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体会经验

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15 浏览:20237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心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显着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成长,下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影响学生心理.

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凡是使他们感到有趣的事,向往的活动或是周围人们赞许的行为及他们羡慕敬佩的人物,都易于引起他们的模仿和学习.所以老师的喜怒哀乐,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喜怒哀乐更为直接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自身的行为习惯,及健康的心理对每个学生的影响往往比老师"苦口婆心"讲道理更为有效,这是一种不容低估的,足以影响集体和个人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课堂气氛.教师的这种对教学投入的积极情感,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反之教师存在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也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进而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影响家长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如果我们教师对学生有所偏见,把不良情绪发在了家长身上,这样就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反感,从而不愿意支持老师的工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健康阳光的心理,良好的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做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但事实上,教师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只有清楚地认识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形成原因等,教师才能很好地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

我常看到一些报道,反映出教师的师德问题.比如:教师求成心切,不经过深思就信口说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自己都不知道,因学生写错而罚抄教科书,违规就罚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做不到一视同仁,不公平地将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对优生"满面春风",对后进生"冷眉冷眼",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追求物质利益,把课堂上应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移到自己开办的家教中进行.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

据调查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施加在教师身上的压力是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压力来源主要有:1,学生难教.现代学生的特点:独生子女,户外活动与学生安全,知识学习与心理发展,自私,自我中心,怕挨批评,不爱听批评,教师往往生怕一句话伤害了孩子.3,家长难处:家长的角色定位,家长不理解,不配合,放任,不重视亲子关系,对孩子期望过高,告状.4,学校难待:工作环境条件差,检查,评比过多,难以应付,与教学无关的事情过多,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残酷竞争,人际关系复杂.5,教师难当:工作量增加,工时过长,身心得不到休息,生存空间受威胁,付出的心血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收入减少,知识增长太快,持续进修,期望过高,觉得自己失败(欠成就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感到有心无力,职业倦怠.6,生存压力:房子,医疗,物价,家庭压力:孩子教育,老人赡养,性别压力:女性的角色等这些压力犹如锋利之剑高悬在教师头顶上,难免会使教师患有焦虑,自卑,嫉妒,敌对情绪,抑郁,失眠等心理障碍."增进教师心理学健康措施:1.积极做好自己的保健医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量防止克服心理冲突,2.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积极锻炼身体,3.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有效的情感,养成评价自我行动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4.采用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明确教育工作的目的,积极防止脑力疲劳和过度疲劳,加强脑的营养,5.学会进行心理调适.乐观心态,悦自己,自我调适,培养兴趣,完善自己.此外,建立良好的人关系,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挫折的耐受能力等,都是教师自身心理保健应重视的.教师解压问题不能单靠教师自我调整,还要社会支持系统应该更好地建立起来,在评价教师师德问题时也要考虑心理健康参数.所有人都在竭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如此多的调查和研究已经将中国教师现在面临的问题展示给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老师首先应该身心健康.师德问题要抓,着手点应该从关心教师心理健康开始.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也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俗话说:善待别人前,你必须学会善待自己.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护,就是让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让我们更好的工作和更好的生活.但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教师很少为自己留出娱乐和放松时间.再加上教师责任心很强,事事不甘人后,他们习惯把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工作中,常易忽略了自己生活的其它方面.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高期望也让教师们"载不动许多愁".比如通识视频中说到的河南的那位教师,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但为什么会在拿同学钱的学生脸上刺一个"贼"字呢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过激的行为呢归根到底,就是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这样的教师,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是清楚的,也愿意遵守职业道德,但由于心理健康水平低,所以,情绪失控,做出了过激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这们教师就是因为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严重的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反之,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也会传染给学生,这是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我们以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引导学生也形成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就做好了教师职业道德中要求的为人师表.

教师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适当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以便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态.时常看一看自己有无情绪反应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有反应过于敏感,情绪过于焦虑等现象,就应该考虑适当多休息一下,或者听听轻音乐,或者唱一唱欢快的歌曲,或者找朋友唠唠嗑儿,说一些开心的话,或者到旷野中去散散步,喊上几嗓子.随时排解自己紧张的情绪.

其次,对工作,对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克服负性情绪对自己的困扰.美国的希尔博士说,人生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成也积极,败也积极,顺也积极,逆也积极,始终积极.人生总体上是美好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我们努力,眼前的不如意都会逐渐消失的.永远相信:"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个天".


教师要保持心理健康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中.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爱岗敬业,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理智地面对来自于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影响,采取多种方法克服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化解和消除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不良因素,让我们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心态投入教学中去,不因心理问题而使自己身心健康受到损伤,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教师要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冷静对待和处理,保持心理的平衡.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规律和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身心健康,以饱满热情和优良心态去工作,让教育教学工作在我们的努力付出下取得优异成绩,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