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书目年度

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61 浏览:57789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对策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历来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我国大陆17岁以下的未成人有3.7亿.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等,青少年儿童行为心理问题变得特别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9%,与心理有关问题的中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15%以上.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影响我国今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研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主要表现特征

1,心理压力大,承受能力差.据我省某市的调查统计,85%

以上的中学生深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其中一大部分学生感到这种压力过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常常表现为:爱发牢骚,一批评就"跳",一表扬"翘".顺境时,春风得意,忘乎所以,逆境时,萎靡不振,心灰意冷,有的甚至离家出走,轻生.这样的例子,我们常可见诸报端,就是最好的证明.

2,情绪异常.犯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占了问题学生中的一大部分.情绪障碍的表现是:过度敏感,肌肉紧张,喜欢独处等.具体形式有焦虑,恐惧,忧郁,易怒,冷漠,自大或自卑等.其中中学生恐学症者尤其居多.

3,逆反心理突出.这种心理在中学生中极为常见.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往往站在父母,老师等的对立面,与他们对着干.父母要他学,他偏不学,老师要他守纪,他却偏偏违纪.他的行为常常"出轨",到处闯祸,却容不得别人批评,拒绝接受教育,更有甚者,稍不如意,便与人顶撞,毁坏公物发泄,这种情形在差生中更为明显.

4,早恋问题严重.中学生早恋现象是长期以来困扰校园的一大问题,从初中到高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早恋现象极为普遍.据调查统计,一般的班级有二三对,多的班级可达七八对.这些学生上课无心学习,写情书,传纸条,下课找地方谈情说爱,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对对少男少女亲密依偎的身影.有的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招摇过市,造成不良的影响.

具有上述心理的学生,轻则妨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发展,重则扰乱社会,学校的秩序,走向轻生或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很大的危害.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上升,据专家分析,与学生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

1,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是造成不健康心理的内部原因.

(1)中学生的心理正处于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脆弱,发展不平衡,复杂而多变.中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事物,喜欢刺激,冒险等,但看问题片面,固执已见,处处以成熟自居.同时随着身体的发育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思维的独立性,主动性,批判性得到迅速发展.因此他们开始对自己内心世界,行为,个性品质等方面进行重新审视,评价和定位.可是,由于年龄,阅历,知识和生活等关系,他们往往对自已的能力评价过度,定位过高,从而产生一系列异常情绪,逆反心理等问题.

(2)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长,性器官和功能的成熟,产生性的冲动.他们喜欢与异和交往,以满足性心理的需要,特别是对关系极为敏感,甚至想亲身体验.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早恋现象便出现了.但是,由于我国性教育方面的缺失,中学生早恋问题尤其突出,成为困扰校园的一大问题.

2,中学生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

(1)社会方面.首先,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加剧,就业难的问题特别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经不足为奇.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连扫马路的,看厕所的,当保安的,都要求大专文凭,造成人才使用上的混乱现象.面对此种情况,正在学习中的中学生不能不为自已今后的前途担忧,心理上自然形成一股很大的压力.

其次,社会的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不良现象和歪风邪气,如,卖淫,腐败等,人际关系中的自私自利,勾心斗角,落井下石等,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江西某县一位女生,与人合伙,把手伸进家里,从而引发了一桩女儿"偷出"父亲的腐败案.在这位女生的拘留时,记者问她:"为什么偷到家里去"她回答说:"不拿白不拿."可见不正之风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有多大.

再次,不健康媒介的作用,影视作品,书刊,音像制品和网络,充斥着大量有关,暴力,恐怖等不健康的内容,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中学生来说,无疑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一个镜头,一场的格斗,一段低级的描写,都会给中学生留下深刻的烙印,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形成错误的人生观.据报报道,某县破获了一宗由7位未成人组成的盗窃团伙,其中三人是在校中学生,他们犯罪的一大诱因,就是受影视作品,书刊和录象的影响,为追求享乐和刺激的生活,陷入犯罪泥潭的.所以,不健康媒介对中学生心灵的毒害不可低估.

(2)学校方面.

一是"应试"教育思想作祟.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加上现行教育评价制度上的缺陷,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还是以"高考","中考"的升学率为标准,这就使学校领导一味追求升学率,教师向升提高升学奖励标准看齐.学校领导,老师为提高升学率,使尽浑身解数,逼学生考上高分.于是,各类名目的辅导班应运而生,作业多,考试多,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各种指导书,什么《名师指导》,《升学指南》等,把学生的书包塞得沉甸甸的.如果你的成绩落下来,班主任找你谈心,科任老师为你"开小灶",家长跟你说个没完.试想,中学生的压力有多大这样的重负,十几岁的中学生怎能承受得了不出问题才怪呢!于是,某某学校的学生读疯啦,某某啦,便成了社会新闻.这样的例子哪个县没有几宗呢

二是有些学校缺乏心理教育的建制.学校的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当前的心理教育状况令人担扰,除了珠三角地区的学校和部分名校外,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学校的心理教育还是一块空白.因此,中学生在与社会碰撞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健康心理得不到预防和矫正,这是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是性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禁区".由于封建意识和传统习惯的长期影响,人们视性问题为"禁区",把性与丑恶等同起来.学校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怕碰"禁区",认为性对中学生不好讲,有反作用,因此性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盲点.现在的中学生那点可怜的性知识,基本上都是从影视,书刊中得来的.因此,不少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缺乏性生理和心理知识.生理上的变化引起的心中的困惑得不到解惑和疏理,对性的敏感和异性的爱慕得不到引导,心理障碍和早恋理象便发生了.

四是教育方法不当.不少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训斥,命令,甚至讥讽,污辱的方式,也是造成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因素之一.

(3)家庭方面.

一是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不断施压,是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的家长,期望子成龙成凤,不顾子女的素质,兴趣,个性,想当然地设计自已的子女,特别是把考大学当作唯一的成材途径,对子女严加管束.每天在完成教师的作业后,再开"小灶",每次考试都要求要达到多少分.然后是检查,跟踪,监视,甚至禁锢.久而久之,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形成了各种心理问题和厌世思想,导致悲剧发生.最近,据报道,年仅21岁的现代"范进"韩燕燕,因承受不了父母16年来的严厉管教,在考取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时疯了.这种悲剧,作为父母者,应引以为戒,从中得到教训.可惜,这样令人痛心的悲剧还在不断重演.

二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首先,是对子女过分溺爱.实行计划生育,孩子少了,显得更为宝贵.在现代中学生中,有一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了"小皇帝".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爱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就形成了他们自私,任性,冷漠等心理弱点.其次,采用打骂手段教育孩子.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是动之于情,晓之以理,而是动不动就训斥,谩骂,甚至拳脚相加,这种方法严重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时会引发预想不到的悲剧.浙江金华市一名高二学生,因受不了母亲的责骂,用榔头敲死母亲的恶性事件,便是打骂教育种下的祸根.

三、预防和矫治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对策

关心爱护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全社会要迅速行动起来,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重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加强研究,拓宽就业门路,重点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理顺人才交流的渠道,改善用人办法,消除社会对中学生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思想,制订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正确评估学校的办学成绩.学校要克服一味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规范考试次数,禁止搞成绩排名,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家长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成材,明白应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材,不能把上大学当成成材的唯一途径,条条大道通罗马.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兴趣和意愿,发展孩子的才能,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2,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心理教育网络.政府职能部门要汇合有关单位,建立社会青少年儿童心理辅导中心.通过电视,电台,网络,书刊等媒介,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心理教育专题辅导.学校要设立心理教育的专门机构,建产心理咨询队伍,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最后实现专职辅导教师持证上岗.家长要认真学习青少年儿童心理知识,根据其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克服各种心理弱点.

3,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学校有一批了解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场所.因些,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辅导和教育.如:对心理脆弱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对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温暖教育等,特别是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的性心理辅导和教育,学校要敢碰"禁区",开展青春期性知识辅导和性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早恋的危害,树立科学的性态度,抵御等不健康思想感情的侵蚀,引导学生把握友谊与早恋的尺度,掌握男女同学交往的正确行为和准则,处理好男女生的关系.

4,净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公德,消除丑恶和现象.工商等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禁止酒吧,网吧等所向未成年人开放,堵住书刊,录像片等的源头,建立一个文明,健康,有序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关论文范文