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成都学院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34 浏览:13797

一师附小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课堂实施1班

课堂实施2班

改进导学3班

反思,讨论,研究2

反思,讨论,研究1

这样的研修形态,我们称作是一课多磨,一课多上,一课多改.教师们从分析教材和分析学生入手,到备课,听课,评课,再到跟进式上课,切实更新了教学观,学生观,形成滚动式提高.


校本研修要达到三个目标:a.通过实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b.注重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辐射,c.教师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②其他制度

a.明星教师评选.2年一次,通过自我申报,展示材料,示范上课,全校打分,专家评定,选出20%的优秀者,明确三个职责:一是承担各类公开课,二是开展校级以上的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三是带教好新教师,对这些教师而言,名星教师是一种荣誉和责任,更是一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对其他教师而言,是学有榜样,做有目标,赶有方向.

b.星级教研组评选.共设五个星级,把教学常规,教研活动,学科活动,教学质量,基本功训练,家长开放反馈等等内容纳入规范化程序,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运作,目的是推动更多的教师投入课改,走向团队共赢.

c.教学基本功评选.围绕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每学年进行教师不同形式的实践,旨在引导教师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d.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发大家的讨论,交流,达成一些共识.

e.不同层次的"五课制"

组内互动——上家常课(每位教师上),互相听课,扬长避短.

组际互动——上研究课,由组内推出有专题的研究课,抛砖引玉,引发大组内教师的研讨.

校内互动课——上展示课,每学期几个专场,由骨干教师,明星教师,学科带头人执教,用他们的智慧引领面上的教师专业成长.

校际互动——上交流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让我们的老师去外地,外区上课,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家校互动——上汇报课,学校每学期每个年级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来关注教师的教的研究和专业发展,检查我们的课堂效率.

这样一种机制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上课亮相,把研修的内容呈现在课堂上交流,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使校内的高端教师在示范引领中走出高原期,外来的教师在跟进探索中缩短磨合期,青年教师在学习模仿中加快成长期,这种研修与实践的结合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以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愉快教育的实效

1,为学而教,实施愉快教育的学习设计

这两年,我们围绕愉快教育提出的"实,广,活,新"的教学原则,并结合愉快教育研究所领衔的"学习设计"的课题,开展共性的提高教学实效专题研训,题目为"立足学习设计,实现课堂增值的实践研究",包括课前设计(备课),课中的落实(评课),课后巩固(作业),同行之间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达到智慧共享,互惠共赢.

"学习设计"是为实现愉快教育提出的"为学生的学而教"的理想,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指南,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依据,设计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教学方案.它是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归纳概括就是:"以学设教,为学而教".从研究"如何教"转到研究如何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学",这对传统的教学设计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愉快教育在方法论上的突破性发展.

①以生为本的设计是愉快学习的基础

"学习设计"的一个显着特点是"以人为本",即关注学情分析,要研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已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知识技能,并要预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什么样的情景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什么样的方法能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什么样的坡度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分层提高具体是四个步骤:

a.精心解读教材,理出难点重点,

b.确定学习目标,形成学习任务(若干个),

c.分析学生基础,预测存在困难,

d.学习他人经验,有效设计导学.

这里的有效导学包括学习的切入口,要掌握的知识点,要实践的训练点,以及提供相应的学具等等.我们的想法是——学习的目标尽可能适合学生,(适切性)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直观性)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吸引学生,(趣味性)学习的过程尽可能提高学生(渐进性).

②为学而教的实践是愉快学习的核心

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必须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谱,学中有法,教中有度,对今天的小学生怎么学,我们认识到这么两点:

a.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负担才会减下来,这是乐学,

b.学生对学习有收获,效能才能提上去,这是能学.

如何把备课时的精心设计,到了课堂中能落实到位,由谋划到达成,这是教师专业水平的特征,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不等同于设计图纸然后来造房子.课堂的生成迫使我们有时不能按部就班,要学会及时调整.相关策略:

a.针对难点——设坡度,形成阶梯,(学有渐进)

b.针对知识点——撘支架,辅助理解,(学有方法)

c.针对盲点——加资料,填补空白,(学有增值)

d.针对迁移点——巧归纳,启发实践.(学有拓展)

③适量适度的练习是愉快学习的保障

"学习设计"的实践不仅仅限于课前,课中,还包括课后的学习作业.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究其原因,有作业量过大,学生反复做没有兴趣,有作业层次单一,学生做而没有提高."学习设计"强调的是要有适度负担,更强调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在针对性,启发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学校提出三个要求:

a.精——精心设计,真正做到精编慎选,控制总量,要围绕学习中要解决的重点,要掌握的知识点,容易出错的例题来设计,体现基础性,巩固性的原则.

b.度——关注差异,一是练习有坡度,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二是练习有层次,将统一的作业定量型改为有弹性制,即有必做题和自选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作业心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c.导——启发性,练习的设计要有导向作用,学生实践训练以后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提高的是有针对性的解题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学习设计"后的课堂中,一个显着的标志是学生的情绪兴奋,对所学内容兴趣浓厚,思维进入积极投入的状态,教和学产生一种和谐的共振.可以看到的是学生喜欢学习,乐此不疲,学生有适度负担,却喜于接受,学生学有质量,还有学习收获带来的愉快体验.

老师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归纳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乐学要素:

爱学→会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

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唤起

学习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产生

学习的需求在分层递进中满足

学习的个性在尝试实践中展现

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揭示

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学生在学习中会质疑解难

学生在学习中会求异创新

学习内容学生自己去开掘

学习领域学生自己去拓宽

2,开发课程,拓宽愉快教育的学习领域

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以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发展为本.愉快教育的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必须的国家课程之外,要有自己个性发展的学习需求.我们把开发校本课程看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学习个性的需要,也看作是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需要.我们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实践能力,鼓励探究发现,突出生动愉悦"作为开发课程的理念,构建了有"愉快教育"显着特征的,较为成熟的多样化,全员性的校本课程体系:

限定年级学习的拓展课程(7门)

拓展型课程

自主选择学习的拓展课程(56门)

(愉快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

主题式探究活动

探究型课程自选式探究活动

校本课程中的一大特色是自主选择式的拓展课程,学校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问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研究设计,并培训有志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聚集了校内外的优质资源,共开设了56门课程,分为人文类,健身类,科技类,艺术类.比如"软陶创意秀","民俗体育游戏","海洋生物探秘","周周都过节","小眼睛看世界经济"等等.每门课程都设计了课程目标,选择了学习内容,编写了讲义资料,形成课程的资料包,把校本课程纳入了学校课程教学管理的范畴,并通过展示作品,学习争章,出版文章,设计图案,拍成照片等方式构建了多元的评价体系.

这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走班"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丰富的"菜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于课程"菜单"是在充分地对学生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内容又是精心设计的,形式体现丰富多彩的,学生很乐意去学习,去体验,真正体现了愉快教育提倡的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能学".每位学生得益的是能够学到自己喜欢学的知识,提高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技能.

比如"周周过节"的课程,学习内容为了解我国一年中的各类传统节日,其中端午节为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通过学习,不仅知道粽子的来历,了解了屈原这位历史人物,还可以动手包粽子,亲口吃粽子,分别评粽子.在愉悦的体验中,接受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开发学习潜力,发展学习个性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各类评比,竞赛中冒尖.其中,机器人,书法,少儿舞蹈等已成为特色项目,并走出了国门.我们的书法出国交流,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展出,我们的乐高机器人,头脑OM都出国参加比赛,拿到了一等奖.以近三年统计,学校学生在国际,全国,市,区奖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1.2%.

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让每一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办学承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附小都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温馨校园,构建愉快教育的学习场景

一师附小有近30多年愉快教育实践的积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师群体,这是一块极其丰厚的沃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我们更注重的是一种环境的滋养,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熏陶.我们把学校65年的发展历史,把文明礼仪的十项内容,还有传统的道德小故事,世界与中国的地图等全部安置在校园的不同场所,真正让校园,教室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乐园.校园的每一角,每一处都是有教育意义的,都是充满愉悦情趣的,学生耳濡目染,浸润其中,时时在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我们重点打造了"十个一"的学习场景:

一楼:圆梦楼——供孩子们愉快体验的艺术俱乐部(有陶艺,书法,动漫制作,剪纸等)

一坊:科技坊——供孩子们探究实践的小科技馆(有声,光探究,小工程师,机器人制作等)

一馆:水族馆——提供学生认识与探究水生动植物

一园:农艺园——引导学生种植系列农作物和花卉

一池:金鱼池——组织学生把观赏与养护结合

一廊:特色长廊——每个层楼设置不同的展示内容,供学生直观学习(有农作物展,奇石类展,民族娃娃展等)

一台:"春芽"电视台——由学生定期自主开展各类活动直播

一网:"HappyMe"校园网——由教师,学生共同主持,参与的网上交互性学习,活动

一角:阅读角——每个层楼开放书籍,报刊栏供学生自由阅读

一墙:主动墙——每个教室设学生的学习成果展览区和综合壁报

校园里,有花草与孩子们同艳,有鸟鱼与孩子们同乐,教室里,有书籍与孩子们同享,有老师与孩子们同伴.我们认为一草一木皆是学习,一景一物都是陶冶.与人相处讲和谐,做事活动讲合作.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快乐,激扬的是热爱学习,向往成长的热情,体验的是温馨诗意,美好生活的感受.这正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校文化.

今天的愉快教育,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学生快乐学习为基点,以学生充分发展为特征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学校概括为三句话:

喜欢学习,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意识,

有效提高,学生有适度的负担但质量较高,

充分发展,学生有个性的发挥和能力提升.

目前我们已在制定十二五的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规划,准备加大对外开放和辐射的力度,借助外力提升办学内涵,把教学改革的深度作为另一种培训,引导教师创特色,树品牌来提升师资的综合实力,让教师在教改的最前列中锤炼,争取多出好课,多出经验,多出人才,努力把学校办成现代化精品教育的品牌.

二、课例(备课方案)

例一:数学"学习设计"备课方案

课题数学广角(等量代换)(三年级数学)学情分析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在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应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前调研发现:1.认识"转化"的意义和方法是本班学生进一步学习"等量代换"的共同前提,2.对已达到较高学习水平的学生需要接受更大的学习挑战,3.对学习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需要得到不同层次的学习指导,进行"全新学习"或"补缺学习",4.学困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个别化的学习,尽可能赶上其它同学的步伐.

如何在满足群体发展需要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策略,让学生成功学习,愉快学习,是本课主要考虑的问题.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能借助直观手段,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后进生能解决一些最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尝试与合作,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增强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观察现象,解决问题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尝试,主动交流,愉快地运用等量代换思想解决生活问题.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学习评价感知等式的传递性感知认识"等式的传递性",并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实物图):1个西瓜重4千克,20个苹果也重4千克.集体讨论1.导入:前几天,高老师写了两样水果(略).

2.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3.解题:今天,我们来研究类似的问题.能用"转化"的思想寻找"中间量".

能用自己的方式(符号图,关系式,算式,语言等)解释等量代换问题的思考过程.

观察"六同学"的表现,初步判断他们的学习进展.具体认识等量代换1.初步掌握等量代换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寻找"中间量".

2."六同学"能初步了解等量代换的过程与方法.课件依次展示(实物图):

【材料一】

1个西瓜重4千克,5个苹果重1千克.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

【材料二】

1个西瓜重4千克,10个苹果重2千克.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

【材料三】

2个西瓜重8千克,5个苹果重1千克.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材料一】

1.集体讨论

【材料二】

1.讨论记法

2.画图研究

3.演示画图

4.讨论思路

【材料三】

独立探究

展示讨论

【小结】

集体讨

论【材料一】

导入:只知道1个西瓜重4千克,5个苹果重1千克,怎么办

讨论:信息问题结果怎样想谁起了桥梁的作用

根据讨论,课件展示,并利用关系式小结.

【材料二】

1.导入:(故意课件故障),老师只记得问题的大致意思,怎么办你想用什么方式把信息写下来

2.解读问题的信息.

反馈:请学生在黑板的"直观图"上圈圈画画,集体讨论思路,教师用关系式小结.

【材料三】

1.导入:如果知道"2个西瓜重8千克,5个苹果重1千克,怎么办"

2.解读问题的信息.

3.反馈:请学生在黑板的"直观图"上圈圈画画,集体讨论思路,教师用关系式小结.基本应用1.能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解释思路.

2.后进生通过模仿或受助,基本能解决这些问题.作业单:

1头牛与4只猪同样重,1只猪与3只羊同样重.2头牛与几只羊同样重

2支钢笔换4支圆珠笔,1支圆珠笔换3支铅笔,一支钢笔可以换几支铅笔独立练习

作业展评组织学生独立练习,重点巡视指导学困生.

组织学生反馈.先展示正确方法与结果,再剖析典型错误.能独立解决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后进生在同伴帮助下基本解决最简单问题.拓展应用(一)发展认知,初步了解"代入法"在"解方程"中的应用.课件展示(图):△+□等于90

△+△等于□+□+□+□独立尝试

集体讨论1.组织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交流,并用展台展示学生的解法.能独立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二)重构认知,初步认识等量代换在"不等式"中的运用□等于△等于

课件展示(图):

1只鹅与2只鸭同样重,2只鹅比4只鸡重.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小组学习

集体讨论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2.组织交流,并用课件展示思考过程

3.组织讨论:我们通过几只鸭与几只鸡比较,得到了一只鸭比一只鸡重的结论小组学习有序,有效.

清楚地表达小组意见.回顾总结总结学习内容.

知道解决等量代换问题的方法.材料:

板书.

学习的经历与体验.讨论组织讨论: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二:语文"学习设计"备课方案

课题《笛声》(四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课文记叙了少年聂耳跟老木匠学吹笛的故事.以笛声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语言清新优美.由于聂耳学笛的过程隐含文中,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脉络是难点.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关 键 词语,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前预习的能力,能通过查字典,找近义词等方法从字面上理解词义,但是联系课文,理解相近词义间的细微差别,并由词及情,领悟人物情感,尚有距离.

"学吹笛"这一内容,文中只交待了一句,需要教师设置不同坡度的语言实践环节,达成基本情感目标.同时,教师应通过引导,提升部分学生的感悟深度,对聂耳成长为一名"人民音乐家"的经历,作进一步延展思考.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学习简要概括.自学新字,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过程与方法:

重点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模逆之交"三个关 键 词语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向往,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理解师徒俩通过吹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对于聂耳在民间学习音乐的这段经历与他将来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内在联系,引发了解与思考的兴趣.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及工具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学习评价听笛声

说笛声认识,欣赏笛声

用学过的语句描绘笛声媒体音乐聆听,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描述以笛声引入,出示课题.

启发学生挖掘学前的语言基础,进而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指向,积累文中精彩而丰富的描写笛声的语句.描绘笛声用语准确,丰富.简要概括

阅读资料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简要概括.

借助注释,了解聂耳.课文

补充材料

(聂耳简介)自主阅读

初步概括1.启发学生"课文围绕笛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抓住关键人物简要概括,板书归纳.

2.引导学生关注课后注释,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补充,了解聂耳生平,知道其"人民音乐家"的称号.抓住关键内容简要概括.

有读课后注释的好习惯.解词义

赏语句1.阅读欣赏描写笛声的语句.

2.理解"嘹亮""悠扬""激越"与"啼啭""喧嘈""啁啾"两组词语的意思,品词赏句.课文

媒体音乐联系上下文在比较中准确理解词义.

通过朗读中表达对词语的理解,欣赏引导学生思考"是怎样的笛声深深地吸引着聂耳呢"划出直接描写笛声的句子,自读欣赏.

借助音乐及教师的肢体语言,解决难点,即理解"啼啭""喧嘈""啁啾"三个表示鸟叫声的词语的不同含义.

教师通过范读指导朗读.1.能准确区分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

解词义

理脉络

品情感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的意思

分步理清文章脉络课文,填空联系上下文

借助板书提示进一步学习概括.通过填空,引发表达,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向往,对学习吹笛的渴望,进而理解"渴慕"并为下一环节的想象作铺垫.

通过提示性引读,使学生入情入境,理解积累"茫然若有所失"在填空练习中表达正确,语言丰富.

运用文中关 键 词语概括.想象补白

表达运用理解"莫逆之交"的含义,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课文,填空提示(分层预设)运用课文语言想象表达紧扣文本空白,引发联想.

分层设置坡度,可以借助填空表达,也可以自己组织语言表达.

通过分解词素,联系文本朗读感悟,深层理解"莫逆之交".想象合理,善于运用课文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回顾全文

延展学习1.回顾全文,对聂耳成材经历产生了解,阅读的兴趣.

2.积累,运用描写雨声的语句.课文,音乐积累运用1.在悠扬的笛声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来诵读表达.

2.启发思考:在聂耳音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普通劳动人民影响着他,这与他最终成为一名"人民音乐家"有着很深的联系.建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生平.流利,自如地运用所学语言描绘笛声.

三、评论与报道

"愉快教育"的艺术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建于1945年,由中国当代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创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愉快教育就深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经过近30年的探索,"愉快教育"已经成为该校的品牌,其教学成效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0年来,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一师附小创造的"愉快教育"理念却历久弥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一师附小的很多教师都知道,校长鲁慧茹的桌板下总是压着这样一张字条:喜欢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与学习意识,有效提高,有适度的负担但质量提高,充分发展,有个性的发挥与能力提升.用鲁慧茹的话来说过,这三句话便是"愉快教育"三十年来的核心理念与发展基点.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在时任校长倪谷音的带领下,以"愉快教育"作为整体改革的主题,努力探索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新的教育模式,要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想学,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努力地寻找能够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科学规律.它的最基本特征是要让学生获得主动学习和健康发展的快乐.

时光飞逝,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当年与"愉快教育"一同兴起的诸多教育理念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事实上,面对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的环境,观念,手段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种教育理念能不能经受得起时代的考验,能不能不断自我完善,自我丰富,自我更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成为了摆在"愉快教育"面前的一道世纪难题.

"三十年来,不变的是'愉快教育'让每个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而改变的则是对'愉快教育'的认识,实施'愉快教育'的方法,研究'愉快教育'的视角."作为"愉快教育"的嫡系传人,鲁慧茹的心中装着"愉快教育"三十年来的变迁,"从最初针对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负担过重而提出的爱,美,兴趣,创造的教育理念创新,到后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逐步改变学生发展方式的教学改革,通过几代人的摸索,'愉快教育'最根本的发展在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不断更新与提高,从唤起兴趣入门到揭示规律,从研究教到研究学,从聚焦学生学习到关注学生如何从更高的层次上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愉快体验,如何引导学生走上终身学习的道路,'愉快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整体性的教育改革实验."

在一师附小,"愉快教育"给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改变随处可见,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教育理念正在散发着它勃勃的生机.自然常识课上,在了解绿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有学生突然对红色叶子能否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好奇,教师诸建华教师并没有简单的公布答案,而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课后成立研究小组来寻找答案.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欣喜地告诉老师,红的,紫的叶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他们还一本正经地做起了实验来证明:把红叶子放在了热水中煮一下,叶子表面的花青素溶解了,而叶绿素仍在叶子中,红叶变绿了.原本可以一句带过的内容成为了自然常识课全新的素材,让孩子们惊呼学得有劲.鲁慧茹说:"'愉快教育'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指学得轻松,更是指让学生在一个他们喜欢的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学生感受学习是一种幸福,发展是一种快乐.学校引导学生愉快学习,目的正是帮助他们形成发自内心的学习热情和现代的学习方式,产生对学习,对发展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对知识,对真理的一种渴求与执着,这是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事实上,"愉快教育"之所以能够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历久弥新,更在于它对于处在二期课改下的这所老牌优质学校的现实指导意义.校教科研室主任郑一春告诉记者:"喜欢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意识,有效提高,有适度的负担但质量较高,充分发展,有个性的发挥和能力提升.选择这样三句话作为今天'愉快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因为其不但诠释了'愉快教育'30年来的核心价值,更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显而易见,即使在今天,这样一个理念,理论层出不穷的时代,实施"愉快教育"所带来的改变依然让一师附小受益匪浅,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接受与积极探究结合,变机械的照搬学习为灵活效仿与迁移拓展结合,变单一的书本学习为多条途径与多种媒体结合,变狭义的课堂学习为生活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师附小的实践中不难发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他们真正感到学的快乐成为了实施"愉快教育"的核心手段.

而对于一师附小的广大教师来说,实践"愉快教育"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当"爱学,会学,进而主动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的理念在校园成为现实之后,教师们便可以真正通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拓展课程资源,灵活的回应孩子的创造思维与问题意识,让学校的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天地.

以学设教,寓教于乐

语文课上,教师赞赏学生对课文插画疏漏的指出,鼓励学生对"夏天"的另眼相看,同意学生对"写椟还珠"寓意的质疑,面对学生感叹"苏武与晏子同为使者却命运截然不同"顺势引发对此的自主探究,数学课上,教师由学生的一次偶得引导学生展开"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能否拼成一个四边形"的实践论证活动,表扬学生对练习册上习题巧算不巧的大胆质疑,倡导学生"我的作业我做主"的自我练习设计,体育课上,教师没有对用墨水在泳池里模拟乌贼喷墨的小男孩太多怪责,而是及时加以引导,面对学生不满足于传统游戏的过于简单,教师则与学生一起进行改编,尝试新的规则,探索新的玩法.

而这一切都不是简单的"巧合",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的应对,根据具体问题的具体拓展,这一切都是教师事先精心设计,有意为之的,这就是一师附小声名远扬的"学习设计".鲁慧茹说:"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要求我们更大程度地提升学习者的生命价值,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尊重学习者的主体精神,更大程度地突出学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和学习成效的最优化.可以说,要实现学生的'愉快学习',就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为教而教'变为'为学而教'."而在一师附小广大教师的理解中,"让学习的目标尽可能更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容尽可能更贴近学生,学习的方式尽可能更吸引学生"不仅是事实"学习设计"的目的,更是实现"愉快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郑一春告诉记者,"学习设计"是为实现"为学生的学而教"的理想,要求教师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指南,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以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为依据,设计不同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的学习顺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形式,学习规则等,并在实施中根据学生实际状况不断反馈调整的活动.而另一方面"以学设教"也很好的实践了"愉快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来考虑教学的主线,从设计如何教转到设计如何以学来促进教,这对传统的把学习材料备好课教给学生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改革,它促使教师把教学看作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怎么写作,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人的位置上,让学生喜欢学习,乐此不疲,让学生有适度负担,却喜于接受,让学生学得有质量,真正体验成长的愉快.

在实践中,"以学设教"得到了逐步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把教学的目标"不露痕迹"的融入愉快的教学,学习过程中去成为了一师附小正在全力探索的课题.

语文教师王建芳给四年级学生布置的一项作业成为了近期一师附小教师们热议的话题.去年国庆长检测前,王建芳设计了一项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作业:每个孩子编辑一张小报,主编和美工是学生自己,题目可以自选.她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收集国庆节的来历资料,摘录几条国庆期间的重要新闻,写几句歌颂祖国的儿歌,写一则国庆长检测生活的日记,积累几个表示节日喜庆活动的词语,自己作主创造一个栏目内容.长检测结束,一个集眼看,耳听,动手写与画,收集资料,想象创作等于一体的"作业"完成了,学生们把作品贴在教室里,互相观摩交流评价,一次愉快的学习体验完成的同时也标志着一师附小又一次"学习设计"的成功开展.

近几年来,一师附小把"以学设教,为学而教"作为了教学,教研的主旋律.郑一春说:"学习设计重点突出的是学情分析,第一步要弄清楚学生学什么,需要教师精心解读教材,第二步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要求和程度,第三步是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学习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第四步是以前在教这类教材时有什么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在学情分析充分到位的基础上,再根据学习任务来设计教学方案."

而经过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后,教师的提问,指导,包括练习的设计都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分步给予评价,并及时给予诊断反馈,及时给予补救,以缩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差距.鲁慧茹说:"在这种理念下,我们的教师始终关注:学习的目标尽可能适应学习,学习的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吸引学生,学习的过程尽可能提高学生."

随着"以学设教"在全校广泛地开展,一些全新的优秀案例也很快涌现出来,比如高年级语文"新型拓展阅读"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在"趣"字上下功夫,开发出系列快乐读书笔记——"巴掌故事"(内容概括),"怦然心动"(好词好句摘录),"爱你的理由"(语句欣赏),"快乐传递员"(美文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读书心得),用这些极富情趣的名字来勾起学生对这份"作业"的喜爱之情.低年级口算训练"弹性化操作活动"就是与信息技术教师合作,利用电脑随机函数编写算式的原理,以我们学校的形象大使"乐娃"为原型,将口算训练包装成过关型的准电脑游戏——"小乐娃游数城".正是利用丰富多变的随机题库,通过预设的分层与变式的训练模块,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而且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严格的数学训练.

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所长刘正言说:"学习设计的引入,从根本上变过去教师单一的研究教材为教师同时研究学生,变过去教师研究'如何教'为研究如何根据学生情况'指导学',体现教学对学生'学'的关注,这其实传递的正是一种教育回归人本的价值观.愉快教育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立学科或通过学科间的整合来激起学生的'情',引发学生的'趣',满足学生的'需',达成学生的'学',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和谐发展."

创造"愉快"的教研

一师附小的教师都记得鲁慧茹说过的这句话:"一个充满思维活力的学习组织,一个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团队,一个提高教学有效的培训基地,一个懂得互助分享的温馨家庭."而事实上,正是依靠团队的力量,"愉快教育"才能在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后依然散发出无尽的生命力,依然为无数学生创造着"愉快"的学习感受.

对于鲁慧茹和她的管理团队来说,面对着课改的实验项目,面对着繁多的接待,开放任务,面对着社会,家长对学校,对教师的高期望值,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鲁慧茹说:"一师附小目前面临着办学规模大,班级学生多,教师队伍因起点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客观情况,在这种压力挑战面前,我们不能仅仅陶醉于几堂漂亮的公开课,不能仅仅满足于几块闪亮的全国级获奖牌子,更不能仅仅欣慰于几次成功的教学展示活动.作为校长,要思考如何以校为本,以人为本,依托教研组建设的传承和创新,打造一大批适应现代教育,适应课改的好教师,营造覆盖所有学生的愉快而有实效的智慧课堂."

一个团队的成功,还要有相关的建设制度,而要使教研组的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更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又为教师所认可的制度作为保障.据郑一春介绍,一师附小的教研组有四个"一":每周有一天是教学观摩日,每学期要召开教学研究专题会议,每学期要评选优秀的星级教研组,每学年要举行教师基本功评比等等.学校把这些制度作为常态下的工作序列,也把这些制度内化为教师的必须工作任务,从而形成良性有效的工作机制.

鲁慧茹在教研活动中一直强调,教研组建设就应该姓"研","研"的主题应该是"会教",教学在"研究"中出质量,教师在"研究"中求发展.在一师附小,又一项被称为"精备课"的研讨机制,而设"精备课"的目的在于让教师学会有质量的"备"和"磨".语文组除了有沙龙式的教研,还有每周一次的备课活动,轮流有一位主要备课的教师拿出自己的"精备课"教案,包括目标的设定,难重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用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拓展的阅读内容,最后还有课堂练习设计,课后A套(基础),B套(提高)的作业.这样的精备要求,"逼迫"教师自己要先学一点,深研一步,然后其他教师对教案讨论分析,肯定好的方面,补充,完善不足的地方,真正做到聚集体智慧来打磨出一节好课.

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分层实践课平台,让教师学会有实效地"教"和"思"."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五种'互动':一是备课组内互动——上家常课,互相听课学习,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二是组际互动——上研究课,由组内推出一堂有专题研究的课,抛砖引玉,引发教师们的真知灼见,三是校内互动——上展示课,每学期设几个专场,由教研组内的骨干教师,明星教师,区,校学科带头人执教,用他们的智慧和优势,引领,带动面上的教师发展,由他们的优质课堂推进常态课堂的质量,四是校际互动——上交流课,比如我们请优秀教师与专家来传经送宝,我们的教师也到兄弟学校以及奉贤,海宁异地上课,锻炼教师驾驭生成,以学应变的教学能力,五是家校互动——上汇报课,学校每学期每个年级要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来感受我们的教研成果,关注我们教师的发展,检查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郑一春向记者介绍到.

长久以来,正是默默无闻的教研工作为"愉快教育"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30年的点点滴滴付出汇成江河湖海,一师附小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让每一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办学承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开发学习潜力,发展学习个性,丰富学习经历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愉快教育30年

上世纪80代初,在时任校长倪谷音的带领下,学校进一步发展"活教育"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以"愉快教育"作为主题的改革实验,努力探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教育模式.在此期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同志为一师附小的学生题词:你们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希望.于是学校根据题词的精神,明确地把教孩子五年,为孩子想五十年,为民族想五百年作为"愉快教育"的办学思想,制定"让每个学生都有美好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创造的才干,活泼的个性"为教育目标,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集领导,专家,一线教师的智慧,提炼了"愉快教育"的核心四要素:爱,美,兴趣,创造,并撰写出了《论"愉快教育"》论文集.在上海市第二届科研成果评选中,"愉快教育"的研究被评为一等奖,国家教委充分肯定"愉快教育",誉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并作为第一批教改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1990年以后,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举行了6次全国"愉快教育"的研讨会,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同志在给上海召开的全国"愉快教育"研讨会的贺信中指出,"愉快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改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实践表明,实施"愉快教育"减轻了孩子们的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它是面向21世纪,为造就一代高素质人才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值得大力提倡.在此期间,时任校长宋珠凤带领教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学科研中心合作,听了上百节课,组织骨干教师研讨,一线教师的座谈,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十多年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提炼,出版了《愉快教学法》一书,并概括出"愉快教育"的本质特征——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1997年5月,经上海市教委批准正式建立了作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的上海市"愉快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和各地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按照市教委的要求,"愉快教育"研究所要"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成为发展"愉快教育",推广"愉快教育"的中心."静安区教育局更是把"愉快教育"看成是上海的成果,把"愉快教育"研究所当作为全市,全国教育怎么写作的一个机构,从人,财,物各方面保障"愉快教育"研究所的运行.从此,"愉快教育"的研究和推广进入了新的阶段.

时任"愉快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倪谷音老师在几年里应邀到全国几十个省市,自治区介绍"愉快教育"的经验,使"愉快教育"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少学校还要求加入"愉快教育"研究的行列,到2004年28所学校成为"愉快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基地.

近两年多来,参加"愉快教育"研究的学校从51所学校增加到63所学校,直接参与研究的老师从7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基本覆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在参与研究的学校中,已有一部分学校从点到面,从一个年级扩展到几个年级甚至到一个学校,或是从一个学科到多个学科.这个研究为新时期"愉快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30年来,"愉快教育"的研究与推广紧密相连,在全国的大力推广促进了"愉快教育"新的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愉快教育"也将有新的发展,将会对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推广的活动也将继续进行下去,为中的小学教育的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四、相关理论文章

论"愉快教育"的基本特征

10

提高教师

有效学习

得益学生

学情

分析

设计

导学1

设计

导学2

课前设计

解读文本

确定目标

分析学情

设计导学

课后注重

精设作业

分层递进

分类辅导

引导拓展

课中落实

激活思维(思考)

巧搭支架(解惑)

应变生成(质疑)

归纳提炼(学法)

以生为本,学习设计

教师能力

课堂增效

爱学乐学

会学主动学

创造性地学

发展性地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