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26 浏览:15613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一些语文课堂在改革创新的同时,落入了模式话的套路.低年级的语文课比较情趣化,但也出现了走同一模式的趋势,一般程序是:激趣导课——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中高段的语文课不再搞串讲串问逐段分析,而是以朗读统领课堂,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议,教师范读,学生揣摩,练读,学生谈为什么这样读,而后全班齐读,教师在评价总结等.还有的教师在导读时为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选择,就说:"你喜欢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喜欢哪一句就读一哪句","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内容","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一时这些话成为了语文课堂的主流用语.语文课堂教学本没有统一的模式,不知从何时起摹仿之风兴起.被推崇的示范课渐渐成了老师们效仿的模式.课堂教学没有落实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相反,课听多了,给人的感觉是又一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语文教学落入另一种套路,陷入另一种尴尬.这一点值得深思.试问:不喜欢的内容还要不要读了不喜欢的阅读形式还要不要掌握《语文课程标准》列出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技能.再者整篇课文只抽出一个自然段或一两句话进行朗读训练,不就行了吗须知,语感的感悟与培养应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离开语文环境一句一句地指导学生读书,没有情感的激发,没有充分的酝酿和铺垫过程,拣出一句训练学生读,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实在是强人所难.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需要精心默读,用心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学生才能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歌唱,一会儿图画,一会儿自主学习,一会儿合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课堂变得浮躁不定,违背了学习语文的规律.语文需要创新,小学语文也是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的基本特征,这是不能变的.否则,语文课就变味了,语文课也不再是语文课了.当前一些语文研讨课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有的是可行的,有效的,但也有一些所谓的"发扬主体作用",只不过追求片面的热闹繁华而已.当然笔者不否定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欢乐.但任何形式表现出的主体作用,都应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


总之,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冷静的,科学的,真实的态度思考我们的教学,改进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