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文经典开头中考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31 浏览:11715

我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对于语文我有自己的喜好,但当我碰到说明文和议论文是总觉得课文乏味,没有,万分困惑.这次在王漫老师的课堂中终于找到了一点点灵感.同时也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给了我一定的收获,大家可以来看看.

议论文体是历年高考中最受考生们青睐的一种文体.据笔者在所教班级的调查统计,选择议论文体的占到85%以上.就全省范围看,选择议论文体的仍然是大多数.这是考生年龄增长,理性思维渐长的正常表现,也是近几年"材料作文"这一考查形式,加大"审题立意"考查的必然的应对趋势.因此,在高考备考阶段进行比较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十分有必要.

那么,在倡导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摸索出一条比较有效甚至高效的途径呢早在1984年,于漪老师就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另外,学生"不会写的背后就是不会思","锤炼语言先得锤炼思想",还有"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上引文均出自师范大学出版社《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第81页,82页)基于以上的语文教学观和学生观,笔者结合自己和两届学生的探讨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模式,限于篇幅,本文只客观阐述在高效课堂的模式下进行议论文结构训练的实践过程.下面,分课时详细阐明:

第一课时:整体认识,练好开头

"导"——课前认真做好两项调查研究的工作,一是调查近三年高考评价报告中,有关作文部分的评价内容,研究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议论文所占比例,为本阶段教学任务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二是调查本班学生在文体选择上的倾向比例,研究学情.另外,印发十几篇结构典型的范文,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自主阅读研究,"发现"这些范文在布局谋篇上的共同点,以及开头第一段的写法.

"学"——出示课堂目标:1,研究发现满分议论文常用的结构模式,2,最常见的几种漂亮的开头方式.课上采用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讲"——老师在同学们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给出议论文结构训练的几点建议:1,段落一般在5-7段,2,段首句要精心安排,注意衔接过渡,3,漂亮的议论文开头有三种能借鉴的模式:排比式,引用式和开门见山式.4,倒数第二段,往往联系社会现实,结尾简短有力.——"讲"要精当,要充分结合同学们的研讨成果,也要对以后的训练方向及课时安排做好铺垫.

"练"——以仿句练习的形式,围绕五个作文话题,当堂动笔练习三种议论文开头的写法.尤其是排比式的开头,最受同学们欢迎,也更能同学们的文采和积淀.比如有同学就专门研究出一种"两虚一实"开头法:先写两个以自然景物为主体的比喻句,是为虚,在写一个揭示文本论点的结构相似的句子,是为实.既构成排比,又摇曳多姿.还有同学研究出"名人加名言式","诗人加诗句加主题式"的排比开头,也有的同学最喜欢模仿学习"事例加评论加设问"警醒有力的开头方式.总之,讨论之后,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反复训练,不断推敲,展示比较,点评引导,引起学生对开头一段的高度关注和钻研热情,也为以后几周的训练课开好一个"虎头".

第二课时:练好一个议论段,雕琢句间逻辑

"导":在上周研究和训练的基础上,同学们对议论文写作探究的兴趣已经大大增强,同学们急于要探究议论文主体部分的写作方法.还是,先给出一个经典段落,供同学们逐句分析研究.例如,以"目标"为话题的文章《识时务者为俊杰》中的一个段落的层次安排是这样的:

只有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第一层:观点语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只有定立这样的目标,才可以支使我们的思想,放出我们的活力,鼓舞我们的希望,从而引领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第二层:对观点语句的解说)面对着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着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着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举例)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说理)║(第三层:正反论证)可见,我们无论干什么事情固然要有目标,但更重要的是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因为这才是成败的关键.(第四层: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

"学"和"练"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感性认识,二,发现结构,三模仿训练.通过仔细品读,同学们发现:这段话包含四个层次,观点+阐释+举例,说理+小结,三个事例简洁扼要,说理采用检测设论证的方法,小结句前后照应.同学们在老师精当的点拨之下,"发现"该段落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说理句的特点等等,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动笔动脑,模仿写一个层次清晰,有理有据的议论段.反复的比较和点评中,引导学生在一些细微的地方字斟句酌,树立"欲写好一个段,先写好一个句,用好一个词"的观念,切实践行"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的语文教育观.初步的模仿之后,还可以不断变化论证的方法,如除例子当中的检测设论证外,还可以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条件论证等,在反复的训练当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作文教学中盛行的"快速作文""当堂批改""交换对改"等等一些相对粗放的教学方式,使得众多学子已经养成了粗放式的写作习惯,本节课的细雕精啄,针对训练,无疑应是高效的.

第三课时:练好分论点,安排主体布局

"导":经过两节由"整体到局部"的训练之后,再次回到"整体"的观照和探讨.让学生仔细研究范文除去开头和结尾之后的主体部分的写作特点,发现分论点的一般写法.

"学":抄写几篇范文的分论点,感受其中的逻辑美.魏书生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文曾这样建议:"要将作文水平提高一步,可以在放胆写的基础上,来一点改写,模仿".(魏书生教育文库《语文教学》第207页)例如:《选择诚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可信,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可贵,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生命还要永恒.《不断超越》——超越自我,因为重复自我是可耻的,超越别人,因为有对手才能生存,不断超越,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同学们很快总结出以下结论:段间关系有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还有一种不太明显的,是用关联词句相互勾连,过渡式.比如:"在中国古代就有等","无独有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反","总之","那么"等等.


"讲与练",探讨出了主体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要着重训练一下分论点的写法.要写好分论点,主要技巧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在着手训练的时候,同学们还会遇到找不到角度或者角度不一致,逻辑混乱等问题,这时候,再提示同学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角度,或横或纵,立起一篇议论文的主体框架.

一段会写了,主体框架有了,开头有了讲究了,剩下就是结尾和审题了.

第四课时:漂亮的结尾何须长

"导":为便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我把一篇议论文除开头,主体之外的后几段或者一段,统称为"结尾部分".通过对几篇范文的研究,结合学生以往的议论文写作实践,我们着重训练了"联系现实,收束全文"两段式结尾.

"学":倒数第二段,按照以往"引议联结"写作模式训练的习惯,重点训练"结合热点,事例排比,打造二次亮点".而最末一段,我则主张,简短自然即可,没有给同学过多的约束.下面是一篇学生习作:

超越之我见

文二班史若楠

超越是天空中日月的交替,超越是自然界中四季的轮回,超越是思想长河中的推陈出新,超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宏伟壮阔.

勇于超越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也就是说超越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了自己的光辉.着名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正是因为敢于超越比自己大整整四十岁的法拉第,才能使得电磁感应学说在理论上得以完善.正是有了麦克斯韦那敢于挑战权威的超越精神,故而才有了现今完善的电磁理论学.检测如没有敢于超越前人,对其作出修订完善的信念,怎么会有现在这样的佳话因为,超越是为了更好的触碰未来.

勇于超越是不断探索,打破陈规.正是因为宋人不断探寻,发展了宋词才使其处于巅峰时期,也就是王安石超越旧的法律理念,推出"变法",也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开拓出了一条金灿灿的社会主义特色道路.检测如没有宋人在唐诗的基础上加以斟酌怎么会有流芳百世的名词名篇检测如没有王安石的创新思维,怎么会有古今传颂的"王安石变法"检测如没有的打破常规,怎么会有新中国崭新的面貌只有超越,才能推动社会永无止境的进步.

勇于超越,是对人生永不停息的追求.盖茨不断超越自己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上的成就,最终实现了他个人的梦想,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断克服病痛,才能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朽巨着,海瑟如果没有扼住命运的咽喉,也不会有摘下"美国小姐"桂冠的殊荣.所以,只有超越才可以在不愿见的发展洪流中超越其成就.

联系现实,电脑的使用代替了满当当的文件库,才有了今日生活的便捷,电灯的发明取代了蜡烛,才有了现在亮如白昼的黑夜,飞机的上天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才有了现今的地球村.

因为有了不断提升与超越,打破常规,挑战自我的努力,生命及至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显然,这篇习作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比较混乱,个别语句比较生硬.但这是同学们在逐步戴上了重重镣铐之后的"处女秀",不完美也是正常的.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给老师的建议》第114页)我也觉得这次作文训练很有纪念意义,因而把孩子们的习作全都打印出来,贴在走廊的墙壁上,供同学们再次观摩,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整整一个月来作文训练成果的理解和体会.

在观摩这些看似"长得很像"的议论文的时候,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在这么"死板"的教条的训练之下,同学们居然写出了五彩缤纷,形形色色的文章.并没有出现想象当中"千人一面"的"八股文"复制品!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提醒同学们,美术生在进行素描基本功训练的时候,大家照着同一个模特写生,或者临摹同一幅作品,但最终将成为不同的画家.同学们马上明白过来:更大的不同在于"眼睛"的不同,心灵的不同.比如,审题立意的差别,议论素材的选择搭配上的不同,还有语言风格习惯的差异等等,而这些方面的训练和提高,则有待于下一阶段继续钻研和锤炼了!

总之,在议论文写作训练当中,结构是第一位的,在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结构框架训练的同时,同学们会潜移默化得到逻辑思维的训练和语言的锤炼.结合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和细心整理,笔者认为,在高效课堂的模式下进行的议论文写作训练是比较有效的,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分数的提高也是比较明显的.

实际上,在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上,只有一些可供练习的范本,而没有死的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在初步掌握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技巧的基础上,再以梁衡先生的《文章五诀》,《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等文章进行更高层次的引导和训练,力求达到"形神兼具"的完美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