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文目录模板2016年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657 浏览:31529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

OA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

学科门类: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副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三月

Adissertationsubmittedto

TongjiUniversityinconformitywiththerequirementor

thedegreeofMasterofEngineering

ResearchandapplicationofworkflowtechnologyintheOAsystem

Candidate:

StudentNumber:

School/Department:

CareerStyle:

Major:

Supervisor:

March,2016

OA系统中工作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同济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同济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怎么写作,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6年月日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6年月日

摘 要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办公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办公自动化系统从以往的单机办公发展成为以协同办公系统.而工作流是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或自动化,工作流是一种反映部门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的模型,是为了在先进计算机环境支持下实现经营过程集成与经营过程自动化而建立的可由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的业务模型,由于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分析,根据工作流参考模型,构建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OA系统.论文从OA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企业办公流程的特点,把工作流技术应用到了OA系统的工作过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了业务工作的办事效率.

论文首先从系统需求入手,对OA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论证工作流技术应用在OA系统中的重要性和本课题实施的可行性.然后论文对企业OA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企业OA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系统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法.最后,论文对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详细的阐述了工作流引擎的实现方法,并将业务流程与工作流进行了有效的结合.通过对系统的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达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

关 键 词:工作流,工作流引擎,办公自动化,业务流 ABSTRACT

Thedevelopmentofofficeautomationtechnology,officeandlivingofthepeoplehasbroughtgreatchanges,notonlyimprovepeople'sworkefficiency,butalsotoimprovepeople'slivingstandards.Fromthepreviousstand-aloneoffice,officeautomationsystemdevelopedintocollaborativeofficesystems.Workflowputerizationorautomationofbusinessprocesses,workflowisaputerizedmodelofareflectionofdepartmentalbusinessprocesses,inordertoachievebusinessprocessintegrationandbusinessprocessautomationinsupportoftheadvancedputingenvironmentestablishedbytheWorkflowManagementbusinesodelforsystemmanagement,workflowtechnologyiorewidelyusedinofficeautomationsystems,hasahighervalue.

Inthispaper,thecurrentstatusquooftheenterpriseofficeautomationsystemanalysis,accordingtotheworkflowreferencemodel,buildtheOAsystembasedonworkflowtechnology.ThesisstartingfromtheactualneedsoftheOAsystem,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businessofficeprocesses,theapplicationofworkflowtechnologytotheworkoftheOAsystem,inordertoeffectivelyimprovestheefficiencyofthebusinesswork.

Firstly,startingfromsystemrequirements,theOAsystemneedsanalysis,anddemonstratesthefeasibilityoftheimportanceofworkflowtechnologyintheOAsystemandtheimplementationofthisproject.PaperenterprisesOAsystem,adetailedneedsanalysis,andproposedthedesignmethodoftheoverallarchitectureoftheOAsystembasedondigitalwatermarktechnologyenterprises,aswellassystemfunctionalmodulesandbusinessprocesses.Finally,thepaperstudiedthesystemofkeytechnologies,theimplementationoftheworkflowenginearedescribed,andbusinessprocessesandworkflow,theeffectivebination.Throughthetestingofthesystem,verifythevalidityandreliabilityofthesystemdesigntoachievethedesigngoalsofthesystem.

KeyWords:Workflow,WorkflowEngine,OA,BusinessProcess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课题研究现状2

1.2.1OA系统平台研究现状2

1.2.2工作流技术研究现状4

1.3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5

第2章系统相关技术分析6

2.1工作流技术6

2.1.1工作流概念6

2.1.2工作流模型6

2.1.3工作流管理系统9

2.1.4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成9

2.2工作流技术在OA中应用分析10

2.2.1OA中的工作流10

2.2.2工作流技术与OA结合的优势11

2.2.3OA系统中的工作流功能需求12

2.3系统可行性分析12

2.3.1技术可行性分析12

2.3.2经济可行性分析13

2.3.3实施可行性分析13

2.4本章小结13

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15

3.1系统总体需求15

3.2业务流程分析15

3.3用例分析18

3.4非功能性需求分析20

3.5本章小结22

第4章系统设计23

4.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23

4.1.1系统结构分析23

4.1.2系统总体结构24

4.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25

4.3业务流程设计26

4.3.1自定义工作流设计27

4.3.2收发文管理流程设计28

4.3.2发文管理的工作流自定义设计31

4.4系统数据库设计32

4.5系统安全性设计36

4.6本章小结37

第5章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38

5.1业务流程与工作流的结合方法38

5.1.1业务流程与工作流的结合38

5.1.2工作流与业务流程的结合方法38

5.2系统工作流的实现方法40

5.2.1工作流模型设计步骤40

5.2.2公文流转的工作流模型设计42

5.2.3工作流引擎模型43

5.2.4工作流引擎的实现方法46

5.2.5业务工作流的实现52

5.3系统测试54

5.4本章小结57

第6章结论与展望58

6.1总结58

6.2展望58

致谢60

0;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日常办公条件及丰富的综合信息怎么写作,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和办公事务处理自动化,以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各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

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1].

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多是指字处理系统,轻印刷系统,文档管理系统[2],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换,传递,无法实现单位,企业内部的协调,难以对非文本的如:声频,视频,图形,OLE对象,扫描图象等多媒体信息,超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没有对办公过程中的工作流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持,难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地跟踪事务的处理过程[3].

工作流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是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工作流技术凭借着其对业务流程的柔性设计,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许多软件公司顺应需求的变化,推出了很多工作流产品.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工作流技术的发展相对独立,而公文流转是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模块,由于业务流程改变等各个方面的原因,用户要求公文的流转路径能够自定义,可配置,而运用工作流技术,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在实际的工作应用过程中,自定义工作流系统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大的便利,首先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其次可以对业务流程的实施步骤进行控制,增强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系统对于用户的怎么写作质量,增加公文流转系统的柔性,最后,由于用户可对流程进行定义和控制,避免了系统的重复开发和修改,有利于节约办公成本,降低系统维护费用.

1.21.2.1OA系统平台研究现状

好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不一定是用最新的技术来制作的,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一定会对我们更好地实现办公自动化产生帮助,在这些技术里,尤其以平台技术最为重要.办公自动化领域的平台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下:

最早期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主要都是完成文件的输入及简单的管理,这个时期的主要平台是FoxPro,DBASE等数据库,其优点主要就是简单,即操作简单,功能也简单.缺点同样也是简单,由于平台标准太简单导致我们无法可靠地实现非结构化文档的处理,联机备份,全文检索,容错技术,工作流这些重要的OA功能.这个时期主要的成就就是实现了文档的共享及简单的查询功能.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客户/怎么写作器结构的出现,使OA系统进入了DBMS的阶段.原来困扰我们的联机备份,容错技术,联机查询等问题迎刃而解,但由于当时的数据库还是集中式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库,所以非结构化文档的处理,全文检索,工作流等OA功能仍然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时期主要的发展集中在OA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方面.办公自动化软件真正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是在LotusNotes,MicrosoftExchange出现了以后,它提供的工作流平台及非结构化数据库的功能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非结构化文档的处理,全文检索,工作流这些重要的OA功能,OA应用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较成熟的模式是客户/怎么写作器方式,而新一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则应该采用Inter/Intra方式(即B/S),才更能适应目前及未来的要求.

Inter/Intra方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其运作模式不同于C/S模式,它由客户在客户端工作站通过浏览器从怎么写作器下载WEB方式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程序后再执行.这种方式的系统具有下列的好处:

对客户端机器的硬件要求较低,而且目前流行的浏览器支持各种操作系统,使用户可以在保留原有的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运行新的应用系统,保护现有投资.

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只需在怎么写作器上作配置和维护,大大降低了用户用于软件系统维护和升级的难度和费用,使办公自动化更加容易实施.

像其它基于WEB的应用系统一样,基于WEB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是通过浏览器这个简单易用统一的界面来访问的,其界面相当友好,操作十分简单,易学易用,用户易于接受,从而节省用户的培训时间和费用.这对减少实施办公自动化的阻力来说,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提高办公效率的系统(软件,硬件)都可以称作OA.OA软件从它产生发展到今天从功能领域经历以下五代产品.第一代OA:数据处理自动化阶段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传统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兴起与发展,OA进入以数据处理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一代OA阶段.它的最大特点是应用基于文件系统和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结构化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强调对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能力.由于不能实现流程自动化,第一代及OA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第二代OA:C/S架构下的工作流自动化阶段伴随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兴起和发展,第二代OA开始关注并实施企业不同部门间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不同部门及各员工间的协作大大加强,从而使企业办公的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因此这是真正意义上办公自动化的开始.但是,第二代OA只是有限的工作流程自动化系统,难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办公,移动的办公,因而难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延展,企业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第三代OA:无障碍工作流自动化阶段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互联网(Inter)的兴起与发展,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式获得极大的突破.以Inter为基础,第三代OA实现了移动办公,企业资源不再受到通讯技术的限制.因此,它被称为无障碍工作流程自动化办公[]"(UnlimitedWorkFlow).然而,由于受到企业传统的文化环境,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束缚,协同工作的模式难以建立,工作流程自动化的效益也难以全部实现.第四代OA:协同工作型办公自动化[](KM1代)随着协同管理思想(Collaboration)的兴起,旨在实现项目团队协同,部门之间协同,业务流程与办公流程协同,跨越时空协同的协同工作型OA开始兴起.第四代OA的核心是KM(知识管理),实现方式是Workflow及KM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其缺点在于太关注办公事务本身与企业目前的利益,缺乏长期的发展战略.第五代OA:协同发展型办公自动化(KM2代)第五代OA已经超越了传统办公的狭义范畴,它是一种领先的企业管理思想.在实现方式上,它仍然以工作流程自动化Workflow及KM为核心.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工作流程自动化是实现协同的重要手段.缺少工作流程的自动化,任何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无法实现工作的协同.而KM仍然是OA的核心.但与KM1代相比较,KM2代的涵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KM2代的优势在于,其注重知识的收集,积累与继承,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企业及员工的协同发展,而不是关注办公事务本身与企业本身的短期利益.只有实现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发展才有空间,只有实现员工的发展,企业的发展才有潜力.而知识管理正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桥梁[].我国的OA市场经过10年的发展,产品种类日趋繁多,产品的应用领域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角落.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国内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如"雨后春笋"不断的发展壮大.现在主流的技术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基于C/S结构的,另一种基于B/S结构的.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强调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基于B/S结构OA系统逐渐成为主流的产品比如"用友OA系统","领航OA系统","协同OA系统","网科OA系统"等等.它们的优点是产品成熟,运行稳定,界面简洁美观,易用行强,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它们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特定用户来量身系统,它们的缺点都是通用性比较差,缺乏用户可"自定义"性.要想实现OA系统的通用性就应该将办公自动化抽象成一个信息交换的平台,既建立一个办公自动化应用平台,将平台和实际应用分离,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应用来写作适合自己的组织结构,办公方式或工作流程变化以后,只要根据新的情况对原来的写作规则做适应性修改就能满足新的应用[].

第2章系统相关技术分析

2.1工作流技术

2.1.1工作流概念

对工作流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受网络的局限性,最初的工作流系统主要以企业内部的文档处理为主.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Inter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促进了电子商务应用的极大发展,使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内部部门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的业务相互处理成为可能,这为工作流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根据国际有关组织的预测,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数据处理为中心的数据库产品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以业务过程处理为中心的工作流产品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在国内,随着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计算机管理将不仅仅停留在信息资源管理上,而将向更复杂的业务过程管理迈进.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有关业务活动依时序或逻辑关系相互连接构成业务流程.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依据组织规范在参与者之间传递,处理或执行.总体业务流程中,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辅助处理而达到自动化的全部或部分称为工作流.也就是说,工作流是在计算机辅助下全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工作过程,该过程可运行于异质,分布的运行环境中,供多人协同工作.

工作流怎么写作器是供业务流程可视化设计,管理和控制业务流程的运行,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动态修改业务流程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平台[].它使得快速开发,部署和运行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成为可能.也使得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维持现有投资,现有系统不变的情况下,迅速调整业务或商务流程.2.1.2工作流模型

[8].

有了工作流模型,可以对业务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或优化,最后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对于组织机构内的业务过程,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考察.

1.过程构成.一个业务过程是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这些任务之间存在着某种先序关系[9].工作流的执行实际上是业务过程中的任务按照这种先序关系被执行.这里,要弄清楚三个概念:任务,工作项,活动.任务是某种工作的抽象描述,工作项是一个被允许执行的具体工作,而活动是工作项的实际执行.可以这样说,任务是静态的,而活动是动态的.因此,一个业务过程可以是另一个业务过程的组成部分.在建模过程中,应该根据业务过程的抽象层次,选择合适的任务粒度.

2.过程执行.工作流是某个业务过程的一次执行,在组织机构内部的某一时刻,可能有多个工作流在执行,工作流的每次执行是为了某个具体的业务目标,访问特定的数据和人力资源[10].一个工作流可以是机构内部发起的,也可能是其它的机构发起的,它可以在机构内部终止,也可以跨越机构边界.

3.资源管理:当工作项被执行时,WFMS需要调用相关资源.有两种划分资源的方式,一种是按资源个体的能力将资源划分成不同的角色,如处长,会计,另一种是按资源的组织结构将资源划分成不同的组织单元,如财务部,人事部.角色和组织单元是划分机构内资源的两个不同准则,因此,每个资源都属于某个组织单元,充当某种角色.可以用三维坐标来刻画组织机构内的业务过程.过程执行表示业务过程的一次执行,反映了业务过程的动态特性.过程构成和资源管理刻画了业务过程的静态特性,前者描述了业务过程的内部构成,后者从资源组织角度描述了业务过程的约束关系.

工作流模型的四种基本结构如下图2-1所示:

图2-1工作流的四种基本执行结构

AND-Split:如图2.1(a)同时有多个转出转移,可用于定义多个并发的线程.如果是"条件"转移,并发线程的数量将依赖于每个转移上的判定条件(Condition),这些判定条件的计算将是并发进行的.

OR-Join:如图2.1(b)所示,只要活动的任一转移进入判定条件(Condition)且得到满足,活动就被初始化.

OR-Split:如图2.1(C)所示,当活动执行完后,按照判定在列表中的顺序,对判定条件(Condition)进行逐个判断(计算),满足则执行该分支,不满足就判断(计算)下一个分支的判定条件(Condition).如果计算到一个无条件转移,或者一个转移的条件是OTHERWISE,则执行该转移.

AND-Join:如图2.1(d)该结构可以看作是活动的"预处理集合点".活动开始执行的条件是:活动的所有进入转移的判定条件(Condition)都为真.可用于汇合多个并发的线程,并发线程的数量依赖于AND一sPlit中计算得到的并发线程的数量.根据以上的四种基本执行结构可以组成如下四种基本路由结构:

顺序执行:这种情况表示活动的顺序执行,当活动A执行结束后,执行活动B,活动B结束后,执行活动C.

并行执行:活动B和活动C并行地执行,就是说这两个活动可以同时执行或以任意的顺序执行.

选择执行:当活动A执行结束后,在活动B和活动C中选择其中一个执行.

重复执行:表示一个活动执行多次,活动B可以执行一次或多次.

2.1.3工作流管理系统

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关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系统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工作流技术,能定义,创建和管理工作流执行的系统[11].开发这类软件系统就是要协调分布式,协同处理的各个节点上的活动,按照预定义的控制流程进行执行,以达到对它们的自动执行和有效的管理.它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有效地跟踪工作过程,提供工作过程写作的速度和质量,并通过过程逻辑和业务逻辑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提高软件的重用和集成度,而不需要对每次不同的应用重复地开发.

不同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应用范围,不同的实施方式和不同的底层通信机制,但所有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从用户的应用层上来看,通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都能够提供建立阶段,运行阶段以及运行阶段的人机交互功能[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各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的办公应用系统,而是需要一种综合的,集成的应用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种对常规事务进行管理,集成的技术,它可以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公效率,更好的实现业务流程的控制,提高怎么写作的效果和质量.

2.1.4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l)过程定义工具

过程定义工具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一种对实际业务过程进行分析,建模的手段,被用来创建计算机可处理的业务过程描述[13].它可以是形式化的过程定义语言或对象关系模型,也可以是简单地规定用户间信息传输的一组路由命令.

(2)过程定义

过程定义包含了所有使业务过程能被工作流执行子系统执行的必要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起始和终止条件,各个组成活动,活动调度规则,各业务的参与者需要做的工作,相关应用程序和数据的调用信息等[14].

(3)工作流执行子系统和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执行子系统也称为过程执行环境,它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工作流引擎,来激活并解释过程定义的全部或部分,并同外部的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来完成工作流过程实例的创建,执行与管理.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软件组元[15].它的功能包括:过程定义的解释,过程实例的控制(创建,激活,暂停,终止等),在过程活动之间的游历(控制条件的计算与数据的传递等),为用户工作表添加工作项,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Interface,API)[16]调用应用程序,提供监督和管理功能等.工作流执行子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工作流引擎,不同工作流引擎通过协作共同执行工作流.

(4)工作流控制数据

工作流控制数据指被工作流执行子系统和工作流引擎管理的系统数据,例如工作流实例的状态信息,每一活动的状态信息等.

(5)工作流相关数据

工作流相关数据指与业务过程相关的数据.工作流管理系统通过工作流相关数据来确定过程实例状态转换的条件,并选择下一个将执行的活动.例如过程调度决策数据,活动间的传输数据等.工作流相关数据既可以被工作流引擎使用,也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并修改.

(6)工作表和工作表处理程序

工作表列出了与业务过程的参与者相关的一系列工作项,工作表处理程序则对用户和工作表之间的交互进行管理[17].工作表处理程序完成的功能有:支持用户在工作表中选取一个工作项,重新分配工作项,通报工作项的完成,在工作项被处理的过程中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等.

(7)应用程序和应用数据

工作流管理可以直接调用系统应用程序或通过应用程序写作技巧间接调用[18].通过应用程序调用,工作流管理系统部分或完全自动地完成一个活动,或者对业务参与者的工作提供支持.与工作流控制数据和相关数据不同,应用数据对应用程序来讲是局部数据,工作流管理系统无法也不需要对它们进行访问.

2.2工作流技术在OA中应用分析

2.2.1OA中的工作流

1OA中工作流的概念:办公自动化流程是一组常见的包括事务处理,文档管理等在内的工作流[].其特点是:流程类型多种多样,有确定型的,如固定的事务处理,有不确定型的,即流程的执行逻辑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如文件审阅,其时效性通常要求不高.在OA中的流程大部分属于管理型工作流(Administrativeworkflow),即业务过程的重复性较强,过程中的参与者的任务比较明确,过程可以事先定义.部分流程有协作型(ollaborativeworkflow)工作流的特征[].

"工作流"是OA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在OA中,可以把工作流看作是:在办公的各种业务中,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一个目标而实现的一系列互相依赖,互相合作,涉及多个部门或单位的活动,这些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条件自动执行[].工作流自动化是指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在此过程中,文档,信息或任务按照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办公自动化中几乎所有的业务流程都是工作流,其目标是协调组成工作流的人员,资源,事件,状态这四大元素,推动工作流的发生,发展,完成[].

2工作流给OA带来的好处:组织实施工作流管理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包括提高运营效率,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组织运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跟踪业务处理过程等等,总结工作流管理带来的好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实现无纸化办公,要处理的事项已自动传递到个人电脑上,降低成本,适应社会发展趋势,2.人员协同工作,减少重复性劳动,如表单的重复填写,3.记录人员处理动作和细节,方便业绩考核.4.敏感信息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权限功能和角色自动识别和匹配,5.处理过程相对透明,可监控,催办,6.随时得到历史数据和处理效率报表,便于日后的查询,检索,统计,7.和其他应用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级的管理,8.工作人员可集中精力处理自己关心的数据,9.完全支持移动办公,使作业同步化,10.科学管理更进一层,办公效率明显提供,1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有提升,

12.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13.实现更好的业务流程控制,提供工作质量..2.2工作流技术与OA结合的优势

0A是基于文件系统或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使日常办公也开始运用IT技术,提高了文件等资料管理水平.实现了基本的办公数据管理(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但普遍缺乏办公过程中最需要的沟通协作支持,流程管理的综合处理等,导致应用效果不佳,更不能够将组织管理中的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及活动产生的信息在组织,部门,个人之间进行及时高效,有序可控,全程共享的沟通和处理.

随着单位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组织越来越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规范组织管理,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软件技术发生巨大变化,因此0A系统与工作流结合后的主要特点是以网络为基础,以工作流为中心,提供了文档管理,电子邮件,目录怎么写作,群组协同等基础支持,实现了公文流转,流程审批,会议管理,制度管理等众多实用的功能,极大地方便员工工作,规范组织管理,提高运营效率.有效地解决工作组织中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及安全控制,并借助强大的工作流平台,流程系统实现协作性应用,最大程度地释放了网络平合的价值.

2.2.3OA系统中的工作流功能需求

伴随现在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企业办公的庞大复杂,现公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办公环境.OA的功能因企业的需求不同而各自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OA以公文处理为核心,同时提供信息通讯与怎么写作等重要功能.在OA开发平台的选择上必须考虑系统的应用需求及办公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方式.

工作流自动化应用功能是指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自动化,在这过程中,文档,信息按照一定的过程规则流转,实现组织成员间的协调工作以达到业务的整体目标.在OA中几乎所有的业务过程都是工作流,其目标是协调组成工作流的人员,资源,事件,状态这四大元素,推动工作流的发生,发展,完成.

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3.1系统总体需求

本文研究的基于工作流技术的OA系统需要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业务流程为核心,以综合信息怎么写作为基础,以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怎么写作及日常事务管理等为内容的综合办公平台系统,构造出人与系统和谐的办公环境,逐步实现无纸办公,减少集中会议,加速信息流程,强化信息控制,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办公效率,决策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实现上级到下级,各部门之间文件的无纸化传递,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稳定高效的电子文件传输平台,替代现有的纸质文件传输模式.系统应具有先进性,使用简单,易于维护,投资少,数据传送快等特点.

1)提出OA系统建设的总体解决方案,确定系统的体系结构,为将来扩大应用系统的范围建立框架,

2)落实制定系统建设应遵循的各种标准,包括信息标准,应用标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

3)建立电子身份体系,并使用统一用户认证系统为应用系统怎么写作,使用户在系统中都使用统一的电子身份,保证用户电子身份的唯一性,真实性与权威性,

4)建立一个统一的个性化门户,实现现有各应用的无缝接入,为所有用户提供单一的访问入口点,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各类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怎么写作.并为后续应用系统的接入提供标准接口和平台怎么写作

5)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的统一规划,存储和管理,为日后实现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基础,

3.2业务流程分析

1)业务流程分析

有了工作流模型,就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评价或优化,最后借助于计算机自动处理.对于组织机构内的业务流程,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考察:

过程执行:工作流是某个部门业务过程的一次执行,在不同部门可能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在执行,工作流的每次执行是为了某个部门的发展业务目标,访问特定的数据和人力资源.一个工作流可能由不同部门发起的,它可以终止于工作流的任意活动结点处.不同的工作流结点之间是独立并关联地在执行,它们之间有约束关系,它们可能通过共享资源而相互影响.

过程构成:一个业务过程是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这些任务之间存在着某种先序关系.工作流的执行实际上是业务过程中的任务按照这种先序关系被执行.

这里要弄清楚三个概念[23]:任务,工作项,活动.任务是某种工作的抽象描述,工作项是一个被允许执行的具体工作,而活动是工作项的实际执行.可以说,任务是静态的,而活动是动态的.任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能再划分的任务,称为是原子的,另一种是任务本身也是一个业务过程,称为是复合的,这种情况在跨组织的大规模业务过程中经常发生.因此,一个业务过程可以是另一个业务过程的组成部分.在建模过程中,应该根据业务过程建模的抽象层次,选择合适的划分任务的粒度.

资源管理:大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对资源管理的手段.当工作项被执行时,系统需要调用相关资源.每一发展级别或某一个结点需要对应的权限人员去审批.角色权限和活动结点是划分的两个不同准则.

2)业务流程的流向

业务流程的流动形式根据不同的事务和不同的系统往往十分复杂,常见的流向有以下几种类型,其他的流向类型,很多可以用这些基本的流向类型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来代替.

单流向:一个步骤完成后,无条件地流向固定的下一步骤.

选择分流:一个步骤完成后,按一定的条件流向不同的下一步骤.

并发分流[24]:一个步骤完成后,同时激活多个后继步骤,即多人分工同时工作的情形.

选择汇合:N个步骤完成后,都流向步骤A,而N个步骤中只要有一个完成了,步骤A就可以开始.

并发汇合:N个步骤完成后,都流向步骤A,而且,只有当这N个步骤都完成了,步骤A才可以开始.

本系统只采用了简单的单流向类型.

4)业务流程中的数据

OA系统中有多种多样的数据,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应用数据:即由于系统中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操纵的,而不被工作流操纵的数据,一般在与用户交互中产生,这些数据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比如审批人.

关联数据:被系统用来判断工作流向的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以被面向用户的程序操纵,因为往往要根据用户的输入数据来判断工作流的流向.审批的意见如同意不同意.

控制数据:系统内部使用的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控制工作流实例的状态,指定工作流中各种工具的工作方式,等等,又如事件现处结点.一般不被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访问.

5)业务流程描述

公文流转在日常办公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流转模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给公文的传递,审批,归档,查询等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基于网络的OA系统能根据用户提出的公文流转要求,在系统环境上自动实现收文,发文,,统计查询等公文处理活动,能对整个工作流程实时跟踪和对修改审核信息进行记录,并能按照有关规定,自动地报告公文在处理过程中的状态,能完成单位外来公文的登记,批阅,,归档,查询等收文处理工作:能完成单位内部和对外公文的起草,审批,签发,发布,存档,查询等发文处理工作.


由于OA系统中的业务流程较多,本文对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发文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发文流程的一般业务描述如下:一般发文流程,首先由拟稿人拟稿,主管审核,审核通过后,部门主管送办公室核稿,核稿工作完成后,可送部门直接送领导签发,也可以送主管领导审核,再由主管领导送领导签发.以上步骤均为可逆步骤,即审核合格.领导签发后,办公室对文档进行编号套红处理,之后送发文员,文员分发文档,送各单位.最后由文员来结束一般发文流程.具体的发文流程如图3-1所示.

一般发文流程角色包括:

1)拟稿人:起草发文

2)部门主管:审核发文

3)办公室:核稿

4)主管领导:审核发文

5)领导:签发

图3-1发文流程图

3.3用例分析

用例模型是系统既定功能及系统环境的模型,它可以作为客户和开发技术人员之间的契约[25].用例是贯穿整个系统开发设计的一条主线.用例模型最重要的作用是将系统行为传达给客户或最终用户.

1)确定角色

从确定系统的执行者开始.执行者是同系统交互的所有事物,例如:人,其他的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存储或者网络.每一个执行者定义一种特定的角色.角色是与系统交互的人或事.用例描述系统范围内的一切,而角色描述系统范围外的一切.

角色是一个群体概念,代表的是一类能使用某个功能的人或事,角色不是某个个体[26].角色与单个系统用户的区别在于一个角色表示某一特定的用户类,而不是一个实际的用户.多个用户可以担任同一个角色,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是同一活动者,同一用户也可以充当多个角色.角色主要有三大类:系统用户,与所建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和时间.

2)确定用例

当找到系统的角色之后,下一个步骤是仔细检查所有的执行者,并为每一个执行者确定用例.用例是系统的一种行为,它为执行者产生一种可以估量的价值结果.用例描述执行者想要系统完成的事情.查找用例的最佳方法是考虑各个角色对系统的需求.系统仅为其用户而存在,所以系统应以用户的需要为基础.

通过考虑角色对系统提出的功能性需求,可以定义角色的更多需要.

在建立用例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用例要独立于实现.用例关注系统功能而不是如何实现这个功能.

第二,用例是系统的高级视图,所以用例要简单.

第三,用例要关注使用系统的用户,所以开发者要关注用户对系统的需求,而不是达到结果所需的步骤.

3)描述角色和用例

每一个角色和用例都需要一个描述的名字和一两句简短的话描述.把这些放到用例图中.建立了用例后,如果要将之用于实际的系统,则需要更具体的细节,这时就用到了用例事件流,前置与后置条件和实现路径(基本路径和可选路径)等.建立用例事件流的目的是建立用例中的逻辑流程,它由一系列活动组成,这些活动共同为角色完成某些工作.

事件流是一系列陈述句,描述执行用例功能的具体步骤[27].它关注系统干什么,而不是怎么干,是从用户角度写成的.事件流通常包括一个主事件流和一个或多个变形事件流(其它事件流).用例的事件流可以通过文字或活动图来进行说明.两种描述方式各有所长,因此有各自不同的适用情况.

4)建立用例模型实例

从上文分析可知,角色主要包括:系统用户,与所建系统交互的其他系统和时间.在OA系统中的角色主要包括使用该系统的用户:系统管理员,录入员,复核员.其中系统管理员为最高权限,可对系统所有功能进行任意操作,亦可增加新用户以及数据库文件备份操作,复核员权限低于系统管理员权限,又高于录入员,其职责是监督系统运行,人员状态一经复核员复核后则无法修改,录入员为基层人员权限,仅可对本系统录入人员信息.在用户部分,由于考虑到系统的管理员本身也是一个用户,所以普通用户所拥有的功能系统管理员也应该拥有.在用例图的绘制上采取了继承关系.发文管理的用例图如图3-2所示.

图3-2发文管理的用例图

3.4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是针对系统运行状态,数据安全,用户使用等方面提出的非功能性特殊要求,对于开发设计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1)系统权限需求

OA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其访问用户类型不定,数量众多.系统需要把使用权和系统管理权进行权限分离,有效地解决传统软件系统中系统管理员拥有超级权限的不合理性,"系统管理员只能分配权限,而不能拥有权限".平台的权限包括机构权限,功能权限,角色权限和信息的可视范围权限.

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只有授权的功能,没有实际操作权.

部门权限:可以按不同部门的职能进行授权,经授权后的部门具备相应权限.

个人权限:个人办公里有自己所属的办公模块权限,或是其它管理员的授权.

角色权限:为了方便工作和流程中的灵活定义,不用经常因人员变动而更改流程,因此增加了角色定义.

首先,对各类用户设置使用权限,设置登录,可以进行身份认证,控制非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其次,对所有数据信息进行分级管理,经过身份认证的合法用户必须控制其组织属性,即只能处理本级或所属下级的业务.再次,对于满足以上条件的用户,根据其权限必须控制其对业务处理权限和数据操作权限,如对于信息录入人员,仅能调用信息登记组件,并进行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要做到合理分权,即系统管理员仅具备系统设置的权限,不能业务.并且,对核心参数或流程的修改,必须得到主管领导的审批后,才能生效.授权要灵活,当遇到领导出差等问题时,系统应能够灵活,方便的将审核,审批等权限授予指定人员,并能够灵活,方便的回收.

2)系统安全需求

在系统安全防范上采用路由器的口令机制,访问控制列表[8],包过滤,路由信息传播控制等手段,可以对网络设备本身,网段,主机系统等资源的访问控制和审计,达到初步网络安全防护的目的.特别在中心机房更应加强对用户口令.

系统传输支持省确定的加密方式,省传输加密方式待定.考虑到安全问题,网络平台建成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络传送.在访问控制方面须到页面级,具备页面防篡改功能.网站管理,用户登录,信息采编及发布等通过的重要信息,需采取有效的加密方式传递.

3)系统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OA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需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

本系统需要强大的数据导入和导出的功能,需要支持如XLS\DBF\XML\TXT\图片等多种格式的数据信息,能够导入多种数据格式,支持多种报表统计功能,以及为决策分析的数据统计.

(2)系统的稳定性

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冗余度,尽可能地避免单点故障.保证成功运行程序的概率.为了确保数据库的安全,需要数据备份,升级等一系列安全的措施,确保系统在发生意外故障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而避免数据不受破坏.

(3)系统的扩展性

必须考录标准化设计,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和标准的数据接口,方便与其它数据的兼容,模块化设计,确保系统的扩展不会影响已经使用的功能.

3.5本章小结

本章为OA系统的需求分析部分,主要包括系统总体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用例图分析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等.系统的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打下基础.

第4章系统设计

4.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1系统结构分析

通常信息管理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用户界面模块,应用程序模块和数据库模块,分别称为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将表示层,应用层及数据层均装在工作站上,文件怎么写作器上仅存放共享数据库.如果用户向文件怎么写作器发出查询与处理某个数据库文件的请求,怎么写作器搜索到该数据库后,将其发送到用户工作站,工作站运行应用程序对数据库文件进行处理后,再将处理过的数据库文件发送回文件怎么写作器.

系统开发模式有两种体系结构,即C/S(client/server客户机/怎么写作器)结构,如图4-1所示.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怎么写作器)结构如图4-2所示.

图4-1C/S模式结构框图图4-2B/S模式结构框图

Client/Server模式又称为客户机/怎么写作器模式,它的特点是将应用分解为两部分]:客户进程和怎么写作进程,即前台和后台.也就是说,前台是对用户的界面,后台是对数据库的处理.这种对信息分布式处理的模式大大减少了网络数据的传输量,处理速度快,并能高效实现资源共享.采用Client/Server结构,Client端只要将请求发给Server端,而Server端在处理完请求之后,只是把结果返回给Client端.实际上在网络传输的只有SQL语句和结果数据.同时,Client负责友好的界面与用户交互.而Server专门负责数据库的操作,维护,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

C/S模式一般来说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它的第一层是在客户机上结合了业务逻辑与表示,第二层则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怎么写作器,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系统的通讯开销而且还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

B/S三层架构分别表示为用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这三层既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又有逻辑上的关联.

第一层:用户表示层,即浏览器.配置于客户端上,它的任务是向分布点在网络上的某怎么写作器发出请求,怎么写作器通过身份验证后对其请求进行处理,最后把所需的信息传送给客户端并显示在Web浏览器上.

第二层:业务逻辑层,即应用怎么写作器.位于Web怎么写作器端,用于进行系统事务处理,当接受到从客户端发送过来的用户请求后,首先连接上数据库,然后向数据层即数据库怎么写作器提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请求,最终由数据层把数据处理的结果传给Web怎么写作器,再由Web怎么写作器提交给客户端.

第三层:数据层,即数据库系统.位于数据库怎么写作器端,用于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执行Web怎么写作器发送过来的对数据库的操作请求,来完成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编辑,维护等功能,把最终执行结果传送给Web怎么写作器.

B/S结构是对C/S结构的一种修改或者改进的结构.它的怎么写作器端为标准的web怎么写作器协同应用怎么写作器来响应浏览器的请求.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它的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的事务逻辑在怎么写作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体系结构.它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第一选择.B/S模式第一层客户机是整个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如Foxfire,IE等.信息丰富的网页通过浏览器用HTML语言表达出来.同时网页还具备一定的交互功能,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输入信息提交并提出处理请求给后台,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Web怎么写作器.第三层数据库怎么写作器的任务类似于C/S模式,负责协调不同的Web怎么写作器发出的请求,管理数据库.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的OA系统采用了B/S模式的系统架构.

4.1.2系统总体结构

本文设计的OA系统采用三层结构.包括了业务表示层,中间件,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部分.本系统使用浏览器作为客户端,这样的三层结构称为B/S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

图4-3OA系统架构

系统的开发环境采用基于.Net框架的C#语言和SQL200数据库..Net平台提供了企业级应用框架标准,为搭建具有可伸缩性,灵活性,易维护性的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它可以实现跨平台应用开发,支持控件动态绑定,便于和SQLServer,ORACLE等大型关系数据库进行连接,适合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系统系统系统覆盖各个部门的业务范围整个系统的各个模块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使各模块具备低耦合度和高聚合,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功能包括日常事务管理功能和面向办公业务事务管理功能即完全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办公业务,使内部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和交流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既可以提高办公效率,又可以实现群体协同工作.另外,还需具备严密的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分为五模块系统功能结构

图结构图

公文流转是系统的核心,主现对个人的日常工作,活动的管理,并提供其他的一些辅助功能.主要包括个人任务,个人文档,电子邮件,BB,即时消息,通讯录等子模块.

行政办公是指对日常事务的处理和管理,是所有行政人员的日常工作的集合.具体包括管理,会议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

图4-5流程创建时序图

图4-5为流程创建的时序图.用户首先向系统提出创建申请,系统对申请者的身份进行认证以后允许其进行创建动作,用户首先创建工作流实例,然后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实例化每一步步骤,并为每一步骤选择经办人,然后设置工作流的流转条件,为下一步的流程走向限定条件,流程在创建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的修改,最后确定无误后,选择保存,这一流程将会在指定控制中进行显示.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应用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流引擎核心类,并确定了其相互关系.其中有三个用来解释从SQL数据库中读取的存储条件信息,一是主表结构类,它描述了主要信息结构,包括主键,名称等信息,二是子工作流类,它描述了子流程的相关信息,包括子流程名,所属父流程ID等,三是流转条件类,它描述了发生流转动作时的条件信息,也就是流转的条件.

4.3.2收发文管理流程设计

由于公文流转公文流转

图4-6收文管理流程示意图

(1)签收登记与录入

在此涉及的文档包括所有进口文件,分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两大类,文件的来源有:正常邮件,来的文件,传真,事务性通知等,远端传送来的文等.按类型系统自动编制流水号.

对正式公文分为上级来文和下级来文两种.来文分急,特急,普通几类.签收后由秘书根据来文的各种属性(文件标题,文件字号,主题词,收文日期,来文单位,分类代码,密级,收文流水号等)填写来文登记表,存入收文登记簿为查询统计和存档依据.同时将来文以各种方式(扫描,录入等)存入来文文档库,产生来文处理流程台帐.

(2)拟办

秘书专人查看原文,根据阅文或办文需要填写公文处理单,公文传阅单等相关栏位,提交.

(3)审阅

文件拟办后,由办公室主任对拟办意见进行审阅,办公室主任有权修改拟办意见和拟办结果.审阅完成后,通过秘书提交领导阅批,承办人承办或下发传阅.

(4)批示

根据拟办结果,领导批示原文,填批办意见栏后返还秘书处理.

备注:秘书收到领导批示后,查看批示,根据批示结果对来文进行处理分发.

(5)传阅

根据公文传阅单,系统自动分发到接受人,或按一定顺序传阅.

分级传阅:由秘书传来的公文,仅传到下级,由领导决定是否传阅本其他人员.

(6)承办

承办行政秘书接到来文后,将办文转送领导.

领导根据来文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拟办意见及人选,并将文件下送承办人员.

承办人具体,承办人接到来文后,根据领导批示,进行,完毕,填写情况.

(7)催办

如未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操作,系统将通过发送邮件的方式通知用户.

(8)存档

对原文和处理过程进行存档.处理过程存档为处理痕迹的存档.

图4-7发文管理流程示意图

发文管理用于单位对发文的拟订,审稿,,检索,归档等管理.实现了由单位内部自动或手工的公文拟稿,审核,流转,签发,发送的全过程.公文分为业务文件,行政文件等,按流程管理分类,系统属于固定的串行流程,流程经过的环节点相对固定,顺序固定,环环串行边接,一般是由公司各部门起草,经过相关部门领导审批后,向公司发布.具体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由发文岗位人员拟稿,发送给相关人员或领导审稿.公司各部门可根据需要起草发文,主要完成文件简要信息的录入工作如标题,内容,抄送单位,主题词等项目,起草人员可以在网络直接完成,也可使用扫描仪,其他文件间接引入等方式.

2)审稿人员审稿后,发给相关人员定稿,并提出会签意见.领导可以根据预定的流程,修改并填写意见.为了方便使用者,这一部分提供了多种的批示方式,可以键盘输入意见,手写笔录入意见,从剪贴版上粘贴意见.

3)起草部门根据校领导的意见进行修改.

4)校领导再次审阅,签发.

5)编号对文件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阅,管理.

6)下发根据文件内容下发,发布方式分为两种,既可以给全校发布,也可给部分人发布.加盖公章.

7)驳回系统提供驳回功能,上级领导对公文的内容有其他的看法,意见时,可以按驳回按钮将公文驳回到上一个审批人或公文拟稿人(可选择).

8)归档对于己经过期的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归档,在归档时,档案管理人员需填写公文归档的相应信息,选择公文案卷进行入卷,完成公文的初步归档..6本章小结

本章研究了OA系统的构建方案.首先根据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然后描述了系统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方案,最后对系统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进行了阐述.为满足紧迫的需求,整个OA系统的建设边生产边开发,着眼于首先满足当前需求,构建起OA系统的总体架构,为实现总体建设目标打好基础,将最需要的部分完成开发和运行.通过OA中文件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企业OA系统的长期建设目标.

第5章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5.1业务流程与工作流的结合方法

5.1.1业务流程与工作流的结合

工作流过程包括一组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活动对应着业务过程中的任务,逻辑关系决定了活动的执行顺序和活动之间的数据流动关系.工作流参与者负责人工活动的执行,在任务列表中选取要执行的任务,执行完毕通行引擎,该任务完成,并依据过程的预选设定,赋予相关的参数.OA系统是业务过程逻辑的管理者,它帮助建立办公业务过程,并且通过管理和监视业务过程的执行完成业务系统的一部分功能.工作流中相应活动的功能由软件逻辑单元来实现,这些软件单元可以处理某项任务,比如填写页面信息,转发活动实例到下一个节点等,而这些软件逻辑单元由OA系统根据过程规则进行触发.

工作流参与者通过工作流客户端进入系统,在工作流怎么写作的支持下,完成系统中业务过程的运转.

OA系统与工作流共同存在,OA系统通过调用相关子系统中的软件组件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同时可以通过访问企业数据库,或参数传递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OA系统来管理其他子系统中的业务过程,增强业务系统对业务过程的处理能力.

在业务过程中,人工活动由人来控制执行,执行时需要调用相关的应用程序和其他系统模块,而自动活动由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可以通过引擎直接调用,或通过工具写作技巧和应用程序接口来启动外部应用.这些外部应用程序是为活动的功能设计的,并且在模型中建立活动与这些外部应用程序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工作流执行时由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