育部财政部制

二○○八年四月

填写要求

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

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3."所属类别"请填写:创业教育,软件工程,文科,生命科学,经济学,法学.

4.着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31日.

1,实验区基本情况

实验区名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业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所属类别创业教育建立时间2000年3月实验区负责人姓名李陶深1957.9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0771-3236627

(13768301390)电子tshli@gxu.edu.传真0771-3236627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我校资20万为了支持广西大学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挖掘在学术科技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广西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我校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支持,

2-1.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仅对整个广西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动我国西南泛珠三角乃至西部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把培养创业能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业教育所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学引导和鼓励小部分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开发新使大部分人在各自的中..型型图1按不同模块培养创业型人才

具体培养方案:

(1)大类招生:采用"2+2"的大类招生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

(2)厚基础课程.学生前二年的基础课程平台相同,体现了各专业的共性部分.在共性基础课程学习中,特别强化数理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重要而共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整合教学内容,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

(3)分流培养:经过2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学生可自主选择到普通创业专业班或强化创业综合班学习.分流模式如下图2所示.

图2学生自主选择分流到普通专业班和强化综合班

普通和强化创业培养模块有不少共性,以利于学生毕业后相互转型.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每个模块又各有特点,具体如下:

普通型专业班:

1.普通型专业班:由(1)计算机网络工程大类班级分流得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5个普通创业专业班(2)电子通信大类班级分流得到的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两个普通型创业专业班构成.

2.要求掌握比较扎实和全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3.强调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

4.注重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今后无论工作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能自强独立,奋发向上,乐于创新,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并善于进行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等.

5.培养初步创业能力,掌握创业基本技能,以提高把握基本线索和发现问题关键要点的能力新产品商业模式熟悉创业团队的建立,商业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有效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与管理,经济学科知识分析市场商机新产品商业模式

图3普通型创业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

强化型创业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

图4强化型创业人才培养教学课程体系

相对旧的教学课程体系,新的教学课程体系有较大改变,体现在:

(1)将专业选修和创新创业学分合并计算

无论是普通还是强化创业型模块,新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均设立综合教学模块,将专业选修,实践创新和创业等相关学分有机融合在一起,大大激发学生在完成规定专业选修学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创新和创业活动来获得其余学分,减少高分低能的现象.因为在以往的教学计划中,专业选修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30%左右,不少同学为了完成专业选修学分,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学习理论课程,不愿意或即使愿意却难以抽出较多时间参与课外创新和创业活动.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强化创业班和普通型创业班的教学计划又具有如下不同点:

a).综合学分模块中专业选修课规定学分比例不同

通识普通型创业班:综合学分模块中理论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为80%,则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和创业等途径获得其余的20%的学分(学生获得这部分学分可在2%-20%之间浮动).创新和创业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各类创业大赛和创业活动,或者课余制作科技产品(产品需经过学院组织专家组评审,答辩),发表论文等各种方式获得.灵活的学分制度是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和创业活动的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也避免给一些在理论研究特别有专长的学生因为创新创业学分限制带来较大压力.

强化型创业班:综合学分模块中理论选修课程要求至少为50%,同时要求创新创业学分须达到20%以上.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和创业等途径获得除选修课外的50%的学分,这意味着学生有更大的平台和空间参加创新和创业活动.如果按照综合学分为30学分计算,该模块要求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至少达到6个学分,这意味着学生至少要参加两项创新,创业或者学科竞赛等项目,这对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

b)创业管理学,商务沟通与交流,投资风险,团队训练等创业课程是强化班的必修课,但这些课程在普通班中只列为选修课.

c)强化创业培养班的培养计划中增加了越语,泰语等东盟小语种以及东盟经济贸易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这有助于培养对外开放合作需要的外向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2)改变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专业理论课基本由任课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突出实例分析与实践教学,运用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导读

,课堂讨论,课堂现场教学等环节(共占约20%):

(a)开设讨论课:要求每个同学在小组上围绕老师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进

行讨论和辩论,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完成学习报告.讨论方式营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轻松交流思想的空间,克服了师生单向交流给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它提供了互帮互学机会,营造出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差异性的前提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和互助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b)增加现场教学:对专业课程教学,可安排一周的时间到教学实习基地,对口企事业单位,公司,特别是东盟国际博览会进行现场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接触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接触社会,接触人群,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吃苦耐劳的能力,同时让他们了解国情,民情,激发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c)增加同学导读时间:每门课程的导读课时数15%左右,内容涵盖课本知识和学科进展.

各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围绕老师的导读内容和命题展开课后的课本基础理论自学,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做探究实验.把自己的观点和检测设在讨论课中发表和辩论,最后形成结论和完成学习报告上交给老师.该教学方式借鉴国外一些高等院校的经验,确实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避免出现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厌学现象.

图5导读和讨论课

d)深化教学改革,加深老师对创业内涵的理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式的实施,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和创业意识,写作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等.

(3)采取新的考核方式

创业教育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倡导以多样化的考评方式来考评学生.为此要

改变以往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每门课程学习成绩,以学习作为考核学生主要依据的传统方式,通过改进考试方法和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具体的思路是:知识考试仍采用试卷考核方式,但是总成绩增加学习报告成绩(含现场调查报告,共占总成绩的30%).学习报告是学生参加课堂导读,提出论点,参加辩论,并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后认真完成的总结,因此更能客观反映学生用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对于学生创造力的考核则采用实验的方式,设计的方式,调研的方式,甚至可以采用网络定期测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能有效防止学生死记硬背的应试学习方法,调动他们广泛大量阅读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探索知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由于讨论内容和观点引人而已,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互相抄袭和期末考试的现象发生.

(4)改革实习方式

以往学生实习方式通常是在第8学期,由学院统一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很多同学实习后才比较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高素质综合技术人才,才知道自己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欠缺,但已为时较晚而不禁深感遗憾.我们学院曾经组织了从1-4年纪的学生和学院老师,领导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不少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各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拿学分毕业,即使是一些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也有这样的感受.因此,我们在第二学期增加课程见习这一实践性环节,通过组织到企事业单位参观,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对创新创业性高素质人才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在两年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的大类分流中,能够比较好地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今后发展特点的专业和培养模式.

另外,改变以往由学院统一组织到企业参观学习的实习方式,采取同学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学院安排为辅的新实习模式.同时,尽可能使毕业设计选题与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紧密联系,让同学们的毕业设计主要在实习单位或科研活动中完成.

(5)改革毕业设计模式

尽可能使毕业设计选题与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紧密联系,让同学们的毕业设计主要在实习单位或科研活动中完成.通过参加企业的应用系统开发或科研课题的研究,"真刀"去解决实际问题,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学到实际开发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提

高他们的工程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

(6)建立创业型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体系

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个以学生的培养实际业绩与社会效果为主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创业知识,意识,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发展和提高的情况,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积极进取.

a)通过学生就业率进行调查评估.

b)通过学生创业率进行调查评估.

c)通过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意见调查进行评估.

d)通过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体会调查评估.

e)汇总上述评估意见对原模式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方案可行性分析

(1)本实验区的建设方案结合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实际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我们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方向相吻合,符合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规律,能适应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2)本实验区的教师承担多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对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这些前期的工作为实验区的建设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直接用于本实验区的建设或者提供参考.本项目提出的一些思路和做法就是前期教学研究工作的延续.

(3)本实验区本拥有一支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优秀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学术水平较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本实验区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员保证.

(4)本实验区承担单位教学和实验室设施比较齐全,实验装备先进,实验条件良好,可以给学生的自主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将继续为本科教学投入一定的实验建设经费,这些经费将为实验区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5)我们与广西,广东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关系,这些能够为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和生产实习提供固定的场地和师资.

总之,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已经为本实验区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前期的工作可提供理论和经验的支持.此外,项目所需的实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是可行的,可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

4,保障体系

4-1...姓名性

别学位专业

技术

职务李陶深男1957.09硕士教授计算机C语言,计算机导论,图形学覃玉荣女1965.01博士教授电子信息电磁场与电磁波

微波技术与天线覃团发男1966.07博士教授通信工程扩频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赵进创男1966.10博士教授电子信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图像处理钟诚男1964.10博士教授网络工程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概论苏一丹男1962.01学士教授电子商务运筹学,项目管理秦亮曦男1963.06博士教授计算机人工智能,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梁正友男1968.01博士教授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唐秋玲女1969.07博士教授通信工程模拟电子线路梁家荣男1966.12博士教授计算机离散数学,计算方法王宁章男1963.6博士教授电子信息模拟电子线路

微电子概论梁京章男1964.10硕士教授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宋玲女1967.10学士教授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

网络实用技术霍林女1964.12硕士教授网络工程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张学军男1969.11博士教授电子信息图象处理

电磁场与电磁波陈华男1958.05博士教授电子信息数字信号处理王高才男1967.01博士教授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

网络实用技术韦兆文男1971.06硕士副教授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与ERP,数据结构陈宁江男1975.11博士副教授计算机软件工程,C语言蒙祖强男1974.01博士副教授计算机人工智能,离散数学覃海生男1956.06学士副教授计算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刘智斌男1964.06学士副教授计算机数据库原理

软件工程顾平女1954.07学士副教授计算机数据库原理

专业外语刘晓燕女1957.07学士副教授计算机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余益女1963.12学士副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结构李捷男1954.04学士副教授计算机计算机文化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陈秋莲女1974.11硕士副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图形学欧元汉男1974.5博士副教授计算机人工资能原理

专家系统设计黎展荣男1974.1博士副教授计算机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方法杨颖女1967.11博士副教授网络工程Inter及Web应用,计算机网络莫林男1955.11学士副教授网络工程网络设计技术

网络互联技术陈燕女1075.03硕士副教授网络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赵明女1065.05学士副教授网络工程网络互连技术,数据结构,Ja语言唐天兵男1972.08硕士副教授网络工程网络互连技术胡强男1963.6学士副教授电子信息电路分析基础

现代音响技术韦巍男1974.09博士副教授电子信息电子测量技术

数字逻辑与逻辑设计王烈男1969.01学士副教授电子信息基本电路与电子学,脉冲数字电路傅文利女1968.12学士副教授电子信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刘云毅男1976.06博士副教授通信工程电信网技术

语音信号处理张振荣男1976.11博士副教授通信工程移动通信,通信原理覃华男1972.10硕士副教授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赵志刚男1973.11博士副教授电子商务专业英语

电子商务管理沈燕女1963.01学士高级工程师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电子商务概论严毅男1971.11学士高级工程师信息安全Cisco系统,Linux系统吕立坚男1959.12学士高级工程师网络工程实用网络技术

组网技术张培林男1962.11学士高级工程师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黄以中男1955.02学士高级实验师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郑美玲女1963.12学士高级实验师电子信息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张宁女1956.06学士高级实验师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黄文玲女1966.06学士高级实验师电子信息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林发秀男1951.04学士高级工程师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杨永浩男1951.08学士高级实验师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李小青女1960.04学士副研究员计算机指导实验和课程设计

4-1-3.姓名性

别学位专业

技术职务承担的

教学工作从事相关专业

领域及岗位李业荣男1946.12学士研究员计算机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刘连芳女1947.10学士研究员计算机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廖宏男1968.10硕士研究员计算机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李智男1965.08硕士研究员网络工程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杨磊男1964.10硕士研究员网络工程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陈友初男1952.09学士高工网络工程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梁中华男1956.11学士高工计算机实习与校外科技活动企业技术负责人4-1-4.一,教师风范

绝大多数专业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严谨治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勇于改革和创新,取得较好的工作成绩.在专任教师中,3人入选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3人被评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被评为广西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在教书育人方面,任课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格教学管理,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近5年来,先后有10多位教师获得广西大学教学质量奖,8名教师被评为广西大学优秀教师,10多位教师被评为广西大学科研,研究生教育,就业工作的先进个人,15名教师被评为先进班主任,6名教师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教师",21名教师被评为广西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5位教师分别获得广西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二,三等奖.1人获得广西大学2003—2005学年度广西大学"师德标兵",3人获2003~2005年度广西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得广西大学2005—2007学年度广西大学"师德标兵",10人获2005~2007年度广西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0多人被评为广西大学优秀党员.二,近5年来主要的教学成果

1.李陶深,苏一丹,胡强,宋玲,韦兆文.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程型,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2.林士敏,李陶深,宣士斌.以学科建设为根本,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3.李陶深主编,网络数据库,获2006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4.钟诚主编,信息安全概论,获2006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5.苏德富,钟诚主编,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获得2003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6.李陶深主编.人工智能,获2003年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7.钟诚主编,信息安全概论,获2006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8.姚怡,刘晓燕,余益等.《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课件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组二等奖,第四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

9.李陶深(排名第五).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10.霍林,苏德富,覃海生,赵明.基于Inter的题库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应用,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11.宋玲,吕立坚,杨颖,唐天兵,黄桂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及内容全面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12.柳永念,滕金芳,刘晓燕,余益,李捷.《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2004年广西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三、承担的省部级教改项目

1.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桂教高教[2002]88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01—2004,(李陶深主持)

2.信息技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桂教高教[2006]194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2006—2016(李陶深主持)

3.广西游戏,动漫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05-06).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2005-2016(覃团发主持)

4.工程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01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2005—2016(苏一丹,韦兆文主持)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品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5-1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立项项目,2005—2016(李陶深主持)

6.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桂教高教[2006]194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2006—2016(韦兆文主持)

7.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桂教高教[2002]88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01—2004(李陶深排名第五)

8.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桂教高教[2002]88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学改革工程重点资助项目,2001—2004(李陶深排名第二)

9.面向应用的计算机教材建设理论与教学实践(桂教高教[2006]194号)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二批立项项目(启动项目),2006—2016姚怡,刘晓燕,蒙祖强等10.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信息安全教学及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04.1—2006.9钟诚,李陶深等11.《信息安全概论(第2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钟诚12.《多媒体应用技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姚怡.

13.《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维护."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姚怡14.《计算机文化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广西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立项项目李陶深,刘晓燕,余益,姚怡,柳永念15.《数据库原理》精品课程建设.广西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立项项目秦亮曦,顾平,李陶深,刘智斌等16.Access2003数据库教程."十一五"期间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立项项目,刘晓燕,柳永念,李鹏,韦绍杰四,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

1.广义系双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变结构控制(6056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16.12,梁家荣.

2.异构机群系统上近似串匹配并行算法研究与实现(6056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563003),2006.1—2016.12,钟诚.

.标准壮语声学参数数据库研究(10364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1—2006.12,覃新贤(排名第三).

4.基于遗传算法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机械结构系统全局动力优化方法研究(50605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16.12,韦凌云,唐天兵等.

5.无线传感网络中流的分析,设计与应用.(6064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01-2007.12,覃团发等.

6.电容电阻复合层析法测量煮糖罐糖膏浓度的研究(60762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1—2016.12,赵进创.

7.基于Mesh的并行计算机网络容错性的概率研究(60763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1—2016.12,王高才,李陶深.

8.城市建设的附加应力与地质体的承载极限研究(4006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1---2003.12,吴恒,李陶深等.

9.基于MPEG-7的图像检索系统的开发(06C26224500454),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创业项目,2005.06-2007.06,覃团发等.

10.低功耗移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06C26224501686),国家科技部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006.08-2016.08,覃团发等.

11.基于Vague集理论的智能推理(教外司留[2004]527号),国家教育部留学出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2004.11—2006.11,梁家荣.

12.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选播路由算法的研究与开发(桂科自02290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8-2005.8,李陶深等.

13.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限制网络选播路由问题的研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桂人字2001213号),2003.1—2005.12,李陶深等.

14.网络安全软件产品开发(桂科攻关033008-9),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03.6—2005.5,李陶深,宋玲等.

15.网络安全相关技术与管理机制的研究,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回0342001),2003.9—2006.9,兰红星,李陶深,李小青,宋玲等.

16.反求工程中基于NURBS曲线曲面模型重构研究,广西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桂科青0339004),2003.8—2006.8,王烈,廖小平等.

17.基于序列挖掘和近似串匹配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桂科自033900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7—2006.7,钟诚,苏德富等.

18.IP多播的QOS实现及其MPLS技术支持的研究,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桂科基0342016),2003.7—2006.7,宋玲,李陶深等.

19.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及在两相流参数可视化监测中应用研究(桂科自010900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8-2004.8,赵进创,李陶深等.

20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结构的设计与实现(桂科攻关0385001),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03.8—2005.12,陈松乔,李陶深,黄烟波,兰红星等.

21.网络安全管理中间件的研制开发(桂电办2004-17号),广西电子信息应用项目,李陶深,李小青等,2004.1—2005.6.

22.优化网络怎么写作模型提高选播通信QoS的研究(桂科基0575017),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05.7—2016.7,宋玲,李陶深,陈燕等.

23.RSVP,DiffServ与MPLS集成实现选播通信QoS的研究,广西教育厅科技项目,2004.10—2007.6,宋玲,李陶深等.

24.网络选播路由问题的核心算法与技术的研究(桂科自064002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5—2016.5,李陶深,宋玲,王高才等.

25.毫米波非热效应体外净化外周血干细胞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桂科基0448002),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04.8--2007.7,覃玉荣.

26.广义双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性与镇定,(桂科回0448001),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2005.7—2016.7,梁家荣,刘智斌,苏一丹等.

27.高效能低成本汽车发电机电子控制系统(桂科基0575015),广西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计划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05.7—2016.7,卢子广,刘智斌等.

28.泡沫铝直通气体低温发泡机制及制备新工艺的研究(桂科自0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7—2007.7,胡治流,沈燕等.

29.广义双线性系统的运动稳定与变结构控制(桂人函2003207号),"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项目,2005.1-2007.12,梁家荣.

30.高可信软件测试与质量预测技术研究(桂科自072803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6—2016.6,钟诚.

31.数字共焦显微图像超分辨率复原方法研究(桂科自0728034),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6—2016.6,陈华.

32.基于数据挖掘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云分类研究(桂科自072803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6—2016.6,秦亮曦.

33.基于SOPC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电路重构技术研究(桂科自072803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6—2016.6,王烈.

34.ASON智能光网络保护恢复策略研究(桂科回0731003),广西留学回国人员科学基金项目,2007.6—2016.6,张振荣.

35.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知识库系统构建(桂科自0728243),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07.5-2016.5,黎展荣,李陶深等.

36.电容/电阻复合成像技术在煮糖过程可视化监控中的应用(桂科自0640027),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5—2016.5,赵进创等.

37.工业现场实时数据集成系统,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桂科攻0537020-5A),2005.6-2007.6.莫林

38.网格计算中容错资源调度策略的理论研究(03300432),广东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07.12,王高才.

39.煮糖工段糖分浓度,流量参数可视化实时监控的电容电阻复合式成像系统开发(桂科攻032212-5),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03.5—2005.5,赵进创,傅文利,黄进良,黎相成,何华光等.

40.移动多媒体信源码流转换技术的开发(桂科攻033010-1),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03.1—2004.12,覃团发,陈跃波,刘运毅,李业荣等.

41.复合功能电容压敏陶瓷变阻器及相关陶瓷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桂科攻033003-6),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03.1—2004.12,王宁章等.

42.无线移动视频通讯系统(桂科能0330012-10H),广西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03.6—2005.12,覃团发.

43.MDVR万倍智能变焦数码显微仪(桂科能0330013-10J),广西科技厅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003.6—2005.12,赵进创.

44.多媒体信源码流转换系统的开发,8万(桂人函2002218号),"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项目,2003.9-2005.12,覃团发.

45.支持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中间件平台的开发,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42806-4),,2004.1—2005.12,覃团发.

五、近五年主编出版的教材

1.苏德富,钟诚主编.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ISBN7-121-013109-6).

2.李陶深主编.人工智能,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ISBN7-5624-2360-1)

3.李陶深,赵文静主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ISBN7-5629-1950-X)

4.钟诚,赵跃华主编.信息安全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ISBN7-5629-1950-X)

5.李陶深主编.网络数据库.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ISBN7-5624-3084-5)

6.苏德富,梁正友等.并行计算技术及其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7.苏德富,杨柳,华蓓,钟诚等.数据结构(C语言)(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ISBN7-5624-2341-X)

8.钟诚主编等.电子商务安全.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ISBN7-5624-3081-0/F)

9.蒙祖强主编.Delphi2005程序员成长攻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5月

10.蒙祖强主编.CBuilder6程序员成长攻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5月

11.覃海生等.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ISBN7-5624-2332-7)

12.姚怡,莫锋主编.多媒体应用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8月

13.蒙祖强主编.Oracle10g数据库Ja开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5月(ISBN7-5633-4714-3)

14.钟诚,杨柳等.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ISBN7-5633-4714-3)

15杨力平,严毅.隐显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

16.姚怡.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7月.(ISBN7-219-0463-9)

17.覃团发主编.移动通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8.蒙祖强主编.Delphi2005程序员成长攻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1月

19.蒙祖强主编.CBuilder6程序员成长攻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4月

20.蒙祖强主编.SQLServer2005应用开发大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六、代表性的着作和论文:

1.QiulingTang,LiuqingYang,G.B.Grannakis,TuanfaQin.Batterypowerefficiencyofmodulationschemesinwirelesssensorworks.IEEETransactionsonWirelessCommunications2007,6(4):1308-1319(SCI收录:158CO/Ei收录:EIP071810579938)

2.ChenYifan,ZhangZhenrong,VimalK.Du.EffectofAntennaDirectivityonAngularPowerDistributionatMobileTerminalinUrbanMacrocells:AGeometricChannelModelingApproach.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2006(SCI收录)

3.ZhangZhenrong(张振荣),ZhongWen-De,Bose,SanjayKumar.DynamicallysurvivableWDMworkdesignwithp-cycle-basedPWCE.IEEECommunicationsLetters,2005,9(8):756-758(EI:EIP05469468651)

4.ZhaoJinchuang,FuWenli,LiTaoshen.Animagereconstructionalgorithmbasedonarevisedregularizationmethodforelectricalcapacitancetomography.MeasuurementScienceandTechnology,2002(13):638-640.(SCI收录:547RX)

5.ChenJianer,WangGaocai,etal..ProbabilisticAnalysisonMeshNetworkFaultTolerance.JournalofParallelandDistributedComputing,2007,67(1):100-110(SCI,Ei收录)

6.ChengZhong,GuoliangChen.AFastDeterminateStringMatchingAlgorithmfortheIntrusionDetectionSystems.Proceedingsof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ics,IEEE,August2007,P.3173-3177((EI收录:EIP080311030869)

7.LiangZhengyou,SunYu,ZhangLing,DongShoubin.Reverseauction-basedgridresourcesallocation.AgentComputingandMulti-AgentSystems:9thPacificRimInternationalWorkshoponMulti-Agents,PRIMA2006,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4088(LNAI):150-161,Aug7-82006(SCI收录:BEV65)

8.GaocaiWang,JianerChen,GuojunWang.OnFaultToleranceof3-DimensionalMeshMNetworks.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2004,19(12):183-190(SCI收录:803DV/Ei:EIP04148092193)

9.QinYurong,LaiSL,JiangYH,etal.Tranembranevoltageinducedonacellmembraneinsuspensionsexposedtoanalternatingfield:Atheoreticalanalysis.BIOELECTROCHEMISTRY,2005,67(1):57-65.(SCI:966LS)

10.TaoshenLI,TingHAN,GuoningCHEN.XMLQueryonBasedOntology.IEEEIntelligentInformaticsBulletin,2005,6(2):8-13

11.XuejunZhang,etal.AutomatedMethodfortheDetectionofLacunarInfarctRegionsinBrainMRImage.IEICETransactiononInformationandSystem,2007,E90-D(6):943—954(SCI收录)

12.OuYuanhan.Weldlocationextractioninradiographicimageusingfuzzyrulesgenerati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eldingandJoining,2007,12(1):63—66(SCI:128EC)

13.LiuYunyi,QinTuanfa,NiWansun,etal.CryptanalysisoftheenergyefficientstreamciphersSSC2,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Vol.4074:144-1572006(SCI收录:BEX95)

14.YangYing,Lei.CatalogServiceEngineforXMLDataSourceinPeer-toPeerSystems.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ICON2005),Int.Conf.,ICON2005,JejuIsland,Korea,January31-February2,2005-7-21.Springer-VerlagGmbH,Volum3391/2005,p.600—608(SCI:BBW16)

15.JRLiang(梁家荣),etal.Onstabilityofsingularsystemwithsaturatingactuators.IEICETransactionsonFundamen-talsofElectronicsCommunicationsandComputerScience,2003,E86-A(10):2700-2703,(SCI:730PV)

16.GaocaiWang,JianerChen,GuojunWang,ChenSongqiao.Probabilisticanalysisonfaulttoleranceof3-dimensionalmeshworks.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ofTechnology,2003,10(3):255-259(SCI收录:728GJ/Ei收录:EIP04138090217)

17.LiangZY(梁正友),ZhangL,DongSB等.Chargingandaccountingforgridputingsystem.GridandCooperativeComputing,2004,p644-651.(SCI收录::BAC97)

18.JiarongLiang(梁家荣).OntheStabilizationofSingularBIlinearSystems.Proceedingsofthe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mpulsiveDynamicalSystemsandApplications,Qingdao,China,July21—23,2006,pp222—224(SCI收录:126NP)

19.GuoningChen,TaoshenLi.ExtendedChain-ConflictingSerializabilityfortheCorrectScheduleofTransactionsinHierarchicalMultidatabase.AdvanceinWeb-AgeInformationManagement—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WAIM2004.Dalian,China,15-17July,2004.SpringerPress.p658--663.(SCI收录:B53)

20.Chen,Yifan,Zhang,Zhenrong(张振荣),Dubey,VimalK.EffectofAntennaDirectivityonAngularPowerDistributionatMobileTerminalinUrbanMacrocells:AGeometricChannelModelingApproach.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2007,43(2):p389-409(SCI收录,EI收录:EIP074210872042)

21.ChenYifan,ZhangZhenrong(张振荣),DubeyVimalK..Effectofantennadirectivityonangularpowerdistributionatmobileterminalinurbanmacrocells:Ageometricchannelmodelinapproach.WIRELESSPERSONALCOMMUNICATIONS,2007,43(2):389-409(SCI:219GK)

22.陈宁江,魏峻,杨波等.Web应用怎么写作器的适应性失效检测.软件学报,2006,16(11):1929—1938(Ei收录:EIP06129772411)

23.钟诚,陈国良,PRAM和LARPBS模型上的近似串匹配并行算法,软件学报,2004,15(2):159-169(Ei收录:EIP04248214399)

24.王高才,陈建二,陈松乔,李陶深.Mash网络路由算法容错性的概率分析.计算机学报,2004,27(3):319~327.(Ei收录:EIP04258227566)

25.钟诚,陈国良,Multisets排序的最优并行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40(2):336-341

26.秦亮曦,史忠植.PMax——基于排序FP树的最大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42(2):217-223(Ei收录:05139014895)

27.陈华,李陶深,赵进创.基于高斯函数检测设的图像频谱恢复特性分析方法.光学学报,2007,27(3):424—429(EI收录:EIP071910594175)

28.甘秋玲,李陶深.开放式环境下支持协作设计的并发控制机制的研究.通信学报,2006,27(11):90—95(EI收录:EIP070110348959)

29.梁俊斌,李陶深.基于访问网格的沉浸式可视化协同设计系统的设计实现.通信学报,2006,27(11):166—170(EI收录:EIP070210351160)

30.李陶深,李卫玲,马新娟.面向网格环境的事务提交机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S1):117-122

31.ZhaoJinchuang,FuWenli,GanQingyu.Novelimagereconstructionalgorithmforelectricalcapacitancetomography.JournalofInformationandComputationScience,2005,2(1):p199-203(Ei收录:EIP0548951729)

32.LiTaoshen,LuoWei,HanTing.AnIntelligentSearchingModelBasedonOntologyandItsOptimizationApproaches.JournalofComput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2007,3(3):1095-1102(Ei收录:EIP072610674384)

33.ChengZhong(钟诚),GuoliangChen(陈国良).ParallelComputingfortheLongestCommonSubsequenceinNetworkIntrusionDetectionSystem.Proc.of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ics.IEEEPress,August,2004,p2553-2557(Ei收录:EIP04458446886)

34.TaoshenLI,HanTing.AnIntelligentSearchingModelBasedDataIntegrationandQueryAlgorithms.2005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atualLanguageProcessingandKnowledgeEngineering(IEEENLP-KE'2005),Wulan,China,Oct30-Nov.1,2005,pp.324—330(Ei收录:EIP07091045938)

35.Qin,Tuanfa,Chang,Pei,Li,Xiangcheng.Asector-basedlocationmanagementschemeforPCSworks.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WiCOM2007,Sep21-252007,Shanghai,China,p6462-6465,IEEECommunicationSociety(EI收录:080311028739)

36.YingYang,Tao-shenLi,Jia-jinLe:Rule-BasedFCM:ARelationalMappingModel.DiscoveryScience,Proceedingslecturenotesinputerscience3735:389--391,Singapore,October8-11,2005,Springer-VerlagBerlin.(SCI/ISTP:BDP62)

37.Qin,Yurong,Zhang,ZiyongonStudyonthedependenceoftheapoptosisofthecellsexposedtomillimeterwesonthecelldensities.2007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informaticsandBiomedicalEngineering,ICBBE,Jul6-82007,Wuhan,Chinap1261-1264(EI:EIP074310885387)

38.Wei,Zhao-Wen,Yan,Jun-Yan,Ou,Yun-Peng.Anenhancementdynamiccontractprotocol.SNPD2007:8thACI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oftwareEngineer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Networking,andParallel/DistributedComputing,Jul30-Aug12007,Qingdao,China,(2):475-480(EI:EIP074110862593)

39.TaoshenLi,JingliWu.AImprovedGenericAlgorithmonLogisticsDeliveryinE-business.Proceedings-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aturalComputation,ICNC2007,24-27August2007,Haikou,Hainan,China,p765-769(EI收录:080311026819)

40.ZhaoJinchuang,SongXuekun,FuWenli,LeiJingjie.PreliminaryResearchofEvolvableSensor.Proceedings-Thi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NaturalComputation,ICNC2007,24-27August2007,Haikou,Hainan,China,p195-198EI收录:080311027024)

41.Meng,Zu,Shi,Zhongzhi.AGranularEvolutionaryAlgorithmBasedonCulturalevolution.AdvancesinComputationandIntelligence-SecondInternationalSymposium,ISICA2007,Proceedings,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2007,v4683:147-156(EI收录:EIP080311024512)

42.兰红星,陈松乔,胡爱娜,李陶深.基于小波域的第二代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电子学报,2007,35(9):1799—1803(EI收录:EIP074510909519)

43.唐秋玲,覃团发,张淑仪等.路径损耗信道无线传感网络中FSK和PPM的调制优化.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106—113

44.赵志刚,顾新一,李陶深.求解双层规划模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8):92—98(EI收录,EIP073810819009)

45.覃团发,黄旭方,陈跃波.基于AWGN信道下Turbo码在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40卷,第4期,pp462-469,2004年7月.

46.李洋,陈宁江,金蓓弘等.一个基于自管理单元支持差分怎么写作的Web容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7,44(8):1418—1428(EI收录:EIP073810818636)

47.钟诚,李显宁.异构机群系统上带返回信息的可分负载多轮调度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99—104

48.钟诚,范大娟.异构机群系统上基于多轮分配方式的近似串匹配并行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105—112

49.秦亮曦,苏永秀,刘永彬,梁碧珍.基于压缩FP-树和数组技术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244—249

50.蒙祖强,史忠植.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基于相容粒度计算的知识获取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264—267

51.钟诚,罗程.无监督异常检测的核聚类和序列分析方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326—331

52.李陶深,陈松乔,陈建二,陈燕,冯凌凌.一种基于QoS的选播路由算法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45(S1):415—420

53.秦亮曦,史忠植等.基于片段模式的多时间序列关联分析.计算机科学,2006,33(1):232—235

54.蒙祖强.面向KDD的粒度计算建模研究.计算机科学,2006,33(5):178—181

55.蒙祖强.基于粒度计算的知识空间建模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6,27(9):102--105

56.蒙祖强.一种面向个性化知识发现的属性约简算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26(2):209—213

57.LiangMei-Lian(梁美莲),LiangJia-Rong(梁家荣),GuoChen.Generationofoptimaldecisionrulerominpleteinformationsystems.Proceedingsof200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ics,2004,p2231-2235(Ei收录:EIP04458446823)

58.李陶深,吴恒,陈秋莲,周东,王兴文.协同演化算法在基坑支护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16(4):523~529.(Ei收录:EIIP04298268907)

59.赵进创,傅文莉,张锦雄,李陶深.正则化优化修正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仪器仪表学报,2004,25(1):1~4.(被Ei收录:EIP04148103342)

60.赵进创,陆建波,傅文利,李陶深,梁家荣.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图像重建及其在两相流体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仪器仪表学报,2005,26(2):202~205.(EI:EIP05139015094)

61.陈华,霍林,韦巍,黄福莹.图像复原算法的频谱恢复特性分析研究.光学技术,2007,33(2):209—212,215(EI收录:EIP071910594790)

62.宋玲,李海霞.MPLS组播树的构建方法.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30(2):80—83(EI收录:EIP072210627671)

63.陈华,金伟其,王霞,刘扬阳.基于小波包分析的三维宽场显微图像复原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26(1):72--75(EI:EIP06159819488)

64.陈华,金伟其,王霞等.三维显微图像复原及点扩散函数的研究.光电技术,2006,32(3):434—436,439(EI:EIP06259949762)

65陈华,金伟其,张楠等.基于神经网络的三维宽场显微图像复原研究.光子学报,2006,35(3):473-476(EI:EIP06179840629)

4-2.1,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利用.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学校计算中心,学院中心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等3种不同层次的实验室共近40间,设备数量2100台(套).大多数实验室每周7天,每天三个单元12个学时均安排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在正常教学任务安排之外,全部开放,实现时间,设备,内容的开放,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场地资源,设备资源,教师资源和时间的利用率.学院现有实验室用房面积总计约4910平方米,生均实验室用房面积约2.98平方米.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2218.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约0.866万元,基本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学校和学院建有专用网站,可以提供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和相关实验教学管理.网站教学资源包括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实验项目,课件下载,学习园地,考试系统,作业与习题以及各种应用文章等.

3,学院图书资料室面积80平方米,拥有国内外的信息技术类专业杂志150多种,各种图书,文献总量2700册,生均图书,文献量约1.5册.资料室制订了有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向教师,学生开放,图书资料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图书馆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拥有与本学院相关专业有关的图书资料库有:(1)国外: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EiCompendex,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库,Springer电子期刊全文库,INSPEC数据库,WorldScientific期刊全文数据库,CABCD数据库,EBSCO-ASP(BSP)数据库,OCLCFirstSearch检索系统等.(2)国内: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这些图书资料能满足我校信息技术类各专业的本科教学需要.

4,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现已和深圳微软实训中心,深圳长城电脑集团公司,深圳内特电子有限公司,广西德意数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平方软件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联通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三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广西普昇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新视频界宽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能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现有校外固定实习基地5处,总面积1000平方米.为更好培养创新创业型的信息类人才,我们将加大和企事业的科研合作,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

.(1)本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由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具体负责落实建设.

(2)实施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在区教育厅和广西大学的指导和监督下,协调,指挥专业教师,认真按建设方案进行实施.

(3)按照教育厅的有关规定,投入专项建设基金,实验区建设予支持.

(4)实行专业责任教授负责制,在学院的统一管理下具体负责各专业日常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

(5)建立适合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并不断根据评估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6学院中心实验室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实行全日制开放的管理方法.为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开放性,高效性,学校出台了《广西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同时学院和中心还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7)依托区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使之成为电子信息技术,物流等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建立学院学生实践技能培训基地,并将从场地和资金给予全面支持.

(8)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的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不断拓宽与企业合作教育,培养人才的途径.充分利用广西大学已和处在北部湾区域的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多个城市签订了"校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这个有力平台,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一定期限的锻炼实习,以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增强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提升创业的能力和热情,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智力支撑.

9)建立科学合理的学院和企业联合管理模式,聘请一批科技人员,企业管理者,政府官员作为"创新创业导师",建立一支队伍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0)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与越南,泰国等国家高等学校的教育合作,开展合作培养留学生工作,共同合作培养信息技术人才..1,广西大学在师资配备,教学科研经费,招生,升学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确保实验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资助专业教师进修,攻读学位,资助教师的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术水平.

2,通过加强教学基地和公用平台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条件保障.

3,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质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制定并实施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质量评定办法,修订并实施教学质量事故认定与处理规定,进一步完善教学指导(督导)委员会评议,教学监督,期中教学检查,领导听课,学生代表提案等制度,设定网上信箱,接受学生评议.

4,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切实严格履行合同,按计划组织实施.教务处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过程管理,并实时跟踪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把培养创业能力

21

毕业出校

毕业出校

侧重为高校,研究所,政府各职能部门,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事业有成的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

侧重培养具备宽泛专业基础,敢于独立创新,适应"多变竞争"趋势的创办和管理企业的企业家

强化创业型(狭义创业)人才培养模块

普通创业型(广义创业)人才培养模块

学生大类招生入校

计算机网络工程大类招生

两年基础课程学习

电子信息工程大类招生

两年基础课程学习

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后两年按照普通创业培养方案培养)

强化创业综合班培养模块

普通创业专业班模块1

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专业(后两年按照普通创业培养方案培养)

普通创业专业班模块2

强化创业培养综合班(由两大类学生组成,后2年按照强化创业培养方案培养)

创新,创业学分(占综合模块学分2%~20%)

企,事业家专题讲座

创业管理学,商务沟通与交流,团队训练等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至少占综合模块学分80%)

课外科技作品制作,论文发表

学科,创业竞赛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学分模块

教学效果评估

毕业学分综合考核

专业核心理论课学分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模块

专业选修,创新,创业学分综合模块

越语,泰语等东盟小语种,东盟经济贸易专题研究等课程选修

创新,创业等学分(至少占综合模块学分的20%)

企,事业家专题讲座

创业管理学,商务沟通与交流,投资风险,团队训练等必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至少占综合模块学分50%)

课外科技作品制作,论文发表

学科,创业竞赛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学分模块

教学效果评估

毕业学分综合考核

专业核心理论课学分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模块

专业选修,创新,创业学分综合模块

自学课本

基础理论

开放性实验室

小组

讨论课

学习报告

导读课

查阅文献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