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供作者参考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194 浏览:103956

教育教学论文

论语文教学设置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和策略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教师进修学校黄冬梅

[内容摘 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总干事马约尔语——"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这话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同理,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如何发展,那就看我们的学生怎样成长,尤其是面对这些出生在"E时代",长在快餐文化和网络文化环境中个性鲜明,喜欢独树一帜,敏感而独立,叛逆而自尊的"90"后学生,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应该怎样做笔者认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在平时的授课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课程是相当必要的.而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类新课型.笔者就语文教学中设置综合性学习所具有的意义和实施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语文教学设置综合性学习意义策略

一、语文教学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实际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主要是一种"接受教育",这种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并随着接受教育时间的延长,这种问题意识越来越淡化,直至成为循规蹈矩的,毫无问题可言,毫无创造意识的人.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这一课型首先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见这一课型一开始就把目标定位在学生的问题上,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卡耐基以他自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这种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说到底就是与人合作的意识与技巧.我国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式家庭比比皆是,独生子女在父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这样的人怎能在既要能竞争又要会合作的21世纪立足呢所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恰恰有利于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抑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世界上的一切国家和民族都要求其成员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尽社会责任,普遍地把履行道德责任视为人之美德.仅以我国而言,24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倡导"仁以为己任",宋代的范仲淹曾留下了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了近,现代无数炎黄子孙的人生信条.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百姓生活,科学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4,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人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准确的信息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确定自己新的工作目标.而以往的学科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采用的是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无需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从而导致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意识淡漠,能力薄弱.而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二、语文教学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活动方式,但这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相反,教师及时,适度的组织指导是综合性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四性".

1,注意活动的开放性.

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时要注意:

(1)内容的开放.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2)过程的开放.要求活动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变化的.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3)空间的开放.这是指要把以往固定的空间(教室)变为弹性的空间(如图书馆,植物园,社区等等).活动的场所要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确定.即便确定在室内,也可以根据活动的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进行多种形式的座位组合.

(4)结果的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结果的表现形式要具多样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调查报告,实物说明,诗歌,小品表演等等.二是活动得出的结论要具多样性,既可以得出统一认识,也可以保留多种意见,既可以形成完整结论,也可以留有一块"空白".

(5)师生关系的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向何种角色转换,何时转换,视活动的需要而定.

2,注意活动的阶段性.

学生的活动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这是因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学生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活动的质量.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制定活动主题,确定活动内容,分阶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内容选择的阶段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制定的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教师必须依据《课标》,依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内容.

(2)活动形式的阶段性.

不同年龄学生的智力,心理发育是不同的,活动的形式也应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必须依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的活动形式.以"社区活动"为例,低,中年级的学生宜侧重于对社区各种设施的了解,因此活动形式可以是教师带领下的参观,汇报展示的形式以语言描述,图画展示为主,而高年级活动的重点应放在理解和思考社区的设施建设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形式可以小组活动为主,考察的结果可以用报告,图片,模型或统计数据等形式表现.

3,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要体现综合性.教师在组织活动过程中,要从以下三方面注意活动的综合性.


(1)知识的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知识必然综合.

(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学科课程由于内容的系统,连贯,使得学科课程的教育功能比较单一.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由于其内容,方式的综合,必然导致教育的功能也是综合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综合考虑,体现教育功能的综合.

(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教育功能的综合必然使考察和评价学生要体现综合性.教师要从学生参加活动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参加活动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4,注意活动的实践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体验.因此实践性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大特点.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

(1)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一是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利于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二是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

(2)保证时间的充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体验","探究"的时间,二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三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汇报,展示,交流的时间.

(3)突出过程的完整性.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由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宰者,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代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