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处理须把握四要

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35 浏览:119555

初中语文教材处理须把握"四要"

有人曾论断"能否独立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和技巧.处理教材总的要求是①重点突出地揭示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述特色,而不是处处出击,面面俱到,②在注重课文整体性的前提下,研究把握课文本身的局部或细节的设置,③教学过程应充满亢奋的智能活动,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简而言之,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开头,过渡,,结尾),使学生始终保持新奇感,追求欲.因此,它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构思,它是教师创造个性和创造精神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高水平的教材处理艺术,要求达到"巧","新","精","活"四者统一.


一、要"巧".

所谓巧,是指处理教材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识规律出发,把握心理,调动情感,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简言之:"一线串珠"的处理就是"巧",某种让人赞叹的利用课文进行训练的好思路,就是"巧".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长文章,特别是那些长达数千字的小说,读一遍也得大半节课,因文章内容丰富,如按常规教法面面俱到,往往要用三四节课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教完.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类教材,是许多教师感到困难的问题.例如《故乡》一文,有位教师在教学这篇小说时,首先引导学生领会"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抓住了"变"字作为突破口,引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鲁迅笔下的故乡就是"变"了.故乡的自然景物变了,社会岁月变了,闰土等人变了.变得萧条了,衰败了,更加贫穷了,于是他悟出"变"是《故乡》所要反映的中心,于是在教读中设问:"我从渐近故乡到离开故乡,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使他产生这种变化故乡的变表现在哪些方面讲到此,教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一个"变"字.这样,马上把学生的思路集中到故乡的面貌变与人物变,尤其是故乡儿时朋友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巨大变化等语言材料上.这就突出了本文思想内容的精要之处,教师就能很快地在学生读,思,议的基础上点拨,引导学生悟出:鲁迅写变的目的就是思变,要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现实,故乡再不能这样萧条下去了,再不能这样衰败下去了,再不能这样贫穷下去了,而是"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就是说,故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改变,要使故乡变得繁荣富强起来.这样学生一下子抓住了要领,用时少收获大.

教师围绕"变"这一根串珠线,从人物到时代,从现象到本质,从作品言内之意到言外之意,不断展开,不断深入,终于显出了作品的真意.这样处理教材,使教学过程高度浓缩,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实现了长文短教,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要"新".

所谓"新"是指教学处理要有新意,教学过程富于变化.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只有感到老师高出一筹,才会钦佩你,教学才会有吸引力.因此,给学生以新知识(新观点,新材料,新视角,新体会)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孔乙己》这篇课文时,在教材处理上就应另辟蹊径的.《孔》的教法,历来以"点评"式或"串讲"式占主导地位.关于教学的侧重点,有的以人物为主,有的以情节为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哪种形式,又大多按行文结构,逐层推进,顺延讲读,这也是人们常用的而又省力的一种传统教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进行大胆尝试,巧用十个数字,从不同角度,进行主体分列式综合教读,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具体实施的办法是:以十个数字为引导,指导阅读,分项点拨,学生思议,教师归纳.这十个数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十".即一个环境,两次到店,三种叙述,四种人物,五次取笑,六种描写,七种神情,八个时间,九次笑声,十个钱数.

通过这样十个方面数字的主体分列式综合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串讲教法,从不同角度灵活而巧妙地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师生共同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讲课有劲,听课有趣,很受同学们欢迎.

三、要"精".

所谓"精"主要指精炼,提取精华.任何一堂课,都要提炼教材精华,精心施教.一定要精于点拨,精于启发,精于引导,使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活跃开拓起来.这样使教学过程成为了引导学生不断思索,不断探求的过程.比如,在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对教材是这样处理:讲烈日下的景物时只抓两点:风,一点儿也没有,柳,低垂着.至于其他景物,如"灰气","马路","老城","狗","骡马","小贩"等只读不讲,更不板书,而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祥子的矛盾心理和行动的分析上.这样处理教材,看似颇有"攻其两点,不及其余"之意,其实,此处只抓"风"和"柳",既有利于突出祥子拉车的痛苦生活这个重点,又便于照应下文."暴风雨下的"的"风"和"柳",以示前后照应之妙.

四、要"活".

所谓"活"主要是指用知识的延展扩大学生的视野.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这话很有道理.的确,教材不是一张包罗万象的网,而是一支指挥教学的棒.因此,教者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内容,画地为牢,而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在教课之前,教者就不惜花时间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材料.或用以充实教材的内容,或用以与教材形成比较,最终达到举一反三,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应试能力的目的.这里介绍一位老师教学《岳阳楼记》这篇课文时处理教材的一个教例:(一)填好一张表格.《岳阳楼记》中的重点段落是第二,三段,老师设计的表格内容是分段落,按气候的阴晴将时间,景物,心情的句子列举出来,由于课前布置了预习,教者只需稍加提示,学生就能很快填出表来,并对全文总的轮廓有进一步的认识.(二)抓住一个句子.一般教师往往注重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而忽视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个油水颇丰的互文句,这位老师则不然,他将这个句子分解为①不以物喜,②不以物悲,③不以己悲,④不以己喜四个句子,并引用《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同类诗句作比较,使学生既懂得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也明确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含义.

从老师处理教材上我们可以看到师生配合默契,加之教师援古引今,这样不仅扩展了教学容量,又将读说写融为一体,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手写,脑想,"全频道"式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一举多得,实为上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