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性质,课程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93 浏览:14236

2007年舟山市小学数学论文评比

论文题目: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障碍分析及解决方法

作者姓名:黄伟红

工作单位:南海实验学校小学部

论文摘 要:

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失败常常不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缺乏,而是对于他们所实实在在知道的知识的非有效的应用

关 键 词:

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教学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相比,问题解决教学侧重于让学生从会解题转向会架构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解题的方法也从单一模仿转向多元开放,从题型的结构上看,由明确的基本结构特征转向没有固定模式的实际问题,从解决策略上看,由以前的聚焦"同类"题的同种思路转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解题策略.总之,问题解决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掌握问题解决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障碍作一分析,并针对性地谈谈克服这些障碍的具体方法.

一,不善于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只是就事论事

学生过程可被看作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阅读探究问题选择解决问题最后加工一种机器零件经过四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16个,第二道工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12个,第三道工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20个,第四道工序,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15个.每道工序至少要安排多少人才算合理每道工序至少要安排多少人才算合理负迁移心理学告诉我们,"负迁移"是指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那些原先己经掌握的技能对正在学习的技能产生相反的干扰作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学生首先是联想与之形似或意似的,且熟悉的问题,其次是迁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当前问题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知识的负迁移是学生形成思维障碍的主要原因.,难道是学生不会解答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是最近一直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它特别强调把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都可以看成单位"1",然后再平均分成相应的份数.正是这一知识的学习,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学生只注意两种数学模式之间相同性,而忽视了相异之处,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每个问题解决的最终结果,而对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不太重视.这些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方式,使学生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解决的来龙去脉还搞不清,只要题目形式稍加变换,错误又会出现.并且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学"类型化"现象严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千篇一律,教师总是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一个纯数学的问题,这样学生被动接收教师的经验,只会在繁杂的题目中按"套套"思维,形成"题目即使难,只要学过就能模仿做,即使简单,但只要没有见过,就不会分析"的怪现象.这样教学的结果,使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比如,把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多可以比原来增加()平方厘米,最少可以比原来增加()平方厘米.对于这样一道题目,很多同学都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不强,再加上他们的解题策略缺乏,对于数学解题的一般策略如画图,实际操作,转化,找规律,类比,联想,逻辑推理,总结,检验等运用比较少,在碰到具体问题时,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1

1厘米

3厘米

5厘米

1厘米

3厘米

5厘米

2厘米

3厘米

2.5厘米

2厘米

3厘米

2.5厘米

2厘米

1.5厘米


5厘米

2厘米

1.5厘米

5厘米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2厘米

3厘米

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