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532 浏览:157912

以国家重大需求为使命,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能源需求为使命,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指示要求,围绕学校年度中心工作,以完善毕业生就业怎么写作体系为重点,坚持"育人为本,完善体系,提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认真谋划,狠抓落实,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一、学校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特点

1.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以2016届毕业生为例,在全校的共同努力下,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2016届全校共有毕业生3483名(春季毕业生38名),其中本科毕业生1727名,研究生毕业生1756名(博士165名).截止2016年9月1日,全校本科就业率为96.66%,研究生就业率为97.67%.

2.面向西部,基层就业人数保持高比例

学校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根据国家需要就业,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的就业观念和"艰苦奋斗,深入基层,献身事业"的就业理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6年学校近60%的可分毕业生赴基层和石油石化一线就业,近20%的可分毕业生赴西部就业,继续保持较高比例.

3.国家和北京市各类就业项目落实好

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下,国家和北京市的各类就业项目落实情况良好.

(1)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的报名,选聘工作

学校一贯重视北京市和各地区的基层项目选聘工作,在具体的组织工作中,形成了从上至下的动员模式,即学校召开院系主管领导工作会议,部署村官报名动员宣传工作,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召开全体毕业班辅导员会议,布置村官,选调生报名的具体事宜,最后由各个毕业班辅导员召开专业班级会议,力争让每一名毕业生了解到各类项目的优惠政策.

(2)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工作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的选聘工作.召开了由各相关职能部门,院系(中心)负责人参加的选聘工作协调会,院系(中心)召开了由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教师参加的选聘协调会.通过科研设备处,人事处,就业指导中心及各学院(中心)的严格选拔,审核,最终选聘了14名研究生,已经报北京市教委和人事局审批.

(3)大学生入伍服义务兵役

学校在学生工作处的牵头组织下,全校集中开展了毕业生入伍宣传发动工作,举行大型政策咨询活动,每个院系开展一次政策宣讲活动,每个班级开展一次主题党团活动,做到了每个毕业生都能得到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的政策告知.最终我校共有50名毕业生报名参加征兵入伍.

二、学校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学校突出行业特色,建立了怎么写作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的全校促就业的工作机制

(1)领导重视,落实责任,以完善的工作机制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把就业工作当作促进学校发展的战略任务,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书记,校长亲自部署就业工作,落实责任,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学校就业工作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和怎么写作到位.每年学校领导带队走访数十家石油石化企业,亲自主持重要的招聘宣讲会,亲自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遇到的具体问题.

制度有效才能提供保障.学校秉承这一理念,不断在促进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度上下功夫,例如:学校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专门强调要调动全校力量,形成全员促就业的有效机制,在学校对院系考核指标体系中,将就业工作列入"人才培养"环节进行考核,将其与学校划拨给各学院的经费挂钩,设立了"中国石油人才引进贡献奖",奖励学校从事就业有关工作的教师,将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制定了详尽的考核要求,出台了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辅导员在就业中作用的发挥,制定完善,有效的就业帮扶体系,各学院制定有效促进就业政策,如将教师个人邀请单位来校招聘的计入教师工作量,导师要积极为所带学生推荐就业岗位等一系列政策.

(2)全方位加大就业工作投入,"四到位"保就业

大学生就业经费投入,场地条件一流.随着大学生活动中心,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战略重点,工作重心放在更加注重全面增强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上来

(1)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全面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学分结构,压缩总学分,提升选修课和实践环节比例,为学生自主开展课外探究性学习提供空间,依据"凝练专业核心,灵活专业方向"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各专业构建了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的专业核心课组,50%的专业按照职业面向,学科特点划分了专业方向,增设新生研讨课,课内研讨课,双语课,全英文课,创新创业类基础课等特色课程.

改革考核制度,制定详细管理办法,激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内容改革,在全校形成"热爱教学,思考教学,研究教学"的氛围.利用教师研究式讲授,课堂讨论,课外分组研究,研究性作业以及课外自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建优质工程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企业提供的实际生产基础数据和工艺模型的基础上,研发虚拟仿真系统,建成了集油气勘探,钻井,采油,油气储运,炼油化工,自动化,市场营销等石油工业上中下游各专业于一体的"虚拟工厂"式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优化了校内实践教学环境.

选择工程实训条件优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与学校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石油石化企业,共建优质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41个,包括燕山石化,大港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和南阳二机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承担3700人,52000人天的校外实习.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企业人才需求

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企业需求目前学校已经与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延长石油公司,神华集团等27家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订单本科学生850余名,研究生近100名.

全英文培养环境培养方案按照与国际接轨的一级学科制定.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由企业出资将学生送至俄罗斯古勃金,乌法大学以及西班牙进行培养.这些学生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力量.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新模式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课程实习实践等环节与职业需求对接学生在企业工作站有一年以上的实习和论文工作学位论文主要内容为现场工程项目.目前学校已在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大庆油田等企业组建企业工作站112个,进站研究生1000余人.进站研究生三分之二的石油石化行业比例高于其他培养方式

探索实践创新实验班,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优先安排,配备优质的师资进行研讨式,交流式小班授课,强化学生的实习,设计,实践能力,目前已经培养选拔了200余名学生

(4)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动态反馈机制

建立招生计划和新办专业的听证制度,实施就业率与专业招生数量挂钩,就业状况作为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学科调整,学生培养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对就业率低的专业限招,停招,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缓办甚至不办.切实做到了从源头和培养环节来促进学生就业.通过召开年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作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与全校各部门共同探讨当前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需求以及进行学校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差异性分析,为学校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近年来共停招了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以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就业状况不理想的专业,同时新增了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化学工程,海洋油气工程等多个专业.2016年,学校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为能源与动力工程,重新修订培养体系,石油石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建立全程化,科学化的就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就业力全面发展

学校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还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大学生就业心理选修课,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程总学时达到学时,选课学生群体扩展到了各个年级的本科生.学校还将生涯规划教育作为新生入学集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课堂的形式组织各院系新生进行集中学习,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编写《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创办《我为祖国献石油》就业导刊以开阔学生就业视野,丰富就业信息

(3)积极宣传落实创业政策,努力创造创业条件

积极响应号召,创建创业技能实训,实践基地,培养生创业能力技能.大学科技园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初创企业,提高主创新能力.已筹集学生创业,创业活动专项资金万元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培养,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精神校体就业教均过指导必修课设置的创业环节,将教育融入就业教育,就业指导中,了创业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环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和自己,了解供需关系和劳动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做好就业创业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

校通过开展丰富活动,创业教育载体,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培训机构合作,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创业帮扶培训学生参加中关村品牌创业活动—中关村创业坛,创业成功人进校园,面对面沟通创业沙龙活动等,以这些丰富活动为托,多方面创业教育形式.校目前在内设立如大学生超市,啡鲜果时间等多个创业技能基地,学出资,学生自主运营学生锻炼项目管理,组织运营能力.

积极引导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就事业,是学校就业工作的优良传统.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将石油传统和大庆精神教育融入到就业教育,拓宽就业教育途径和内涵,增强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就业观.

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基层的了解,培养大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在石油石化企业创建200多个实习和实践基地,每年组织20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油田厂矿进行就业见习和实践活动.与奋斗在石油石化生产一线的校友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成长,奋斗历程,汲取宝贵成长经验.有效地营造了毕业生学石油,爱石油,愿意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3)设立企业奖学金和育才厅,增进学生的企业认同

目前,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学校设立了3000多万元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在每年举办的"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中,数十位企业老总亲自为获奖学生颁奖.企业奖学金不仅解决了家庭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而且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企业的热爱.

大庆油田等13家企业出资在教学楼选择教室设立"企业育才厅".按照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进行专门装修,是企业文化的展览厅,是企业在学校和学生中宣传自己的重要阵地,很多

(4)加大激励力度,激发毕业生基层就业动力

为引导和鼓励我校毕业生面向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就业,学校出台了《赴西部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学生资助和奖励管理办法》,对于赴西部地区及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西部就业奖,每年发放奖金50余万元,500余名毕业生获得奖励.

设立西部企业奖学金,优先奖励品学兼优,愿意赴西部和艰苦地区基层就业学生.目前已经设立了包括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西藏销售公司等在内的20余家西部企业奖学金,奖学金总额度达到600余万元,奖励学生2000余名.

举办西部就业,基层就业毕业生表彰,欢送会.学校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对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颁奖表彰,由学校领导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同时在离校前为他们举行隆重的欢送会.有效的营造了同学们踊跃赴西部的良好氛围.


5.建设完善的就业市场开拓与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

学校建立了就业市场管理体制,分层次,分类别,分重点进行市场维护和拓展,即稳定并巩固核心行业单位,维护并拓展重点单位,联系并确定一般就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维护和开拓就业市场,确保就业单位稳定并持续的招聘学校毕业生.

(1)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研,建立分专业的用人单位信息库

汇总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根据毕业生学历,专业,生源地等就业影响因素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每个专业的就业主体单位.针对这些主体单位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研,了解用人单位新的招聘趋势和人才需求.要求各二级学院与招聘本学院较多的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要求每年与每家企业联系至少两次,并将该要求写入学生工作考核体系.

(2)主动走出去,巩固石油石化企业就业市场,不断开拓新的有效就业市场领域

定期三大石油公司就如何进一步办好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式"大型校园双选会进行磋商了解的需求,征求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石油石化行业中小企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作用,挖掘石油石化中小企业就业资源,举行石油石化行业中小企业专场招聘会,来校招聘的企业行业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石油石化行业外,煤炭企业电力企业来校选聘石油人才.

不仅就业指导中心组织校园招聘会,学校还要求各二级学院组织校园招聘会,并将场次等指标要求写入学校学生工作考核体系.针对2016届毕业生共举办宣讲招聘会300余场,其中大中型招聘会10场,接待用人单位代表1200余人,用人单位1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参与学生人数13000多人次,70%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找到工作.

(4)鼓励并带领学生"走出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场社会大型招聘会,每年发放门票近4000张.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校外招聘会的积极性,学校专门派车接送毕业生参加第二届企业面向西藏青海新疆生源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北京市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举行的综合类专场招聘会等10余场社会招聘会,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和北京市举办的10余场网络招聘会.

(5)依托就业信息网,构建立体就业网络

依托就业信息网,共发布校外招聘信息00余条,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怎么写作意识,完善科学化,人性化就业怎么写作管理怎么写作平台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和怎么写作力度打造三位一体的全员化,全程化,全天候就业咨询平台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依托院系提供重点指导,优先提供就业信息,优先推荐就业岗位等措施保障经济困难,少数民族,困难毕业生充分就业.开展就业和辅导全日制专业学位

(2)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学校将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所有招聘信息在就业中心网站公开,不私下推荐毕业生,对于歧视性的招聘信息不予发布.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时,切实发挥监督作用,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7.营造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平稳,顺利

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事关全体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校办等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如通过走访院系,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思想动态,开通毕业生心理健康咨询,创建毕业生文明离校专题网站,组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表彰志愿赴西部,基层就业,优秀毕业生.此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搭建毕业情怀抒发平台,如:举办毕业生晚会,足球友谊赛,发表文明离校倡议书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毕业氛围,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温暖离校.

8.强化培训,加强研究,打造一流的就业工作队伍

(1)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就业队伍专业化水平实施"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就业指导课教师,毕业班辅导员"的分层次,分类别的就业培训计划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100余人次如参加"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特色项目建设培训","北京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新入职人员培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平台及资源管理系统"培训,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人员培训,"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交流研讨会".同时还加大了对各学院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工作流程,手续等.

2)积极开展就业研究,以科学研究促进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2016年公开发表论文1篇《》完成党建课题1项《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联动就业市场机制研究》教改项目1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开展辅导员与就业工作主题征文共收集征文作品30余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