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文英文参考文献北京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81 浏览:43668

中国会计研究综述

一、引言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和"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一科学论断的重新确立,会计理论研究在我国逐渐活跃起来,涌现了大量的会计理论观点和方法,推动了会计实务的发展.纵观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会计制度经历了一个引进与整合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初,制度的引进是会计理论发展的主旋律,人们所学习接受的主要是西方规范会计理论,在这一阶段的会计研究,主要是介绍西方各国的会计制度,推动新的制度与体系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开始引入西方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制度大体框架已基本确定,制度的发展进入整合阶段.一些年轻的会计学者开始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进行实证研究的初步尝试,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开始转向发现与分析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本文拟对我国近三十年以来,特别是自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后,以实证会计研究为重点的会计理论发展及其内容作一简要回顾和总结.

二、研究框架

会计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会计信息,具体包括会计报表包含的信息,会计报表附注及其他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审计相关报告信息,证券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文件等.作为一种人为产品,与其密切相关的两类基本行为主体就是会计信息的编报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评价者.《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按照《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的准则编制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构成了会计信息编报的最主要的主体.此外,会计信息的编报者主体还包括对会计信息的编报具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制定者与实施者,如中国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指通过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决策的投资者和进行预测的分析师,会计信息的评价者主要为相关的研究学者及会计行业的监管者.无论会计学的研究内容如何变化,其最终关注点都会落入到会计信息的编报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评价者两类人的行为上.因此本文在进行具体的研究介绍时,基本上从会计信息的编报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两个视角进行展开和分析.具体见本文研究框架图.

三、具体研究文献回顾和综述

(一)会计信息的编报视角

会计信息的编报为其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方面的信息,而其输出结果主要取决于会计制度选择和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下文分别就上述两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并就预测盈余同实际盈余进行比较.

1.

会计准则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导致会计信息输出结果的不同.根据有关规定,我国B股公司,H股公司以及金融类上市公司需要分别披露按照中国会计标准编制的和按照国际会计标准调整的会计数据,这为会计学术界考察并检验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差异及其变化提供了研究机会.

中国的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李树华(1997)揭开了境内外会计差异相关研究的序幕.作者以1996年同时发行B股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996年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税后利润存在着重大差异.且境外报告的净利润通常要小于境内报告的净利润.与沪市B股公司相比,深市B股公司的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更小.作者还进一步考察了导致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会计事项构成,认为会计准则差异,政策性差异,职业判断差异和执业质量差异等若干因素是导致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原因.Chen,Gul和Su(1999)相对系统地考察了中国B股公司境内外会计差异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以沪市B股公司1995~1997年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导致的"盈余高估"或"盈余低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的系统性差异,沪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稳定在20%~30%的水平,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高于按国际会计准则报告的净利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15%的公司由盈利转为亏损.在会计制度因素方面,研究指出坏账准备,折旧,存货计价,长期投资以及外币折算是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李东平(2000)在上述两篇文章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自B股市场建立以来,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演变过程和趋势,尤其对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出台后的境内外会计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以后,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特别是在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实施后,差异显着降低了.此外,沪深两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水平具有明显差别,沪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明显高于深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至于导致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的原因方面,作者认为目前中国外汇制度改革,福利制度改革和资产评估制度等非会计制度因素对净利润差异还有较大影响,但其影响的下降幅度是非常明显的.蒋义宏(2001)考察了1997~1999年间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净利润的差异情况,并侧重于比较和分析沪深两市在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上的差别.研究发现:在各年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普遍低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净利润,深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明显低于沪市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净利润差异,然而,与Chen等人的研究形成对比的是,分年度的检验表明,境内外净利润差异在1999年后有扩大的趋势.洪剑峭和皮建屏(2001)通过对1994~1999年间B股公司的研究发现:以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和以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普遍高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收益,此外,研究也同时发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在1994~1999年间并没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尽管从1998年起我国出台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多项具体会计准则,但准则执行结果并没有反映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缩小的趋势.

与以往经验研究相区别的是,吴晓根(2001)研究了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境内外会计差异.他分析了我国3家上市银行2000年度财务报告中体现的境内外会计差异,研究发现境内外会计差异的存在是全方位的,涉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各个方面,上市银行境内外会计结果的差异不属于会计准则的设计差异,而是会计准则的执行差异,主要是由于境内外审计师对会计准则的具体应用不同造成的,属于会计估计的差异.刘军霞(2002)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公司为样本,以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为切入点,考察了公司治理特征及其作用.研究结果与以往文献基本一致.

从上述文献来看,基本上都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境内报告的净利润通常高于境外报告的净利润.围绕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施行前后境内外报告净利润的差异变化展开的研究也基本认为,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净利润差异在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施行后并未发生实质性下降.然而,就境内外报告中净利润差异的形成因素问题上,会计理论界还没有取得广泛共识.

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1月1日开始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中国新会计标准的颁布实施,是否能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又成为会计理论界探讨的焦点.徐经长,姚淑瑜和毛新述(2003)从A,B股上市公司境内外净利润差异的角度,研究《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新旧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问题,文章分别对200年,2001年和2002年按新旧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双重披露的净利润差异进行了独立检验,比较检验以及深沪两市的差异检验.研究表明:①2OO0年和2001年A,B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很大,新旧会计标准在当年均未实现与国际协调.2OO2年A,B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明显缩小,即当年《企业会计制度》以及随后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则在实务上已同国际会计准则协调,②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进程有逐年改善的趋势,2001年比2OO0年有实质性的改进,2OO2年比2001年有实质性的改进.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在2OO2年和2001年出现实质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会计标准本身的差异,监管政策的差异和审计监管的差异,③深沪两市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协调程度在2OO0年和2001年有显着区别,深市2OO0年和2001年均实现了国际协调,而沪市在这两年均未实现国际协调.二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地域差异,会计改革的基础差异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差异.2OO2年会计标准在深沪两市均实现了国际协调.傅宏宇,桂唏和孙瑶(2005)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公司2000,2001和2002年按中国大陆会计规范和香港会计实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会计数据中双重报告的净利润为样本,对差异的净利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产生差异的不同准则项目的影响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其结果表明: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实质上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已十分相近,按中国大陆会计准则和香港SSAP或IAS分别计算的净利润产生的差异不会对信息使用人产生大的误导.

2.

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对盈余进行操纵的行为.盈余管理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管理人员报酬计划和盈余管理,债务契约和盈余管理,政治成本和盈余管理,股票发行和盈余管理,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以及盈余管理和资源配置,盈余管理的市场反应等等.但从方法上来讲,这些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计量盈余管理.因此盈余管理的计量构成了盈余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学者针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往往从某种特定的经济动机出发,寻找盈余管理动机存在的证据以及盈余管理的方式,这是盈余管理研究的另外一块重要内容.此外,从2005年最新的文献看,有个别文献开始涉及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的研究.

现有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类型,包括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项目法和分布检测法.所谓应计利润分离法,即是用回归模型将应计利润分离为正常性应计利润和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并用非正常性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度.所谓应计利润是指那些不直接形成当期流入或流出,但按照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的那些收入或费用(或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部分),比如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应收账款增加额等等.根据应计利润的被操纵程度,可以将应计利润区分为正常性应计利润和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分离法的目的便是划分上述两种应计利润.

具体项目法,则指针对具体的应计利润科目进行研究,例如对坏账准备的研究,针对保险行业的索赔损失准备的研究.应用这种方法需要研究者对制度背景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具体的应计利润项目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的行业和部门,可供研究的样本量有限,因此这种研究方法难以得到推广.

另一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分布检测法,这种方法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

在上述三种盈余管理计量方法中,关于应计利润分离法的争议最多.相应地,对使用这种方法的计量模型的评价也最多.林舒和魏明海(2000)对中国A股公司IPO过程中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作者采用了主观应计部分(DA)来度量公司的盈利管理,并通过调整的DeAngelo模型对应计部分的分类作为度量主观应计部分的模型主体.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工业类公司总体上在IPO前运用盈利管理手段大幅度"美化"报告收益是导致募股后报告收益表现相对募股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章永奎和刘峰(2002)采用采用横截面扩展琼斯模型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上1998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得出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操纵的结论.此外,夏立军(2003)针对中国股票市场,使用上市公司2000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对以截面Jones模型和KS模型为基础调整出的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揭示盈余管理的能力进行了检验.通过检验各模型估计出的非正常性应计利润和上市公司配股动机引起的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在调整出的众多截面模型中,分行业估计并且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基本Jones模型和调整KS模型最能有效地揭示出盈余管理,在基本Jones模型中加进长期投资或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并不能改进模型,并且修正的Jones模型并不比基本Jones模型更好,此外研究还发现章永奎和刘峰(2002)使用的模型以及直接使用线下项目作为非正常性应计利润不能揭示出盈余管理.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上市,退市以及上市后的再融资(配股和增发)行政式管理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的利益动机.比如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如果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或上市,必须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并在限期内未能扭亏的,将终止上市.事实上,在正式退市之前,这些公司就开始受制于一些特殊管制,比如,上市公司一旦连续两年亏损或者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交易所将对其股票实行"特别处理"(ST).而对于那些不存在上市资格问题的公司来说,为了实现再融资的目的,也必须达到相应的最低盈利水平.在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下,争取上市,避免退市或受到特殊处理,或达到再融资要求,就构成了公司上市之前或之后比较重要的盈余管理动机.其次,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背后都有一个国有控股公司,为各种手段的盈余管理也提供了可能.Aharony,Lee和Wong(2000)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发行B股或H股过程中的财务包装行为.通过研究发现在IPO当年,上市公司的资产收益率达到最高水平,然后逐渐下降,意味着中国的IPO公司存在着一定的盈余管理行为.孙铮,王跃堂(1999),陈小悦,肖星和过晓燕(2000)等从上市公司的配股动机出发,通过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频率分布的检验,发现在配股生命线(净资产收益率等于10%)右侧,上市公司具有非常集中的趋势,从而说明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利润粉饰行为.针对公司避免摘牌的动机,陆建桥(1999)研究了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作者研究发现市公司通过可操控性应计项目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份显着调增了收益,而在首次出现亏损年份显着调减了收益.孙铮等(1999)的研究结果也发现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分布存在着微利和重亏现象,即在亏损边缘和严重亏损区间公司的分布比较集中.

关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式,广大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研究发现具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应计利润总额显着高于非临界公司,这也说明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陈晓,李静(2001)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税率远远低于33%的法定水平,享受15%实际税率的公司占了上市公司的绝大多数,并且越来越多的公司从地方政府那里得到了直接的财政补贴.事实上,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许多上市公司将失去配股资格.这也说明地方政府为了帮助本地区企业赢得上市和再融资资格,通过财政支持参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动.王跃堂(2000),李增泉(2001)对上市公司的减值政策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则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这也说明会计政策的选择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方式.

此外,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2005)运用所有研究样本的报告盈余信息,检测设报告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阈值处的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进行了推断.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至2003年年间都存在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的行为.同时,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的年份,公司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不同,1996年,1997年以及2001年至2003年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较高,并且2001年至2003年逐年呈上升趋势.2001年至2003年平均有64.4%的亏损公司在阈值0点上进行盈余管理并达到避免报告亏损的目的,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ROA数据0.065.

3.

在我国目前关于盈余预测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目前数量相当有限的几篇文章主要集中在对营利预测准确度的研究上.中国证券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除了履行历史财务数据的强制性披露外,要要求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必须进行盈利预测,且自1997年开始,如果年度报告的利润实现数在预测数的20%以下,发行人及其聘任的注册会计师将受到一定的处罚.这种行政制度安排为这盈利预测准确度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对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进行研究有利于评价预测的质量,发现预测偏差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陈工孟,魏刚(1999)对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股与香港本地企业之间的盈余预测情况进行了对比.文章发现,香港本地公司往往过低预测下一年度的盈余,而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盈余预测偏差相对较小.同时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越大,盈余预测的精确度越高.徐宗宇(2000)通过对1993-1996年期间沪市公司的盈利预测行为分析后发现,上市公司的实际盈利数一般要高于预测值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表现出"稳健"的特点,但这种"稳健性"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减弱.文章研究还发现影响上市公司的预测精确度的因素有公司规模,股票一级市场发行以及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等.蒋义宏,魏刚(2001)以1991-1996年期间沪深两市的IPO公司为样本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A股还是B股公司,总体上看,实际盈余都要高于预测盈余.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中国IPO公司的绝对预测误差远远高于香港和新加坡,但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李卫民(2000)得出同前面不同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超过2/3的公司1999年的盈利预测出现了负偏差,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情况更加严重.作者认为,以盈利预测数作为发行基准的定价方式导致了IPO公司为提高发行而有意拔高预测利润的行为,是导致预测盈利出现负偏差的主要原因.

(二)会计信息的使用视角

以会计信息使用者为研究对象,下文将重点就:第一,会计政策的变更,以及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对相关主体行为产生影响,及其如何反映,第二,相关会计主体对何种会计信息会有显着反应,及其做出反应的适用条件,第三,会计信息监管者是否对会计信息质量做出有效监控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1.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会计政策定义为,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即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执行不同的会计政策.企业会计政策会因为会计准则变更和行政法规而导致强制性变更,也会因为企业面临经营目标和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自愿性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很可能产生如下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改变其关于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股价,二是改变其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

关于第一方面的影响,一种完全相反的论点认为,会计制度或政策的变更只是改变了会计利润,并没有改变公司的经济实质,只要公司作出充分披露,公司股价将不会受到影响.但支持者认为,这种变更会对许多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公司契约构成潜在的影响,从而可能改变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和投资者的信念,最终影响到公司的价值.

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a,2001b)以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出台为例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变更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制度公告对市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市场在公告日前2天开始对新制度的出台有所预期,但被视为坏消息,致使股价明显下跌.在公告日,市场根据具体的改革措施对新制度的预期做出了调整,股价显着上升.此外,研究还发现与强制执行的管制方式相比,市场似乎更认同自愿执行的方式.刘云中(2002)研究表明关于同一会计政策的变更不同事件信息含量是不同的,公布在前的事项对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较大.

会计政策的变更,对会计信息的输出结果亦会产生深远影响.2000年年底以来,财政部陆续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及一些补充规定.2001年六月份,证监会又发出通知,要求各上市公司2001年中报必须全面按照新会计制度,新准则及补充规定进行充分披露.那么新规定究竟会对中报产生多大影响呢为此,童驯(2001)随机抽取263份中报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新会计政策的变更并非仅仅局限于新四项减值准备[1]的计提,开办费摊销,住房周转金,非货币易,长期待摊费用(研发费)等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对部分上市公司的中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约80%上市公司的中报受到新会计政策的影响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影响面最大,有64.8%的上市公司计提了该项减值准备而开办费摊销对本期净利润的影响额最大,占总影响的42.5%.

那么会计政策的变更,会不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呢王跃堂等(2000b)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对会计政策变更两方面的影响效应都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愿执行三大减值准备政策(短期投资减值,存货减值和长期投资减值)并没有提高非预期盈余的信息含量,同时,在模型中,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显着提高,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则有所下降,在报酬模型中,也未发现减值准备政策的执行有利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显着提高.刘斌,刘星,周轶强(2004)以1998年-2002年间进行各种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信息噪音以及短长期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巨额冲销以及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行为均存在着明显的信息噪音,同时,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长期市场反应和短期市场反应均为正.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改变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果投资者能够理性地预期到这一点,市场就可能根据公司具体的会计政策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上述分析基本上以会计政策的变更作为研究对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也会不断地变更完善,因此这一领域充满丰富的研究题材,相信在这一领域将会不断有高水平的文献涌现.

2.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效应的研究实际上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相关会计主体是否存在反应,另一方面就是研究其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如何反应.就其研究方法而言,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主要借助事件研究法,观察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向市场提供了新的信息含量,是否有助于修正相关主体对企业价值的预期.

根据会计信息的种类不同,我们可以把会计信息分为整体年报信息,单独会计盈余信息,公司预亏信息以及会计年报中除会计盈余以外的信息.下面根据会计信息种类不同逐一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回顾.

吴世农,黄志功(1997)收集了上海证交所30家上市公司1996年4月期间在《金融时报》公布的1995年盈利信息,以实证方法分析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与股价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年度盈利信息公布前3天或前6天的一段时间,CAR值呈现显着的变动,赵宇龙(1998)考察上海股市123家样本公司在1994~1996年三个会计年度的会计盈余披露日前后各8个交易周内未预期盈余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上海证券市场,未预期会计盈余的符号与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符号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这一发现支持会计盈余数据的披露具有信息含量的检测设.不过在分年度的检验中,1994年度,1995年度的会计盈余基本上不具有因信息含量而导致的效应,但有强烈的证据表明,1996年度会计盈余的披露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和市场效应.陈晓,陈小悦,刘钊(1999)以1993以后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交易量和超额收益率两个方面也对会计盈余信息公布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同上述研究相同,认为会计盈余的披露具有显着的或交易量效应.但阮奕,张汉江和马超群(2003)利用指标值排序,构建投资组合,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深市A股2000年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中国股市并不存在显着的"收入公告效应(Post-Earnings-AnnouncementDrift)",财务报表的收入数据与股价的走势基本相反.张庆翠(2004)用事件研究方法,从交易量反应的视角检验了1999—2001年度的市场交易量与年报中的盈余信息以及能够预示年报信息提前泄漏程度的公司规模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发现1999年度,非预期盈余与超常交易量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而公司规模与超常交易量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也说明不同的盈余信息的度量方式以及不同的研究样本会导致研究结论的不同.吴世农,吴超鹏(2005)也对中国A股市场上盈余信息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作者也认为我国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反应依赖于盈余信息的度量方式.

陈晓,陈淑燕(2001)从交易量反应的视角检验了超常交易量与年报信息,尤其是盈余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虽然股票市场对于包括盈余信息在内的整体年报信息的反应是显着的,但超常交易量与盈余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着,从而意味着市场事实上是对包括盈余管理在内的整体年报作出反应,刘力,俞竞(2002)以上海证券交易所1999年的年报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财务年报公告后市场上的交易量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财务年报公布前后存在着超常交易量,说明财务年报确实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超常交易量的产生就是由于投资者依据这些新信息对公司价值做出不同判断的结果.

自1998年开始,证券监管部门要求预计连续3年亏损或当年有重大亏损的公司要及时发布预亏公告,从而为预亏公告信息披露效应研究提供了可能.薛爽(2001)对1998,1999年共133家A股预亏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在发布预亏公告时披露效应显着,股价在公告前后一个交易日内平均下降5.98%.

除对盈余信息披露效应的研究外,财务报告中盈余以外的其他信息对股票变动是否具有显着影响,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陆正飞,黄明辉(2002)采取事件研究法,考察中国A股市场工业类和公共事业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减变动信息公布对股票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业和公共事业类企业中,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对市场存在着有用信息的传递,股票对固定资产投资信息有着提前或滞后的反应.但固定资产投资信息还没有成为市场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关于投资者如何对信息披露进行反应问题,陈晓,陈淑燕(2001)研究得出交易量对年报信息反应表现出投资者的信息占有存在着不对称,不均匀分布的迹象,刘力,俞竞(2002)证实了由于年报披露效应产生超常交易量与超额收益率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关系,即超额收益率大于0时的超常交易量远大于超额收益率小于0时的超常交易量.此外,赵宇龙,王志台(1999)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只是机械地对名义上的每股收益(EPS)作出上的反映,而不能辨别EPS中永久盈余成分的经济含义,从而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功能锁定"的现象.

3.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用户的需要和用途相关联的特性.美国FASB把相关性定义为与决策相关,包括预测竹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应能帮助信息使用者在预测未来时可导致决策差别.关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学者们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关注哪一种会计体系下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在差异化的会计信息用户种类及其用途下,哪些会计信息或会计指标具有更大的价值相关性,以及得出该结论的适用条件.

对于同一会计主体来说,遵循不同的会计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核算结果,具体依据哪一种会计制度的核算结果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呢Haw,Qi和Wu(1998)以1994-1996年期间同时发行A股和B股或H股的公司为样本,发现按中国会计准则报告的利润与B股或H公司的股票收益,市价账面价值比显着相关,而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盈余在相关性上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否说明按中国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结果要比按国际会计准则公布的核算结果更具有价值相关性呢通过作者进一步分析发现,按国际会计准则披露的会计报告尽管对B股投资者没有太多的信息增量,却对H股投资者具有较高的信息价值.这也说明,即使是相同的会计信息,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价值相关性的程度也可能是不同的.Chen,Firth和Kim(2000)对按国际会计准则报告的会计结果的信息增量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按国际会计准则报告的盈利信息,对B股和回报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但对同期的A股并没有产生影响.但按国际会计准则报告的盈利与净资产数据对未来12个月的A股回报具有显着的影响,这也说明中国A股市场对于按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延迟反应.此外,李晓强(2004)以中国2000年~2002年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的公司为样本,对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相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并没有显着更高的价值相关性,相反,我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的作用略强于国际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而且,不同准则间的会计信息差异具有价值相关性,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差异是有必要的.对于B股市场,在披露国际会计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的差异是有必要的.


针对按中国会计准则编报的会计报表,孙铮,李增泉(2001)以我国上市公司1996-1999年度的年报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增量和信息相关两个角度运用报酬模型对经营活动的流量(CFO),会计收益(AE),剩余收益(RI),经济增加值(EVA)和修正的经济增加值(REVA)五个指标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损益满计观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高于基于当期营业观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经济收益(RI,EVA,REVA)的价值相关性强于会计收益(CFO,AE)的价值相关性,经济收益相对于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增量,在不同的交易所,收益的价值相关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2002)运用Ohlson剩余收益定价模型考察了证券市场1995-1997年度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主要研究了剩余收益,收益和净资产三个变量对股价解释能力.作者发现,收益,净资产以及剩余收益指标都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各指标相互之间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但市场对剩余收益的定价乘数低于收益的定价乘数,表明市场可能认识到剩余收益作为非正常收益,持续性较差.同时,分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会计信息的解释能力随检验年份不同而不同.李亚静,朱宏泉,张明善(2004)对会计收益,净资产,剩余收益以及流指标与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会计收益,净资产和剩余收益与公司市场价值正相关,剩余收益与公司市场价值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对于会计收益和净资产或剩余收益和净资产,运营流几乎不具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说明投资者对流量指标基本不了解.王化成,程小可,佟岩(2004)也针对我国1999~2001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对比了经济增加值,盈余,流量之间的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相对信息含量方面,EVA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于传统收益指标(净利润)的特性,在增量信息含量方面,尽管EVA的独特构成部分(资金成本和会计调整项)显示了一定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但是与传统收益的构成部分(流量和应计项)相比较,这种增量效应不是十分显着.赵春光(2004)采用了收益率模型研究了流的价值相关性,研究认为在我国流量具有价值相关性,但低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不过从长期窗口来看,经营活动流量相对会计盈余而言,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Chen,Chen和Su(2001)同时采用股票报酬与模型对收益和净资产信息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作者研究发现,相对于同时发行A,B股的公司,仅仅发行A股的公司会计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随着企业的规模,盈利状况,流通股份额以及样本分布年度(1991-1998)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薛爽(2002)以1998年到200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亏损公司的股价与会计收益,净资产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权益账面价值则对亏损公司股价有着显着正的影响,但如果控制了公司规模与流通股比例,并考虑权益账面价值对股价的影响后,会计盈余与亏损公司的股价之间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Chen等(2001),薛爽(2002)的研究发现意味着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如会计信息与股票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盈利状况.

4.

会计信息作为投资者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其有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影响股票定价和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的情况.关于会计信息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我们在前面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中已进行了相应的回顾.

在我国关于会计信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困境和破产的预测.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破产的情况,被摘牌退市的公司也不多见,因此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困境的预测上.

关于财务困境的预测,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研究均以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ST)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陈静(1999)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分别运用单变量分析与多元判定分析方法对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诸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单变量比多变量有更好的判别力,个别单变量在宣布特殊处理前一年的分类判别准确率高达100%.陈晓和陈治鸿(2000)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通过试验1260种变量组合,研究发现负债/权益比,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利润/总资产和留存收益/总资产对上市公司财务困境有着显着的预示效应.就判别正确率而言,研究所建立的最优模型能够从上一年ROE公告小于5%的上市公司中预测出73.7%的下一年会进入ST板块的公司,总体正确率达到78.24%.吴世农和卢贤义(2001)应用了单变量判定,多元线性判别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分别建立ST公司预测模型,结果证明这些模型均能获得较高的判定精度,在财务困境发生前4年的误判率在28%以内.张爱民,祝春,许丹健(2001)借鉴奥特曼(Altman)的多元Z值判定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主成分预测模型并对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ST公司被宣布特别处理1年前的预测正确率达92.5%,2年前为87.5%,3年前为77.5%.张鸣,张艳(2003)以1998-2000年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考察31个预测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判别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财务困境发生前一年,前二年和前三年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年度最优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最优模型中的指标类型和指标个数会随预测时点不同而发生变化.对于较近年份的财务困境预测,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已发生普遍的严重恶化,使用较多的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信息含量,而进行较长时间跨度的预测,关键要寻找到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指示能力的"信号"指标,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这个指标具有很强的前瞻预测力.此外,吴超鹏,吴世农(2005)收集我国1998-2003年540家价值损害性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指标变量,首次引入公司内外部治理变量,应用"排序因变量模型"分析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因素,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价值损害性企业的五种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总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改善,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或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增强都有助于公司财务康复,反之则将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此外,若公司在T年被界定为价值损害型公司,当采用T年和T+1年的数据分别构造"LM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企业T+2年的五种趋势时,则预测准确率分别为55.1%和77.8%.

在以上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统计技术和研究方法得到运用,但模型量的选择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预测变量随着研究者和研究方法的变化而变化.

5.

为了实现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会计监管成为一种制度选择和安排.在我国监管制度的整体效率和效果如何呢也就说监管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辨别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监管者的监管行为有没有对被监管者的行为产生足够的震慑和影响.对于后一个问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文献回顾分析部分已给出了部分解答,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摘牌退市的监管,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盈余管理.而作为监管部门的证监会能不能有效地识别上市公司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呢Chen和Yuan(2000)对证监会在配股审核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考察.其研究结果显示,在1998年之后,管制者在批准配股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考虑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在这之前则缺乏明显的证据证明这一点.此外,文章还对通过管理盈余实现配股的公司与其他配股公司在配股后的业绩表现进行了对比,并发现前者的业绩显着低于后者.也就是说,如果监管者能够拒绝这些具有明显盈余管理行为公司的配股请求,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直扮演双重角色,既是CPA合法权益的保护者,又是CPA执业行为的监管者.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能否促使专业的CPA执业机构公正廉明地执法呢章永奎和刘峰(2002)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采用横截面扩展Jones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相关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操纵,不同类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存在差别.

鉴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完善,不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相信这方面的研究将会层出不穷地涌现.

四,中国会计研究总结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总体看来,在短短的数十年中,我国的会计研究尤其是实证会计研究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有关文献逐年增多,这些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认识,为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即使这样,中国会计的研究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缺陷.在研究背景上,我国实证会计普遍存在对中国特色关注不足的问题.表现在样本采集,研究选题,提出检测设,结论分析等方面.中国会计研究面对的环境不同于西方,其中最关键的是资本市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存在很多不够成熟,规范的因素,必然会对会计研究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国有股限制流通问题,上市资格采取核准制问题,同股不同权问题,资本市场功能定位问题等等,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会使实证研究的样本空间大大减小,研究结果的代表性也大大减弱.同时,考虑到上市核准制,退出机制等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可信性值得怀疑.以之为依据所得的实证结论,也可能令人难以置信.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历史短,发展快等特色,这使实证研究中时间序列分析受限,而只能采用更为合适横截面分析,这也使会计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若干国外研究较少的特殊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例如,国有股与社会公众股股东行为差异方面的研究,经营者非货币报酬的有关问题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关联性研究,独立董事,监事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相信上述问题会成为21世纪会计理论研究尤其是实证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英文参考文献

[1]Aharony,J.,Lee,C-WJ.,andWong,T.J.(2000),'FinancialPackagingofIPOFirmsinChina',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38:103-126.

[2]Chen,C.J.P.,Chen,S.,andSu,X.(2001),'IsAccountingInformationValue-relevantintheEmergingChineseStockMarket',Journal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AuditingandTaxation10:1-22.

[3]Chen,G.,Firth,M.,andKim,J.(2000),'TheUsefulnessofReportedEarningsAdjustedforInternationalAccountingStandardorValuationofDual-classSharesinChina'sCapitalMarkets',WorkingPaper,HongKongPolytechnicUniversity.

[4]Chen,S.,Sun,Z.,andWang,Y.(2002).EvidencefromChinaonwhetherharmonizedaccountingstandardsharmonizeaccountingpractices.AccountingHorizons.Vol.16,No.3September.

[5]Chen,K.andYuan,H.(2000),'EarningsManagementandCapitalResourceAllocation:EvidencefromChina'sAccounting-basedRegulationofRightsIssue',WorkingPaper,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andShangha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

[6]Haw,I-M,Qi,D.,andWu,W.(1998),'Value-relevanceofFinancialReportingDisclosuresinanEmergingCapitalMarket:TheCaseofB-SharesandH-sharesinChina',WorkingPaper,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

中文参考文献

[1]陈静.1999.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第4期,31-38.

[2]陈工孟,魏刚.1999.IPO盈余预测精确性之实证研究──H股,红筹股与香港本地企业之间的一个比较.工作稿.香港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3]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第1期,30-36.

[4]陈晓,陈淑燕.2001a.股票交易量对年报信息的反应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第7期,98-105.

[5]陈晓,陈小悦,刘钊.1999.A股盈余报告的有用性研究──来自上海,深圳股市的实证证据.《经济研究》第6期,21-28.

[6]陈晓,陈治鸿.2000.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2卷第3期,55-72.

[6]陈晓,李静.2001.地方政府财政行为在提升上市公司业绩中的作用探析.《会计研究》第12期,20-28.

[7]陈信元,陈冬华,朱红军.2002.净资产,剩余收益与市场定价: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金融研究》第4期,59-70.

[8]傅宏宇,桂唏,孙瑶.2005.A股和H股净利润双重披露的实证分析(上)──实证研究的背景和结果.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1期,65-73.

[9]蒋义宏.2001.《深沪B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差异比较》.《证券市场导报》第1期.

[10]蒋义宏,魏刚.2001.《盈利预测的精确性》.《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与财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7-72.

[11]洪剑峭,皮建屏.2001.《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有用平或平均水平.《证券市场导报》第11期,36-40.

[12]李东平.2000.《B股公司国内外报告净利润之差异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2卷第3期(9月).126-146.

[13]李树华.1997.《上市公司境内外审计报告税后净利差异之实证分析》.《会计研究》第12期,18-23.

[14]李卫民.2000.IPO公司盈利预测负偏差及其成因.《上市公司》第11期.

[15]李晓强.2004.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价值相关性比较──来自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值的证据.《会计研究》第7期,15-23.

[16]李亚静,朱宏泉,张明善.2004.会计信息,剩余收益与市场价值的相关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8期,98-102.

[17]李增泉.2001.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3卷第4期,70-114.

[18]林舒,魏明海.2000.中国A股发行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的盈利管理.《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2卷第2期.87-107.

[19]刘斌,刘星,周轶强.2004.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市场反应研究.《经济科学》.第4期,55-62.

[20]刘军霞.2002.《A-H股会计信息双重报告差异与公司治理特征--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1]刘力,俞竞.2002.财务年报的交易量反应与投资者"跟风"现象:沪市A股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8期,39-47.

[22]刘云中.2002.企业会计政策强制性变更的市场效应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80-83.

[23]陆建桥.1999.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9期,25-35.

[24]陆正飞,黄明辉.2002.固定资产投资的信息含量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4卷第2期,43-60.

[25]阮奕,张汉江,马超群.2003.深市A股收入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系统工程》第21卷第2期,17-22.

[26]孙铮,李增泉.2001.收益指标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3卷第2期,1-37.

[27]孙铮,王跃堂.1999.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财经研究》第4期,3-11.

[28]童驯,2001.会计政策变更对中报的影响.《上市公司》第11期,36-40.

[29]王化成,程小可,佟岩.2004.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流量,剩余收益指标的对比.《会计研究》第5期,75-81.

[30]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2005.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经济研究》第12期,102-112.

[31]王跃堂.2000.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12期,31-40

[32]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a.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经济后果的实证分析.《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3卷第4期,35-52.

[33]王跃堂,孙铮,陈世敏.2001b.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第7期,16-26.

[34]吴世农,吴超鹏.2005.盈余信息度量,市场反应于投资者框架依赖偏差分析.《经济研究》第2期,54-62.

[35]吴超鹏,吴世农.2005.基于价值创造和公司治理的财务状态分析于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第11期,99-110.

[36]吴世农,卢贤义.200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经济研究》第6期,46-55.

[37]吴世农,黄志功.1997.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4期,12-17.

[38]吴晓根.2001.《上市银行境内外审计差异的案例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第11期,22-24.

[39]夏立军.2003.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国会计和财务研究》第5卷第2期.94-122.

[40]徐经长,姚淑瑜,毛新述.2003.中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净利润双重披露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第12期,8-13

[41]徐宗宇.2000.《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42]薛爽.2001.预亏公告的信息效应.《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3卷第3期,117-143.

[43]薛爽.2002.亏损公司的股票是如何确定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第4卷第4期,100-133.

[44]张爱民,祝春,许丹健.2001.上市公司财务失败的主成分预测模型及其实证研究.《金融研究》第3期,10-25.

[45]张鸣,张艳2003.公司财务困境的多期预测研究.《中国会计和财务研究》第5卷第4期.

[46]章永奎,刘峰.2002.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中国会计和财务研究》第4卷第1期.1-13

[47]赵春光.2004.流量的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兼评流量表的实施效果.《会计研究》第2期,29-35

[48]赵宇龙.1998.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来自上海股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第7期,42-51.

[49]赵宇龙,王志台.1999.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锁定'现象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第9期,56-63.

[50]张庆翠.2004.股票交易量对年报盈余信息反应的实证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第6期,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