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

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63 浏览:9124

东吴大学历史学系《中国通史》(1)课程纲要

课程编号:BHI10101

课程名称:(中文)中国通史(1)

(英文)ChineseGeneralHistory(1)

授课老师:徐泓

开授年级:大学部一年级

学分:4

选别:必修

先修课程:无

上课时闲:周一7.8,周四1.2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讲解,增强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使学生对中国史发展大势及重要问题有一概括了解,并引发学生研习中国史的兴趣.

成绩考核:平时表现20%,,,JohnKing(费正清).China:ANewHistory.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薛绚译,《费正清论中国》(台北:正中,1994).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2卷4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9).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台北:稻乡出版社,1990).

吕思勉,《中国通史》2册(上海:开明书局,1952).1939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10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尾形勇,平势隆郎编,《世界の历史》30卷(中国史占9卷)(﹕公论社,1998).

尾形勇,岸本美绪编,《中国史》(﹕山川出版社,1998).

查时杰编,《中国通史集论》(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10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宫崎市定(着),邱添生(译),《中国史》(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6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逢甲大学历史教学研究会主编,《中国通史论文选集》(台中:逢甲大学出版组,1983).

傅乐成,《中国通史》2册(台北:大中国图书,1975).

彭卫等主编,《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中国古代史卷》3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

程光裕,徐圣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2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1-198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台北:联经,1993).

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台北:联经,1983).《根源篇》,《学术篇》,《思想篇》1-2,《制度篇》,《社会篇》,《经济篇》,《文学篇》1-2,《艺术篇》,《科技篇》,《宗教礼俗篇》.

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10册(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郑学檬,陈支平主编,《新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3册(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含原始资料,论着摘 要及论着目录索引.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8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3).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萧黎,李桂海主编,李学勤,林剑鸣等着,《中国古代史导读》(上海:文滙出版社,1991).

钱穆,《国史大纲》2册(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

韩复智编,《中国史论集》3册(台北:茂昌图书有限公司,1989).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8册(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

二、东方的曙光﹕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编写,《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页1-30,〈中国史前文化与文明起源〉.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史前》.

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第一章〈中国的远古人类和文明起源〉﹔第二章〈古文献记述的远古社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页1-20,王子今〈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长沙﹕岳麓书社,2003),页1-3,〈人之初﹕我国境内发现的重要猿人遗址〉﹔页3-6,〈人之初﹕我国境内发现的重要猿人遗址〉﹔页7-10,〈怎样看待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系统〉﹔页10-15,〈中国文明起源讨论的近期进展〉.

刘炜主编,赵春青,秦文生着,《中华文明传真1原始社会﹔东方的曙光》(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三、神权的变革﹕考古发现与夏商周文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页18-41,〈部族时代〉.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编写,《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页53-83,〈考古发现的商周文明〉﹔页84-104,〈从城邦国家到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二卷《先秦》.

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页309-390,〈最早的文明﹕夏商周三代〉﹔页391-436,〈"三代"以外的最早文明〉.

张光直着,张良仁等译,《商文明》(渖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第三章〈夏商周的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第四章〈商周王权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第五章〈商周的社会经济〉﹔第六章〈商周的社会生活〉﹔第七章〈商周的宗教思想〉﹔第八章〈商周的自然知识与文化艺术〉.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页21-39,〈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

许倬云,《西周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

杨宽,《西周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页15-18,〈夏商周断代工程〉﹔页18-21,〈"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讨〉﹔页21-24,〈甲骨文的发现与商史分期新说〉﹔页24-25,〈等级隶属制﹕观察西周分封制的一个视角〉.

刘炜主编,尹盛平着,《中华文明传真2商周﹔神权变革一千年》(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四、争霸图强﹕春秋战国的剧变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页42-68,〈封建时代〉.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第四章〈走向统一之路〉﹔第五章〈社会的激勳与思想〉.

朱淑瑶等,《春秋战国史话》(台北:木铎出版社,1986).

杜正胜主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古代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第九章〈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第十章,第十一章〈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第十二章〈春秋战国的经济〉﹔第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社会生活〉﹔第十四章〈春秋战国的各族关系〉﹔第十五章〈春秋战国的学术文化〉﹔第十六章〈春秋战国的科技文明和文化艺术〉.

杨宽,《战国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页26-29,〈从"弭兵"看春秋争霸战争〉﹔页29-31,〈战国的社会矛盾与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

刘炜主编,刘炜,何洪着,《中华文明传真3春秋战国﹔争霸图强的时代》(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五,大一统帝国的拓建与古典中国文化的形成﹕秦汉帝国

〔英〕崔瑞德(DenisC.Twitchett)(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页69-94,〈大一统帝国时代〉.

田余庆,〈论轮台诏〉,见洪焕椿(主编),《大学中国史论文选读(第一册)》(江苏:江苏古籍,1986).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第六章〈统一帝国的完成〉.

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见《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

吕思勉,《秦汉史》(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69).

吕思勉,《秦汉史》(香港:太平书局,1962).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秦汉》.

沈刚伯,〈秦汉的儒〉,见《沈刚伯先生文集(上)》(台北:日报出版社,1982).

邢义田,〈试释汉代的关东,关西与山东,DenisC.Twitchett)(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一编〈秦朝的兴亡〉﹔第二编〈西汉王朝与王莾的新朝〉﹔第三编〈东汉王朝的兴衰〉﹔第五编〈秦汉三国的社会生活〉.

曹道衡,〈汉代的「经今古文学」〉,见《中国历史百题(第一分册)》.

许倬云,〈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见《求古编》.

傅乐成,〈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见氏着《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1977).

劳干,〈论汉代的内朝与外朝〉,见氏着《劳干学术论文集甲编》(台北:艺文,1976).

雷海宗,〈皇帝制度之成立〉,见《中国通史论文选辑》.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页31-34,〈怎样看待秦王朝的历史地位〉﹔页34-40,〈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页40-43,〈西汉"郡国并行"体制及其演变〉﹔页43-45,〈东汉豪族势力的兴起〉﹔页45-47,〈进取与开放﹕汉王朝走向世界的步伐〉.

刘炜主编,刘炜着,《中华文明传真4秦汉﹔开拓帝国之路》(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钱穆,《秦汉史》(台北:三民书局,1969).

瞿林东,〈说汉初的基本国策〉,见《中国历史百题(第一分册)》.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群联,1955).

六、分裂动荡,胡汉混合,梵华同化及门阀贵族时代﹕魏晋南北朝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2).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略论稿〉,《史语所集刊》第47本第3分.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世界帝国之形成》第一章〈古代世界之解体〉﹔第二章.〈迈入新时代前的摸索〉﹔第三章〈胡汉二世界〉﹔第四章〈贵族和国家〉﹔第五章〈迈向中国再统一之途〉.

余逊,〈南朝北士之地位〉,《辅仁学志》第12卷1,2期.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香港:太平书局,1962).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

李泽厚,〈佛佗的世容〉,见中国通史教学研讨会编印《中国通史论文选》(台北:中国通史研讨会,1989).

沈刚伯,〈论文化蜕变兼述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大革新〉,见氏着《沈刚伯先生文集(上)》(台北:日报出版社,1982).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上).

金发根,《永嘉乱後北方的豪族》(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4).

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见氏着《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197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1955).

孙同勋,《拓跋氏的汉化》(台北:台大文史丛刊).

宫崎市定着,邱添生译,《中国史》第二篇〈中世史〉.

张大可,《三国》(北京:中国青年,1995).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第四编〈三国时期﹕从动乱走向新的安定〉﹔第六编〈西晋〉﹔第七编〈东晋十六国〉﹔第八编〈南北朝〉.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劳干,〈论魏孝文帝之迁都与华化〉,《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上).

汤用彤,〈隋唐佛教之特点〉,见氏着《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1983).

黄烈,〈略谈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中国历史百题(第一分册)》.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台北:联经,1979).

蒙思明,〈六朝世族形成的经过〉,《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上).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页48-49,〈九品中正制的形成与影响〉﹔页49-54,〈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色之一〉﹔页54-56,〈从曹魏"屯田"到北魏"均田"〉.

刘炜主编,罗宗真着,《中华文明传真5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的年代》(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刘精诚,《两晋南北朝》(北京:中国青年,1994).

钱穆,〈纵论南北朝隋唐的儒学〉,南京《周刊》第8卷12期.

缪钺,〈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国文化研究》第8卷.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後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

七,世界帝国的新秩序﹕隋唐帝国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世界帝国之形成》第六章〈隋唐文化的世界〉﹔结语〈世界帝国与贵族社会〉.

伊藤道治等着,吴密察等译,《中国通史征服王朝的时代》序章〈中国史上的北与南〉﹔第一章〈走向灭亡的唐帝国〉.

牟润孙,〈从唐代初期的政治制度论中国文人政治之形成〉,《注史斋丛稿》(北京:中华,1987).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香港:九思出版公司,,1977).

吕涛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五卷《隋唐五代》.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崔瑞德(DenisC.Twitchett)(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等译),《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上编〈隋唐五代〉.

张国刚,〈唐代藩镇的历史真相〉,《中国历史百题(第一分册)》.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中国通史论文选辑》(下).

陈寅恪,〈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见氏着《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1982).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台北:商务印书馆,1970).

傅璇琮,〈唐代的牛李党争〉,《中国历史百题(第一分册)》.

熊鉄基,《汉唐文化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台静农,〈论唐代士风与文学〉,见氏着《台静农文集》(台北:联经,1989).


刘炜主编,尹夏清着,《中华文明传真6隋唐﹕帝国新秩序》(香港:商务印书馆,2001).

罗香林,〈唐代文化的新认识〉,《中国通史集论》.

相关纲址﹕

中国研究lcweb2.loc.gov/frd/cs/toc.

史学连线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

BenjaminA.Elman(艾尔曼)中国经典文学工具书录及使用练sset.ucla.edu/history/elman/ClassBib/

中国各朝专题介绍(英文)wsu.edu/~dee/CHEMPIRE/CONTENTS.HTM

CHINA:BeyondtheGreatWalluncletai./china/china.

HistoryofChina-chaos.umd.edu/history/wele.

网站群sun.sino.uni-heidelberg.de/igcs/ighist.

中西思想与文化史-ms.cc.ntu.edu.tw/~history/professor/Wu/ATT00125.

唐代研究

ne.jp/asahi/sinology/lib/

InterEastAsianHistorySourcebook

fordham.edu/halsall/eastasia/eastasiasbook.

1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