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29 浏览:17062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1010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理论水平较高,能力较强,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技术哲学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高校,科研单位的教学与研究,各级科委,科协,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室,电视台,电台,报纸,出版社等有关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研究及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1.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科.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科学哲学

主要研究科学认识论,科学本体论和科学认知过程.

2.技术哲学

研究技术和工程的哲学问题.

3.科学思想史

研究科学的发展过程,科学与哲学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4.科技与社会

研究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哲学问题.

5.科技与宗教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互动关系,科学与宗教的对抗和融合.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期限为2-4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如本人有意向,特别优秀的学生,每门学位课程成绩皆为优良,且公开发表过1篇或以上属于学位论文组成部分的CSSCI论文,可获得申请提前毕业的资格.

四、应修总学分数

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24学分(文史哲院2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文史哲院不少于4学分).

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必修课:24学分

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学位专业课及学位基础课共12学分

前沿讲座2学分

关于前沿讲座,主要研讨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使硕士生对学术前沿有基本了解,并为其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学术对话提供条件和助力.每位硕士生至少主讲2次,参与讲座不少于9次.要撰写学术报告或心得体会,旨在活跃学术气氛,开阔视野,把握最新学术发展态势.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合格者记2学分.

社会实践2学分(根据本专业实际和特点开展教学,科研,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第4学期进行,交5000字以上的实践报告)

2.选修课:至少6学分

1)选修课总量不少于3门.

2)本专业选修课2门或3门,可从一级学科选修课中任选.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2门:1)西方哲学史,2)普通生物学.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计学分.

六、中期筛选

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初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第4学期初对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根据考核结果对研究生进行适当分流,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设计,论证,撰写阶段,不合格者按照《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应至少用一年左右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选题和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确定论文题.导师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必须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有所创见,资料翔实,论据充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在3万字左右.

论文答辩时间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学期.学位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院学位分委员会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认真组织做好论文审阅和答辩前的各项工作,答辩委员会由校内外有副高职称以上专家组成,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人,学位授予程序按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着作及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阅读书目

Brown,James,TheLaboratoryoftheMind.Routledge,2016.

Hacking,Ian,RepresentingandIntervening.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Heil,John,PhilosophyofMind:AContemporaryIntroduction.Routledge,2004.

Ihde,Don,TechnologyandtheLifeworld.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

Kim,Jaegwon,PhilosophyofMind.Boulder.Colorado:WestviewPress,2006.

Klemke,E.D.,(eds.)IntroductoryReading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PrometheusBooks,1988.

Kuhn,ThomasS.,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0.

Lakatos,Imre,TheMethodololgyofScientificResearchProgrammes.JohnWorrallandGregoryCurrie(ed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

Laudan,Larry,ScienceandValu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Lynch,Michael,ScienceandTechnologyStudies.Routledge,2016.

Newton-Smith,W.H.,TheRationalityofScience.Routledge,1981.

Putnam,H.,Reason,Truthand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Rescher,Nicholas&,JonathanGrant,TheLimitsofScience.UniversityofPittsburghPress,1999.


Rollin,Bernard,ScienceandEth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Rosenberg,Alexander,PhilosophyofScience:AContemporaryIntroduction.London:Routledge,2005.

Rothbart,Daniel,(ed.)ScienceReasonandReality,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1997.

Shapere,Dudley,ReasonandtheSearchforKnowledge.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4.

Stoljar,Daniel,Physicali.Routledge,2016.

Watkins,John,ScienceandSceptici.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

Watson,Fuller,TheSocialImpactofModernBiology.Routledge,2016.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三联1991年版.

巴伯:《科学与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版1986.

波珀:《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布鲁诺·拉图尔,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版1975年版.

董光璧:《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论纲》,湖南教育版.

高新编心灵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1986年版.

拉图尔着:《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章印:《自然的沉沦与拯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马来平:《科技与社会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来平:《哲学与文化视野中的科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马来平:《中国科技思想的创新》,山东科技出版社1995年版.

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

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普赖斯:《小科学与大科学》世界科学社.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史蒂芬·科尔:《科学的制造》,林建成,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司马贺:《人类的认识》(荆其诚等译1996年版.

吴国盛编:《科学思想指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希拉·贾撒诺夫等编:《科学技术论手册》,北京理工大学2004年版.

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四川人民1988年版.

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商务1979年版.

(二)期刊杂志

BritishJournal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PublishedbyBritishSocietyforthePhilosophyofSciencebyOxfordUniversityPress,GreatBritain.

PhilosophyofScience,PhilosophyofScienceAssociation,U.S.A

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s,SagePublications,Inc.

Studiesin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Pergamon,GreatBritain.

InternationalStudie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Routlege.

JournaloftheHistoryofPhilosophy,TheJournaloftheHistoryofPhilosophy,Inc.,U.S.A

Philosophy,CambridgeUniv.Press

Mind,OxfordUniv.Press

HistoryandPhilosophyofLogic,Taylor&,Francis.Ltd.

InternationalPhilosophicalQuarterly,FordhamUniv.

PhilosophyEastandWest,Univ.ofHawaiiPress

中国社会科学

哲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研究

世界哲学

哲学动态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学研究

自然科学史研究

科学文化评论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科技史料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数学分授课单位或教师考核方式必

课`1MP1209001思想政治理论(文)1543马列教学部考试2MP0891001第一外国语(英)1-21083外国语学院考试3M08001002专业英语3362郭鹏黄启祥考试4M08001012科学哲学2543王善波,常春兰考试5M08001013科学思想史1543常春兰考试6M08001014科学社会学1543马来平考试7M12001014心灵哲学2543王华平考试8中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史

(仅限文史哲研究院选)3543马来平考试9M001001前沿讲座2-3722科哲教研室10M12001004社会实践42导师

1M12001015认知科学哲学1362PeterFazekas

王华平考试2M08001058科学哲学原着选读2362常春兰考试3M12001042物理学哲学1362李毅嘉考试4外专业选修课12-3362其它教研室考试5外专业选修课22-3362其它教研室考试补修课1M08001074西方哲学史1-354哲学系考试2M08001075自然科学史1-354哲学系考试

培养方案审批表

本学科,专业负责人(签名):

联系:

年月日

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院长(签名)

年月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