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表sci文,快速发表sci目录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839 浏览:119019

附件3:

崔晓峰博士公示材料

一、基本情况

崔晓峰,,19年月出生,年在获博士学位,引进前在从事.20年月引进到《》工作

1994(199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20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士学位,(2004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05.1(2007.3美国Purdue大学植物及植物病理学系

植物分子遗传学,博士后

2007.4(2016.5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植物分子遗传学,副研究员

2016.6(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

《分子植物》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副编审

四、主要工作业绩及业务创新点

2016年6月加入《分子植物》担任常务副主编以来,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提升MP国际影响力为主要目标,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具体负责MP的学术工作.依靠自身学术积累对近600篇稿件进行了初审,筛选以及审稿意见的终审,并作为HandlingEditor处理稿件50余篇,把好了期刊学术质量关,保证了期刊良好的发展势头,

2,邀请知名专家撰写综述,评述等15篇以上,通过"绿色通道"方式处理和发表了国内外优秀稿件10余篇,协助组织专刊2期,拓展了高质量稿件来源.

3,发挥自身学术和写作特长,撰写了4篇Editorial和1篇特邀综述,宣传和介绍相关MP专刊以及植物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4,负责MP的国内外宣传和推广.通过国内外学术会议宣传,走访知名研究机构等方式大力宣传MP,推动国际合作方加大MP的国际宣传和推广,大大提升了MP的国际影响力.

5,修订了MP的投稿指南并撰写了审稿指南,改进投审稿系统,简化投稿流程,推动建立稿件快速在线发表模式,推动创建MP自主的网络发布站点,充分调动国际化编委会发挥作用,协助建立编委会的轮转替换制度,组建高水平,高效率国际化编委会.

在科学研究方面,该同志在植物叶发育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揭示了拟南芥新基因AE7及miR396,Elongator,SPT6L等因子调控细胞周期或植物发育的机理.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PlantCell1篇,PlantJournal2篇.在植物-病原互作机理方面,在国际上首先鉴定了植物双生病毒卫星DNA编码的致病因子和基因沉默抑制子,揭示植物CDKC复合体是双链DNA病毒侵染的必需因子.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7篇,包括PlantCell1篇,JournalofVirology2篇.

五,到位后已开展的工作

1,配合主编和主办单位,制订了MolecularPlant2016-2020年近中期发展计划,将创办国际植物科学领域顶级期刊作为本刊的中长期办刊目标.

2,具体负责MP的学术工作.依靠自身多年学术积累对近600篇稿件进行了初审和筛选(初审拒稿率在75%左右),审稿意见撰写以及所有审稿意见的终审,作为HandlingEditor处理稿件50余篇,把好期刊学术质量关,2016年度MP的5篇文章被"Facultyof1000"(由4000余名一流科学家组成的评议性在线研究辅助工具)评价和推荐.

3,多渠道拓展高质量稿源,协助组织专刊2期,并邀请知名专家撰写综述,评述等近20篇,通过"绿色通道"方式组织国内外优秀稿件10余篇.推荐MP文章进行PressRelease,其中1篇文章被"Sciencedaily"等网站作为新闻发布并被"Cell"网站转载和推荐.


4,发挥自身学术和写作特长,为MP撰写了4篇Editorial,对本刊4期不同领域植物科学的专刊内容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介绍,修订了本刊的InstructionstotheAuthors,撰写了GuidelinestotheReviewers,为《植物生理学报》庆祝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成立50周年专刊撰写了"2016~2016年间植物生物学领域国内外重要研究进展比较"特邀综述.

5,负责期刊的国内外宣传和推广,推动MP国际合作方加大对MP的宣传,参加了PlantBiologyCongress2016,2016PollenBiologyInternationalSymposium,第10届国际植物生物学前沿等国际会议大力进行MP的宣传和推广,走访了德国Freiburg大学,英国JohnInnesCenter,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武汉植物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与科学家进行交流,扩大了MP的影响力和来稿渠道.

6,推动对MP在线投,审稿系统进行改进,简化了投稿流程,推动建立稿件快速在线发表模式,使已接受稿件在1周左右就可在线发表,推动创建MP自主的网络发布站点,已初步构建完成正在内部测试中,充分调动国际化编委会发挥作用,协助建立编委会的轮转替换制度,组建高水平,高效率国际化编委会.

3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