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教育网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203 浏览:79994

中国教师教育网·河源市2016年初中教师全员培训

八年级历史教师专题学习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教学内容,下面分三个话题来探讨,分析.一是宏观整体分析,二是重点问题分析,三是教学实施分析. 1.宏观整体分析 陈旭麓先生曾经说:"近代史恰似现实的近亲,现实中的许多事物,还有它的影子或残迹,由今及史,探源追流,是了解事物真相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近代史不同于秦汉以来的任何一个历史朝代,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也就是说,中国由独立的封建的中国,转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课程标准中,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战争的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近代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通过中国近代史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中国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 (1)教学内容与目标的整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近代史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历史过程,可以从五方面去理解.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遭受到的深重的苦难是由国内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国外的殖民掠夺或者说殖民侵略造成的.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是中国从过去完整的封建社会逐步地变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伴随着这一个总的过程,其中有两条关键的主线,一方面是我们本身的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造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另外一方面就是列强一步步地侵略,而我们的封建统治者在列强侵略面前,表现出或反动或落后.这内外两方面的原因,最终造成了我国近代历史这样一种面貌,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历经磨难,苦难深重.造成这种苦难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是外国列强的残暴侵略,二是本国专制统治者的腐朽没落.要拯救中国,唯有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对外摆脱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第二方面,应该认识到,既然是列强不断地侵略带来了我们社会性质的变化,那么从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就要认识到,扞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管110年中国近代史是苦难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近代的政府,包括清政府,还有中国人民,在面对一次次侵略的时候,在不同的层面,或用不同的形式,对外来列强进行了反抗,维护了民族尊严.所以说,虽然近代列强一次次侵略,甚至发动瓜分中国的狂潮,但是中华民族还是没有被变成殖民地.近代110年的历史,既是中华民族遭受列强凌辱的屈辱史,又是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斗争史.从三元里民众的抗英斗争到中国官兵抗击日军侵略的黄海之战,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到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都是中国人民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扞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英勇体现.

第三方面,我们应该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这是中国近代的国情决定的.一方面,面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面对中华民族的危亡,我们必须救亡图存,只有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尊严,才能够维护民族独立,保持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民族的传统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在被动挨打的过程中也在思考,或者说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思考,我们为什么会被动挨打,思考的结果就是认识到,中国和西方比较,中国处在封建的农业社会,而西方处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这就迫使近代中国必须实现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维护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实现现代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近代史教材中列出的主要人物,如林则徐,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直到后面的李大钊,,他们无不是为了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而去学习西方,致力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 第四方面,就是要知道民族,革命的艰巨性.战争以后,列强不断地侵略中国,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地探索革命的道路,不断地进行革命的活动,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的奋斗,最后中国领导人民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才取得了建立新中国这样伟大的胜利.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要使学生感知这种革命的艰巨性,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正是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斗争的成果.缅怀先烈的斗争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用无穷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之中,激发学生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第五方面,知道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拯救中国,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从孙中山一直到,这中间有许多仁人志士,探索了很多的道路,都没有成功.只有中国的诞生,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真正的希望.在中国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结束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使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真正获得了新生.近代中国的历史,以铁证的史实,证明了"没有中国就没有新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我们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要充分地认识到这点. 以上谈到的这五方面,对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核心,都是非常重要的. (2)课程内容的编排体例分析.中国近代史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课标的设置来看,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有哪些特点和原则 第一,课标遵循历史发展的时序,清晰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中国近代史课程内容的编排,课标是按照时序性来进行的,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中国近代史主要有两条主线贯穿其中,第一条是外国列强不断地侵 略,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地反抗外来侵略,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这样的过程和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还有一条线索,就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主要是解决富强的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解决了民族独立的问题.民族富强的问题,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努力. 第二,课标精选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由于受到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学时设置的限制,还有学生认知程度的影响,我们不可能把近代的历史事件不分巨细都纳入到课标里面,课标选择了最重要的27个知识要点,这些学习要点,是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应该基本掌握的. 第三,以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军事领域的事件为主干,兼顾经济,社会等领域,力求全面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从课程内容的呈现来看,在横向上,以近代中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领域的事件为主,兼顾了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力求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如文化领域,经济领域,在列出的27个知识要点中,就有张謇创办实业,辛亥革命之后的剪发易服,还有京师大学堂的成立这样一些内容,这说明在以政治,外交,军事为主的时候,兼顾其他社会领域,力求比较全面反映社会历史面貌. 第四,突出了历史人物的活动,尤其突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丰功伟绩.近代史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色,就是比较重视近代历史人物的活动.教材除了两条比较明显的主线之外,在叙述方式上是用历史人物活动来反映重大的政治,外交,军事事件的,包括反映经济领域情况时,也讲到张謇.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以重要历史人物来带动历史事件的方式来讲述,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27个知识点中,列出的近代史的人物就有19个.如果我们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能把这些人物讲好,让学生从人物身上去理解近代史,就更能够让学生对我们的历史课程感兴趣,也就更能够展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细节,更能够理解近代历史人物,是怎样在两条线索——外国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把握住时代的方向.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历史作为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这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非常重要,更能让学生去感悟历史人物的品格.理解和认识历史人物的历史作为,包括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完善学生的品格,使学生明确在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还处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国家富强的征途中,我们应该怎样把我们的人生精力奉献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对教材这样一种选材方式和叙述方式,老师们要去把握和领会. (3)对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分析.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再到理解历史认识历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是第一步的,但是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步上,我们必须把它升华到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上去.对于初中学生

而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哪一步呢为了清楚地规定历史学习的程度和目标,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标准仍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表示了不同的层次性要求.就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内容而言,大体划分了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是识记层次的要求,第二是理解和分析层次要求. 第一层是感性认知要求,是识记,就是"知道""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有历史现象,第二层是理性认知要求,就是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感性认知的层次,主要是要求学生知道相关的历史人物,知道历史事件,知道历史现象,了解其主要的内容,并能陈述这些历史知识,复述,讲述或者写出相关的内容,这些都属于感性认知要求,标准在"课程内容"的陈述中,凡是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这样的行为动词,都是识记这个层次的要求.比如,知道洪秀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的史实,等等,这样的叙述,都是属于识记的范畴,不要求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影响之类的历史问题进行理性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属于感性认知要求的内容在近代史的课程内容里是大量的,大概占70%. 关于理性认知要求的内容,占整个近代历史学习内容的30%左右.修订以前的课标,对内容的要求采用了三个层次,就是识记,理解和运用,修订后的课标,又进一步地降低了对教学的难度要求.识记的层次占到70%,理解和运用的层次占30%,就是考虑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能力,特别是初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在逐步地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虽然说理解,运用的层次只占30%的比例,但是它的意义非同寻常,也就是说,它担负的任务一个是理解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另一个就是通过这30%的内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理解,分析这个层面,应该怎么去把握一般来讲,要求理解和分析的内容,都是历史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尤其是主要内容中的概念,对历史概念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学的知识,都是一个一个概念组成的,把概念组合在一起,可能就是一个知识结构,如果概念不能搞清楚的话,就是教学中非常大的不足.我们要注意课标中的表述,在"课程内容"的陈述中,凡使用"认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行为动词的,皆为理解和分析层次的要求.我们在讲史实本身的时候,就要注重学生对史实的准确理解,并且在理解基础上对史实形成自己的一些认识.如课标中要求"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那么如何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这就不仅涉及西安事变本身,还包含了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只有把事件放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放在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形势下,放在国内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背景下,把国内,国际背景结合起来,才能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说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为什么叫扭转时局,时局就是它当时的背景.要理解西安事变的意义.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西安事变过程中,张学良,杨虎城面对这种时局的时候,他们个人和西北军,东北军作出的选择.当时他们的选择,也不是唯一的必然的选择,但是时局和他们东北军的实际情况,推动他们作出了这样一种历史的正确选择,因为他们的选择,扭转了时局,形成了国共两党或者说推动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推进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分析意义,还要关系到背景,关系到它的内容,这样逐步地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理解和运用这个层次,相对还是比较高的要求,不过对于初中学生,这方面的要求只有30%的比例,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 2.重点问题分析 关于重点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个就是中国近代史中涉及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第二个就是中国近代史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1)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有一个大家怎么也绕不过去的概念,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在革命过程中,对中国当时社会的一个客观的分析.半殖民地是指,中国丧失了部分独立的主权,但是国家的独立主权还没有完全丧失,所以称它为半殖民地,国外也有称之为次殖民地的.而半封建社会是因为中国封建统治还存在,但是由于外国的入侵,资本主义因素的渗入,中国的资本主义也在逐渐地发展,这样就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就是半封建社会.战争以前,我们是独立的封建社会,到了战争以后的近代,贯穿始终的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它是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准确而全面的概括,它反映的恰恰就是中国近代的两条主线,一条就是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另一条就是中国人民寻求向西方学习,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也就是一个是侵略的历史,一个是我们现代化的历史.西方侵略带来的后果就是半殖民地,我们的主权部分丧失了.现代化这条主线,就是反映中国封建社会里已经产生了一些新因素了,产生了一些近代的因素,不管这个因素主要是经济上的还是政治上的,占多大的比例,但是它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封建社会了,比方说,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所以,这个概念比较准确地全面地反映了我们近代历史的社会性质.老师们要注意,虽然名称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不是一半对一半的问题,不要把它截然分成两半,就是不要绝对化.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也可以说是概括了我国近代的基本国情,中国近代后面的好多事情都与这个概念有关系,比方说,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近代中国革命的力量,中国近代军阀割据的形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等等.如果要分析理解这些内容,都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最大的背景上. (2)如何看待战争.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有一些重要的历史关节点,战争就是这样的历史关节点,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我们该如何看待战争 ①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关于战争,要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这要从战争的背景来看,这里有中国的背景,也有世界的背景.就中国的背景而言,从明清以来,中国一直沿着封建主义的道路继续缓慢地发展.有的人可能误以为,到明清我们就衰弱了,社会不再往前发展,是在倒退的,实际上这是不对的.这个时期我们从人口数,田亩数,还有社会财富的总量上看,还是向前发展的,只是沿着封建的道路在向前发展,发展步伐是缓慢的.再看世界,西方就发展得非常快,以英国为例,英国在战争前两百年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一件是工业革命,这两件事使英国从原来的封建国家发展成非常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领军国家,成为最先进的国家,它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与中国的缓慢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要求有更多的市场,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资源,它自己没有怎么办呢,就向海外扩张,到1840年,它已经向海外扩张了二十多个殖民地,分布在非洲,美洲,大洋洲,还有亚洲,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亚洲,亚洲的新加坡,印度,缅甸,等等,都已经被英国侵略,都成为或陆续成为它的殖民地.这几个国家,地理上与中国都非常近,所以英国侵入中国是早晚的事儿,贸易给了这个契机.我们应该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贸易只是一个导火索,即使没有贸易,也会有别的导火索,所以说英国侵略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②战争对国内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如果从宏观上来看的话,中国近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相比在各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有本质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显着的起始就是战争,所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特点,特别是中西关系上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从我们国内来讲,是中国丧失了独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丧失了对外交往的主动权,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地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从微观上来看的话,中国这种宏观的变化,实际上是伴随着国内的具体变化.因为有了西方的侵略,而且我们在面对西方侵略的时候基本是打败仗,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中国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西方的侵略和如何来应对,其中就包括理解西方的先进之处.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各方面的落后造成的,尽管在明清的时候,我们仍然在缓慢地发展,人口数量,田亩数量都显示出发展的趋势,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已经落后.正是这种落后,造成了我们的失败,这就迫使人们去认识西方先进的问题. 在认识西方的问题上,我们国内基本上形成了三派,或者说三种认识.第一

派叫顽固派,顽固派不去看或者说不去正面地看西方的先进,也不愿意去研究西方的侵略,对西方先进视而不见,沉浸在过去天朝上国那种观念中,盲目自尊自大.可以把这种政策,这种态度叫做"鸵鸟政策",就是别人很先进,自己不想管,只沉浸在自己过去的美好之中.第二种就是投降派.这种人在没有西方侵略的时候会觉得我们天朝上国耀武扬威,具有一种大国心态.但是,西方侵略一来,我们一失败,他们马上认识到,西方的武器太先进,船坚炮利,觉得我们中国这么落后是没有办法取胜的.这种人认识到了西方的先进,但是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或者不健康的认识,认为那种先进是我们无法战胜的,所以选择投降.第三种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主的派别,我们叫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从失败当中,或者从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西方,研究西方,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自己应该怎么做.林则徐最先提出来,既然人家很先进,我们就应该向西方学习.到魏源就更具体提出学什么的问题,在《海国图志》这部划时代的着作中,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我们可以看到,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在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先进,面对西方侵略的时候,作出了符合历史发展的正确选择,也是爱国主义的选择.这三派,三种意见的出现,反映出战争之后逐步形成的中国社会的分化. (3)洋务运动问题.目前在史学界,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要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去看,而不能片面地,单一地只看一点不及其余,要避免片面化,简单化.历史是复杂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有两重性.一定要告诉学生,很多历史事件有积极的方面,可能也有消极的方面,很多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还有历史现象都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就是如此.洋务运动是怎么发生的呢一开始是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来的,当时太平军要进攻上海,上海吃紧,曾国藩又无人可派,只好派李鸿章去上海主持.李鸿章赶快到自己的家乡招募了一些淮军,然后到了上海,当时上海列强组织了一个洋队来抵抗太平军,李鸿章看到了洋队使用的洋洋炮的威力,后来就不断地购写外国的武器,用这些武器来镇压太平军.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购写武器不如制造武器,制造武器可能更划算一些,或者说自己掌握了技术,更有主动权,这样就有了江南制造总局,造造炮.镇压了太平天国以后,洋务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一开始主要是军事工业,主要用于加强国防.所以分析洋务运动,要看到它是从镇压太平天国开始,有它的污点.但是后来,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业抵御外国的侵略,有它的进步性.特别是洋务运动第一次把大机器生产引进了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件,对中国走向

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甲午战争的时候,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这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结合课标和教科书,具体评价洋务运动要注意这样几点.从积极方面来看,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林则徐提出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是"师夷长技",由于历史的各种条件不成熟和当时战争环境的问题,所以"师夷长技"在林则徐,魏源那里就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们如果从这个长的背景中去看的,洋务运动第一次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这就是先进的生产力,机器的引进,技术的引进,必然会对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产生冲击,迫使封建生产关系里要逐步地包容或者容纳一些新的因素,就会慢慢地使这种关系发生一些变化,这就会在客观上改造或者说冲击并最终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在瓦解的过程中,也必然会刺激一些新因素的产生,如中国资本主义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这是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其次,如果向后看的话,可以看到洋务运动非常大的影响.既然新机器,新设备,新厂房,新的生产方式进来了,它必然需要新式的人才,这就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影响,也就是说,思想上开通了,在社会上逐步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这种风气,把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愿望逐步地在社会上变成了一种现实.当然这个之间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曾国藩,李鸿章是不是有这样的目标,这是另外的问题,但是实际效果是推动了学习西方的社会风气,影响了中国近代教育,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出现和新式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后面历史发展中一个最深厚的根源,一个准备.再次,就是在洋务运动,洋务企业的冲击和刺激之下,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慢慢地就产生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力量或者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抵制西方外来的侵略. 我们在一些资料上,或者说课本上,看到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说法,主要是说洋务运动提出来一个指导思想,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称"中体西用",认为"中体西用"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就是说它引进一些技术和设备,机器,包括西方新式的生产关系,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或者说它是移植一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来强化或来维护封建统治.把这一点作为它的一个局限性,这当然是客观上的事实,这一点恰恰就说明,在近代中国封建历史那么长,外国侵略那么猛烈的情况下,仅仅引进一点儿技术就想改变中国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在中国近代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中破产.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尽管在很多资料上说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中体西用,但是绝不能把中体西用说得一无是处,认为用西方技术维护封建制度就不对.这里面牵扯到两种不同文明交往的问题,中西文化交往的问题,永远都是存在的,只要中国和外国交往,就存在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中体西用是可以作为借鉴的. (4)怎样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问题.2016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各种报刊媒体上,有很多相关的学者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整体来看,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更加地细化,史料更加丰富了,有很多都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也有很多研究和评价的视角,可以看到专家学者的研究视角更加多元.从这些论述里面,我们也不难看出有一些对辛亥革命的苛求.我们应该怎样来处理这样的一些问题 辛亥革命是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从战争以后,真正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政治上产生非常大影响的事件,那就是辛亥革命.一般说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指的就是它结束了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共和时代,并且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个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主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它. 课标里对与辛亥革命密切相关的一位历史人物孙中山提出这样一项要求:"知道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这么说,怎么来帮助学生理解呢可以通过教科书,把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行概括,这个史实就可以很好地诠释"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这个结论.比如说,他在1894年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年组织了第一次反清的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在经历了一些失败后,他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后来又组建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并且成为后来全国性武装起义的发起人,领导人.最后一个也非常重要的,就是他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并且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些史实列出来了,基本上能够证明他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从这五个第一,也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了. (5)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抗日战争的内容有很多要点,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课程内容"在这部分里有这样的表述:"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和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双方战争,过去我们强调比较多的是国共在抗日战争中的斗争,实际上这个是次要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全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国共在这一点也是一致的,全国人民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所以必须认识到抗日战争的全民族性,才能把握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局. 3.教学实施分析 下面,我们针对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实施方面的具体建议. (1)用人物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前面所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学,以重要历史人物来带动历史事件的方式来讲述,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课程标准,根据教材,把这些人物讲好,让学生从人物身上去理解中国近代史,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也更能够展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一些具体细节.人物虽已成为历史人物,但在历史活动中,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行为,是活生生的行动着的人.用人物来激活历史,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用人物拨动学生心弦,要关注历史人物的活动,关注他们大的历史作为,还要关注一些细节.历史有细节,历史课也必须有细节,必须有故事,特别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教学更是如此.我们讲一个生动的故事,就会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个历史事件和这个历史人物.比如杨靖宇,杨靖宇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弹尽粮绝,几天没有吃东西,一直战斗到最后牺牲,解剖他的尸体以后,日本人都觉得惊讶,发现他的胃里面只有棉絮和草根,这样的细节给学生讲,是非常感人的.由这样的细节,学生就可以深入感受和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性,进而理解整个近代史阶段中国民族,革命的艰巨性. (2)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导言中,有一条关于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多种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尝试对历史问题进行客观的解释,作出正确的评判."阅读和理解基本的历史史料,属于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历史的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文物史料,图片史料,音像史料,还有口传的历史等材料,对这些材料,老师们要灵活地运用它,准确地运用它,去解释我们的历史,解释历史的知识点.用细节打动人,用人物来拨动心弦,这就涉及史料的运用.要有效地运用史料,我们应该注意几方面.一个是选择史料.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史料的选择,要怎么写作于课堂教学的主题.第二,就是应该引用比较准确的史料,或者说出处来源比较有可靠性.我们用史料的目的,是用史实来说话,用史实来证明历史结论,这是历史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运用的史料一定是准确的.第三,就是使用有度.要求我们围绕一个问题,引用几个典型的史料,能够说明问题就可以,让学生阅读量太大也不行.第四,就是分析到位.就是引用一条史料,要让它发挥作用,不要仅仅是展示史料,一定要借助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史料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现在有一些老师在引用史料的时候,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原来是除了课本上的东西不敢用,现在是离开了教材,所有的材料都敢用.所以必须注意,引用史料要有量也要有度,要精选. (3)用多元的视角看历史.运用教材本身最典型的材料或者选择教材之外的一些材料,来说明教材中一些结论,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另外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个挑战.在史料的选择上,我们可能喜欢选择一些与教材说法不同的教材之外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对一件事情的评述与教材有不同之处,就必然会涉及多元视角和如何引导学生的认知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问题,这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学会从多元的视角去看历史问题.一条史料代表一个学者或者一本书的观点,我们应该搞清楚它的理论的基础是什么,它的历史观是什么.近代史本身是比较复杂的,有几条主线:国内的变化,国际的变化,以及国内国际因素的交集作用.对很多事件,从这个不同的层面去看,评价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认为,如果从革命历史观来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就可以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来看待,但是如果从现代化角度去看,它们的作用与洋务运动比较起来,可能就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事件,它在近代史中的位置是不同的.我们在史料教学中,就直接牵扯到多元化理解的问题,就是用多元的视角来看待历史问题.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都是复杂的,所以必须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看待它,如果从单一的角度,那就会陷入片面的境地.多视角,多角度,多元化地看待,分析历史问题,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这是学生重要的发展能力,所以史料教学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去全面地理解一个事件,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的质疑,引发出一些新思想,不同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专题二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历来是我们老师感觉比较难的部分,尤其是在义务教育的阶段,怎样合情合理而且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现代史,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史实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需要我们来突破.下面从宏观整体分析,重点问题分析和教学实施分析三方面进行探讨. 1.宏观整体分析 (1)中国现代史学习内容梳理.首先,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对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现代史部分时间跨度最小,从课标中列出知识点来看,大概时间跨度是五十多年,但这五十多年,是离我们今天的现实最近的,也是关系最密切的.课标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中国现代史的学习内容,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从整体内容来看,基本可以划分为六方面的学习主题: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⑤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⑥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 (2)中国现代史学习目标解析.修订以后的课程标准,前面有一段导言,按照时序的发展,概述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脉络,同时也叙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以及祖国的统一大业,外交方面的巨大成就.导言提纲挈领地叙述了中国现代史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在最后一段提出了对中国现代史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一段体现了总的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的每一条内容中,都提出了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我们应该把课程目标,中国现代史学习的综合目标和课程内容中每一条内容的目标要求联系起来理解,贯穿于中国现代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现代史课程内容坚持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加强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例如,课程内容中规定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创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初期的全新思路和重大突破,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要求学生"了解",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要求,其中也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也渗透着价值观的内容. 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历史资料,处理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是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反映.中国现代史内容涵盖了影视图片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口述史料的记录和整理,文献资料的查阅学习等目标要求,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学会多种学习方法,在对历史资料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认识历史现象本质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中国现代史课程内容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强调了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初步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从中国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初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观. (3)中国现代史体例编排的特点.课标在思路上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强调历史进程的时序性,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的内容.虽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间不是很长,但头绪很多,面很宽,课标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把每一段的主要情况比较清晰地列出来了. ②充分反映新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在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外交,祖国统一等,这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③不回避新中国在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误.在这一段历史中,有两个失误在课标中反映得是比较充分的,一个是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再一个是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让学生了解我们过去发生过的失误,汲取其中的教训,对于理解今天的中国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理解今天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是很有用处的.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我们既要看到成就,又要看到失误,现代中国五十多年历史,就是在这种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点上,课标实际上也给了我们一个示范.在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有成就,又要有失误.课标中这样的叙述法,我们教学中这样的讲法,就是让学生一方面整体把握中国现代历史,另一方面能够看到社会主义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么探索出来的. ④在内容的选择上,把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知识"点"和历史"线"结合起来.降低难度,对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加以删除,进一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以使教学内容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⑤体现少而精的原则,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实.这一段历史总共五十多年,但是头绪非常多,内容非常多,又比较复杂,而且是有成就也有失误,所以在选点上一定要精选,选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史实,最能说明问题的,最能体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的史实. 2.重点问题分析 中国现代史的学习要点一共有16个,我们选择一些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困惑的有难度的重点问题来探讨. (1)新中国的成立.第一个学习要点,新中国的成立,课标里面要求学生"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讲述开国大典,是一个非常浅层次的要求,仅限于识记.对于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就比较难一些,我们怎么样帮助学生理解呢,从哪些角度来理解呢关键在于给学生讲清楚,这个新中国,到底新在什么地方.新中国肯定是相对于旧中国而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我们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可以跟学生讲清楚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的民族实现了独立,用的话说,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中国人民经济上,政治上都翻了身,得到了解放,这个涉及多方面,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建立新的政权,等等.第三,广大妇女也翻身得到解放,在这之前包办婚姻,裹小脚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我们可以找出很鲜活的一些史料.我们从多方面——经济,政治,外交,国防等,都可以看到与旧中国不一样了.这样,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自然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2)"一化三改"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对于现代史教学中"一化三改"这个学习要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它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关系呢这个问题应该说不光是对中学生,对成年人这也是个难题,因为有一个历史和现实矛盾的现象.当年的改造,是建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把非公有制变成了公有制,而今天的改革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发展非公有制.所以,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呢当初的改造是消灭非公有制,现在又发展非公有制,这不是自己把自己否定了吗似乎当年的改造就搞错了.这样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讲是回避不了的,这是自然就会产生的疑问.这是我们的教学难点,必须说清楚,也是可以说清楚的. 当年的改造,就是为了建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照当年的认识,必须是单一公有制,才可能是社会主义,这就是当年的苏联模式.按照这个目标,我们这个任务完成了,但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之后,我们意识到,国家没必要把什么东西都抓在手里,如小饭馆,理发店,国家管它干什么国家只管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产业就够了,其他完全可以放开.所以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发展非公有制,往往是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对当年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丰富和完善,绝不是为了否定它.再比如另一个看上去矛盾的现象.1978年以来,我们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有些人看来,这个改革也否定了农业合作化的成果,甚至有人认为,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我觉得不是如此,我们想一想,合作化前,更不用说解放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是私有的,而今天呢,是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反复强调,这样的制度要长久不变,那不变肯定就有不变的道理.我记得温家宝总理在2016年的下半年,在一场报告中说了这样的意思,说农民的承包地,是农民最实在的一块事儿,珠三角地区因为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关闭了,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农村老家,回农村老家之后,因为有这块承包地,他还有事情干,他还有最基本的生活来源,社会稳定不会出大问题.温家宝总理说,如果中国不是这样的土地制度,我们也会出现有的国家那种严重贫民窟的问题,如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很多国家有这个问题.中国总体上没有这个问题,我想这就跟现行的土地制度有关系,所以当年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基本制度,今天都没有否定,都没有改变,而是在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之下,我们在具体方面丰富,发展,完善了.把这个关键的,焦点的问题讲清楚,学生就能够理解,当年我们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意义,取得了什么成就,当年的改造,跟今天是个什么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是为了建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今天要发展多种所有制,它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反复强调,我们基本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所以发展非公有制成分,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之下,这两个东西是不矛盾的.就是说从内在来看,这个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坚持下来了,而且今天更加强化了. (3)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这一个主题的学习非常困难,他们不知道用一个什么样的尺度,怎样把握它更合适.这个确实也是个难题. 我觉得首先的态度,是不要回避历史上的错误,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时间很长,负面的影响也很大.其次,我觉得应该重在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不是简单地叙述这个错误,我们要讲清这个错误到底怎么发生的,这样就要讲到领导人发动这些运动的原因.在我看来,发动大跃进运动,主观愿望是好的,那就是为了尽快地把国家经济搞上去,因为当年中国经济实在太落后了.而此前的旧中国,为什么我们屈辱挨打,就是因为落后.建国初,我们又面临着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后来跟苏联的关系又出了问题,领导人压力是很大的,不可能不急.在1954年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国家工业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飞机,汽车,拖拉机,坦克都不能造,我们只能造桌椅板凳,能造茶碗茶壶,能把麦子磨成面.我想他这样的心态,我们今天的人很容易理解,所以主观愿望应该是没问题的.包括"",我认为主观愿望也是好的,他就是在""之前,看到了党内的阴暗面,有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有人鱼肉百姓,肯定容不得这个,当年革命,改造旧社会,建立新政权,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出现了这些新的问题了,他当然不能容忍,要解决,但是解决的方法错了,没有用今天我们所认识到的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方法,而更多的是打倒,夺权,有问题的人被他打倒了,那么新的人上来,如果监督制约跟不上,那显然时间久了还会出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我们可以讲主观的动机,也可以讲客观的原因.从客观原因看,当年的党内是有问题的,当年的法制建设是有问题的,所以个人认识的错误很容易变成整个党的决策错误,很容易给国家带来灾难.把这些问题讲清楚了,那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年的这个错误为什么会发生,也更有助于我们认同今天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肯定是总结了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才有了今天这样的局面.深刻地理解了过去的错误,对于理解今天都是有用的,我觉得可以从这些角度去讲.讲这些错误的时候,不要重点去讲错误的危害,更不要把这方面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应该去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讲错误本身,它自然会涉及危害,但是我认为重点不在说危害,重点在背景,为什么会发生错误,教训在哪儿.而且讲原因的时候,既要讲主观上的,又要讲客观上的背景.上面提到的大跃进时期的那种心情,一方面是中国当时生产能力确实是那样子,另外一方面,面临着国际的压力,他必须要把这个事情做好.的这种情绪,其实是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情绪,如果是了解中国人,都是这种心态.比如我们后面讲到的一些英雄人物或者是先进事迹,如王进喜,雷锋,王进喜那种铁人的精神,其实他就感觉到我们太落后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油田,我们一定要这样去做.有的时候这种心态是以积极的正面的形式表现的,有的时候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的制度,法制建设不够健全的时候,领导人这种心态有可能表现为另外一种反面的情况.大家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是没有建设经验,远没有今天这样的认识水平,所以搞出问题来了.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讲王进喜,讲雷锋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觉得没有办法理解.这个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当时时代的背景不了解,没有办法很好地去融入进去.这方面,其实不妨找一些生动的史料来讲一讲.比如说这几年,我经常去大庆油田讲课,对大庆可以说有了比较多的了解,铁人纪念馆去过好几次.王进喜当年可以说豁出命去干,他的名言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愿少活20年".他只活了47岁,按照今天的常人的寿命,少活的绝不只是20年.当年他为什么这么拼命去干我们可以找出照片,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北京的公共汽车上驮了个大煤气罐,没有汽油,没有柴油,所以只能用煤气,建国十年了,还是这个惨状.当年的中国人,肯定急于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储量很丰富的大油田,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个油开发出来,解决我们贫油的问题.如果用一些鲜活的史料,我们的年轻人,我们的学生就能够理解当年这一代人为什么豁出命去干.现代史进程中很多时候有失误,但在教学中可以把失误变成一种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另外,讲曲折发展的问题,还应该讲到这段时间里,尽管我们犯了错,代价也很大,但是也还是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起码有这么几方面.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基础.旧中国工业基础很薄弱,但是在1954年说不能造的那些东西,我们从1956年开始,就陆续都能造了.经过二十来年努力,我国的工业基础基本建立起来了,布局也比较合理.第二方面,"两弹一星"的成就,特别是我们自己造出了.前段时间,电视台播的电视片《旗帜》用了这样一个史料:""当中,杨振宁先生回国访问,当他知道确实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而他的同学邓稼先又参与了这件事儿的时候,他激动得不能自语,跑到卫生间里哭了一通.这件事儿实在太大了,后来讲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真正的大国地位.第三方面,这段时期培养了很多各方面的人才,包括我们今天的主要领导人,温家宝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第四方面,外交上的成就,就是中美关系的突破,使得整个西方世界跟我们的关系改善,中美两国从抗美援朝开始激烈对抗,对抗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意识到事情有了转机.这时候美苏在争霸,中苏到了爆发战争的边缘,就感觉到,中美两国在对付苏联问题上有了共同利益,共同语言,所以导演了"乒乓"外交.小球转动了大球,美国总统尼克松居然在没有同我们建交的情况下跑来访问,这件事儿当年可以说震惊世界.之后很多西方大国跟中国建交,整个西方世界跟中国改善关系,迎来了一个建交,这就为后来的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这样的一些成就,也应该向学生们讲明白. 中国现代史课程内容的导言里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有计划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个体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到确立,这也是这一阶段的成就之一.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就标志着我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应该说,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政治方面的基本制度已经建立了,比如说,中国领导的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解决的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问题,到这个时候为止,可以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确立.我们要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的时候,绝不能仅仅从经济方面讲,应该讲得更宽些.当年建立的基本制度,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经济方面的,今天都在坚持,都没有改变,无非是进行了一些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得更充分,更完善.2016年的"七一"讲话,提出了一个新判断,说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调我们要把这个制度坚持下去.这个基本制度都是建国初建立的,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而今天为什么强调这个制度要坚持下去,那就是因为经过了建国以来长时间的实践检验,特别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具体体制的改革,使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得比较充分.如果要讲我们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仅是要讲建国初,更得讲建国以来,特别是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制度发挥着什么作用.比如我们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年来,中国经济跟很多国家比,特别是跟很多西方国家比,状况要好得多,西方经济可以说一片衰退,但中国经济虽然也有一些困难,但总体上好得多,这与我们的制度有没有关系我们发展那么快,跟制度有没有关系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政治上不断地内耗,甚至内乱,而中国总体上很稳定,中国避免了很多内耗,内乱,与制度有没有关系,肯定有关系.所以,应该结合现实去讲当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意义. (4)文化大革命.在学习要点中,还有一个我们大家一直挺苦恼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讲"",从哪些角度来讲.""确实是非常复杂,现在关于""的说法议论很多.有一种议论大概是比较有市场的,就是所谓权力斗争说,用权力斗争来解析"",认为""是领导人特别是,刘少奇争权夺利的结果.大跃进失败,退居二线,威望空前低落,而刘少奇收拾残局,主持日常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刘少奇越来越不听招呼了,于是下决心把他打倒,就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人就用这个来解释"".这种解释好像是顺理成章,因为也不隐讳,他发动""的直接目的,首要的目的,就是打倒刘少奇,,把他们的权夺回来.但是这种解释,没有看到背后的原因,也有一些疑问解释不了.比如说,发动"",如果仅仅打倒刘少奇,,那为什么还打倒了一大批老干部,为什么老干部在""初期就被打倒了,""还持续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持续了十年都不罢休,""后期又讲,这样的政治大革命,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我觉得都讲不通.另外,还有材料证明,在1962年之前其实是欣赏刘少奇,的,甚至跟赫鲁晓夫讲过,跟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也讲过,之后的接班人是刘少奇,刘少奇之后是.人家又追问,那之后是谁,开玩笑,说那就不知道了,管不了那么多了.1962年之前,他是用这样的态度对待两个领导人的,后来不满意是什么原因在我看,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特别是在所谓"三自一包"问题上,困难时期安徽搞过"包产到户",刘少奇,,陈云,邓子恢这些领导人都支持,甚至要求全国推开,而认为,党内刮起了一股单干风,说越到上层越大,主持包产到户的人是站在地主富农的立场上,替他们打主意.这些人不就成了所谓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了吗还有"三个自",一个自留地,增加社员自留地的面积,一个自负盈亏,强调企业利润核算,再一个自由市场,活跃城乡经济交流,这个所谓"三自一包",都是刘少奇,这些领导人主持日常工作期间提出的政策,措施,在这儿,当成了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发动""的动机,或者是主要原因,与他这个错误判断有关系.所以在我看来,同刘少奇,的分歧,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