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资源,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098 浏览:132908

浅议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边远山区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部分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师命题-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乃至于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成绩的提高率和应付考试,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死搬硬套地让学生在考前背作文,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综观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不难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活动并是'真实的作文',而是'编造作文',有的学生结合课文'套',有的仿照优秀习作'摹',还有的干脆'抄'别人的习作,这样的作文怎么谈得上创新呢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作文命题脱离实际,使创新能力培养失去了源泉"[1].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训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是当务之急.


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小学生作文教学做了一些尝试,对学生进行"从生观察到思维培养","从多样阅读到知识积累","从自由动笔到多样评改"的训练,在多年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作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观察.文章都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性的认识,就让学生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只有学生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较真实生动.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为生活是学生写作文的源泉,只有教育者耐心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生才能获得五彩缤纷写作的素材.小学生作文之所以空洞,主要是他们不善于观察,或者观察不全面和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如果能调动起视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事物,那就会得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例如一个小学生写,转自[星论文网]starlunwen.的日记,写钻进被窝的感觉,"我像一条快乐的小鱼,钻进温暖的水域,舒服极了",写早上起床,"我就像一条被搁浅的小鱼,眼睛一张一合,一张一合,难受极了"[2].写出如此细致精妙的感受就是认真观察和感知的结果."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文作好条件准备."叶圣陶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

只有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为学生的写作获得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会感受到材料丰富,得心应手,文笔流畅.学生的观察范围,除了家庭,学校还要把观察对象深入到大自然,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写作.小学生的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只有让学生自由去表达,使学生广开思路,才能写出"花开的声音"的真情实感,才能逐渐领悟到写作规律的真谛,将写作的方法,技巧化为己有,达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地步.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习作例文,"不久,我们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相处的老师,同学,在忆的基础上,用各种语文形式,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永久珍藏[3]."引导学生从小学生活的各方面观察,回忆,想象,使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习作例文的参照,学生写起文章来较为具体,生动,逼真,写出了较好的文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二、坚持阅读,积累知识

学生多读书,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拓宽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说广泛阅读,笔者在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作为一个主体,他会有自己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适当的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书,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除了阅读教材课文及优美句子熟读成诵外,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故事书,优秀作文学等.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发,为学生的习作准备素材.

课处阅读不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否则会越读越累.让学生在静心轻松的状态下读书,则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阅读的过程中遇到好的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精彩片段及时摘抄,分类整理.实践生活中得来的,是学生作文中最原始的材料.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会有所思考,有所表现,有所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个人的思想.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的"源头活水",写出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味,内容就丰富充实了.

三、引导学生修改文章,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新课程强调,"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探索过程,从而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绪和愉悦的情感体验[4].

批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在现行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仍然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互改作文","集体评改作文"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修改作文的训练.例如批改完作文后,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抽出一两篇选材较好但写得一般的作文,作为范例拿出来全班集体评改,让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把它改得更好并且以黑板报的形式刊载,不但使学生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习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总结教学经验,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老师们的作文教学之路更畅通,学生更易打开写作思路,写出更好的文章来,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