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2709 浏览:105804

我国高校创新型大学生科技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及其问题

陈少军,章昭辉

(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 要: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造就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战略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校要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实习条件.推动新一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继续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和本科生科研活动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环节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课外,美国大学生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了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斯坦福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包括低年级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该校1994年建立本科生研究项目办公室.该办公室的目的是促进本科生对新知识创造的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在政府提出"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后,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工业大学在整个日本高等教育系统中,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目标强调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并按教育目标来设计课程,选择教材及教学方法.(2)课程设计注重创新能力培养.(3)教学方式弹性化,注重个别化.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来选读,教学方式上,除基本理论讲授外,强调学生个性的发挥,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选题.(4)学生作业的安排,强调"软性"设计,而不是只追求专业技术的熟练,更注重大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5)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新意识比赛,科技作品制作比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工业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学部学习基础课和公共课,重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掌握宽广的知识结构.从三年级进入各专业部学习,一边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一边进入研究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培养科技创新技能,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具备科技发展的素质要求.

清华大学建立了拥有完善的组织体系校学生科协设有技术网络部,宣传策划部,竞赛事务部,外联论坛部,基层内联部,人力资源部六个部门,在全校三十个院系设有系级分会,并建有多个现代化的大型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地.校学生科协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在校内外颇具影响力的活动,以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结构设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大赛等为代表的"挑战杯"系列竞赛,以科学技术论坛为代表的科技论坛,以科技嘉年华为代表的科技实践活动,以学生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为代表的学术报告会等.在促进和加强校内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方面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5家已经成功创业的复旦大学生企业与教育部部长周济,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以及在沪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数十位校长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大学校长们对创业项目和大学生的创业经历兴趣浓厚,他们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一种素质培养."大学生进行创业是一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西南大学校长王小佳告诉记者,"通过创业实践,大学生们能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变化.一些从事高科技项目创业的大学生们更是将能锻炼自己对高科技产业的驾御能力.他们无疑将成为中国创新的人才."立足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托"挑战杯","PRP计划"等科技活动项目,建立"以赛促育"的工作机制,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推动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课程建设,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科创团队,构造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立科创基金,重点建设若干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学生创新工程设立"南京大学学生创新工程基金",加强现有的7个学生创新工程基地建设,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投入150万元用于本科生的社会调查,课外科技竞赛,发明创造,学生创业等活动,重点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通过立项支持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暑期学校所搭建的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学生研究计划",学生进本校或中科院所属院所实验室,课题组从事科研活动,正式纳入本科生的正常教学计划之中,并建立了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目前每年实施的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近700项,每届本科生约有45%的同学参加该计划项目."大学生研究计划让学生直接接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学生在科研与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目的是吸引部分优秀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利用一个完整的暑期或一学年的业余时间,完成教师或研究人员交给的一项科研任务,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题和导师,正式参加一个项目可得6个学分,相当于一门专业选修课.科大的大学生研究计划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他们提前感受科研的氛围.


:

(1)以己有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对系统知识的讲授,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忽视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人格和实践的培养与指导.随着社会对学历的重视和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导致大学生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获取更高文凭和相关证书上,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无暇顾及科技创新活动,无法应用新知识去创新,从而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动力,被湮灭,大学师生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知识的授受而进行,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是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和教师工作量的完成情况,缺乏对师生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的评定,从而误导师生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和学生逐渐失去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另外,由于师生没有把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作为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根本目标和教育理念,习惯于把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看作是科技创新素质培养,而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都排斥在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之外,结果科技创新素质培养就成为"现有知识教育之外的某种添加成分."于是就不被教师和学生看重,课堂上也就没有系统训练,学生缺乏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兴趣和热情.

(2)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

目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然是高校的主要教学方法,缺少情景式,问题式,研讨式,实践式等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思维和师生互动,限制了学生自由思索和想象空间,忽视了学生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训练,压抑学生个性发展.

(3)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教师习惯于按既定计划系统讲授知识,不能鼓励学生充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宽松环境,一个推崇多样性,容忍标新立异甚至冒失与错误的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精心整理的知识,学生无需独立整理资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对教师传播的知识不加反思地接受,没有问题,或者有问题也提不出来,更不用说提出不同见解与老师争论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没有发展独立判断能力的条件和机会.教师讲授系统知识占用了绝大部分教学时间,压缩系统知识教学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无法在各科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活动时间.由于片面强调系统讲授知识,教师授课中依赖教材现象十分突出,大学教学脱离社会实践的倾向特别严重,这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事实证明,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不高,并不仅仅是因为缺少科技创新的知识,他们更缺少的是对科技创新飞速发展中"真实问题"的切身体验,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需要在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4)缺乏积极的心理取向.

科技创新素质离不开智力活动,但绝不仅仅是智力活动,更是一种追求科技创新的内在意识,它体现为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事物实质的敏锐性,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科技创新素质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也是一种心理特征,一种精神状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非智力因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指可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包括需求,动机,兴趣,情感,信念,意志力,责任感,自尊心,独立精神,乐观精神,合作精神,科学态度等.目前,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欠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象,如普遍缺乏战胜挫折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束手无策,灰心丧气,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热情不高,坚持下去的更少,缺乏浓郁的科技创新兴趣,参与科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沽名钓誉,缺乏正确的动机,不愿做锲而不舍的潜心研究,投机取巧,学术作风浮躁,缺乏责任感,弄虚作检测,剽窃他人成果,缺乏基本的学术科研道德,对自身素质估价严重失衡,以自我为中心,情绪自控力差,情绪化严重,易走自傲和自卑两个极端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不良心理取向.

四、结论

科技创新素质包含于素质的自操作和新素质的生成过程,具有内隐性特征,科技创新能力则体现于对物质资源的操作或素质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具有外显性特征.科技创新素质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素质的延伸和落脚点.科技创新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会促进科技创新素质的提升.

但是我省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教学模式上普遍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学-做"为教学过程,学生以考试为目标,缺乏创新型人才科技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和配套的教学怎么写作平台,其结果是不能保证学生创新型科技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以科技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实验室,工作室,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打破传统的"教->,学->,做"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应用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为重点,建立一套创新型人才科技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怎么写作体系和开放式的教学怎么写作平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