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95 浏览:44135

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由于不同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事件和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查与研究,对于学校情境中的学生来说,有关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主要是指学习,人际关系以及和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性等.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1.心理健康与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是能够学习的,在学习中获得智慧和能力,并将获得的智慧和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因此,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有:

(1)智力发展正常.(2)体脑协调.(3)自我满足.(4)排除学习中不必要的忧虑.

2.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父母形成的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的师生关系,与同学朋友形成的同伴关系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把对方看成和自己平等的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乐于与同学交往,能与同伴合作,能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与他们交换意见,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客观地了解他人,不会以成绩的好坏作为选择朋友的标准,不会因为老师多关心其他同学而产生嫉妒或不快,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会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是能够关心他人的需要,他们懂得体谅父母和老师,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有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他们能宽以待人,诚心地赞美他人,也能接受善意的批评,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有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同时其人际关系也比较稳定,他们有知心朋友,也有亲密的家人.


3.心理健康与自我

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能调控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经常要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对自身有适当的了解.心理健康的人,不但能了解自己,而且能接纳自己,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使自己更加完美,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4.心理健康与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社会适应良好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了解现实,正视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他们能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2)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其行为必须与环境相协调,相一致.

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育心工程",同时也是一门教育科学.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遵循的要求,它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心理教育实践中不断认识并逐步累积提炼出来的.我们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中学生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2.学生主体原则

3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4.协同工作,多样性原则

5.因材施教的原则

6.,平等的原则

7.参与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科学,因此,它有其特有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可分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这里,我们先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

1.进行心理知识的教育,加强中学生自我心理修养,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更离不开自我心理的修养.因此,让每个中学生都能了解自己,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最终能够自觉地维护和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行心理知识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举行心理知识讲座等.

2.建立"心理档案",使心理档案发挥依据,助手,参谋的作用."心理档案"是中学生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挖掘自己潜能,进行自我教育的依据,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资料,是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的助手.

3.开展心理咨询,促进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形式有:开设心理咨询室,设立咨询信箱,团体或小组咨询以及心理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行为训练.为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从提高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办"成功者夏令营","挫折训练冬令营",社会调查,社会怎么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