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误区2016年

更新时间:2024-03-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00 浏览:43210

当前学生品德修养现状调研及德育策略探讨

为落实这一项工作,就当前学生品德修养现状调研及德育策略探讨,我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对学生品德修养现状作了调研工作,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学生道德行为主流是好的,绝大部分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具有积极向上,但也存在一些品德修养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恨铁不成钢"的教师和"望子成龙"的父母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智育,而忽略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表现.


1,缺乏感恩:独生子女任性,只懂得享受,不懂的孝敬,总是挑肥拣瘦,唯我独尊.小霸王小公主小太阳纷纷亮相,父母成了新时代的"牛"和"马",与父母沟通少,缺乏感恩之心.怕苦怕累,很少帮父母做家务,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不讲诚信:说谎认为诚实是吃亏,能说谎话是聪明表现,并为说谎成功引以自豪.学生的知与行存在严重脱节,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不吻合,道德观念滑坡.学生中不诚实的现象较为普遍.

,厌倦读书:.少数学生还有逆反心理,逆反心理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严重阻碍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独身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忽视长辈对自己的关心.,时间观念不强,责任感不强.不能完成自己对他人承诺的事情,缺乏诚信意识.首先必须把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整个小学阶段教育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知识水平,更为了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懂得他们是社会群体的一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模拟实践活动.例如让孩子们模仿做一天老师,让他们像老师那样工作一天——批改作业,备课,讲课,处理班级事务.让他们真实的感受老师一天的辛劳,孩子就会有所感触从而尊敬老师爱戴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模拟父母每天除了工作之余还得照顾孩子的生活琐事.只有让孩子感受到那份辛苦,才懂得珍惜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辛劳,而摒弃"人人都应该为我"的自私心理.当孩子从小懂得关爱身边的亲人了,这种人格的养成就会使他去关爱身边的所有人——亲戚,朋友,同学,路人等教师在教育方法上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积极评价,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少年儿童无论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比成人更强的可塑性,只要教师能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努力摒除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就一定会沿着优良的道德教育轨道不断前进.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尤其是如何看待学习成绩.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孩子容易用放大镜来看待别人的缺点,用显微镜来看待自己的弱点,要引导孩子胸怀宽广,性格开朗,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要鼓励孩子广交朋友,积极参与,学会做人.一个热情大方,有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其心理必然是开朗,愉快的.引导孩子向生活中的强者学习,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勇敢地面对现实,增强挫折容忍力,鼓励和培养他们忍受挫折,再接再厉的精神.让孩子多在生活的风浪中自我搏斗,要帮助孩子在风浪中经受锻炼.培养孩子的刻苦精神.吃苦,经受磨难,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多表扬,多肯定,多倾听,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特征,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学中的疏导方法——激励法加以鼓励,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维护心理健康.唤醒对方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意识,激发对方强烈的自尊心,从而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重视家庭熏陶作用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单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家庭对孩子的道德熏陶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有很多人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总觉得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其实孩子和父母才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一套和自己的行为恰恰相反,言行不一,还有家庭中夫妻我行我素,闹不团结,他们根本不考虑家庭矛盾对孩子的影响后果,一个家庭团结向上,和睦友爱,夫敬妻贤对孩子的道德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反之则对孩子道德修养的消极影响也是触目惊心的.这些影响都将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一旦形成,将很难改变.关于家庭熏陶这块呢,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多交流达到配合一致. 总之,当代小学生道德教育学要不断探索道德教育规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革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