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发表文教师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084 浏览:15404

5,外出学习交流.每学期我们教研组都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对外出学习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除认真做好记录外,还要完成"三个一",即一节学习应用模拟课,一份学习情况介绍,一篇学习心得体会,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通过培训,学习,体验,反思,交流,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促进了全体数学教师逐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大胆投身于课改实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邓俊,洪松忠,郑晓芬,彭娟等教师分别到杭州七中,桐庐等地参加浙江省"新生代"课程展示活动课和优质课比武竞赛,学到了不少的新教育理念.

三、追求有效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数学组有着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早在2001年,数学组全体成员就参与了《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实践与探索》的课题,获得了宁波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镇海区一等奖.

2007年,我们还开展了市教研系统立项课题"调集初中生数学资源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把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中,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组内教师十分重视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订阅了《中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教与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教育科研杂志,通过阅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新课标理念,了解学科知识的发展,学习教育改革动态,科研先进经验,拓展视野,提高自身科研素质.大家全员参加了中小学师德培训和e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与自身修养.


在2016年第4期《中小学数学》"数学教育"栏目里发表的《让专业期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一文诠释了,我组教师的读书与科研成果的状态.下面例举三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师成长过程:

翁海芳老师:2005年获得镇海区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2006年通过严格选拔成为宁波市特级教师带徒学员,2007年顺利评上中学高级教师,2016年当选镇海区名师.她2006年订阅3份数学期刊,2007年订阅6份数学期刊,2016年订阅5份数学期刊,2016年订阅4份数学期刊和1份综合教育类刊物.她在2005年以前只有一篇文章获得宁波市二等奖,而在2006年起就有多篇论文发表,其中2006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章7篇,近几年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现在已成为发表数学论文的"高产户"了.她在学科竞赛辅导,课堂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屠雪峰老师:2001年8月参加工作,2006年10月获得宁波市教坛新秀二等奖,2016年4月获得镇海区学科骨干教师,2016年10月获得宁波市初中数学案例评比一等奖.该教师自2006年开始,每年订阅二,三中数学期刊.

朱宣传老师,2005年8月调入我校时已接近40岁,以前没有自费订阅专业杂志的习惯,没有写论文的习惯,也没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论文.来我校后每年订阅了4~6份专业期刊或综合教育类刊物.现在已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2016年镇海区初中数学"轻负高效"教学先进个人,2016年11月顺利评上高级教师.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组近几年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有多篇.此外,还有一批论文在市,区级论文评审中获奖.

四、全组抱团发展,教师快速成长

数学组是一个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集体.老教师的博大胸怀与无私奉献,激励带动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林敏平老师现在还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讲师团的成员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在组内老教师起好传,帮,带作用,引领着年轻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年轻教师给教研组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谦虚好学,勤奋肯干,每个青年教师都能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满师即骨干.

1,每学年初,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师徒结对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经常开展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2,每学期教研组长都要与组内青年教师谈心,通过谈心,既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教学状况,又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学术上的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业务考核,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武,如校内的"新课程课例诊断"和"新课程同课异构"活动,在比赛中锻炼自己.

4,经常开展"三同对比研究课",所谓"三同",即师,同一类型,学内容.青年教师在上完第一堂课后,全组教师一起评课,然后教师根据评课建议,及时修改,再次上课,全组再评课.这样的研讨模式快速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缩短了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特别是我校具有特色的"新课程课例诊断"和"同课异构课"教研活动的开展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全组教师的努力下,青年教师成长很快.

良好的组风,老教师的引领再加上年轻教师自身的努力,使他们在较短的工作时间内便能脱颖而出,成长为教学骨干.

在近两年优质课评比中:2006年屠雪峰获得市教坛新秀上课第一名,2006学年邓俊获区一等奖,李群获区二等奖,2007学年彭娟获市三等奖,区一等奖,郑晓芬获区三等奖.在课件制作比赛:2006学年周朝辉获一等奖,朱宣传,洪松忠获三等奖,2007学年屠雪峰,夏燕获一等奖,朱宣传,彭娟获二等奖,邓俊,李群获三等奖.

另外,在2006学年区初中数学原创题创设比赛,谢守俊获一等奖,翁海芳获三等奖.等等.

我组翁海芳老师获区最年轻的区名教师,还有多人曾获得宁波市王宽诚育才奖,区首届骨干班主任,区红烛奖,区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市,区教坛新秀,在优质课评比,课件制作比赛中,新课程教学设计等各类业务比赛中成绩斐然,多人次获得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这些青年教师现在已成为我校和我区数学学科的中坚力量.

五、发挥辐射作用,领跑区域教改

数学组的不断发展和成长,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也让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承担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我组的辐射作用.

1,"领雁工程"落户,经验走向全省

2016年我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领雁工程"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骨干培训实践基地,我校是宁波市唯一一所非市区的实践基地学习研修,他们普遍认为,老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带给了他们很多的感动,在仁爱中学一个月的美好时光是难以忘怀的.澥浦中学为贯彻落实市,区"走进农村教师,走入农村课堂"为主题的"百千万"师训工程要求,我区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学校蹲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